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是传递某方面信息的简短的内部小报。
是具有汇报性、交流性和指导性特点的简短、灵活、快捷的书面形式。简报又称“动态”、“简讯”、“要情”、“摘报”、“工作通讯”、“情况反映”、“情况交流”、“内部参考”等。
也可以说,简报就是简要的调查报告,简要的情况报告,简要的工作报告,简要的消息报道等。它具有简、精、快、新、实、活和连续性等特点。
常见的简报有三种:一是会议简报,主要反映会议交流、进展情况;二是情况简报,反映人们关注的问题,供机关领导参考;三是工作简报,报告重大问题的处理情况以及工作动态、经验或问题等。
读书简报其实就是一个简短的概括的读后感,一本书的读后感可能要800字左右,但是读书简报就是800字左右会写出一段时间内,读过的4,5本书的一些简单感想,或者说是思想回报,也可以说是对先前指定的某一读书计划的反馈 例如: 五一期间读书简报 两周都没有在这里写过什么了,实在是陷在书堆里。
好不容易有个假期,总得读一些自己的东西,要不然就赶不上自定义的读书计划了。 《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威亚尔达编的论文集子,也是比较政治系列中的一个东西。
知道了不少新鲜事和历史掌故,当然该书总的基调还是——历史、传统、文化,而不是当代人的选择塑造了现实制度及国内政治现实。 尤其是讲拉美和俄罗斯的部分,两地现实政体与其宪法缔造者、革命领导者的设想的任何不同点都被学者用天主教和斯拉夫传统来解释。
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什么东西都追述到很久以前的说法,一是“源于什么”和“等于什么”是不同的两种现象,二是历史停滞或循环、现状永远合理以至于制度创新与借鉴不可行的隐喻味道太重,三是难以解释某些已经发生的实质性变化。 当然,如果考虑到对历史、传统、文化的认知千差万别,而共同的理解也可能只是某种宣传的话,则这种解释更难以为继。
《直面全球化》,弗里德曼的旧作,一份翔实的全球化现状报告。记者写的东西总是非常好看,特色的言论与人物,新鲜的场景与故事,以及对南北差距和美国对全球化主导权的清醒认识。
作为一般的普及性读物,还是蛮优秀的。深入不够,但也不能指望记者作相互依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国家的变位权力行为和联系权力行为的区分。
《法治和民主迷信》,潘维老师写的文集,普及性的内容占了一大半。重点是反对民主迷信,强调“咨询型法治”应该成为政改方向。
很多观点从经济学视角来看不是很可行,而把整个中国变成一个放大版的香港或者新加坡的政改则似乎更加遥远。也许是对民主迷信的矫枉过正,反正我自己对以法治本身为目的的政治不抱信心,也对中国传统对一个理性政治行为体偏好的巨大决定性塑造作用深表怀疑。
《利维坦》,霍布斯的东西,读后颇具不爽。 一开始走经验主义路线,对人的行为和认识进行归类和模式化——建立微观基础,此后从中引出人与人之间无止境的战争状态,继而引出所谓和平的重要性——利维坦诞生,超大主权的国家出现。
关键的是,这个国家一出现,就不再需要微观个人了——除了讲某个个人对国家的不服从就是对和平的威胁、对集体协议的违背之类的。 霍布斯试图用政治哲学告诉我们,如何与国家相处,但此后的历史给了我们另一种与之相处的方式。
书中也有大段的圣经相关内容,看得自己挺自卑的。 《自由与权力》,阿克顿勋爵。
强人阿,近代史和中古史的造诣颇深,让我们清醒地看到了自由与民主的巨大不同,详细介绍了英国、美国政治制度形成的过程以及其背后的政治哲学含义。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主义者,以自由而不是其他东西为其信仰。
当然书生气很重,不停的强调良知、上帝等等,让我这般马基雅维里的信徒看的道德上很愧疚,可转念一想,现实还是站在我们一边。 《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斯宾塞著,通过对英国时政的一些评论,阐述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对当时自由党人借助国家权力扩大福利的政策进行了批评。
斯宾塞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其对自由的追求也是对一种强弱分明的追求,认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实现人的进化。他的文章也同样如此,对福利政策、教育政策都坚持最低限度的政府参与和管制,隐隐约约的有今天保守主义者的味道。
什么是媒介简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旦对错了目标,客户的全部广告投入就都被浪费掉了。 *确定目标受众要根据以下方面:-物理数据(性别、年龄、收入等)-心理数据(观点、态度等)。
这些都将有助于分析各种不同媒体的有效性以及评估创新媒介购买机会 *界定产品高使用率用户群:-市场整体情况:例:汽水-我们的产品情况:例:可口可乐-有助于确定销售增长前景,如市场潜力及市场规模-明确我们产品的主要目标受众――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的策略是确保我们的现有市场 *确定最有增长潜力消费群:-市场整体情况-我们的产品情况-有助于确定媒介计划的针对性及媒介投入(排期策略) *产品的哪些特性对消费者来说最具吸引力?-有助于发掘创新的媒介机会 例:香水――插页 *购买某一品牌通常是受一时冲击的影响还是经过深思熟虑?-有助于确定频次及排期方式 例:汽车 *这一产品有否满足了消费者的某些特殊需求-有助于启发媒介购买方面的创新思想 目标及策略 *前面我们曾把媒介策划定义为: 所谓媒介计划就是针对客户的广告预算设计一个行动计划可以最有效地完成他的品牌目标及策略(指市场目标和策略及广告目标和策略) *市场目标-有助于确立到达率/频次以及市场媒介比重 *市场策略-影响到排期方式的确定,如是采用广告波还是连续式 *广告目标-使你确定所采用的适当的媒体 *广告策略-影响到频次的使用及排期中广告活动持续性的安排方面的问题 *这次广告活动要达到的市场目标:争取产品试用――短期反应――高频次――创造良好商誉――公司形象,长期效应-长期低频次-针对零售商-影响媒介的使用,例如:晚报、晚间电视――创出一种新的生活习惯――一定要有持续性 *传达技术性信息――长篇幅文案-需采用印刷媒体 *改变消费者由使用某一产品改用另一产品――针对某一小群目标受众进行灌输 广告 * 定位 -不只是确定此次广告活动对象,而且还可以有助于选择适当的媒体及确定利用这一媒体做出适当的排期方案。例如美国运通卡:全世界广泛接受的一种身份象征的信用卡,人们可频繁用于旅游、娱乐等消费――高档生活杂志及报纸 *文案策略(基本承诺+支持证据)-基本承诺-基本承诺的性质是可以使媒介企划人员明白所需曝光频次,例:-简单信息-较少曝光频次-复杂信息-一定程序的曝光频次 *支持证据-根据文案中支持性证据的多寡确定媒体的选择,例:-支持证据很多-采用印刷媒体,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做长篇帐的说明。
*覆盖面(省、全国、测试市场?)-哪些地区需要被覆盖到-区域重点在哪里-某些地区是否需要加重媒介比重 *其它广告活动,如渠道促销及时间等 -针对消费者的广告活动是否应与之一致/接近-是否需要广告支持 *预算 广告预算是否已确定? 是多少呢? 有多少是真正用于媒介的预算? 即除制作费、调研费等之后用于媒介投放的费用。 预算可机动支配的程序有多大? 是否有额外的费用支持特别的媒体机会? 或是否可以从现有预算中挪动部分预算用于支持这样的媒体机会? 哪部分预算是用于保持现有销售状况的?而哪部分预算是可以用来开发新的销售业迹的? *相对重要的品牌发展指数/ 品牌类发展指数或二者的综合因素 是否应由广告公司来建议所需广告预算? 根据客户所能承受的能力 广告投入与销售产出比 根据需达到的广告目标来判断预算是否充足 媒介简报 媒介简报的程序 *两个步骤:由客户先对广告公司进行广告简报――所有部门主要成员都应参加;再由客户服务人员对媒介部和创意部做出媒介简报和创意简报 *应提供书面简报,内容包括前面所列举的方面的详细说明。
在执行前需得到客户的认可/同意 *同时还需一起提供一份工作时间进程表列明下列内容:内部讨论时间、向客户做提案时间、广告活动开始时间 *媒介企划人员应根据简报所提供的资料进行讨论及评估并确认所有这些资料是否充足 *企划小组还必须与客户服务人员及客户一起制订一个合理的工作时间表 *只要需要,简报之后媒介部、创意部及客户服务部人员应一起就初步的策略思想进行内部讨论 花时间去研究、分析、理解媒介简报,然后做出一份优秀的媒介计划。
说实话,银行黄金真不好卖,但有任务,还得硬着头皮上。纸黄金和实物金可以强调保值增值作用,这个得多关注黄金市场,这段时间金价下调就是建仓的好时机,可以把图拿出来给感兴趣的客户看看分析一下。
工艺金还是多盯着点大客户吧,高端客户贵金属展销会是个好路子,给客户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同时也给自己的销售提供一个思路。大客户平时你怎么劝都不买,聚在一起为了争点面子多少也会买点,这样一个会一般平均每人一二十克是有了,再配合白银,业绩应该不错。
这些都是银行惯用的手法了,确实没什么新招,如果想出来新办法了也告诉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