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取隐私的app(窃取别人隐私)
admin
2023-03-30 09:34:32
0

  阅读提示

  一起故意杀人案背后,牵出APP经营者利用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一旦点击手机“神秘”链接,无论是否选择“同意使用当前位置”,其实时位置都会被瞬间精准确定,并传送给付费用户。整个过程中,APP没有设置隐私协议,也未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这条新闻里面的那个人和我有点像,你快点打开看一下!”

  2019年6月的一天,一直在躲避前男友骚扰的女孩突然收到前男友发来的一条新闻链接,她随手点开,却不知位置信息已被泄露。前男友追踪而至,女孩不幸遇害。

  这是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检察院日前披露的一起故意杀人案。是谁泄露了女孩的地址信息酿成惨剧?从2019年到2022年,姑苏区检察院通过立案监督,挖出故意杀人案中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将背后隐藏的帮凶绳之以法。

  谁泄露了她的位置信息

  2017年,陕西女孩贾云(化名)和刘东(化名)恋爱。由于刘东性格偏激、脾气暴躁,两人经常吵架。当贾云发现刘东还刻意隐瞒了故意伤害、抢劫等前科劣迹时,决定彻底结束这段关系。2019年3月,26岁的她提出分手。刘东拒绝,还经常对贾云进行电话轰炸、围追堵截。

  不堪其扰的贾云来到苏州,谎称在合肥上班,但刘东近乎疯狂地打探她的行踪。

  “这条新闻里面的那个人和我有点像,你快点打开看一下!”2019年6月,贾云收到刘东发来的一条新闻链接后随手点开。一周后,贾云下班回家被刘东尾随,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情绪失控的刘东拿起房间内的剪刀,夺走了女孩的生命。

  当天,刘东投案自首。2019年9月,姑苏区检察院对刘东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捕。

  在审查案卷时,承办检察官胡舒琼了解到,刘东获知了一款APP,付费后可以定位他人的位置信息,于是他向贾云发送了该APP内的一个新闻链接。贾云点开链接后,APP向刘东发送了她的位置信息——姑苏区某小区。

  胡舒琼意识到,该APP的信息服务超出正常范围,其经营者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侦查实验揭开信息泄露“面纱”

  这款APP是怎样获取他人位置信息的?其定位公民位置信息并提供给他人的行为,是否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2020年1月,姑苏区检察院委托苏州大学提供技术分析咨询。原来,这款APP的经营者以个人名义注册某地图开发者账户,获得该地图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使用权。用户支付服务费后,经营者通过编写网页代码,将地图API嵌入新闻链接。用户将该链接发送给被定位者,一旦后者打开链接,可瞬间定位其所在位置,并将获得的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根据2019年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的《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既未经用户同意,也未做匿名化处理,数据传输至APP后台服务器后,向第三方提供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可被认定为“未经同意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随后,检察官按照刘东供述的方法,对该款APP定位服务开展了多次侦查实验。实验发现,用户通过网络支付服务费后,随意选择一条APP内的新闻链接,发送给被定位者,被定位者点开该链接后,会收到一个“是否同意使用您当前位置”的提示弹窗。

  经过反复操作验证,检察官发现,无论被定位者点击“是”或“否”,其实时位置都会被精准确定,且通过APP传送给付费用户。

  在整个过程中,APP不仅没有设置隐私协议,也未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更未告知被定位者其位置信息将被提供给他人,很显然属于“未经被定位者同意,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至此,检察官确认,这款APP经营者在被定位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获取的行踪轨迹信息出售给用户,系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推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

  根据刑法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特别严重”情形之一,是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被绑架等严重后果。

  检察官认为,正是因为这款APP违法获取和泄露被害人个人信息,一步一步引导刘东找到被害人,从而导致被害人被杀害,其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之一,依法应予刑事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2021年11月,该APP经营者赵某、黄某被抓捕归案,后被移送审查起诉。

  经审查,2018年初,被告人赵某自行开发编写了具有通过发送新闻链接获取他人实时定位信息功能的程序,此后与黄某合作将该程序嵌入APP,并开放付费使用功能。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期间,该APP非法提供或者出售公民个人行踪轨迹信息4572条,违法所得83851元。

  2022年7月,赵某、黄某分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4年9个月,同时并处罚金、没收违法所得。此前,杀害贾云的刘东,于2020年10月被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三人均未提起上诉。

  大数据背景下,各类APP、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服务迅猛发展,为获取海量信息带来极大便利,也使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不法分子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有时候会严重威胁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我们希望通过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给利用公民个人信息牟利的不法分子敲响警钟。”办案检察官胡舒琼表示,司法机关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打击和惩处该类违法犯罪行为,为个人信息安全提供法治护航;网络经营者利用技术优势,主动承担保护个人信息的社会责任,不断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水平;社会大众在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同时,也应当引以为戒,切勿实施出售、提供他人个人信息等行为。

  (工人日报 王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闻随笔】“买全球、卖全球”... 转自:光明日报【新闻随笔】   2025年4月18日,为期6天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
一座城市的“请战书”① 转自:沈阳晚报  □伏桂明  走进沈阳的1950-1953,情感总是那么饱满,话题总是说不尽。  以...
以主动“赢商” 转自:沈阳日报  □孙连宇  近日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咬定目标、加压奋进,强攻二季度、...
沈阳全面启动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 转自:沈阳晚报  本报讯(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记者张一弛)4月18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进一步...
什么叫干眼病? 什么叫干眼病?是由于眼镜过度疲劳造成的,干眼病的主要症状是眼睛有干涩,灼痛感,眼屎较多;眼酸、眼痒、...
怎么学会说话与人沟通技巧 怎么学会说话与人沟通技巧要想学好说话与沟通技能,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相应的看些书,然后将书上的这些技能...
“沈水之阳 书韵流芳朗诵会”举...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特约记者刘国栋)4月19日,2025世界读书日“沈水之阳 书韵流芳朗诵会”...
谷雨染春深 转自:沈阳晚报  □侯进元  四月中下旬,晨光悄然融入谷雨的柔情,世界仿佛被一场温柔的梦包裹,变得湿...
东北首个冰淇淋博物馆年底“甜蜜... 转自:沈阳日报  4月18日,米开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辽宁七星方圆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正式签约,米开朗冰...
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商会成...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傅淞岩)4月15日,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商会成...
植下希望 种下美好 转自:光明日报
2025年东北三省一区跳绳公开...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丁瑶瑶)4月19日,“体彩杯”2025年东北三省一...
以“轻量化骨骼”托起C919的... 转自:沈阳日报  在国产大飞机C919翱翔蓝天的壮丽图景中,沈阳昌兴复材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
一季度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需求... 转自:光明日报本报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杨舒日前从自然资源部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一季...
昆剧《世说新语》重构魏晋风度   本报讯(记者 王润)《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体小说,字里行间生动传神的“...
创新“头雁”,还看首都北京!   编者按  AI第一城、独角兽第一城、“小巨人”第一城……提起首都北京,科创绝对是一个高频热词。2...
【我在现场】西辽河“听水” 转自:光明日报【我在现场】   4月6日傍晚,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门达镇四合村党支部书记叶明——记者...
耐心沟通拆除楼顶私搭鸽棚   有市民近日向12345热线反映,西城区南华里社区楼顶有人搭建鸽棚饲养鸽子,不仅扰民,随着天气变热...
《中国2024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转自:光明日报本报北京4月20日电(记者金振娅)中国医学科学院20日在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发布《中国2...
扬帆共启新航途   4月,东南亚繁花满树,青翠满目。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成功召开后不久,习近平主席2025年首次出访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