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况不同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
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他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
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是要我的命的 ? ”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 ,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 要有宽容的心! 2、靠自己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
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3、鲨鱼与鱼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耐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美丽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的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的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
可是失恋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它怕痛。 4、神迹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
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 试想: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5、钓竿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 ”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
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有太多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上的钓竿,再也无惧于路上的风雨,如此,难免会跌倒于泥泞地上。 就如小孩看老人,以为只要有钓竿就有吃不完的鱼,像职员看老板,以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就有滚进的财源 。
1.顾荣施炙 (世说新语) 原文: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①。
觉行炙人有欲炙②之色,因辍③已施焉④。同坐嗤之。
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已问其所以,乃受人也。
翻译: 顾荣在洛阳时,应别人的邀请去赴宴。(在宴席上)他发觉烤肉的下人脸上显露出对烤肉渴求的神色,很想吃几块。
于是他拿起自己的那份烤肉,让下人吃。同席的人都耻笑他有失身份。
顾荣说:“一个人每天都烤肉,怎么能让他连烤肉的滋味都尝不到呢?”后来战乱四起,晋朝大批人渡长江南流,每当(顾荣)遇到危难,经常有一个人在顾荣左右保护他,于是顾荣感激的问他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端送烤肉的仆人。 思想: 赞扬了顾荣推己及人的善良,肯为别人着想的品质; 俗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或好人有好报。
2.秦穆公亡马, 岐下野人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吏逐得欲法之。
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
乃饮之酒。其后,穆公伐晋,三百人者闻穆公为晋所困,椎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
于是穆公获晋侯以归。从此可以看出秦有一颗仁心,为他留下好名声,使更多的贤士归附了他. 3.荀巨伯远⑨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③,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⑩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④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⑤?"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 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⑥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 ①值:适逢。
②郡:这里指城。③相视:看望你。
④一:整个。⑤独止:一个人留下。
⑥无义:不懂道义。⑦ 语:对……说。
⑧班:撤退。⑨千里迢迢⑩已经 译文: 有一次荀巨伯千里迢迢去探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刚好碰上外族敌寇攻打那座郡城,朋友就劝巨伯离开,说:“我马上就要死了,您还是离开这儿吧!”巨伯说: “我远道而来看望您,您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换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得出来的事情吗?”最终没有离开。
郡城陷落后,敌寇进了城,很奇怪荀巨伯还呆在这里,就问他:“我们大军一进城,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然还敢一个人留下来?”巨伯回答道:“我的朋友生了病,我不忍心丢下他一个人,如果你们非要杀他,我愿意用我的命来抵换。”敌寇听后内心大受震动,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这个有道义的地方。”
于是就撤军而回了,整个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还有很多啊 1.孙叔敖杀蛇 2.楚惠王恩及厨师 3.屈原背米 4.荀巨伯探望朋友 5.闵子骞情感后母 6.子罕为邻居着想 7.张良拾鞋 8.黄香沮席 9.孔融让梨 10.郭林宗与人为善 11.骆统送米 12.心地善良的戴封 13.陈窄教育小偷 14.王烈感化盗牛人 15.庾亮不卖“的卢”马 16.朱冲送牛 17.郭翻让车 18.朱晖助友 19.仁医孙思邈 20.李勋燎须 27.韦嗣立替兄受鞭 22.柳宗元照顾朋友 23.董助教荒年赈济 24.张知常为人宽厚 25.沈道虔乐于助人 26.徐湛之爱护弟弟 27.宋仁宗体憧臣子 28.韩琦不惜宝碎 29.苏东坡爱民 30.东坡助人偿债 31.少年思忠赋性宽厚 32.孙秀实待人以善 33.贤母义救裁缝 34.杜环敬老 35.夏原吉宽厚待人 36.袁衷母宽容化世仇 37.毛聚保护后母 38.***念母 39.**收谷。
故事1有一个富有的老人,他喜欢无所保留地施舍帮助穷人,他积累了很多福德以至于震动了上天,天神怕他的福德超过了自己,就下界去到了老人身边说:“大爷呀,你知不知道你施舍穷人是要下地狱受折磨的吗?赶紧停下吧!不信你看看!”说完就示现了地狱的恐怖景象,并问了地狱中受苦的众生:“你们为什么下了地狱?”天神和他们串通好了,所以地狱众生都信誓旦旦地说:“我们是因为总做好事下地狱的!”老大爷却说:“我为大家做好事,我很快乐!下地狱就下吧,看着这么多人受了我的帮助,我很满足!”天神听了很惭愧,说明了真实意图并让老人积累更多福德好升天界做天王。
如果明知道你行善后并不会好心有好报,你会坚持吗?如果会的话,第一条你是做到了。故事2公交车上,一个小女孩给一个老大爷让座,老大爷和他的女儿很尴尬,老大爷的女儿使劲给老大爷使眼色,可老大爷还是说了声谢谢坐下了。
过了会,小女孩高高兴兴地下车了,可她没有注意到老大爷一直咬紧牙关。老大爷和他的女儿下车后,女儿抱怨道:“爸,你明知道自己屁股受伤了为什么还要坐下呀!”老大爷说:“我不想让善良的人失望。”
如果你身边的人对你的善举适得其反,你会怎样做? 故事3有个年轻人信佛了,天天寻师求道但不务正业,让关心他的母亲伤透了心,可年轻人置若罔闻。一天,他听说某某山上有名僧,就不远千里求法去了。
高僧见了他,说:“若你碰到有穿鞋穿反的人,加以供养,必能成就!”年轻人听了后高兴地走了。他苦苦寻找,可毫无线索,当他心灰意冷地回家时,他的母亲见到游子归来时立马迎接,连穿鞋都不顾正反了。
年轻人恍然大悟。你是如何对待身边默默关心你的人的?好好想想。
故事4有一个村子,村中有条路是那个地区来来往往车队行驶的必经之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民们也开始了设路障后打劫车队的勾当,打劫后村民一哄而散,所以政府也毫无办法。
一天一个年轻司机载着很多白色的化学药品路过,他自然也被抢了。村民们没有文化看不懂化学药品的名称,认为那是面粉。
当年轻司机知道村民的意图后,说:“那些东西给你们我认了,可这东西千万别吃!吃了会中毒的!”村民们不信,后来年轻人急了,给村民们磕了头,求他们东西可以给他们,可千万别吃。村民们犹豫了,他们把那东西喂了鸡,鸡一会就死了。
村民们很惭愧,放了年轻人并还了所有的化学药品。从此,他们再也没做过打劫的勾当。
对待对你有恶意的人,你能保持你的善良吗?故事5大冬天也不能阻挡人们读书的热情,在浮躁的都市里实属不易。图书馆看书的人很多,图书馆内有暖气,外边的积雪很多,看书的人们来来往往,鞋底带进图书馆很多雪,这可苦坏了清洁工,她来来回回地拖地,累得气喘吁吁,可穿戴得体的读者们沉浸在书的乐趣中无暇顾及。
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换水工来换水了,她看见了正在休息的清洁工,他们对视了一眼,换水工没进来,清洁工松了口气。过了会,换水工进来了,当清洁工拿着拖布准备清扫时,她看见换水工的脚上绑了两个塑料袋,她的眼睛湿润了。
你对于在你身边默默奉献的人是什么态度?或者说你注意过他们吗? 故事6美国的一个小镇上一个年轻人殉情自杀了,这在信仰天主教的居民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他们认为自杀是有罪的,从此那个家庭不会有好的名声,也不会有好男孩青睐这个家庭的女孩,或者好女孩青睐这个家庭的男孩。过了会警察来了,他们走访现场,询问死者家人后得知这个年轻人把他心仪女孩送给他的项链当了定情信物,死者生前随时带着。
没多一会,警长大声宣布:“这是他杀!不是自杀!死者随时带着的项链没了,凶手一定是为财杀人的,后将死者伪装为自杀!”大家都说有道理,镇上的人们也开始纷纷安慰这个家庭。但他们没人注意到警长兜里那个自杀年轻人的项链。
最后的善良
他是一个劫匪,坐过牢,之后又杀了人,穷途末路之际他又去抢银行。
是一个很小的储蓄所。抢劫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不顺利,两个女子拼命反抗,他把其中一个杀了,另一个被劫持上了车。因为有人报了警,警车越来越近了,他劫持着这个女子狂逃,把车都开飞了,撞了很多人,轧了很多小摊。
这个刚刚21岁的女孩子才参加工作,为了这份工作,她拼命读书,毕业后又托了很多人,没钱送礼,是她哥卖了血供她上学为她送礼,她父母双亡,只有这一个哥哥。
她想她真是命苦,刚上班没几天就遇到了这样恐怖的事情,怕是没有生还的可能了。
终于他被警察包围了,所有的警察让他放下枪,不要伤害人质,他疯狂地喊着:“我身上好几条人命了,怎么着也是个死,无所谓了。”说着,他用刀子在她颈上划了一刀。
她的颈上渗出血滴。她流了眼泪,她知道自己碰上了亡命徒,知道自己生还的可能性不大了。
“害怕了?”劫匪问她。
她摇头:“我只是觉得对不起我哥。”
“你哥?”“是的,”她说,“我父母双亡,是我哥把我养大,他为我卖过血,供我上学,为了我的工作送礼,他都二十八了,可还没结婚呢,我看你和我哥年龄差不多呢。”
劫匪的刀子在她脖子上落了下来,他狠着心说:“那你可真是够不幸的。”
围着他的警察继续喊话,他无动于衷,接着和她说着她哥。他身上不仅有枪,还有雷管,可以把这辆车引爆,但他忽然想和人聊聊天,因为他的身世也同样不幸,他的父母早离了婚,他也有个妹妹,他妹妹也是他供着上了大学,但他却不想让他妹妹知道他是杀人犯!
她和他讲着小时候的事,说她哥居然会织手套,在她13岁来例假之后曾经去找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帮她,她一边说一边流眼泪。他看着前方,看着那些喊话的警察,再看着身边讲述的女孩,他忽然感觉尘世是那么美好,但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他拿出手机,递给她:“来,给你哥打个电话吧。”
她平静地接过来,知道这是和哥哥最后一次通话了,所以,她几乎是笑着说:“哥,在家呢?你先吃吧,我在单位加班,不回去了……”
这样的生离死别竟然被她说得如此家常,他的妹妹也和他说过这样的话,看着这个自己劫持的人,听着她和自己哥哥的对话,他伏在方向盘上哭了。
“你走吧。”他说。
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快走,不要让我后悔,也许我一分钟之后就后悔了!”
她下了车,走了几步,居然又回头看了他一眼。她永远不知道,是她那个家常电话救了她,那个电话,唤醒了劫匪心中最后仅存的善良,那仅有的一点善良,救了她的命!
她刚走到安全地带,便听到一声枪响,回过头去,她看到他倒在方向盘上。
劫匪饮弹自尽。
很多人问过她到底说了什么让劫匪居然放了她,然后放弃了惟一生存的机会。她平静地说,我只说了几句话,我对我哥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哥,天凉了,你多穿衣。”
她没有和别人说起劫匪的眼泪,说出来别人也不相信,但她知道那几滴眼泪,是人性的眼泪,是善良的眼泪。
里面的呀
顾荣在洛阳时,应别人的邀请去赴宴。(在宴席上)他发觉烤肉的下人脸上显露出对烤肉渴求的神色,很想吃几块。于是他拿起自己的那份烤肉,让下人吃。同席的人都耻笑他有失身份。顾荣说:“一个人每天都烤肉,怎么能让他连烤肉的滋味都尝不到呢?”后来战乱四起,晋朝大批人渡长江南流,每当(顾荣)遇到危难,经常有一个人在顾荣左右保护他,于是顾荣感激的问他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端送烤肉的仆人。
思想:
赞扬了顾荣推己及人的善良,肯为别人着想的品质;
俗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或好人有好报。
白头偕老的秘密 / 红西子
听多了“两个好人未必能在一起”之类的话语,总是好奇:这是为什么呢?看多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差异,而导致婚变的故事和解析,似乎也理解。但是,想了又想,我却要否定这样的说法。我的理由是:两个足够善良的人,能相濡以沫终老。
这个理由或许会被乍听的人讪笑:"啥叫足够善良?嘿嘿。”我想我能理解此问话,我会回答:足够善良,就是舍不得周围的人伤心。
一个人,只要他/她善良到希望所有的人都高兴,不管嫁娶了什么样的人,都不会让对方过得差到哪儿去。假设对方也是这么一个心底柔软的人,他们不论人生观有什么差异,都会竭尽自己所能,让日子和美。谈中国走向谈不拢,那可以谈柴米油盐;谈家训家教说不到一块儿,他们会主动让出自己的部分权利;。。——咱们仔细观察,真的有不少这样的家庭。
我认识一个高级教授家庭。教授享受**津贴,妻子是一名普通护士。他每周会有固定的半天,和太太一起大扫除,抬沙发、清死角、擦窗户,没事时也在太太身边转悠递手,直到太太打扫好了卫生去做饭,他才去看书。每次差不多两小时。我看到的情景是:他们话语不多、配合默契。当太太被孩子气哭时,教授总会适时出头,开始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道理,不时瞟一眼在身边擦泪的太太,满眼不舍和怜爱,其后才是对孩子不乖的怒气。——我想强调的是,这不是特例,周围的模范伉俪很多。对了,林超雄教授也是,他对伉俪李老师充满了尊重。
夫妻双方,只要两个人足够善良,日子没有过不下去的,只会重新谱写特定的主旋律,然后越过越和谐。不过,有些动不动要离婚的,并非不善良,而是自我意识有些强,大都把对方是否迁就当作爱不爱自己的证明。然而,爱情不是证明出来的,美好姻缘更不是求证得到的。如果谁能日复一日地漠视到对伤心的表情视而不见,只能说,这个人比较自私,离“足够的善良”太远了。
下一篇:违建工作简报(违法建设简报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