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随着2011的物价,老百姓几乎是在一片“涨”声中度过的。虽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有1.3%的涨幅,但由于上涨的多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这些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幅度是总体价格指数的2~4倍,令民众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一项调查显示,53.3%的人表示目前生活用品的价格“偏高,但仍可承受”,39.7%的人则表示已经难以承受。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物价持续上扬的时期,在短期内回落的可能性并不太大。除了基本生活消费品之外,住房、教育以及医疗更成为压在广大老百姓身上的“三座大山”,令人喘不过气来。一个现实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应对物价在高位的徘徊?
这个问题首先应由政府来解答。可以这样说,大部分物价上涨是由市场经济规律供求关系作用使然,但在一些物价上涨的背后我们仍可以看到某些政府部门的推波助澜。对垄断企业的支持或纵容,对政绩的饥渴与冲动,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寻租,这些都能成为某些商品与支出飙升的潜在理由。公共管理者应该意识到,物价的上涨背后更多的是民生问题,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利益与政绩问题。相关审计与监察部门,也应该尽力消除这种物价虚高现象,还物价一个真实的水平。
对于物价虚高情况进行打击,还仅仅是一个方面。政府如何帮助中低收入人群应对这轮物价上涨风潮也是重中之中。一则新闻则令人颇感欣慰。广东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望年内出台,该指数制定后,将根据物价上涨情况给予低收入困难居民适当生活补助。目前北京、上海、浙江等都已经开展分层核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或编制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作。(《信息时报》9月18日)在这一轮以基本消费品上涨为主要特征的物价上扬过程中,首当其冲受到损害的无疑是低收入人群。在编制动态消费指数基础上给予困难人群以补助,确实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
当然,给予困难人群增加补助或许只是杯水车薪,在税收、就业等多方面给予对低收入群体支持都应该在政府公共政策考量之中。唯如此,才能由一片“涨”声转而迎来一片掌声。此外,社会也应该履行其责任感,对社会中的弱势公民给予帮扶。此外,对于一些中等收入群体来说,如何理财也是摆在他们面前应该学习的问题。
物价上涨的调查报告 今年以来,物价飞速上涨,猪肉涨价了,方便面、快餐、洗涤用品也涨价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食品、日用品加入到涨价的行列,就连学生餐也是一次一次涨价,才发现基础生活物质价格上涨给生活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压力,也是突然不能够适应。 “民以食为天”,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此类基本生活物质虽然小幅上涨,但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这类基础物质价格再怎么涨,老百姓也是要买的,无论如何,饭总是要吃的。 为了更好的明白现在市场的价格上涨情况,特地去了解了一下,下面是我的调查数据: 猪肉价格:印象中猪肉应该卖的很便宜的,6,7块钱一斤。
可是当我妈问猪肉价格时,摊主说:“14元一斤。”我就惊讶极了。
什么时候涨的这么厉害了?旁边另一个顾客说:“好多天都没有吃猪肉了,都不知道猪肉是啥味道了,想吃肉只能买点羊肉吃火锅啦,否则别的也买不起,鸡蛋更是长得离谱,原来3.4就能做一顿炒鸡蛋,但是现在4.2才能炒一盘啦。现在过年才来买些猪肉回去。”
早就听说国家政府一直要控制猪肉价格上涨,可是现在看来好象没有什么效果吧。 ⒉鸡蛋价格:印象中以前只买一两块一斤的,可是妈妈告诉我:“那是早几年的价格了,现在都卖到四五块钱一斤啦。”
我随着妈妈去买鸡蛋,果真,鸡蛋标价:4.5元/斤.妈妈买了十个鸡蛋就要了十几块钱. ⒊蔬菜价格: 2008年真是不一样的一年,年前大雪灾.湖北、湖南、广东受灾严重,很多北方时令蔬菜因为道路不通而无法正常运到南方.这是蔬菜涨价的主要原因之一.妈妈去买藕.一看标价:6元/斤.买了两节就是12元.妈妈大发感慨:“现在买菜都要大几十块.却没有多少东西.再这样下去,如果不涨工资,真的是会越来越困难了。”我在心里也暗暗赞同。
随后在市场上转了一圈,发现一般的蔬菜价格都在1元以上。很多居民都试着还价,可是卖家一直“叫苦”表示不能再便宜了,涨价也是没办法,一涨都跟着涨了。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真是颇有感触:生活真是很不容易! 理性的看近两年物价上涨,对原本生活困难的低收入居民家庭确实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食品价格的波动给普通市民特别市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也带来了影响。
整体上看,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已基本实现小康,粮油价格上涨尚不足以影响到居民整体生活。但由于低收入家庭的消费结构仍停留在以满足生存需要为主的温饱型模式,。
因此,粮油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影响较大。 如何让物价不再继续上涨,如何真正让人民生活的愉快还是需要靠国家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调控了。
人们疑虑接下来是否还会有更多的商品涨价。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前的物价上涨?当前的物价上涨是局部性的还是全面性的?会否引发全面的通货膨胀?为此,我查找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数据,来深刻体会这个深刻的专题。
我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原因导致物价上涨?” 根据统计,春节至今,全国居民各月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5.2%,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6.4%.是继95年内的又一新高。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连续三个月超过3%,5月份为3.4%。
据统计,6月份全国31个省市区的居民消费价格均比去年同月上涨,幅度在2.4%到8.4%之间。食品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1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31.7%,油脂价格上涨21.2%,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2.4%,鲜蛋价格上涨28.1%. 由于国际能源短缺,国际油价持续走高,7月11日世界市场石油价格已突破每桶90左右。
世界各国包括我国都在加快发展玉米加工乙醇产业,利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利用大豆制造生物柴油,“粮变油”提升了粮食价格、饲料价格,对养猪、养鸡的成本有所影响,从而拉动了肉禽蛋的价格。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拉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进而带动了我国粮价上升,并波及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粮、油、肉蛋等食品类价格上涨,成为推动当前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的主要原因。 另外一部来自国家发改委的资料: 经分析物价上涨三大原因 : 原因之一: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
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这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进而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原因之二:成本推动。近十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一直低位运行,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现在的价格,多数低于十年前的水平,只有个别品种略高于十年前水平。
但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 原因之三:供求结构失衡。
由于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跌到谷底,导致生猪存栏下降,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开始进入周期性上涨阶段。部分地区出现的疫情,也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
专家观点:加息无助调控物价抑制投资 在当前主要宏观统计变量(如CPI、货币总量、股票指数等)存在着诸多缺陷、甚至可能扭曲我们对真实世界的看。
如果你抽象思维不足的话可以用实际换算:
报告期的物价比基期的搞了4个百分点,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设:设原物价是100元/件,报告期物价就是104元/件。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假定你基金金额有10000元,那么你基期金额的108%就是10800元。这样我们计算就很简单了。10800元可以购买基期货件为108件,可以购买报告期货件为(10800/104)件。将两个件数相比就得出(10800/104)/108=10800/(104*108)=10800/11232≈0.961如果有效数字取两位数那就是0.96。那么你想要得到的结果就是1-0.96=0.04。答案就是:报告期购买的数量比基期少4%
调查目的:了解春节期间的物价上涨情况,分析当前经济形式
调查时间:2008年2月10日
调查地点:广东深圳龙华华富市场
调查方式:随机询问 采访 亲身体验
调查内容:
近几年,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大中城市,物价上涨的消息也越来越多。虽然媒体有报道,尽管以前我读书的时候并不在意这些新闻,但是现在一个人在学校生活,日子也要精打细算,才开始感受到物价上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襄樊是一个中等城市,生活水平不算高,但是近一两年物价也不断上涨,就连学生餐也是一次一次涨价,才发现基础生活物质价格上涨给生活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压力,也是突然不能够适应。 “民以食为天”,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此类基本生活物质虽然小幅上涨,但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这类基础物质价格再怎么涨,老百姓也是要买的,无论如何,饭总是要吃的。
这两年因为父母原因,我都在深圳过年。更是直接感受到物价上涨带来的物质压力和一些影响。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年后初四我随母亲去了一趟菜市场了解了一些情况。
⒈猪肉价格:印象中猪肉应该卖的很便宜的,6,7块钱一斤。可是当我妈问猪肉价格时,摊主说:“14元一斤。”我就惊讶极了。什么时候涨的这么厉害了?旁边另一个顾客说:“好多天都没有吃猪肉了,都不知道猪肉是啥味道了,想吃肉只能买点羊肉吃火锅啦,否则别的也买不起,鸡蛋更是长得离谱,原来3.4就能做一顿炒鸡蛋,但是现在4.2才能炒一盘啦。现在过年才来买些猪肉回去。”早就听说国家政府一直要控制猪肉价格上涨,可是现在看来好象没有什么效果吧。
⒉鸡蛋价格:印象中以前只买一两块一斤的,可是妈妈告诉我:“那是早几年的价格了,现在都卖到四五块钱一斤啦。”我随着妈妈去买鸡蛋,果真,鸡蛋标价:4.5元/斤.妈妈买了十个鸡蛋就要了十几块钱.
⒊蔬菜价格: 2008年真是不一样的一年,年前大雪灾.湖北、湖南、广东受灾严重,很多北方时令蔬菜因为道路不通而无法正常运到南方.这是蔬菜涨价的主要原因之一.妈妈去买藕.一看标价:6元/斤.买了两节就是12元.妈妈大发感慨:“现在买菜都要大几十块.却没有多少东西.再这样下去,如果不涨工资,真的是会越来越困难了。”我在心里也暗暗赞同。
随后在市场上转了一圈,发现一般的蔬菜价格都在1元以上。很多居民都试着还价,可是卖家一直“叫苦”表示不能再便宜了,涨价也是没办法,一涨都跟着涨了。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真是颇有感触:生活真是很不容易!
理性的看近两年物价上涨,对原本生活困难的低收入居民家庭确实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食品价格的波动给普通市民特别市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也带来了影响。
整体上看,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已基本实现小康,粮油价格上涨尚不足以影响到居民整体生活。但由于低收入家庭的消费结构仍停留在以满足生存需要为主的温饱型模式,。因此,粮油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影响较大。
如何让物价不再继续上涨,如何真正让人民生活的愉快还是需要靠国家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调控了。
发改委做出了四种解释。
第一,货币发行过量,这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这几天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急剧上涨,石油到了92美元,棉花、糖都在涨。
第二,也有一些临时性的因素,比如今年的蔬菜价格上涨就是因为今年的灾害天气导致的。 第三,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快速向城市流动,农村的生产资源相对的减少,今年农村的劳动力成本也上升了,如新疆的采摘棉花报酬现在是按公斤算,采摘一公斤皮棉给你3块钱。
第四,热钱炒作的因素。今年上半年绿豆、大蒜、棉花等都出现了价格上涨,棉花每吨涨到了3万3,这就是资金在里面炒作。
郑州交易所11月8号棉花期货一天成交300多亿,大大的超过了正常的范围,换手率很高。上半年绿豆和大蒜也出现了囤积居奇、恶意炒作的企业。
天气影响,成本增加,消费理念改变,炒作现象,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农资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成为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遭受罕见雪灾,本地菜受灾严重,产量减少。
温室大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环。同时,受“倒春寒”影响,气温一直偏低,蔬菜上市量也不足。
加之西南地区洪涝灾害使外地菜源受到影响,导致蔬菜价格上涨。 除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生产成本的增加也是导致菜价上扬的一个原因。
由于农药、化肥、种子、农用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促使菜农种植成本提高,拉动了蔬菜源头价格;另一方面,随着水、电、人工费用等提高,也推动了蔬菜生产成本增加。 短期内,冬季蔬菜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以及节日需求旺盛将支撑蔬菜价格, 春节,大家怎么都得想办法过个年,年货价格再高,多少得置办一点,春节起见物品的需求弹性小,商家就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提高利润。
北方六省多地旱情加剧 山东干旱等级或达千年一遇,这些地方都是我国小麦的重要产区,还有世界范围的大面积灾害,许多国家都停止了粮食出口,加大粮食采购量,国家也提高了粮食限价。 还有国际原油已经突破100美元,这些都提高了生产成本。
回答人的补充 2011-02-12 20:36 通货膨胀对生活的影响至少会有三个方面,我们感受最深的就应该是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自己拿的钞票面值越来越大,但是买的确实同样的东西;银行的定期存款赶不上物价上涨,自己的储蓄在一点一点缩水。
通货膨胀会直接影响收入的分配,导致收入分配结构更加不平等。有钱的人可以在土地、资本这些财产的轮番涨价中来降低自己的损失,甚至获利,但是对于收入较低的人们来说,大家的生活水平是在逐步下降的。
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将承受最大的冲击。 米面油等食品价格和公共产品及服务价格的上涨,对于富有者而言,也许是九牛一毛。
但对于那些低收入阶层而言,就很可能意味着必须节衣缩食,必须降低生活质量甚至降低生活尊严以弥补涨价带来的支出。正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两难困境。
一旦涨价由点而面扩散开来,通缩和通胀的惨烈夹击便会让贫富更加悬殊。百姓更加心惊胆战。
涨价是可怕的,因为老百姓的工资没涨。一些下岗职工、无业居民、困难企业工人等城市弱势群体,更感到雪上加霜,生活维艰。
过去,水涨价了,电涨价了,气涨价了,教育收费高得离谱,医疗支出贵得无边,现在又遭遇食品涨价,可怜的工资或低保金,无法面对物价的飞涨。面对柴米油盐“七扯八拽”,任你拆了东墙也难补西墙。
此番粮油食品涨价,触痛了老百姓敏感的神经,给低收入人群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紧张和恐慌,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社会财富如何延续、承继、扩大。
社会制度若导致财富的延续、承继、扩大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出现断裂、迟缓,它不会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沿着稳定、高速、快捷方向前行。只能且行且退,有时甚至可能导致一个国家出现严重的经济、社会的大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