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查阅设置疫情报告管理部门或明确疫情报告管理职责分 工的文件资料,核查专职疫情报告人员;查阅传染病报告管理制 度,内容应当包括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异常信息的快速反 馈、自查等方面。
(二) 查阅诊疗原始登记(包括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检验 和影像阳性结果)、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等资料, 核查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报 告的情况; (三) 查阅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内部自查的记录及有关 资料; (四) 查阅定期组织临床医生、新上岗人员开展传染病报告管 理专业培训与考核的资料; (五) 检查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专用设备及运转情况,专职疫 情报告人员演示传染病网络直报操作; (六) 对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查阅传染 病报告登记记录。
具体如下:(1) 现场控制,采样送检各区县(自治县、市)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要由县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同志带领至少包括两名兽医师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立即赶赴疫情发生地,进行临床检查和病理剖解诊断。
经临床和病理剖检判定,怀疑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应在两小时内将情况报到市农业局、市动物卫生监督总站,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评估疫情流行程度和范围及疫情发展态势,写出调查分析报告,报告当地政府和市农业局、市动物卫生监督总站。同时,立即将采集的血清、组织等病料送到市动物卫生监督总站诊断。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对疫情现场动物和人群进行控制,有效阻止疫情发展。临床怀疑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立即对疫点内全部禽类实行隔离、封闭措施,指派专人看管,禁止禽类及其产品的移动,对舍内外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2) 划分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所在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疫情发生的实际状况立即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以便于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疫点是指患病动物所在的地点。
一般是指患病动物类所在养殖场(户)或其他有关屠宰经营单位,散养户则将整个自然村划为疫点。 疫区是指以疫点为中心,半径3千米范围内区域。
疫区划分时注意考虑当地的饲养环境、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和交通等因素。受威胁区是指疫区外顺延5千米范围的区域。
(3) 确定疫情等级根据疫情发生的实际状况,按照《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规定的确定疫情的等级。 发生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时,事发地的县级、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作出应急响应。
各级人民政府按照确定的疫情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响应。(4) 发布封锁令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规定和扑灭疫情的需要,将划定的疫点、疫区、受威胁区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对其实行封锁,同级人民政府接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封锁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作出发布封锁令的决定并发布封锁令。
第23期
2012年2月28日
郎德镇 “三到位”防疫情保春耕
近日来,在我州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5号病疫情,为进一步加强防疫工作,我镇采取“三到位”防止疫情发生,确保春耕顺利进行。
一是宣传到位,成立以镇畜牧站、农推站、水利站等站所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分片区进行宣传和指导。通过现场说教、远程教育、村广播集体宣传等方式,使群众对5号病有所了解,消除恐慌心理。同时要求群众在此期间不得购买外地耕牛,严防5号病传入。
二是服务到位,畜牧工作人员进行分片区实地察看,对自己所负责的片区做好防疫措施,及时发药给群众,并做好药物使用指导工作。
三是督查到位,成立督查小组,以不定时、不定地、不定点的方式进行抽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对出现疫情以及可疑情况的及时上报,严格按照要求处理好疫情确保零扩散。
简报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用于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沟通情况、指导工作,交流经验、传递信息的一种简短的有一定新闻性质的文书材料。
简报格式一般由报头、正文、报尾三部分组成。(1)报头报头一般占首页三分之一的上方版面,用间隔红线与正文部分隔开,报头内容有:报名:“**简报”、“****简讯”,一般用大字套红,醒目大方。
期数:排在报名的正下方,有的连续出,还要注明总期数,总期数用括号括入。编号:排在报头右侧的上方位置。
编发单位:排在横隔线的左上方位置。印发日期:在横隔线的右上方位置。
密级:如:“机密”、“绝密”、“内部刊物”等排在报左侧上方位置。(2)正文就是选刊的文章部分。
编排原则是:①各篇文章要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角度反映某一个问题;②最突出中心的文章排在前头;③每篇文章疏密间隔要恰当,标题字大小要一样。(3)报尾在末页的下方,用两条平行线框住,左侧写报、送、发单位的名称或个人姓名、职务、右侧写本期印发份数。
【简报范文】工作简报第四期中共**县委公室^一九**年*月**日按:县计生委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今年四月份计生宣传月的工作检查不搞兴师动众,不从乡镇和部门抽调人员,全部依靠本单位的干部组织检查,这样既减少了对乡镇和部门工作的牵扯,又全面检查和掌握了全县计生工作情况,受到基层和群众欢迎。希望全县各级部门认真借鉴此一经验,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以实际行动推动全县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县计生委改进检查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成效明显今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我县集中领导、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开展了《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和《中国计划生育发展纲要》宣传活动。县计生委于5月2日至28日,对各乡镇的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
他们切实转变作风,积极改进方法,由本单位干部组成一个检查组统一思想、统一标准开展检查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其基本做法是: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计划生育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每年都要进行几次阶段性工作检查。针对今年检查时间在“双抢”期间的新情况,县计生委党组专门召开会议,在认真总结过去工作检查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改进检查方法,改过去从乡镇和各相关部门抽人组成检查组为组织县计生委机关干部集中检查。
在干部职工会上,明确了这次检查的目的、方法和基本要求,统一了全委从领导到一般干部对这次检查的思想。二、统一确定检查对象,集中时间开展检查。
整个检查时间集中在五月份内进行,实行抽查的方法,对各乡镇随机抽取一个村作为检查对象,并保密封存村名,检查组到达了乡镇时再启封公布检查的村,然后分组直接进村入户开展检查。三、统一检查验收标准。
为了杜绝检查中的人为主观因素、减少乡镇对检查结果产生异议,挤干工作中的水份,他们在检查中,严格按照政府公室广府(1995)2号文件《关于对贯彻(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集中宣传活动进行考核奖惩的通知》规定,统一检查评分标准,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直接考核到检查的村社。同时,在检查前,组织检查人员认真学习了2号文件和有关的政策规定及业务知识,提高了检查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为公正考核检查奠定了基础。
四、统一口径汇总检查结果。进村分组到户开展检查后,以村为单位,统一口径将各社的情况汇总。
然后向乡领导汇报检查情况,交换意见。如乡镇对被查村社的检查结果提出异议,则当场重新核实汇总,对问题比较突出的乡镇、检查人员与乡镇领导、计生一起,共同分析原因,找出差距,研究补救措施。
五、统一费用开支渠道。过去的计划生育工作检查,由乡镇或计生接待检查组。
超标准、超规格接待现象时有发生。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这次检查不由乡镇接待安排,不接受乡镇的生活宴请,而由县计生委仿照有关规定,本着节俭原则,从紧安排,统一支付费用。
有乡镇准备按惯例安排宴请,被检查组婉言谢绝。初步统计13人的检查组,在长达一个月的专项检查中,开支费用不到过去同类检查费用的十分之一。
六、切实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客观、公正地考核各乡镇的集中活动开展情况,进村入户如实登记、汇总,最后按标准计分;二是坚持不兴师动众,只要乡镇在工作上的配合,不要在生活上的陪同,减轻了乡镇领导的精力负担;三是坚持固定检查人员,从计生委机关抽出的13名干部自始自终参加检查,保证了按时完成任务;四是坚持执行严格的组织纪律,检查人员必须遵守计生委党组规定的各项纪律制度,如有违反、从严处理。
这次检查,全面、真实地了解了我县人口生育现状,掌握了各乡镇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的情况。据统计,检查结果数比乡镇报表更接近实际。
如对育龄妇女进行普查,原乡镇报表统计普查率为93.75%而检查结果普查率仅为80.42%,减少了13.32个百分点;落实安扎措施率、报表统计为95.21%,检查统计为72.12%,减少了23.0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