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核心力量(努力打造战略科学家核心力量英文)
admin
2022-10-03 16:52:38
0

  【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作者:任晓刚(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智库中心主任)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

  战略科学家既是科学家,更是战略家,是科技人才中的“帅才”,是引领科技前瞻布局、带动重大领域创新的“关键少数”,是中国科技实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核心力量。战略科学家从哪里来?归根到底要从科技创新主战场上锤炼出来,从科技创新主力军里成长起来,从科技创新主方向中涌现出来。

  在创新主战场厚植人才“沃土”

  加快培育更多战略科学家,是从根本上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突破“卡脖子”科技难关,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制高点的关键之举。

  科学家的成长可以靠浓厚的科研兴趣、优良的学术训练和不懈的个人努力,而战略科学家的成长则必须依靠国家乃至国际重大科技任务,在大兵团作战实践中历练和锻造领导能力及创新能力。战略科学家本身不是靠选拔出来的,而是在科学实践中不断锤炼并逐渐得到承认的。要改变等待战略科学家自己“冒出来”的想法,主动为其厚植成才“沃土”。对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要积极为其创造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和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实践的机会和平台,支持他们在引领重大原始创新、参与教育和科技战略顶层设计、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帅才作用。

  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事业发展,从“863计划”到“973计划”,再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这些都是战略科学家成长的“沃土”,这类研究项目都具有周期长、耗资大、不确定性强的特点。例如“中国天眼”项目,南仁东带团队光选址就用了12年时间,整个项目经历了20多年时间。

  培养和造就战略科学家,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并按照事业发展的需要,着力培养适当规模、质量和结构的战略科学家,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通盘考虑、长远规划、超前培养、系统实施,从而推动更多战略科学家脱颖而出。

  针对我国领跑、并跑、跟跑的领域和学科,明确重点领域急需、紧缺顶尖科技人才的数量与分布,制定人才发展需求和政策清单,有针对性地支持、引进、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适应国家战略需求、遵循科技创新规律、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战略科学家发现、培养、使用机制。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新生态”

  科技创新作为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只有一个又一个战略科学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攻坚克难、敢为人先、奋勇突破,中国的科技实力才能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建议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总体要求下,综合考虑战略型人才、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科技企业等多方需求,以“创新+创业”“科技+资本”“战略+科学”的新范式,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探索一条战略科学家培养新路径。

  强化产业链和创新链同步协同,创新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有效整合高校智力资源、政府政策资源、社会资本资源的创新主体,新型研发机构在诞生之初就具备重组创新链条、打破各类组织边界、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特质。有助于强化人才在产学研用融合中的核心要素功能,推动实施“揭榜挂帅”等新型联合攻关模式。

  要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加速集聚、重点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议允许具备高科学素养和战略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以不同角色同时在高校院所和高科技企业从事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化实践。以战略型人才为纽带,实现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深度融合。

  遵循科研规律激发“源动力”

  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离不开战略科学家引领性的探索、开拓和奋进,战略科学家群体的经验、智慧和创造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和引导。

  积极支持组建高水平国家实验室,坚持“四个面向”,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完成我国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使命任务,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作用,以服务国家利益和国家目标为主旨,以战略性、基础性和定向性科技攻关任务为研究重点,充分体现科研机构组织化、系统化和建制化优势。发挥高校的战略科技力量,强化目标导向,推动校企合作,激活高校和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自立自强“双引擎”,形成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交叉优势。重视以央企为主导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中流砥柱作用,在航空航天、船舶、深海、高铁、能源、通信、电子信息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

  注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加快培育和壮大整个战略科学家群体,按照现代科研规律去支持激励更多的战略科学家。继续从科技体制、运行机制、评价体系、资源配置政策等多个方面深化改革,切实营造有利于战略科学家快速、自由成长和有效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环境。

  对战略科学家这一顶尖科研人才群体的培养、评价须少一些功利性,在使用和激励时多一些包容性、主动性、长远性。

  同时,应注重广纳全球高层次战略科学家。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鼓励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以及科技学术组织任职,把更多国际战略科学家吸引和凝聚进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03日 05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鑫铂股份质押触发鹰眼“风险”评... 截止2025年8月2日,鑫铂股份整体质押股份为4528.70万股,整体质押占总股本之比为18.58%...
国资产权交易史上最大规模现金募... 原标题:国资产权交易史上最大规模现金募资项目签约7月23日,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增资扩股项目在北京产...
展出一级文物57件(组) 辽博... 展览现场。本报记者 王迪 摄 本报讯 记者朱柏玲报道 7月31日,“山海共融 和合共生——辽宁省铸牢...
也门胡塞武装:对以色列发动三次... 转自:中新网中新网8月4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也门胡塞武装当地时间8月3日发表声明称,其无人机部队针对...
美日贸易协议达成后,观察人士预... 格隆汇8月4日|媒体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45位经济学家中,约42%预计日本央行将在10月加息,...
老兵讲故事 薪火永相传   近日,王益区社体协会组织会员赴耀州区照金镇薛家寨景区,聆听退伍老兵王建平讲述革命故事。此次活动,...
钧达股份质押触发鹰眼“高风险”... 截止2025年8月2日,钧达股份整体质押股份为2695.63万股,整体质押占总股本之比为11.76%...
光正眼科质押触发鹰眼“高风险”... 截止2025年8月2日,光正眼科整体质押股份为5491.99万股,整体质押占总股本之比为10.59%...
八景新裁入戏来 新版“羊城八景”以景点组合形式出道,广州千年城脉澎湃文旅发展新动能广州这座城,天生就是个大戏台。千年...
李家超:《施政报告》咨询反响热...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施政报告》地区咨询会后见记者表示,自《施政报告》公众咨询于6月开展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