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分析通报模板1 各科室: 现将我院传染病疫情分析通报如下: 一、传染病疫情概况:年月我院共报告法定传染病种,发病数例,其中乙类传染病4种发病数例,丙类传染病种发病数3例,其它传染病1种发病数例,无甲类及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发生。
发病依次为肺结核例占发病%、水痘例占发病%、细菌性痢疾例占发病%、手足口病2例占发病%、梅毒1例占发病1。64%、腮腺炎例占发病%。
二、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呼吸道传染病:共报告例占总数的 %,其中肺结核例,水痘例,腮腺炎例,分别占呼吸道传染病数的 5%、%,%。 肠道传染病:共报告例占总数的 %,其中细菌性痢疾报告例占发病数的 %,手足口病报告例占发病总数的 %。
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梅毒例占发病总数的 %。 分析本月疫情平稳无重大传染病发生。
三、报卡质量评价: 1。我院传染病报告科室共有个,本月报告科室个,占 %,个别科室及个别医生长年未报传染卡,或者督查时才报告,影响了我院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希望各科室加强对传染病监测,杜绝迟报、漏报。
2。报卡较好科室分别是:内一科、小儿科、中医科、内三科、一门诊放射科、内二科、急内科、二门诊放射科。
3。存在问题:普遍存在传染卡填卡内容不完整,甚至有逻辑错误。
4。今年由于传染病报告质量的考核要求更加严格,新增了儿童家长姓名、工作单位、病例诊断时间、出生年月日、等要求必填项目必须填写完整,不得漏项。
四、结论月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我院已建立肠道门诊,进行肠道传染病监测。近期仍有麻疹发病,要继续加强对呼吸道传染病监测,以发热病及流感样病例为重点,加强发热门诊工作,重点做好麻疹及手足口病宣传及培训。
继续做好其他传染性疾病的监测及防治工作,严防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 年月日。
具体如下:(1) 现场控制,采样送检各区县(自治县、市)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要由县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同志带领至少包括两名兽医师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立即赶赴疫情发生地,进行临床检查和病理剖解诊断。
经临床和病理剖检判定,怀疑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应在两小时内将情况报到市农业局、市动物卫生监督总站,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评估疫情流行程度和范围及疫情发展态势,写出调查分析报告,报告当地政府和市农业局、市动物卫生监督总站。同时,立即将采集的血清、组织等病料送到市动物卫生监督总站诊断。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对疫情现场动物和人群进行控制,有效阻止疫情发展。临床怀疑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立即对疫点内全部禽类实行隔离、封闭措施,指派专人看管,禁止禽类及其产品的移动,对舍内外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2) 划分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所在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疫情发生的实际状况立即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以便于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疫点是指患病动物所在的地点。
一般是指患病动物类所在养殖场(户)或其他有关屠宰经营单位,散养户则将整个自然村划为疫点。 疫区是指以疫点为中心,半径3千米范围内区域。
疫区划分时注意考虑当地的饲养环境、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和交通等因素。受威胁区是指疫区外顺延5千米范围的区域。
(3) 确定疫情等级根据疫情发生的实际状况,按照《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规定的确定疫情的等级。 发生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时,事发地的县级、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作出应急响应。
各级人民政府按照确定的疫情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响应。(4) 发布封锁令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规定和扑灭疫情的需要,将划定的疫点、疫区、受威胁区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对其实行封锁,同级人民政府接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封锁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作出发布封锁令的决定并发布封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