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核心力量(努力打造战略科学家核心力量英文)
admin
2022-10-03 16:52:38
0

  【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作者:任晓刚(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智库中心主任)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

  战略科学家既是科学家,更是战略家,是科技人才中的“帅才”,是引领科技前瞻布局、带动重大领域创新的“关键少数”,是中国科技实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核心力量。战略科学家从哪里来?归根到底要从科技创新主战场上锤炼出来,从科技创新主力军里成长起来,从科技创新主方向中涌现出来。

  在创新主战场厚植人才“沃土”

  加快培育更多战略科学家,是从根本上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突破“卡脖子”科技难关,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制高点的关键之举。

  科学家的成长可以靠浓厚的科研兴趣、优良的学术训练和不懈的个人努力,而战略科学家的成长则必须依靠国家乃至国际重大科技任务,在大兵团作战实践中历练和锻造领导能力及创新能力。战略科学家本身不是靠选拔出来的,而是在科学实践中不断锤炼并逐渐得到承认的。要改变等待战略科学家自己“冒出来”的想法,主动为其厚植成才“沃土”。对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要积极为其创造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和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实践的机会和平台,支持他们在引领重大原始创新、参与教育和科技战略顶层设计、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帅才作用。

  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事业发展,从“863计划”到“973计划”,再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这些都是战略科学家成长的“沃土”,这类研究项目都具有周期长、耗资大、不确定性强的特点。例如“中国天眼”项目,南仁东带团队光选址就用了12年时间,整个项目经历了20多年时间。

  培养和造就战略科学家,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并按照事业发展的需要,着力培养适当规模、质量和结构的战略科学家,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通盘考虑、长远规划、超前培养、系统实施,从而推动更多战略科学家脱颖而出。

  针对我国领跑、并跑、跟跑的领域和学科,明确重点领域急需、紧缺顶尖科技人才的数量与分布,制定人才发展需求和政策清单,有针对性地支持、引进、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适应国家战略需求、遵循科技创新规律、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战略科学家发现、培养、使用机制。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新生态”

  科技创新作为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只有一个又一个战略科学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攻坚克难、敢为人先、奋勇突破,中国的科技实力才能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建议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总体要求下,综合考虑战略型人才、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科技企业等多方需求,以“创新+创业”“科技+资本”“战略+科学”的新范式,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探索一条战略科学家培养新路径。

  强化产业链和创新链同步协同,创新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有效整合高校智力资源、政府政策资源、社会资本资源的创新主体,新型研发机构在诞生之初就具备重组创新链条、打破各类组织边界、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特质。有助于强化人才在产学研用融合中的核心要素功能,推动实施“揭榜挂帅”等新型联合攻关模式。

  要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加速集聚、重点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议允许具备高科学素养和战略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以不同角色同时在高校院所和高科技企业从事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化实践。以战略型人才为纽带,实现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深度融合。

  遵循科研规律激发“源动力”

  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离不开战略科学家引领性的探索、开拓和奋进,战略科学家群体的经验、智慧和创造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和引导。

  积极支持组建高水平国家实验室,坚持“四个面向”,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完成我国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使命任务,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作用,以服务国家利益和国家目标为主旨,以战略性、基础性和定向性科技攻关任务为研究重点,充分体现科研机构组织化、系统化和建制化优势。发挥高校的战略科技力量,强化目标导向,推动校企合作,激活高校和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自立自强“双引擎”,形成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交叉优势。重视以央企为主导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中流砥柱作用,在航空航天、船舶、深海、高铁、能源、通信、电子信息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

  注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加快培育和壮大整个战略科学家群体,按照现代科研规律去支持激励更多的战略科学家。继续从科技体制、运行机制、评价体系、资源配置政策等多个方面深化改革,切实营造有利于战略科学家快速、自由成长和有效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环境。

  对战略科学家这一顶尖科研人才群体的培养、评价须少一些功利性,在使用和激励时多一些包容性、主动性、长远性。

  同时,应注重广纳全球高层次战略科学家。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鼓励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以及科技学术组织任职,把更多国际战略科学家吸引和凝聚进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03日 05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两天回撤超200美元!国际金价... 周三COMEX黄金期货创2021年6月以来最大跌幅。 当地时间周三,国际金价大幅下挫。纽约商品交易所...
CBOT玉米连续四个交易日收低... 原标题:CBOT玉米连续四个交易日收低,干燥天气有助于加快春播 来源:南方小麦网周三,芝加哥期...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24日... 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天(24日)首次发行,其中20年期500亿元,30年期...
宇瞳光学:4月18日股东人数情... 投资者提问:请问截止到4月18日收盘公司股东人数是多少?这个问题很多上市公司都回复了,请公司回答董秘...
银河君辉3个月定开发起式:银河... 银河君辉3个月定开债券季报解读:利润下滑0.34%,净值增长率变动0.86%银河君辉3个月定期开放债...
4月24日生意社液化气基准价为... 生意社04月24日讯 4月24日,生意社液化气基准价为4977.50元/吨,与本月初持...
马斯克谈自动驾驶底层逻辑:不碰... 《科创板日报》24日讯,4月23日,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分享一段马斯克对自动驾驶底层逻辑的观点。视频...
开源证券:看好券商板块机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格隆汇4月2...
银河创新混合季报解读:本期利润... 银河创新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已发布,以下将对报告中的关键数据进行深度解读,为...
MG跑车、“方盒子”同场首秀,... 转自:上观新闻2025年上海车展,MG品牌以新形象、新产品、新生态焕新亮相。MG发布全新品牌主张“Y...
小鹏汽车-W根据获批准股权激励...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
4月24日生意社液化天然气基准... 生意社04月24日讯 4月24日,生意社液化天然气基准价为4328.00元/吨,与本月...
中方奉劝美方:不要玩火 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网站消息,当地时间4月23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在“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
汕头新增一所三级综合医院|汕头... 转自:汕头发布【天气预报】汕头市气象台2025年4月24日05时发布【早间天气预报】:今天白天到夜间...
印控克什米尔枪击事件致26人死... 本报驻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程是颉 本报特约记者 白 元 孙柏炎印度新德里电视台23日称,印控克什米尔地...
三丰智能2024年业绩双增 投...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围绕“智慧工厂”打造业务板块,三丰智能(300276.SZ)交出...
“银地共建”为小微添活力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李盛 本报记者 经淼自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以来,小微企业法人贷款...
多家银行调整“掘”金门槛 金价...   [ 4月23日,伦敦现货黄金、COMEX黄金从高点相继回落,截至记者发稿,分别报3372.24美...
洁美科技:电子封装材料订单能见... 投资者提问:电子封装材料你指的是纸制载带满产吗?如果是的话,后续订单能见度有多久?是否能保持一个较长...
大庆油田员工获“ISO卓越贡献...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周娜 通讯员 李晶)4月16日,记者从大庆油田获悉,大庆油田公司国际标准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