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业生产遇到极端天气 如何做好田间管理?
admin
2023-07-06 17:31:44
0

rame class="ismedia mediafrom__/cbb145ac67f170ea0a52252d711c22a2__202307__undefined" frameborder="no" allowfullscreen="true" src="https://nen.bdy.lnyun.com.cn/pages/article/view-or.html?video=cbb145ac67f170ea0a52252d711c22a2&divcol=202307&cover=1&q=undefined" width="700px" height="400px">rame>

  今年以来多地出现极端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眼下,各地多措并举,做好田间管理,助力丰产丰收。

  因地制宜做好田间管理 助力粮食丰收

  7月份以来,湖南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局部地区最高温度超过39℃,使早稻容易出现早熟、空壳等现象。在永州市零陵区,农业部门组织飞防人员,对部分早稻田进行根外追肥,增强早稻植株对高温的抗性,减轻高温热害。同时派出超过120名农技人员深入各个早稻产区乡镇指导种粮户“以水调温”,加强夏管时期的田间水分管理。

  湖南永州市零陵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室高级农艺师 祝双喜:除了补肥,像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一直持续的话,我们的种植户就要及时灌深水,把稻田里的水层保持在4-5厘米左右,这样能有效降低水稻表面的温度。

  眼下,正是河南秋粮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由于近期出现的强降水天气,在淇县5G数字农业示范园的5000多亩农田里,当地组织干部群众疏浚排水沟渠,防止因田间积水造成农作物收成受损。

  河南鹤壁市淇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股股长 耿文化:通过实施灌溉与排水工程,新建各类排涝沟渠59条,疏浚淤积沟渠67.8公里,打造全县农田沟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生产布局,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为保障我县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分区分类指导 应对极端天气

  针对今年以来多地出现极端天气,近日,农业农村部会同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坚持问题导向,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情处处长 朱娟: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夺秋粮丰收预案,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细化防灾减灾技术路径,指导各地提早储备抗旱水源、疏通田间沟渠、检修抗旱排涝机具,密切监测灾情发展动态,做到有灾防灾、无灾增产,全力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多举措防治病虫害 助力粮食增产增收

  夏管期间,还是各种病虫害的高发期。目前,各地正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危害。

  由于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今年由南部地区迁飞而来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迁入时间早,田间虫量也高于往年。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贵州立即下达3000万元省级病虫害防治资金,加密虫情监测、加大技术培训、组织开展统防统治等多项措施,积极防治水稻害虫。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副处长 靳颖:全省各级农技人员全部下沉一线,深入田间,积极开展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技术培训,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枣阳市是湖北省47个粮食主产县之一,今年全市水稻面积74万亩,从枣阳市植保站目前田间调查看,稻飞虱虫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两成,水稻二化螟亩残虫量比去年同期高六成,枣阳市紧急组织80多家农业合作社的近150台无人机,全力以赴,打药治虫,确保农业丰收。

  新技术新模式 助力粮食增产稳产

  目前,全国主产区夏管已全面展开,各地因地制宜不断提升粮食生产管理水平,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助力粮食稳产增产。

  过去“夏管”凭经验,现在“夏管”看数据。当前,山东的玉米、大豆全面进入到“夏管”阶段。在产粮大县齐河县,借助“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农业人员只需要鼠标轻点,几十公里外的农田土壤墒情、作物长势、天气情况及灾害预警等信息都能通过电脑屏幕呈现在眼前。

  在山东东营,当地已发展智慧农业应用基地24家,今年220多万亩夏种粮食作物,基本全部实现农作物病虫害有效预警和无人机飞防等智能化管控。

  山东东营市广饶县李鹊镇智慧农业技术中心主任 崔帅:你看我身后大屏幕上,地里的各种虫情、苗情、墒情等信息一应俱全,哪个地块该浇水了,哪个地块该打药了,我都能够实时监测到。通过手机一键启动,地里的智能设备就能自动运行。

  今年,吉林双辽市玉米创新种植模式,采用了“品”字形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眼下,玉米也迎来了苗期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农户们正在田间看苗情、测地情,根据土壤墒情和肥料需求随时进行施肥和灌溉。

  吉林省双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余洪滨:主要是解决苗期土壤板结,通过深松能够更有效地接纳降雨,保证秧苗土壤疏松度,让秧苗根系下扎。

  今年,农业农村部继续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布主导品种158个、主推技术164项。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技术推广处处长 崔江浩:农业农村部全面加强对大面积提高粮油作物单产的科技支撑,中央财政资金持续投入52亿元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教育培训,全力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尽快落地见效。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张旭成 山东台 河南台 贵州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氢能正成为六盘水高质量发展新引...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尚宇杰 顾冰洁 郭立)5月10日,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
川报早读丨9月见 “金熊猫”在... 转自:四川日报 今年是中国与意大利建交55周年,近日,“...
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召开 来源:无锡日报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召开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 严阵以待打好防灾保安主动仗  5月...
老街区 新活力 转自:贵州日报4月19日,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开展的传统民俗巡游活动,独具魅力。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
微风露台品人生 日落西山,余霞成绮,轻柔的晚风掠过600年古树梢,拂过天坛祈年殿的鎏金宝顶,抚上观坛露台上人们的脸颊...
辽宁:造船业破浪前行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码头,大型LNG运输船正在建造。 辽宁日报特约记者 王华 摄  近日,“绿色...
王毅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 转自:新华社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2025年5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巴...
贵阳市南明区着力推进国家特殊教...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谌贵璇)贵阳市南明区自今年2月获批“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以来,围绕...
推动统一大市场先行区建设 2023年,广东省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广州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统一大市场公平竞...
一条越走越宽广的大道 转自:贵州日报 新华社记者 郝薇薇 杨依军又一次飞越亚欧大陆,又一次走进满目春色的莫斯科。在和煦的阳...
匠心守护放心药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许蔚冰 人民大会堂金色穹顶下,姜婷胸前的五一劳动奖章闪耀着光芒。这位来自本...
当多日游只需一张票 正是旅游好时节。广西南宁青秀山公园、贵州安顺黄果树瀑布、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知名5A级景区,不约...
把“中国奶瓶”牢握在手 今年2月份,参加完民营企业座谈会,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倍感振奋。他说,“会议强调要坚定...
咖啡远行记 咖啡是全球第二大饮品。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天约消耗22.5亿杯咖啡。从清晨唤醒都市的第一缕醇香到横跨五...
巴基斯坦外交部:巴方对印度侵略... 转自:新华社新华社伊斯兰堡5月10日电(记者杨恺)巴基斯坦外交部10日发表声明说,为了地区和平与稳定...
我省首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活动...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讯 记者白昊报道 5月10日,我省首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活动周在沈阳启动,亮点纷...
沈阳“5G-A”商用一年 网速... 转自:沈阳日报  最近有一些沈阳市民发现自己手机上的信号栏,5G标识后面多了个字母“A”。5G-A是...
“科转沈阳”赋智惠企活动加速科... 转自:沈阳日报  5月9日,2025“科转沈阳”赋智惠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路演浑南区专场活动,在浑南科...
辉山街道举办2025年春季高校...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李莉)5月9日,沈北新区辉山街道与辽宁装备职业技术...
伊朗外长:伊朗坚持和平利用核能... 转自:新华社新华社多哈5月10日电(记者汪强 陈霄)伊朗外长阿拉格齐10日在多哈出席第四届阿拉伯-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