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人跌倒要有足够的重视,应立足于预防。预防的目的是在于不妨碍老年人日常活动和自主功能的条件下尽量减少跌倒发生的危险性。由于许多因素与跌倒发生有关,故预防需从多方面考虑。
1.增加体力锻炼增加体力活动对老化速率有何影响,尚未定论,但对预防老年人跌倒则有重要作用。活动多的老年人因跌倒引起的麻烦明显低于不活动者。大多数老年人最早改变是举步高度降低,常常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跌倒。部分原因是肢体协调能力呈增龄性减退,而骨盆运动减少则是重要因素。行走时,骨盆必须侧向支持体重的那条腿,才能腾出另一条腿向前行走,如果腿移动太慢,则可能发生跌倒。因此,增加髋部活动和做平衡体操有助于防止跌倒。一位比较健康的老年人可能会不知不觉地陷入跌倒-丧失信心-减少活动-再次跌倒的恶性循环。预防这种危险的最好办法是坚持体力锻炼和精神鼓励。平衡体操做法如下。每节体操重复做10次。
(1)第一节,①先用一条腿站立,然后用另一条腿站立,可用手指支撑;②重复上述体操,每条腿站立时间为从1数至10;③重复上述体操,每条腿站立时间为从1数至20。
(2)第二节,①坐在餐椅上,向左转然后向右转;②重复上述体操,手臂外展;③用右手碰到左足,然后用左手碰到右足。
(3)第三节,坐着从地上拾物体举起,然后放回到地面。
(4)第四节,①站着从桌上慢慢地拿起物体,放在椅子上,然后再放回到桌子上;②重复上述体操,但是这一次是把物体慢慢地放到地面上。
2.保持精神活动:社交活动多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社会活动少的老年人,提示保持旺盛的精神活动可预防跌倒的发生。痴呆和抑郁症患者因注意力不集中,纠正不平衡的能力降低,以及对环境产生危险感等原因,往往容易发生跌倒。动员患者参加保健班和做体操等活动,通过这些新型活动的刺激,能提高患者的注意力,有助于预防跌倒。
3.治疗相关疾病虽然预防老年急性病(肺炎、上消化道出血等)所致的跌倒是困难的,但有效的控制慢性病则是预防跌倒的重要措施。高血压对小脑和大脑功能产生有害影响,往往在出现共济失调或短小步态前很久,就有平衡功能的损害,因而有效地治疗老年高血压,有利于预防跌倒的发生。许多老年人控制姿势能力减退都与小脑和基底神经节梗死、灌流不足或变性有关,加强此方面的治疗可减少跌倒的发生。
4.避免用不适当的药物凡是能够引起跌倒的药物,老年人应禁用或慎用,以避免药源性跌倒的发生。
5.改善环境因素在养老院中,虽有较完善的安全措施,但严重跌倒发生率仍有11.7%,说明只改进环境因素来预防跌倒的作用有限。此外,对于爱活动的老年人,环境危险因素很少引起跌倒。因此,不宜过分地过分强调环境危险因素在跌倒发病学中的作用。环境危险因素只是对衰弱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才可能成为跌倒的重要原因。改进养老院和家庭的安全措施仍值得重视,如卫生间靠近卧室,马桶旁和走廊应有扶手,家具摆置适当,床和椅的高度不宜过低,防止地面积水,增加照明,穿合适的鞋和裤等,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大脑实质内的出血,与高血压病有直接关系,这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病率和致残率都很高。
脑出血占所有脑中风病人的10%~20%。脑出血与高血压病的密切关系在于:高血压病人约有1/3的机会发生脑出血,而脑出血的病人有高血压的约占95%。
高血压形成脑出血的机理有许多说法,比较公认的是微动脉瘤学说。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动脉内膜损伤和粥样硬化,在脑内的穿透动脉可形成微型动脉瘤。
这种动脉瘤是在血管壁薄弱部位形成囊状,当血压突然升高时,这个囊就破裂造成脑出血。 脑出血的原因除了高血压外,还有脑血管的畸形(年轻人脑出血的主要原因)、脑外伤、脑肿瘤和血液病。
(一)脑出血的易患因素: (1)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尤为重要; (2)脾气急躁或情绪紧张,常见于生气、与人争吵后; (3)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 (4)过分疲劳,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排便用力,运动。 (二)脑出血易发生的部位: (1)大脑基底节,占70%,包括外囊和丘脑; (2)桥脑出血,占10%; (3)脑叶出血,占10%,额叶、颞叶、枕叶均可发生,以顶颞部多发; (4)小脑出血; (5)脑室出血,靠近脑室的脑出血破入脑室称继发性脑室出血。
脑CT应用于临床后,脑出血的诊断和分型很细致,是为了选择手术的适应证和估计预后而划分的。 (三)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脑出血一般在体力和脑力紧张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容易发病。
起病急,发展快,数十分钟到数小时达到高峰。常见到脑出血病人倒在路边、厕所里、床旁地上,意识不清,鼾声大作,呕吐胃内容物,有时为咖啡色的,大小便失禁,半身不遂。
脑出血量较小的病人述头痛较剧。眼底出血而视物不清。
做CT检查有高密度出血阴影。 脑出血的程度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很大关系。
从一发病就出现意识不清,逐渐加重,说明出血部位不好,出血量大。 下面分别叙述常见部位的脑出血的表现。
1壳核内囊部出血 出现典型的口眼歪斜、偏瘫,半身感觉减退,偏盲、失语。 2颞叶出血 出血一侧头痛较剧,颈强直。
也可出现偏瘫,失语。 3脑室出血 若出血量大,可引起迅速昏迷,四肢肌张力高,高烧(40℃以上),多汗,消化道出血(吐咖啡色物、排柏油便),亡率高。
4桥脑出血 一开始就呈深昏迷。桥脑为生命中枢所在,5毫升以内的出血就引起严重后果。
瞳孔极度缩小,如“针尖样”,高烧40℃以上,呼吸衰竭,继而呼吸停止,多在24小时内亡。 5小脑出血 以急剧的眩晕,剧烈头痛,伴频繁呕吐为首发症状,早期神志清醒,不久即进入昏迷。
小脑出血不出现半身不遂。 过去确诊脑出血靠腰穿取脑脊液检查,现在除边远地区和基层医院外,很少这样做了。
目前最常用的是脑CT扫描检查,对直径大于1.5厘米以上的血肿均可精确地显示。可确定出血的部位,血肿大小,是否破入脑室,有无脑水肿和脑疝形成,几乎无一遗漏。
(1)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实际需要,决定脱水剂的用量和用法。并密切观察颅内压的动态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做到有效控制,合理用药。
(2)有意识障碍者,提示病灶范围较大,中线结构已受影响,可给予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滴注,6小时1次,并观察病情和意识障碍的动态改变,注意用药后症状是否缓解,以便调整用量和用药间隔时间。 (3)若病人昏迷程度加深,腱反射和肌张力逐渐降低,出现对侧锥体束征或去大脑强直样反应时,为病灶扩大或中线结构移位加重的征象。
除应给予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滴注,进行积极的脱水治疗外,并应加用地塞米松10~20毫克静脉滴注,每日1~2次,以上两药可同时或交替应用。 (4)临床症状较轻,病人神志清楚,无剧烈头痛、呕吐,眼底检查未见视***水肿者,可暂不用脱水剂。
相反,如有剧烈头痛或呕吐,可试给50%葡萄糖60毫升静脉注射,并密切观察用药效应。若症状改善,说明确有颅内压增高。
如果头痛、呕吐等症状未减轻,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刺激所致,宜用止痛或镇静剂。对此类病人,一般主张暂时不用甘露醇,以免干扰颅内高压的稳定性。
(5)脱水剂一般应用5~7天。但若合并肺部感染或频繁癫痫发作,常因感染、中毒、缺氧等因素,而使脑水肿加重,脱水剂的应用时间可适当延长。
(6)应用脱水剂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是否已达到了脱水的目的,又要预防过度脱水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如血容量不足,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损害等。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据报道约占脑出血病人的19%左右,亡率很高,若抢救不及时,常危及生命。其发病机制,目前多认为与丘脑下部损伤有关。
有学者指出,由于丘脑下部损伤性刺激,使交感神经的血管收缩纤维发生麻痹,血管扩张。
父母都已过了花甲之年,我经常告诫二老双亲:当你们摔倒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别人扶起来,一定要自己站起来。如果你们自己站不起来,就给家人打电话,或者是给120打电话。为何?因为我的父母患有高血压,一旦让人扶起来就很有可能酿成大祸,悔之晚矣。
前晚,南京台园小区内,一名七旬老太在回家途中,不慎滚下台阶受伤,瘫坐在地上动弹不得,附近居民看见了无一人伸出援手。40分钟后,直到120急救医生赶到,老太才从地上被扶起,并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按照常理来说,一位七旬老太摔倒在地,附近居民应该把她扶起来,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大家想过没有?老太太年事已高,假如有人去扶起她万一发生意外,这个责任由谁来负呢?这也是警察来到都不敢扶起她的原因。
在我看来,那些居民的做法真是理发洗脚面——从上错到下,他们不应该首先选择报警,而是,应该先和她的家人联系,她的亲人来了,大家再帮忙送医院就不用担心被讹诈啦。假如她没有亲人,就应该首先给120打电话,医护人员扶起她还需要担责吗?
或曰:“老太太摔倒没有人扶是‘彭宇情结’在作祟,从中可以看出人情的冷漠来。”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观点简直就是发高烧不出汗——胡说,如果一个小孩子摔倒,有人把他扶起来,举手之劳,何乐不为?可是,一个老人摔倒,有人贸然把他扶起来,就很可能好心办坏事,害了老人。
老人摔倒为什么不能轻易去扶呢?道理很简单,老人大都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摔倒以后,他们如果是自己爬起来,根本就不会落下后遗症。一旦被别人用强大的外力硬生生地拽起来,就很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轻则落下严重的疾病,重则就会丧命。兹事体大,岂能不防?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这是传统的美德,应该赞扬。但是,在帮助摔倒的老人这件事情上,必须谨慎行事。比如,有老人被车撞伤了,躺在当街上,如果没有人扶他,他就会生还。可是,有人随便把老人扶起来,结果,他一命呜呼啦。你说,这是帮助老人还是“谋杀”老人呢?
由是观之,遇到老人摔倒这种事情,还是要请医护人员来处理。那些不懂洋炮的人千万不要乱掰机子,这才是对老人负责任的做法。
马路上摔倒的老人到底该不该扶
前几天,我从报道上看到:在武汉,有一位老爷爷摔倒,老人摔倒后聚集了不少围观路人。一位好心女子欲上前翻看老人是否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但被人“好心”劝阻。此后再无人上前施救,直至老人生命终结。
这是为何?按常理说一位八旬老人摔倒在地,应该有人把他从地上拉起,可是有些人怕重蹈覆辙,将老人扶起却被反咬一口。为此,我特意采访了自己的爸爸妈妈。
爸爸和妈妈都一致认为:如果有人在场,就多找些人一起扶;如果老人年事已高,就拨打120,让医务人员来处理。
我认为:现如今的人生怕自己吃一点亏,扶起老人这样举手之劳的事都不肯做。就算被老人诬陷,但自己要相信,法律总会还自己一个清白。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美德,如果大家都各自打着小算盘,那这还算美德吗?想想看,如果有一位老人摔倒在你的面前,你伸伸手,一条生命就被你拯救,你转身离去,可能一条生命就会就此终结。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这是传统的美德,应该赞扬。
字数不太够,你再加一些吧。
老人跌倒到底我们该不该扶起来?这个讨论我觉得很有必要。
尊老爱幼、救死扶伤历来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谁家没有老人,谁人不会变老?由于媒体曝光出诸多诸如彭宇案之类的扶助跌倒老人做好事反被老人诬为肇事者、甚至被法院以“常理判断”等逻辑推理的理由判决巨额赔款等案例,越来越多的人对搀扶跌倒老人心存忌惮。简单不过的举手之劳,有可能惹来无尽的麻烦。
社会公德,传统道德,在我们犹豫的目光中渐渐丧失。当跌倒老人该不该扶作为问题,被全社会、被公众、被媒体热烈讨论的时候,其实已经证明某种程度上这个社会的公德已经破产了。
显然,似乎作为社会人,谁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无良的南京法官、天津法官,以及制裁那些诬赖彭宇们的老人,理应受到谴责,但见死不救的围观者,是否也会受到道德、公义和良心的谴责?武汉市88岁的李老汉在离家不到百米的菜场口摔倒后,众多围观者无人敢伸出援手,最终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的事件让整个社会震惊。
公众对老人跌倒出现的冷漠和麻木不仁,整个社会都应该检讨,甚至每一个人都应该检讨。以前一直觉得类似老人跌倒该不该扶、应该怎么扶这些事情不是个问题,但现在还真成了一个大问题。
类似南京法官、武汉老人这样的案例,虽然不能说是普遍的现象,但其折射出来的社会现实却是很严峻的。我们对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的讨论,这绝非故意夸大问题的严重性,而是针对目前整个社会道德、价值观滑坡出现的现象提出质疑,因为类似人情冷漠、麻木不仁的现象不仅仅发生在跌倒老人身上,还有更多其它的案例,比如见义勇为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故事,比如围观跳楼自杀时出现一片幸灾乐祸的“快跳”的喊声,比如公车上乘客对小偷熟视无睹的常态等等,不一而足,这都早已成了全社会反思的问题,完全是一个社会问题。
自从南京徐老太事件开始,中国就开始进入国民道德沦丧期,开始瓦解中国人民的道德,想徐老太这种人开始肆意妄为,有法律支持,又可以获取巨额的回报,而且没有任何成本。而彭宇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从而开始冷漠国人的同情心,淡化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尔后如钓鱼执法等一系列事件,彻底麻木人们的怜悯之心,造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导致八旬老人倒地1个多小时而无人敢伸出援助之手。我可以肯定,大多数围观昔都是善良的人,可是谁也承担不起那巨大的代价。
你能说人们冷漠?苍蝇多的地方,是垃圾的原因还是苍蝇的原因?论证缺乏层次条理,论述语言无感染力篇一: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摘要:扶起摔倒老人反遭讹诈的事件频频发生,网友对此众说纷纭。摔倒的老人到底扶不扶?本文首先介绍了广大网友态度,然后阐述了“该扶”的观点,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老人摔倒;讹诈;帮助;善举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个问题放在以前,答案当然是“扶”,但现在,人们对此渐渐犹豫起来。南京彭宇案、河南郑州李凯强案等等给了善良的人们当头一棒,老人摔倒在地却遭冷眼旁观的现象屡见不鲜。
山西新闻网报道过这样一件事:抚顺市新抚区西七路交通岗路边的冰面上躺着一位60岁左右的老人。老人的身边围着20余名路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给摔倒在地的老人出主意,但就是没有一个人上前搀扶,而老人又拒绝让人打“120”和“110”,局面就这样一直僵持着。
后来,一位年轻辅警帮忙解决了问题,这位辅警随后在接受采访时说:“说心里话,穿着这身警服,我啥也不怕,要是脱下这身警服,我也不敢扶。”对于围观群众的袖手旁观,多数人表示理解。
网友“简单”表示:“我可以帮他打个120,但是不会扶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万一讹上你,那可是麻烦大了。”
腾讯网发起的有关投票也显示,对于该不该扶的问题,62.54%的网友选择了“绝对不会,怕惹麻烦”,33.45%的网友认为应该先理性判断,再做决定,仅有4.01%的网友觉得,应该扶老人,认为“这是起码的公德”。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位老人摔倒在地,周围的人却无动于衷,这样的现象不免让人一阵唏嘘。
其实,扶老人却被讹的事情的确有,却并不多,大街上还是有扶起摔倒老人并得到感谢的人的。只是媒体忽略这些好事,只对被诬陷的人和事进行大力报道,一旦有此类事件发生就被传得沸沸扬扬,人们的善良被渐渐消磨,对摔倒的老人起了戒心。
网友“南极的温暖”就说:“有可能被讹,但那是极少数,10个人里面最多有一个是讹诈的!我们怎么可以为了十分之一的几率去放弃帮助一个老人?”2014马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再度“炒红”了这个尖锐的问题。年轻善良的小伙郝建想扶起摔倒的老大妈,却被老大妈误会,一个哭笑不得的故事就这样展开。
不过最后,一名警察给郝建作证,郝建还是得到了感谢。可见,扶起摔倒的老人,并不是一件难事,更不是一件坏事。
另一方面,老人的身体状况普遍不太乐观,假如摔倒也有骨折的可能。也有老人摔倒不是因为走路不当心而是突发急病。
这时候如果不予以帮助,后果可能会十分严重。设想当老人正承受着剧痛时,周围的人却只是议论纷纷,无一伸出援助之。
街道边、公园里,经常看到垂着手或者背着手散步的老人,但其实,把手臂甩起来的散步姿势不仅可以增强骨骼功能,还能预防跌倒和防治一些慢性病。
一项研究发现,人们行走时保持手臂静止不动和摆臂行走的代谢率有很大差异。散步时摆臂可以让行走的效率更高,相当于以加快20%的速度或身背10千克背包的同速度行走。
同时,正确的摆臂姿势可以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协调步频,提高腿部动作的效果。摆臂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防止老人摔倒,防治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建议老人散步时可以选择“钟摆式”摆臂,正确方式为:肩部放松,两臂各弯曲约成90度,两手半握拳,自然摆动,前摆时稍向内,后摆时稍向外。摆动的幅度不要太大,用力不要过猛。
散步速度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每天不超过半小时。坚持一段时间,肩周炎、肺气肿等慢性病就会改善。
月6日,卫生部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指南提出,如老人意识清楚,救助者应询问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不能记起,可能为晕厥或脑血管意外,应立即护送老人到医院或打急救电话。(9月7日《扬子晚报
》)
老人家跌倒,怎么扶、需要哪些医学知识,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并实践的过程,不是一篇报道就能够保证所有人在遇到老人跌倒的时候,就能够按照“技术指南”中的每一步进行操作。而目前,争议最大的问题不是“如何扶”,而是“扶不扶”!
看到老人跌倒在地,人们通常的第一个想法是:哎呀,真可怜,岁数那么大了,不知道这一摔会不会造成严重的伤害。但是,随着南京彭宇案到天津许云鹤案,再到最近的南通长途司机好心救人却被诬陷肇事,人们的情感逐渐偏移,从最初对跌倒人的同情、对助人者的尊敬,转移到对助人者的同情、对跌到人的无视。才有了老太被活活卡死在护栏上、摔倒的老大爷隔了一个小时才被送进医院这些令人寒心的后续事件发生。
作为路人,你是否问过自己:当我遇到跌倒的老人时,扶还是不扶?如果当时没有摄像头、没有录像、甚至没有来往的行人作证的时候,我敢向他/她伸出援手吗?
作为受害人,你是否问过自己:当别人来帮助我的时候,我应该抱着什么样的心情对待这些陌生的好心人?以后别人摔倒,我会像别人帮助我一样帮助别人吗?
作为受害人家属,你说是否问过自己:我的亲人是如何脱离危险的?谁在他/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
我们都应该问问自己:如果那个跌倒的、被夹住的、急需帮助的人是自己,你希望别人怎么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谁都会遇到路滑摔跤,往大了说,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老人跌倒扶不扶”拷问的不仅仅是几个当事人,更考验整个社会的公德心,考验每个人的良心!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为别人想想,如果我们能少一点私心,如果国家法制再细致一点……也许就会大量出现“金发女孩给晕倒老人喂水”这样的情景,也就不会出现“老人被护栏夹死,众人围观”的惨剧。
上一篇:检查驾校简报范文(驾校宣传简报)
下一篇:苏轼的古诗大全简单(苏轼古诗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