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宣传总结(防治鼠疫简报内容)
admin
2023-02-28 17:07:03
0

1.村干部应该如何做好鼠疫防治

正常来讲,上级看的主要就是宣传、培训、监测等几方面工作情况。

相应的首先你要配合当地或上级卫生行政或疾控部门做好当地宣传工作,对群众进行鼠防知识宣传,留有相关文字资料,最好是有影像资料。培训工作也差不多。

如果当地是鼠疫自然疫源地或监测区的话你需要对鼠疫监测人员监测工作做必要的协调和配合。这个其实村干部没有规定的硬性工作必须去做,也就是提到的协调配合问题。

我觉得村一级只要群众鼠防知识知晓率到位了,卫生院培训记录齐全,知道完整的上报程序,大夫知道简单的鼠疫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就可以了。

2.怎样预防鼠疫

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尽量减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

具体方法如下: 1、减少活动区域 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 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 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戴口罩,勤洗手; 3、采取防虫措施 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 4、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 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扩展资料 鼠疫的传播 1、传染源 为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动物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灰旱獭、红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长尾黄鼠等。

2、传播途径 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人-人传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3、易感人群 人对鼠疫普遍易感。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剥食旱獭的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北京确认接诊2名鼠疫患者 目前已得到妥善救治。

3.预防鼠疫的作文四百字到五百字

传染病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病,它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和损伤,所以人们都比较恐惧。生怕别人得了传染病而转移到自己身上。最流行的传染病有:非典、禽流感、水痘、手足口病、腮腺炎······

因此,我们都会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比如:戴口罩、远离患者,进行隔离。但有些人因为体质的问题而被传染到了,没人敢和他生活在一起,变得十分郁闷。

传染病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传染病的分类尚未统一,有人按病原体分类,有人按传播途径分类。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立克茨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一般的传染病都是从呼吸道进入人体内部的,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大家都会出门戴上口罩来隔离,或者是先打好预防针,以免自己被传染到。

防小儿春季传染病的食疗法在疫情未出现以前首要任务是做好经常性预防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 对外环境中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实体应进行的措施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结合城乡建设,搞好粪便无害化、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医院及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的规章制度,防止致病性微生物扩散和院内感染;在医疗保健机构也应大大贯彻《食品卫生法》以及进行消毒、杀虫、灭鼠工作。虽然上述工作主要由卫生防疫及环境监测部门牵头执行,但临床医师也应积极配合。

2. .预防接种又称人工免疫,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

4.如何预防鼠疫

(1) 严格控制传染源:管理患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按紧急疫情上报,同时将 患者严密隔离,禁止探视及病人互相往来。

病人排泄物应彻底消毒,病人死亡应火葬或深 埋。接触者应检疫9天,对曾接受预防接种者,检疫期应延至12天。

消灭动物传染源,对自 然疫源地进行疫情监测,控制鼠间鼠疫,广泛开展灭鼠爱国卫生运动。 旱獭在某些地区是重 要传染源,也应大力捕杀。

(2) 切断传播途径:灭蚤必须彻底,对猫、犬、家畜等也要喷药。加强交通及国境检疫, 对来自疫源地的外国船只、车辆、飞机等均应进行严格的国境卫生检疫,实施灭鼠、灭蚤消 毒,对乘客进行隔离留检。

(3) 保护易感者:自鼠间开始流行时,对疫区及其周围的居民、进入疫区的工作人员,均 应进行预防接种。进人疫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接种菌苗,两周后方能进入疫区;工作时必须 着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手套、眼镜,穿胶鞋及隔离衣。

接触患者后可服抗菌药物预防。

5.怎样预防鼠疫

具体如下: (一)严格控制传染源 1. 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按紧急疫情上报,同时将患者严密隔离,禁止探视及患者互相往来。

患者排泄物应彻底消毒,患者死亡应火葬或 深埋。接触者应检疫9天,对曾接受预防接种者,检疫期应延至12天。

2. 消灭动物传染源。 (二) 切断传播途径 1. 灭蚤必须彻底,对猫、狗等宠物也要喷药。

2. 加强交通及国境检疫。 (三) 保护易感者 1. 自鼠间开始流行时,对疫区及其周围的居民、进入疫区的工作人员, 均应进行预防接种。

2. 进入疫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接种菌苗,两周后方能进人疫区。工作时 必须着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手套、眼镜,穿胶鞋及隔离衣。

接触患者后可 服下列一种药物预防,四环素每日2克,分4次服;磺胺嘧啶每日2克,分4 次服;或链霉素每日1克,分1 ~2次肌注,连续6天。

6.关于鼠疫(也可以是关于传染病的)的总结

流行性出血热预防控制工作总结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感染经鼠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根据上级对今年灾情和历年来的出血热疫监测资料预测分析,我县今年将出现一次出血热疫情流行高峰,为防患于未然,我站根据县站的文件精神要求,积极开展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为主防治措施:

一、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重点人群出血热疫苗预防接种,消灭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出血疫苗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又一有效措施,县卫生部门非常重视,决定由县防疫站采购出血热疫苗对25个乡镇的重点村重点人群进行免费预防接种。本次接种工作由各乡防保站负责统筹规划,组织管理,在村卫生室实施接种。按照防保站所掌握的乡村的适龄人口数,分配疫苗使用计划,设专人负责疫苗的领发、登记、管理,严禁挪做他用。接种对象为25—40岁的男性农民,每人每次1支,采用0、15程序,分2次在15天内完成接种工作。本次接种工作11月10日开始,覆盖乡9个行政村的25—45周岁的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人份,为保证疫苗安全接种,在接种工作开展前期,对接种人员进行了接种培训,在我站的共同努力下,在2012年4月25日全部接种工作顺利完成。

二、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

我站充分利用自身有限条件,以村广播、板报、宣传单等各种媒介主要向广大群众宣传流行出血热的危害、传播方式、传播途径、疫情形势及其防治的基本卫生知识,使群众充分了解灭鼠与疫苗的接种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最有效的方法,为疫苗接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宣传工作贯穿整个预防工作的始末,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张,利用各村广播宣传达50余次,刷写宣传标语20条,时刻提醒广大群众出血热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治的重要性。

总之,我站在接种流行性出血热期间,付出了很大的财力和物力,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接种出血热任务。

7.面对鼠疫疫情个人防护流程

我国的鼠疫防治专业人员对防控鼠疫有很好的经验;抗生素治疗有效;并且许多省市不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发生本地病例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只要密切关注输入性病例,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在我国发生人间鼠疫流行的可能性不大。

但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近几年,世界范围内动物鼠疫疫情出现了回升趋势,有些地方对鼠疫防治工作重视不够,医务人员鼠疫防治意识不强,防治知识宣传不到位。同时,由于我国许多省市多年未出现鼠疫病例,且鼠疫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医务人员在接诊到鼠疫病例时,有可能不能及时发现,而导致后续疫情的扩大。

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鼠疫防治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和防治知识的宣传。诊治及时多能治愈首先应认识到鼠疫是可有效防治的疾病,大多病例属腺鼠疫及轻型鼠疫,只要诊治及时,多能治愈。

其次树立战胜鼠疫的信心,发生鼠疫时冷静应对,消除恐惧心理,做好各类医疗物资准备。第三要提高鼠疫防护意识,把防治鼠疫当作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就能够把鼠疫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8.目前关于鼠疫的情况

有资料显示,在过去不到10年的时间,我国青海已经发生了3次鼠疫疫情。

肺鼠疫为何会频频在青海发生?面对鼠疫疫情,我们应该做好哪些预防?一旦发生肺鼠疫,又该如何科学防控? 鼠疫俗称“黑死病” 据中国疾控中心鼠疫防治专家夏连续介绍,鼠疫是一种很古老的疫病,也是我国甲类一号传染病。病死率在30%—100%。

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如不及时治疗具有极高的病死率,民间俗称“黑死病”。 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鼠疫可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和轻型鼠疫等类型,可互相交叉发作。

其中,腺鼠疫最为常见,而最凶险的则是肺鼠疫,由于肺鼠疫毒力最强,除了通过跳蚤,还能通过飞沫在人之间传播,所以肺鼠疫病死率最高。夏连续强调说,“肺鼠疫潜伏期很短,感染24小时内就会发病,患者会喷射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肺鼠疫通过空气传播,传播速度很快。潜伏期为数小时到3天。

各型鼠疫早期的全身中毒症状大致相似,有急起的高热、衰竭、出血倾向、意识模糊、头痛及四肢剧痛、局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避免接触鼠疫宿主 “一旦发现病人应马上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病人应严格隔离治疗,周围的居民在一段时刻内不要随便外出,由医生观察是否传染上了鼠疫。

病人的住地、分泌排泄物应严格消毒,尸体应包严后焚化。平时应积极灭鼠、灭蚤,以防止鼠疫流行。

鼠疫大多通过鼠疫宿主传播给人类,因此要尽量避免接触鼠疫宿主。” 夏连续再三提醒。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专家贺雄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肺鼠疫多由腺鼠疫血行播散引起,少数为原发性吸入性肺鼠疫。” 贺雄指出,肺鼠疫患者咳痰为脓血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发绀。

肺部体征少,可有少量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体征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为本病之特征,如抢救不及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多死于休克及呼吸衰竭。

我国现有11块疫源地 我国历史上鼠疫流行区包括21个省区的638个县(旗、市),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青藏高原、东南沿海和滇南等地区。我国鼠疫发病高峰期为1860年至1949年间,其中1890年至1909年达到最高峰。

20世纪50年代后,鼠疫在我国得到了很好控制,鼠疫人间病例的发生均出现在鼠疫自然疫源地以及有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地区,呈散发或较小范围内的暴发,发病率急剧下降,但发生人间鼠疫的危险依然存在;到了20世纪80年代,鼠疫疫情又重新活跃,90年代疫情明显上升,1981—2000年青海、新疆、西藏、甘肃、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和内蒙古9省(区)发生人间鼠疫699例。 从历史来看,鼠疫防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目前,我国有11块鼠疫疫源地,多数分布在西北、西南,尤其是青海、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 夏连续指出,青藏地区较容易发生鼠疫疫情,而且毒性很强,这和当地特定的环境有关:一是作为历史上多发的疫源地,野外一直存在鼠疫杆菌,二是当地农牧民有剥食喜马拉雅旱獭、喜马拉雅田鼠的习惯,而这两种动物都是鼠疫主要宿主。

专家提醒,到青藏高原自助行时,应做好防跳蚤措施,尤其不要吃旱獭等高原“野味”。 鼠疫流行可能性不大 针对此次青海鼠疫疫情,贺雄指出,大家不必过分恐慌:由于鼠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我国的鼠疫防治专业人员对防控鼠疫有很好的经验;抗生素治疗有效;并且许多省市不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发生本地病例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只要密切关注输入性病例,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在我国发生人间鼠疫流行的可能性不大。

“但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近几年,世界范围内动物鼠疫疫情出现了回升趋势,有些地方对鼠疫防治工作重视不够,医务人员鼠疫防治意识不强,防治知识宣传不到位。同时,由于我国许多省市多年未出现鼠疫病例,且鼠疫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医务人员在接诊到鼠疫病例时,有可能不能及时发现,而导致后续疫情的扩大。

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鼠疫防治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和防治知识的宣传。” 贺雄强调指出。

诊治及时多能治愈 贺雄提醒公众,首先应认识到鼠疫是可有效防治的疾病,大多病例属腺鼠疫及轻型鼠疫,只要诊治及时,多能治愈。其次树立战胜鼠疫的信心,发生鼠疫时冷静应对,消除恐惧心理,做好各类医疗物资准备。

第三要提高鼠疫防护意识,把防治鼠疫当作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就能够把鼠疫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广东省疾控中心流行病研究所所长何剑峰认为,鼠疫虽然凶险,但它是一种可用特效药治愈的疾病,而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则是战胜鼠疫的重要措施。

贺雄强调,鼠疫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常用的药物有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第3代头孢菌素、氧氟沙星等。

在抗菌的同时应对症治疗,抗心衰,抗休克,减轻中毒症状。淋巴结未化脓者切勿切开,避免扩散。

和患者接触过的人,可服用四环素0.5g,4/日或链霉素0.5g,2/日肌注,连续6天,进行预防。(。

9.怎样预防鼠疫

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尽量减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具体方法如下:

1、减少活动区域

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

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

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戴口罩,勤洗手;

3、采取防虫措施

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

4、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

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扩展资料

鼠疫的传播

1、传染源

为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动物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灰旱獭、红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长尾黄鼠等。

2、传播途径

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人-人传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3、易感人群

人对鼠疫普遍易感。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剥食旱獭的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北京确认接诊2名鼠疫患者 目前已得到妥善救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证A500ETF摩根(56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涨1.19%,报1.106元,成交额...
A500ETF易方达(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A500ETF易方达(159361)涨1.28%,报1.104元,成交额1...
何小鹏斥资约2.5亿港元增持小... 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编辑|裴健如 8月21日晚间,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联...
中证500ETF基金(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500ETF基金(159337)涨0.94%,报1.509元,成交额2...
中证A500ETF华安(159...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华安(159359)涨1.15%,报1.139元,成交额...
科创AIETF(58879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科创AIETF(588790)涨4.83%,报0.760元,成交额6.98...
创业板50ETF嘉实(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创业板50ETF嘉实(159373)涨2.61%,报1.296元,成交额1...
港股异动丨航空股大幅走低 中国... 港股航空股大幅下跌,其中,中国国航跌近7%表现最弱,中国东方航空跌近5%,中国南方航空跌超3%,美兰...
电网设备ETF(159326)...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电网设备ETF(159326)跌0.25%,报1.198元,成交额409....
红利ETF国企(53088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红利ETF国企(530880)跌0.67%,报1.034元,成交额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