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查阅设置疫情报告管理部门或明确疫情报告管理职责分 工的文件资料,核查疫情报告管理部门和专职疫情报告人员,查阅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二) 查阅传染病疫情报告和审核记录、各类常规疫情分析报 告等文字资料,核查设置疫情值班、咨询电话的情况;核查收到无 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进行网络直报 的情况; (三) 查阅传染病疫情通报制度,与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互相通报甲类传染病疫情的记 录;与动物防疫机构互相通报动物间和人间发生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疫情以及相关信息的记录; (四) 检查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设备运行情况,疫情报告人员 现场演示传染病的报告、审核确认、查重等情况; (五) 查阅与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的其他记录情况。
具体如下:(1) 现场控制,采样送检各区县(自治县、市)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要由县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同志带领至少包括两名兽医师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立即赶赴疫情发生地,进行临床检查和病理剖解诊断。
经临床和病理剖检判定,怀疑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应在两小时内将情况报到市农业局、市动物卫生监督总站,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评估疫情流行程度和范围及疫情发展态势,写出调查分析报告,报告当地政府和市农业局、市动物卫生监督总站。同时,立即将采集的血清、组织等病料送到市动物卫生监督总站诊断。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对疫情现场动物和人群进行控制,有效阻止疫情发展。临床怀疑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立即对疫点内全部禽类实行隔离、封闭措施,指派专人看管,禁止禽类及其产品的移动,对舍内外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2) 划分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所在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疫情发生的实际状况立即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以便于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疫点是指患病动物所在的地点。
一般是指患病动物类所在养殖场(户)或其他有关屠宰经营单位,散养户则将整个自然村划为疫点。 疫区是指以疫点为中心,半径3千米范围内区域。
疫区划分时注意考虑当地的饲养环境、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和交通等因素。受威胁区是指疫区外顺延5千米范围的区域。
(3) 确定疫情等级根据疫情发生的实际状况,按照《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规定的确定疫情的等级。 发生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时,事发地的县级、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作出应急响应。
各级人民政府按照确定的疫情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响应。(4) 发布封锁令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规定和扑灭疫情的需要,将划定的疫点、疫区、受威胁区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对其实行封锁,同级人民政府接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封锁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作出发布封锁令的决定并发布封锁令。
(1)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
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同时,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2)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等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3)对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进行报告。
上一篇:银行年会简报(银行会计简报)
下一篇:信贷工作简报(信贷监控简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