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寿险负债平均久期超过12年,资产平均久期为6年左右,资产负债久期长期错配。每年待配置保险资金和到期再投资金超过2万亿元,随着近年来资产端收益率走低、行业利差风险加大,保险业传统经营策略、业务模式面临挑战
◎记者 韩宋辉
继3月底监管摸底负债成本后,上海证券报记者调研获悉,部分头部保险公司近期已着手陆续降低产品定价利率,推动负债端成本降低。这反映出保险业对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已达成共识。从受访人士反馈来看,保险公司正从优化组织架构、加大考核要求、完善匹配策略、提升科技赋能等多方面着手强化资产负债管理。
长期来看,保险业要想走好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必须解决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大账本”难题。
现状:缺口长存 险企着手强化管理
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已是保险业发展中的重要痛点。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表示,目前寿险负债平均久期超过12年,资产平均久期为6年左右,资产负债久期长期错配。每年待配置保险资金和到期再投资金超过2万亿元,随着近年来资产端收益率走低、行业利差风险加大,保险业传统经营策略、业务模式面临挑战。
为应对挑战,保险业正从组织架构、考核机制、配置策略和技术应用四方面进行优化,以提升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部分险企对资产负债匹配提出考核要求。中国人寿相关部门人士表示,公司考核体系中纳入了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相关指标。考核体系从资产负债管理视角出发,以实现长期价值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兼顾短期经营成果,从不同角度对管理成效提出要求。
保险公司还不断提升技术手段以加强资产负债匹配量化测算,据多家受访险企反馈,主要涉及建模技术、联动技术、模拟技术、多维度分析技术和算力技术。险企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实现对负债水平、资产配置以及两者匹配度的分析测算,对不同经济情景、管理策略等进行动态模拟,评估影响。
挑战:多维承压 考核问题不容忽视
紧迫、矛盾、挑战……即便保险公司已有所行动,但谈及保险行业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资产负债匹配压力时,仍然脱离不了这些关键词。
保险业资产负债匹配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期限结构、成本收益和流动性。从受访反馈来看,保险公司在这三方面都面临一定的压力。
期限结构方面,存在长期错配现象。一位头部保险资管公司高管表示,寿险业务本就具有长期属性,近年来寿险业又大力发展长期业务,负债长期性特征更加显著,多数寿险资金长达二、三十年甚至更久。但是,市场上长久期固定收益类资产供给有限,很难满足寿险行业每年规模巨大的待配置资金需求,行业“长钱短配”情况普遍。
成本收益方面,保险公司长期尚有余力,短期内承压。业内人士介绍,长期拉平来看,保险业投资收益覆盖负债成本没有问题,但短期承压。一方面去年“股债双杀”,多数寿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低于3%,而去年寿险公司主流产品增额终身寿险预定利率达到3.5%;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正在提升风险资产特别是权益资产投资比例,但机构短期考核对组合波动容忍度低,将对增投权益投资形成约束。
流动性方面,各险企流动性风险特征不同。中国人寿相关业务人士表示,险企流动性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外部环境变或突发事件可能引发非正常退保,带来流动性风险;二是部分业务流动性管理难度较大,比如万能险灵活交费及领取的设计,可能带来账户流动性风险和资产负债管理挑战。此外,还有部分业务存在“短钱长配”现象,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
解题:从策略调整到“认识”革新
低利率趋势下,险企投资端压力加剧,保险业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已迫在眉睫。
负债端需要通过降低产品预订利率、加大销售费用管控等措施切实降低负债成本。多家险企总精算师表示,保险公司确实正在调整产品策略,总基调是定价上降低预定利率。产品形态上由固定成本较高的寿险产品调整为与投资者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红险、万能险产品;销售费用上,保险公司也正同步加大费用投入管控,以改变当前渠道费用过高的情况。
实现上述各项改变,需要变革考核机制。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无论是负债端还是资产端,行业目前普遍表现出目标短期化特征,从股东层面开始追求短期高回报,导致管理层面临较大的短期业绩压力和奖惩要求,从而使得各项业务决策都只看重短期效益,出现上述割裂现状。
保险业从股东方到管理层都应认识到: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周瑾说,寿险业务周期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其风险暴露和收益沉淀都需要很长时间。要做好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必须建立与其业务逻辑相适应的长期经营模式,追求长期经营稳定和长期收益。
下一篇:麦当劳中国将“易主”?回应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