一直以来,学科建设都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无论是综合类高校还是行业特色类高校都是如此。而石河子大学可以称得上高校学科建设的标杆之一。
近年来,石河子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双一流”建设号召,坚持以一流学科为引领,以部省合建学科为重点,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凝练学科方向,持续加大资源整合和投入力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科睿唯安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2024年11月14日最新数据显示,石河子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要知道,该校自从2019年5月该校“临床医学”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实现ESI学科零的突破,6年来,临床医学、农业科学、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相继进入。至此,该校已有8个ESI全球前1%学科,足以证明,石河子的学科实力不仅在西部地区,在我国甚至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人才培养质量更是毋庸置疑。
自然,作为衡量学科建设水平的的前提和动力,石河子大学在科研实力这一方面也是没话说。据悉,石河子大学在科研方面建立了新疆干旱区农业重点实验室、新疆特种植物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为学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这些科研平台不仅推动了学校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还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更是让该校的学子在本科期间就接触到顶尖的科研项目,进一步充实自身的本科科研履历。
有了强大的科研平台作为支撑,近年来石河子大学的科研成绩相当亮眼。不仅实现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量持续增长,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在农业、医学、工程等领域,学校更是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成果。例如,学校创新提出的“滴灌驱盐”“干播湿出”等系列新技术新模式,在中重度盐碱农田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小麦增产20%以上,棉花增产36%以上。这些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为盐碱地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石河子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的9种PVC专用树脂中,有4个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在采棉机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方面,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采棉机,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我国相关产业的自主化水平,也为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助力学科人才培养。
回到开头我们提到的,此次石河子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更标志着该校学科建设体系进一步完善,基于这样的实力,未来自然更有实力向各行各业输出更多精英人才。这样的优质高校,值得考生们持续关注。
上一篇:广东移动在线选号入口
下一篇:移动184号码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