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房子的故事编者按: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黄金岁月”,也是很多人改变人生命运的“黄金岁月”.对于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作为参与者、创造者、见证者和受益者的中国老百姓,可以说感受最真,情意最切,体会最深.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30年我们走过的光辉历程,本报从本期起推出我省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的辉煌成果和改革开放给百姓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和讲述曾经的、现在的、未来的故事和画面.房子,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一个人生活的栖息地,也就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门话题.30年来,关于房子,有太多的变化.从土房到盖板房、从木头房到水泥房、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一家几口人蜗居在不到20平米的斗室里,到现在一家人享受着上百平米的居室……这就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我们告别旧时代的一缕春风.曾经,一家人挤在20平米的小屋里“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这首曾经流行一时的歌曲唱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房子作为我们生活的起居室,是一所温馨的处地.改革开放让我们告别了曾经住房紧张的局面,在谈及关于改革开放后的住房变化时,76岁高龄的杜大爷激动地对记者诉说着房子的故事.杜大爷虽年已进入花甲,可精神非常好,面对记者的采访,他的思维好像一下被拉回到了那个荒凉、贫穷、饥饿的年代.“你看过电影《没事偷着乐》吗?看过你肯定记得这样的场景:一家老少挤在一间屋子里,要住上下铺;一大早起来,居民要排队抢着上厕所;为了子女结婚,只能在自家院子里加盖屋里长着大树的小房……”这就是我以前的真实写照.杜大爷回忆说,改革开放前的住房十分紧张,单位没有条件分房,他们一家六口人只好租了一间二十平米的平房.“平房是用土坯修的,很简陋.墙是用土块砌的,上面的木头不算大,但还结实,可木头上面的竹子由于时间过久的原因断了或坏了,房子中间常裂开一条缝,土经常掉下来落在我们的头上.而且我们一家六口人根本住不下,平时,小孩只好跑到他同学家去睡觉.尤其是到了冬天,由于房子的密封性很差,我们经常冻得睡不着觉.家里来客人,连坐的地方都没有,我们只好站着聊天,那时的情形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所能想像得到的.”杜大爷说.“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慢慢有了改观.最早是有些人在现在的湟光街道两旁盖起了二三层的小楼房.后来的几年间,楼房已经越来越普遍、越建越高了.现在我一个人有三间房子,而且面积很大、也很明亮.我们应感谢**,感谢改革开放.”激动总是会在一瞬间表达出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杜老大爷朴素的言语深刻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对我们生活改变.平地起高楼同样有此经历的侯聚物老人告诉记者,他是山西人,1954年随做生意的父亲来到西宁,刚来时,全家人住在“天主教堂”(现解放商场)后院的土坯房中.因为侯老上过小学,被招到西宁汽车一厂去上班.当时因为家里人多,侯老全家9口人就挤在30多平米的房子里.人多房少,没办法,侯老的爷爷又将30多平米的大房间用木板隔离成三间小房子,三个人住一小间.“我睡的那间和厨房连在一起,多日的烟熏火燎地把房子熏得黑糊糊的,很像现在的煤房.”“当我在湟光看到三层小楼时,不禁叫出声,好高的楼啊……”侯老用手比划着,兴奋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1981年,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时,西宁汽车一厂盖起了第一栋家属楼,侯老有幸分到了楼房,60多平米,5楼.这时全家人终于有了一个舒舒服服睡觉的地方.随着侯老的儿女们都长大成人,一个个走上工作岗位,现在他们又搬家了,是80多平米的房子.“改革让人民生活富裕了,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了,人们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侯老高兴地说.破烂平房变成漂亮楼房“学校以前最大的变化是以前破烂不堪的几排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栋漂亮的楼房.”某中学教师魏老师说.回想起1990年上初中时的情景,今年35岁的魏老师说,以前学校的面貌真是惨不忍睹.学校的教学楼、宿舍门窗都是敞口的,没有天花板,冬天用砖头垒个土炉子,刚生火时满教室乌烟瘴气,根本没法上课.至于宿舍,为了安全,不能生火,一到晚自习下课,一路小跑回到宿舍,钻进冰冷的被窝,冻的直发抖.没办法,只好两个人挤到一个被窝里互相取暖.“前几日有机会到母校转了转,看到了母校的变化,真让人惊喜.外观漂亮的教学楼,室内窗明几净,教室里真叫人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而且宿舍也全部都是楼房,由以前的20多人的大宿舍变成了现在8个人的宿舍.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但却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带给人们的实惠,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魏老师很自信地说.从有房住到住好房“房子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夜之间无数栋高楼拔地而起,看到这些像是在做梦一样.”今年28岁的中学教师孙延魁说.孙延魁告诉记者,他老家是农村的,从他记事起,家里一直住着三间用木头盖的房子.但那房子一到下雨天就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经常在半夜弄的一家人用。
中国安福网讯( 伍卓超、周奇虹报道)家居安福县浒坑镇的赵大妈日前特意从浒坑专门到宜春买衣服。得知此事,笔者与赵大妈拉起了家常。
“咋了,我老妈子买几件衣服有什么稀奇的?就兴你们年轻人穿名牌,穿时髦?现在条件好了,我们老年人同样也要穿名牌,穿时装。”,说着说着,赵大妈把话匣早打开了。
改革开放以前,那时大家都穷,由于没有有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家里兄弟姐妹多,一家人的肚皮填饱都成问题,穿衣服就更别讲了,连她结婚时穿的衣服都是借别人的,一家人的衣服多数是靠自己用机子织的土布再等染衣匠来染成青色后请个裁缝来做,一件衣服往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兄弟姐妹是大的穿了,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穿……
改革开放后80年代,情况有了些好转,吃饭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一家人的衣服都是赵大妈到街上买好布,然后请个裁缝师傅到家里来做,每年夏季、冬季各一次。但根本没讲什么款式、新潮,反正有新衣服穿就行了。衣服穿久、烂了,也会打一两个补子照穿。 到了90年代,情况好多了,一家人的衣服再也不要赵大妈操劳请裁缝师傅来家里做了。儿女们一个个要求自己上街挑选自己中意的款式衣服,当然也只是买一些一般的衣服,不讲究买什么名牌。打补丁的衣服基本也就偶尔穿一穿。到了2000年代,由于儿女们实行了计划生育,条件好了,吃不成问题,一家人衣服个个都有讲究了,不要说年轻的儿女们穿的衣服都是品牌,就连我老妈子的衣服都有讲究了,那些没名气、不入流的衣服在她的衣柜里再也找不到了。
赵大妈讲完她家的服装变迁以后,感概地说,这些都是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好,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她老婆子一家的今天。
分享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
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亮点纷呈、路径清晰,既体现解决妨碍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坚定意志紧迫感,又遵循中国改革规律循序渐进;既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性,又注重重点突破鼓励实践探索,集中体现了全党全社会意志和时代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机关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三中全会精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推进改革的勇气、智慧和能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采取多种形式,扎实有效地开展有关司法体制改革的宣传。 要准确解读三中全会精神,正确引导社会预期,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司法体制改革。
要紧紧围绕三中全会部署要求,根据职责任务,抓紧提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切实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
要整合机关工作力量,建立分工负责、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以更加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努力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2008,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
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
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
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
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 改革开放是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 西方有的人认为,***提出“摸着石头过河”似乎是实用主义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似乎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党是一个重视理论思维,善于对实践做出科学总结的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个一次完成的过程,而是要反复实践、反复探索、不断总结,寻找规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就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做出科学总结的产物。
既是对已有科学理论的充分继承,也包含着对中国发展最新实践的科学总结,既有对未来发展各种可能性的充分预见,还包含了对人类,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吸收和借鉴。 在这30年内,中国人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香港自秦起明确成为中原领土,直至19世纪中叶清朝对外战败,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成为殖民地,香港从而开通港口发展。
1980年,中英两国落实香港前途问题,于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位远离母亲怀抱的游子终于感受到了母亲怀抱的温暖。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 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成现实。这次发射是人类探索太空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成就。
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
或现实存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概括地说,改革开放,我们“改”出了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直观地考察我们的现实社会,经过改革开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
从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看,早已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已经由过去的“一大二公三纯”、公有制一统天下,改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从经济体制看,已经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从社会状态看,已经由封闭和墨守陈规的社会转变为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和全面进行改革、越来越活跃的社会;从出发点看,过去建设社会主义,强调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现在强调改善人民生活,以民为本。 在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后,通过改革开放形成和确立起来的以上五个方面的成果,可以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素。
这样一些重大的变化,给我们的社会和社会成员带来什么呢? 首先是经济的快速发展。198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是7100亿元(见十二大报告),到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1.09万亿元,即使扣除价格上涨因素,也增长了几十倍之多。
我国的经济发展之快,被国际舆论视为奇迹。 人民生活普遍改善。
进入历史新时期的时候,我国大约九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竟有2.5亿之多。现在,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还留下一个不小的尾巴),广大人民的生活普遍得到明显改善。
这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的事实,不必一一列举。 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增强了。 人的精神面貌深刻变化。
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青壮年文盲已基本扫除,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过去年代存在的那种个人迷信、思想僵化状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人们敢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大大增强。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以上这些,就是现实存在的、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年,***曾说:“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文选》第3卷第368页)回过头来看,确实是这样。
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实践和历史的角度看,改革开放,其意义决不亚于民主革命时期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巨大进步。特别要强调的是,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是正确的,充分。
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家乡变化大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苏州小女孩。
爸爸妈妈经常对我说:“你之所以能过上现在这样幸福快乐的日子,要感谢***爷爷提出‘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有这样一位既优秀又伟大的好领袖,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福音啊!” 你们看,短短三十年,苏州里里外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苏州再也不能与过去相提并论了。
改革开放之前,苏州是个小城市,到处都是白墙黑瓦的房子。爸爸妈妈曾经告诉过我:像原先的瑞光塔经过岁月的侵蚀早已破旧不堪,附近都是破旧的砖瓦房。
但如今经过政府对瑞光塔的维修,以及对周围房屋的翻建打造,面貌已焕然一新,变得美丽迷人,成为旅游景点,是我们苏州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再说说过去的人民路吧!不仅路窄,而且地上哪是什么柏油马路呀?都是一块一块的石板路;一到下雨天就遭了殃,地面容易积水、路上颠簸不平。
如今,石板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又平又宽的柏油马路了。 现在的苏州,老百姓生活富裕、高楼大厦随处可见、高架连着工业园区和高新区、处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改革开放不仅使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国家也是日新月异,蒸蒸日上,让世人刮目相看。就说我们的体育吧,1984年许海峰摘得了中国在奥运会中的首枚金牌,这多么令我们骄傲啊!而2008年8月8日,奥运大幕在中华大地上拉开。
回忆起我们申奥成功的当时,全国人民欢呼雀跃,普天同庆,每个人都充满了激动的心情;而今年夏天作为第29届的奥运会东道主,中国代表队一共获得了51枚金牌,以“世界第一”的金牌总数完美地结束了“北京奥运会”。 看来,我们还要刻苦努力地学习,让自己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用我们的智慧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更加兴盛。
我坚信,只要努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 可以适当改改········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房子的故事 编者按: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黄金岁月”,也是很多人改变人生命运的“黄金岁月”。
对于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作为参与者、创造者、见证者和受益者的中国老百姓,可以说感受最真,情意最切,体会最深。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30年我们走过的光辉历程,本报从本期起推出我省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的辉煌成果和改革开放给百姓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和讲述曾经的、现在的、未来的故事和画面。 房子,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一个人生活的栖息地,也就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门话题。
30年来,关于房子,有太多的变化。从土房到盖板房、从木头房到水泥房、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一家几口人蜗居在不到20平米的斗室里,到现在一家人享受着上百平米的居室……这就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我们告别旧时代的一缕春风。
曾经,一家人挤在20平米的小屋里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这首曾经流行一时的歌曲唱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房子作为我们生活的起居室,是一所温馨的处地。
改革开放让我们告别了曾经住房紧张的局面,在谈及关于改革开放后的住房变化时,76岁高龄的杜大爷激动地对记者诉说着房子的故事。 杜大爷虽年已进入花甲,可精神非常好,面对记者的采访,他的思维好像一下被拉回到了那个荒凉、贫穷、饥饿的年代。
“你看过电影《没事偷着乐》吗?看过你肯定记得这样的场景:一家老少挤在一间屋子里,要住上下铺;一大早起来,居民要排队抢着上厕所;为了子女结婚,只能在自家院子里加盖屋里长着大树的小房……”这就是我以前的真实写照。杜大爷回忆说,改革开放前的住房十分紧张,单位没有条件分房,他们一家六口人只好租了一间二十平米的平房。
“平房是用土坯修的,很简陋。墙是用土块砌的,上面的木头不算大,但还结实,可木头上面的竹子由于时间过久的原因断了或坏了,房子中间常裂开一条缝,土经常掉下来落在我们的头上。
而且我们一家六口人根本住不下,平时,小孩只好跑到他同学家去睡觉。尤其是到了冬天,由于房子的密封性很差,我们经常冻得睡不着觉。
家里来客人,连坐的地方都没有,我们只好站着聊天,那时的情形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所能想像得到的。”杜大爷说。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慢慢有了改观。最早是有些人在现在的湟光街道两旁盖起了二三层的小楼房。
后来的几年间,楼房已经越来越普遍、越建越高了。现在我一个人有三间房子,而且面积很大、也很明亮。
我们应感谢**,感谢改革开放。” 激动总是会在一瞬间表达出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杜老大爷朴素的言语深刻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对我们生活改变。
平地起高楼 同样有此经历的侯聚物老人告诉记者,他是山西人,1954年随做生意的父亲来到西宁,刚来时,全家人住在“天主教堂”(现解放商场)后院的土坯房中。因为侯老上过小学,被招到西宁汽车一厂去上班。
当时因为家里人多,侯老全家9口人就挤在30多平米的房子里。人多房少,没办法。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房子的故事 编者按: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
这3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黄金岁月”,也是很多人改变人生命运的“黄金岁月”。对于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作为参与者、创造者、见证者和受益者的中国老百姓,可以说感受最真,情意最切,体会最深。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30年我们走过的光辉历程,本报从本期起推出我省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的辉煌成果和改革开放给百姓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和讲述曾经的、现在的、未来的故事和画面。
房子,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一个人生活的栖息地,也就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门话题。 30年来,关于房子,有太多的变化。
从土房到盖板房、从木头房到水泥房、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一家几口人蜗居在不到20平米的斗室里,到现在一家人享受着上百平米的居室……这就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我们告别旧时代的一缕春风。 曾经,一家人挤在20平米的小屋里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这首曾经流行一时的歌曲唱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房子作为我们生活的起居室,是一所温馨的处地。改革开放让我们告别了曾经住房紧张的局面,在谈及关于改革开放后的住房变化时,76岁高龄的杜大爷激动地对记者诉说着房子的故事。
杜大爷虽年已进入花甲,可精神非常好,面对记者的采访,他的思维好像一下被拉回到了那个荒凉、贫穷、饥饿的年代。“你看过电影《没事偷着乐》吗?看过你肯定记得这样的场景:一家老少挤在一间屋子里,要住上下铺;一大早起来,居民要排队抢着上厕所;为了子女结婚,只能在自家院子里加盖屋里长着大树的小房……”这就是我以前的真实写照。
杜大爷回忆说,改革开放前的住房十分紧张,单位没有条件分房,他们一家六口人只好租了一间二十平米的平房。“平房是用土坯修的,很简陋。
墙是用土块砌的,上面的木头不算大,但还结实,可木头上面的竹子由于时间过久的原因断了或坏了,房子中间常裂开一条缝,土经常掉下来落在我们的头上。而且我们一家六口人根本住不下,平时,小孩只好跑到他同学家去睡觉。
尤其是到了冬天,由于房子的密封性很差,我们经常冻得睡不着觉。家里来客人,连坐的地方都没有,我们只好站着聊天,那时的情形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所能想像得到的。”
杜大爷说。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慢慢有了改观。
最早是有些人在现在的湟光街道两旁盖起了二三层的小楼房。后来的几年间,楼房已经越来越普遍、越建越高了。
现在我一个人有三间房子,而且面积很大、也很明亮。我们应感谢**,感谢改革开放。”
激动总是会在一瞬间表达出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杜老大爷朴素的言语深刻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对我们生活改变。 平地起高楼 同样有此经历的侯聚物老人告诉记者,他是山西人,1954年随做生意的父亲来到西宁,刚来时,全家人住在“天主教堂”(现解放商场)后院的土坯房中。
因为侯老上过小学,被招到西宁汽车一厂去上班。当时因为家里人多,侯老全家9口人就挤在30多平米的房子里。
人多房少,没办法,侯老的爷爷又将30多平米的大房间用木板隔离成三间小房子,三个人住一小间。“我睡的那间和厨房连在一起,多日的烟熏火燎地把房子熏得黑糊糊的,很像现在的煤房。”
“当我在湟光看到三层小楼时,不禁叫出声,好高的楼啊……”侯老用手比划着,兴奋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1981年,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时,西宁汽车一厂盖起了第一栋家属楼,侯老有幸分到了楼房,60多平米,5楼。
这时全家人终于有了一个舒舒服服睡觉的地方。随着侯老的儿女们都长大成人,一个个走上工作岗位,现在他们又搬家了,是80多平米的房子。
“改革让人民生活富裕了,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了,人们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侯老高兴地说。
破烂平房变成漂亮楼房 “学校以前最大的变化是以前破烂不堪的几排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栋漂亮的楼房。”某中学教师魏老师说。
回想起1990年上初中时的情景,今年35岁的魏老师说,以前学校的面貌真是惨不忍睹。学校的教学楼、宿舍门窗都是敞口的,没有天花板,冬天用砖头垒个土炉子,刚生火时满教室乌烟瘴气,根本没法上课。
至于宿舍,为了安全,不能生火,一到晚自习下课,一路小跑回到宿舍,钻进冰冷的被窝,冻的直发抖。没办法,只好两个人挤到一个被窝里互相取暖。
“前几日有机会到母校转了转,看到了母校的变化,真让人惊喜。外观漂亮的教学楼,室内窗明几净,教室里真叫人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而且宿舍也全部都是楼房,由以前的20多人的大宿舍变成了现在8个人的宿舍。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但却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带给人们的实惠,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魏老师很自信地说。 从有房住到住好房 “房子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夜之间无数栋高楼拔地而起,看到这些像是在做梦一样。”
今年28岁的中学教师孙延魁说。 孙延魁告诉记者,他老家是农村的,从他记事起,家里一直住着。
时间如车轮在飞转,转眼间,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已度过了改革开放的30年。
当年邓爷爷在1978年计划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全国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设立,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这是多么不平凡的30年,祖国在崛起,经济在腾飞,人民的生活奔小康,作为东南沿海的一个小城镇,家乡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马路上停满了形形色色的汽车、各种生活设施的完善~~~家乡发展30载,进步体现在方方面面,尽管我只度过了14个春夏秋冬,可儿时的新会和现在的新会相比,发生的巨大变化却仍也深有感触、历历在目…… 回想儿时,体会最深的便是“家”的变化,一到三年级,我和爸爸妈妈都是住在爸爸医院分配的,两房一厅面积只有6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虽然三个人也足够住,房子小也能让这个家时常充满着温馨和笑语,却也始终很不方便,我的房间就“身兼两职”,白天作为爸爸的书房,床上常常堆满了爸爸厚重的医书,晚上就变成了我的卧室,每次睡觉都要把沉重的书搬上搬下,总是满腹牢骚,爸爸也看在眼里,忧在心中,他何尝不想换一间大一点的房子?当时爸爸妈妈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也只有4000多块,生活虽并不拮据,但仍是能省就省,为买房攒钱,加上新会的新楼盘很少,这个买房计划就一直推迟到2003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会的变化日新月异,一片片高级楼盘、优秀小区的拔地而起,爸爸妈妈也开始筹划起了买房。很快,我们看上了一套140平米房子,尽管是贷款供楼,却也总算有了一个宽敞的家,心里的那份喜就别提了! “家”的变化给了我无限的欣喜,而其它衣食住行的改善则更让我感到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为人们带来的美好生活。
随着道路被拓宽,2005年,家里又添了一件大家伙——汽车,再也不用受到坐摩托车时的颠簸与寒风。每到周末,爸爸就会驾车带着全家下馆子,路边各色各样的餐馆琳琅满目,餐馆内人山人海,大型高档商场的设立,使我们再也不用到江门“搬货”,妈妈也会开始挑选各种高档昂贵的衣服,这一切,不正体现了市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吗? 改革开放30年,让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家乡新会也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县城变成了一个繁荣的城镇,物质生活的提升让我们过得更舒服,却仍不要忘了我们应保持勤俭节约的美德和保护环境的重任,我相信,大家携手努力,又一个30年,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将会飞的更快、更高。
时间流逝,不知不觉,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路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街上热闹非凡,公路上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中国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上了繁荣富强、世界文明之路。 改革开放以前,人们还坐着小黄包车,而小黄包车的走动还需要人力;改革开放以前,有电话的家庭都会称作为有钱人,有官位的人;改革开放以前,小孩子的玩具简简单单,几个骨锤,一个皮筋,一的毽球,一个小皮球就行了等等.而现在呢?!大街上,新旧汽车到处都是,替换了改革开放以前的小黄包车;改革开放以前只有有钱人家才会有的电话现在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以前那简简单单的玩具,现在已被替换成电子玩具;那时候,哪有什么柏油马路、水泥路,厚厚的泥土让人们踩成了狭窄的马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路上到处是水潭,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整只脚就会陷进去,好不容易把脚拔出来,可鞋子却留在了泥潭里……。
还有那时的学校很多都是一座座破旧的土木结构房屋,土墙斑驳脱落,窗户上一块玻璃都没有,一到冬天,呼呼的寒风凛冽刺骨,遇到下雨,雨点从破瓦片上的窟窿里落下“滴答”的声音与朗朗的读书声凑成了不和谐的曲子…… 自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我们国家实行了大规模现代科学技术,使我们进入了科学时代,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神七”的成功发射,神七在太空漫步,让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这是全中国人民极为自豪的节日。
2009年的国庆大典无疑是中国最受瞩目的一件大事。据报道,届时,中国将举行盛大阅兵式。
国庆六十周年的大阅兵,将是新中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以来第一次阅兵。 在人们的想像中,如此重要的阅兵式,也许耗资巨大。
但是,对于此次阅兵,中央高层批示将“厉行节约”,既要隆重热烈、鼓舞人心,也要注意节俭、务求实效。 关于国庆60周年阅兵式要“厉行节约”的报道,虽然文字简短,但有两大信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个是批示出自“中央高层”,二是在时点上刚好过完元旦。
来自于“中央高层”的、在新年刚开始时作出的批示,无疑对全年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呕心沥血为之奋斗、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舍身以求的富裕生活终于正在成为13亿中国人的现实美景。
但是,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作为立党之本、立国之本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却受到了严峻挑战。严重的铺张浪费现象侵蚀着我们党的“肌体健康”,更侵袭着社会风气。
在2009年,中国最受瞩目的一件大事,无疑是建国六十周年大庆。届时,中国将举行盛大阅兵式。
目前,相关筹备活动已经展开,国庆阅兵领导小组目前已经确定由总参谋长陈炳德负责领导。 2009年的国庆六十周年的大阅兵,将是新中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以来第一次阅兵。
自1949年以来,中国先后举行了13次国庆阅兵,最近的两次分别是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及1999年国庆50周年大阅兵。 陈建国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全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要减轻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加快经济增长,需要全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财政薄弱的同心县要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在劣势中看到优势,通过创新生产方式、创新发展思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陈建国说,只要我们善于抓住机遇,就能在困难中逆势而上,把宁夏的经济搞得更好。
在困难的地方工作更要坚定信心,要看到优势,看到有利条件。优势和劣势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说:“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得必须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他们的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因此,他率先提出了中国必须走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