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地应对,这是导致学生数学成绩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代社会所需合格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尤其是农村小学生计算基础薄弱,学生只是在消极地参与,对计算没有激情。但计算本身是枯燥无味的,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学生计算能力低下。
一、没有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而快乐地参与其中。在新课改下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并不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小学数学新课改明确提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计算能力,激发学生计算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如下体会、迅速,这是制约学生计算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创设情境,首先必须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要求学生算得正确如何激发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计算在现实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运用,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技能。为此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可以说计算将贯穿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始末,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机械地讲解,这对于小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通过创设直观而有趣的情境激起学生参与计算的浓厚兴趣。
笔者在乡镇工作,长期与农业和农民打交道。
我通过对农村基层的调查,发现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村经济发展较慢。
一是集体经济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土地流转难度大,部分农民对承包权和使用权认识不清,误认为流转使用权出让就会失去承包权,宁肯抛荒或粗放经营,也不愿把土地流转出去。
三是渠道制约,当前农民除外出打工外,其他致富渠道比较少。 其次,干部参与度不够。
一是宗旨意识不够强,服务能力、带动能力较差,办事不够透明、不公开情况时有发生,干部和群众交流渠道不够通畅,不能更好地引导群众理性诉求。二是在教育活动中,个别干部对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不参与,即便来了也只是应付一下,造成活动效果不够理想。
因此,在农村基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通过组织主题学习,开展党课教育、专项讨论、民意征集,为民办实事、求实效等方式,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特别要解决基层干部思想作风上的突出问题,让农村基层干部真正受到教育和触动,切实提高他们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铜梁县大庙镇政府 赵呈荣。
“农民学习会馆”让农民求知求富求新一、实施背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农民对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需求、对文化文艺活动的需求、对致富信息的需求、对法律法规、医疗卫生、种植技术等实用知识的需求都越来越强烈。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教育,封建陋习、烧香拜佛、赌博的风气愈演愈烈,教会活动不断蔓延。针对这些问题,黄岩区委宣传部立足农村、着眼农业、牵手农民,探索创建了“农民学习会馆”,通过对农村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更好地满足农民求知求富的迫切愿望,更好地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二、主要做法我们通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的方式开展“农民学习会馆”的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共创建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活动正常、制度完善的“农民学习会馆”51家,这些会馆已成为农民农事、打工之余听课学习、看书读报、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1、整合资源,打造共享型的教育模式。就是把农村的各类教育设施、教育师资进行整合。
一是规划总体布局实现辐射带动作用。在确保每个乡镇街道都有会馆的基础上,优先选择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硬件设施能够保证落实的地方和人群居住集中、文化氛围浓厚、群众需求迫切的地方进行建设。
二是整合现有平台实现设施共享。将农民文化俱乐部、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人口计生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基层党校等进行整合并重新设置,确保每个“农民学习会馆”都有方便群众集中听讲和阅读的宽敞教室、图书资料室;有电视机、放像机、收录机等各类教学设施;有乒乓球、台球、篮球等各类体育活动设施;有开展各类文艺活动的场所等。
三是整合师资资源实现统一调配。对全区范围内的师资力量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农民学习会馆”师资库,细化为形势政策宣讲团、法律法规宣讲团、橘乡新风报告团、科普知识宣讲团和文化体育辅导团,并在全区范围内对这些师资进行统一调配。
目前,共配备专题讲师100余名。2、明确职责,打造互补型的工作模式。
我们建立了乡、村、管理员三级联动互补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明确每一级的工作职责,形成扶持有力、操作规范、管理有序的工作格局。一是明确乡镇街道监督扶持职责。
包括建立本乡、镇、街道的图书和师资调配制度,对辖区内的学习会馆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等。同时,对本辖区学习会馆的活动经费予以支持。
二是明确村居运行操作职责。具体包括会馆场地的选址、硬件设施的建设,管理人员和指导员的聘任、授课老师的邀请、村民意见的反馈等工作。
同时,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如教学制度、图书借阅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教学设备管理制度、各类活动室开放制度等,确保会馆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三是明确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每个学习会馆至少聘请了一名兼职教师、一名离退休人员、一名民间艺术骨干作为指导员,并成立由村支部宣传委员、团委书记、有一定文化知识的老同志、大学生“村官”和指导员组成的会馆管理员队伍。管理人员主要负责设施维护、图书管理、意见收集、信息交流、简报编发、学习培训及文体活动的组织等,并积极利用农民信箱、科技信箱等途径,及时发布一些党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农业技术、防台防汛等方面的资料和会馆近期的授课安排,确保农民能够掌握第一手的信息。
3、贴近实际,打造实用型的学习模式。我们在设置课程时以满足农民“想学、能学、用学”的需求为宗旨,使农民群众“听得进、用得上”。
一是课程设置贴近需求。通过发送短信、意见征求会、布告等形式了解当地群众需要学习的知识,并据此设置课程。
各个会馆每月开展2次以上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卫生保健、戏曲、养生、烹饪、种植技术、舞蹈等。截止目前,共开展各类培训900多场次,参加培训达到3万余人次。
二是学习形式贴近群众。通过培育新农村宣教“五星”(即“理论宣讲之星”、“农业科技之星”、“乡风文明之星”、“遵纪守法之星”、“文化文艺之星”),采用百姓教育百姓、身边典型示范带动的方式,用生动的形式和平实的语言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各类知识和技能。
比如让“三百佳”称号获得者到会馆亲自讲述感人事迹和体会,很多人听后都说触动很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学习成果贴近生活。
通过开展棋类和球类比赛、书法美术摄影展览、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厨艺大赛、农业技能大比武等活动,使农民学有所用。4、拓展功能,打造多样型的活动模式。
我们不断拓展“农民学习会馆”的功能,让会馆从单纯的学习培训场所变为集学习、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使农民群众能够“进得来、坐得下”。一是发挥信息传递平台的功能。
在每个学习会馆设立“农民书屋”,配备图书、报刊等资料,并建立电子浏览室,建立会馆间的QQ群交流平台,各会馆每年编发不少于4期的简报,重点宣传区、乡镇街道、村三级组织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以及各类种养植技术、致富信息、生活常识等。同时,在书屋设立意见收集箱,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整理、归类,统一提交乡镇街道集中办理或报送至上。
一、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的行为对儿童品德形成有决定性的意义,教师做的常常要比他们对儿童说的起着更大的影响作用。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小学生爱模仿,他们接触得最多的人之一就是老师,老师是学生模仿最多的对象,所以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遵守的规范,教师首先要做好。比如,农村小学生家庭以务农为主,家庭中成年人大都是体力劳动者,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少有时间料理家务,收拾整理房间。学生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此以往,也养成了不讲卫生的陋习。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饭前便后不洗手、不勤剪指甲、衣衫不整、蓬头垢面。针对这些情况,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师自己必须做一个讲究卫生的人。我的做法是:每天衣着整洁,还要上淡妆,把个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一见到老师就感觉耳目一新。有一次中午我换了一套衣服,当走进教室时,突然教室里爆发出一句:“哇塞,老师您好漂亮!”我无声地回之一笑,几天后我发现班的学生面貌变了,他们上课前用抹布把讲桌擦干净,教本、作业本摆放井然有序,脏东西不乱丢,教室里、校园里发现垃圾随手捡起……在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渐渐地形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二、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要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良好的育人环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有机结合。家校合作,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形成合力,学生的良好习惯就难以养成。比如,有一次,我从县城回学校,火车上对面正好坐着一对母子,一路上他们嗑着瓜子、吃着水果,却将瓜壳果皮扔在了地上,列车员过来训了他们一顿,那位母亲转过来骂自己的儿子,老师是怎么教你的?说得理直气壮,我听后感慨万千。老师在学校里不但反复讲,而且身体力行。可是这位母亲没有给孩子起到榜样作用,反而使孩子受到了负面影响。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事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忙于工作和生活,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家长以为把孩子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了,什么责任都没了,而忘记了自己作为家长的责任,忘记了自己对孩子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我认为只有多方配合,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循序渐进,以严为主
我认为,习惯是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逐步形成的,要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才能形成一个好习惯。因为,幼儿园、小学时期,孩子还是比较听话、好训练,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要以严为主、循序渐进。例如,刚入学时就要求学生书写认真,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书写的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升级与年龄的增长,要求学生做作业认真仔细,形成做事严谨的良好习惯,接着培养学生的良好思考习惯、预习习惯,这些良好的习惯都是在循序渐进中形成的。教师要从常规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使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遵守纪律、遵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德、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和品质。
四、方法灵活,引导得当
小学生年龄小,不能很好地辨别是非曲直,不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不懂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容易造成思想和行为的迷误和偏移。而学校教育就好比指引学生思想的指南针,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入正确的轨道。我在训练中力避单一的说教,而是采用丰富多样的方法对学生思想进行引导,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教师可以通过国旗下讲话,晨会、班会、出黑板报、橱窗、少先大队活动、思想品德课和语文课等多种渠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以及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行为目标。例如,我看到有的学生随手扔垃圾,不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便采用以下方式?ρ?生进行教育。我在思想品德课上让学生观看了几个短剧,剧中叙述了扔下的垃圾被车拉去倒入河里,河水被污染后,河里的小鱼有的死了漂在河面上、有的在水中挣扎着。随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小鱼为什么死了?怎样才能让小鱼快乐地生活?学生各抒己见、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教学,原本很抽象的道理便变得十分浅显易懂,学生也由此明白了养成“不随手乱扔垃圾”这一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也不是学校单方面努力就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这需要学校和家庭互相紧密配合,也就是教师和家长互相配合,通过坚持不懈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简报怎么叫好,怎么叫不好,里面的道理很多,我知道得非常有限。
有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要写有份量的简报。 关于简报工作,要讲的问题很多。
考虑到今年三月对全市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简报工作进行了培训,有现成的文字材料(PPT和WORD文档),大家可以拷回去参考,今天就重点讲一下撰写出一篇简报的全过程。 在开始讲之前,建议大家以听为主。
如果需要记录,最好只记关键词。因为大体文章都在此。
另外,交代一下简报的定义:简报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使用的一种简要的报告或情况报道,用来反映情况、沟通信息和交流经验。具有真实性、简明性(观点简明、内容简要、语言简练)、新颖性(新情况、新问题、新动态、新措施、新经验、新观点、新制度、新标准、新模式)、时效性、综合性等基本特点。
一 清晰定位 在着手开始准备撰写整改落实阶段的简报前,要解决一个定位的问题,即要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撰写这篇简报?主要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要把怎么办写清楚。
第二个问题:要合乎三个要求。第一个问题:要把怎么办写清楚。
也就是要写经验推广型的简报。 单位经验推广型简报的写作,也就是简报撰写者希望本单位哪些工作经验能被其他单位学习借鉴。
这种简报的写法往往是一堆措施与方法,也叫方法类简报。我的看法是,这种简报一般会被上一级的简报采纳编发的,因为其他单位看了,就知道了原来这件好事是这样做出来的,我们也可以仿照去做。
这就是简报编写的基本的目的或原则。这里要注意的是,简报传播的不是某项工作的写作方法(如新表述、新角度、新思路等,另外就是“四六句”的文字游戏之类的东西),而应是方法、措施和理念的传播。
这一点往往被大多数人所忽略,所以拼命地在文字表述上下功夫,而没有在工作概括上下气力。这还属于好同志,因为尽管他对简报撰写的正确原则没有完全把握好,但他还在尽力提高自己的简报撰写能力和提高本单位的简报质量上下功夫。
千万不能以为功夫全在简报外,以至于左打电话右找人。 为此,就需要简报撰写的同志一定要认真想一想,而且务必要站在更高一级层次去看问题、想问题:本单位的哪些好做法能够对本地区本行业其他单位的工作有借鉴推动作用(要多做纵向与横向的比较)?换句话说,对各单位特别是对已上过一篇简报的单位来说,务必要着眼于全市的学习实践活动,总结出哪些方面为可资全市各单位学习借鉴推广的方法、措施制度和观点。
常态工作是不上了市简报的。所以,要找特点、找特色,并且在写作时做到特点要写充实(条理分明的事实与数据),特色要写充分(条理分明的事实与数据)。
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有自信,要有胸怀。自信指的是,即便本单位的整体工作排名在后,但是在局部工作中应该有可推广的经验,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一句话,要有“探索规律,引领发展”的大胆定位。整体工作引领不了发展,局部工作或个别工作要能引领发展。
胸怀指的是,要敢于把自己单位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让其他单位知道。这样做,就能实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以提升某一地区内的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人先进,众人落后,这种先进的局面也长久不了(原因多样,如先进位置上呆久了,会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会因轻车熟路而逐渐丧失了改进创新的精神,等等)。 另一方面,要视野开阔,知己知彼。
知彼指的是,要了解做同一件事的其他单位的情况如何(这可以通过阅读上一级单位简报来了解其他单位的工作信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开会,如上其他单位的网站,等等)来了解情况。如果这样做了,不要多长时间,这位简报撰写的同志就能够了解某一区域或某一行业的学习实践活动这个专项工作的全局了。
知己指的是,要知道自己单位哪些工作是出色的,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工作做得好的基本原则,基本措施,基本方法,基本结论(这种写作的方法是:要注重什么什么),这要在简报中反映出来。
明确了想让大家学习什么,这样做有一个好处,不会什么东西都往一篇简报中硬堆,生怕没有考虑全面,生怕哪里还漏了什么。什么都堆上去了,结果可能什么都说不清楚。
因为简报的篇幅是有限制的。没有字数限制的、长长的一大堆文字组成的“简报”,就不叫简报了,而叫报告了,或叫“长篇简报”了。
有人会担心,没有写的工作是不是让人觉得单位这方面工作没有做或没有做好?这就需要简报撰写的同志要能够抓住主要矛盾或突出问题。 这类简报是比较难写或非常难写的。
所以,写的人也就较少了,写出来的好简报也就更少了。但要明确的一点是,如果写好了,对简报撰写者的写作水平、理论水平与工作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为什么有些同志长期撰写简报或工作信息,但水平没有多大的提高呢?我的看法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经验推广型简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可能也不愿或不敢或不会把总结出来的经验向同行推广。如果有让大家共享经验与理念、有为某一区域贡献智慧的胸怀与气魄,这件事就不是很难的事了。
而且,自己撰写简报的积极性也就高了。因为光讲目标理想,不付出行动是。
大家好: 我们是89期影像专业12班。
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展示我们这个团结集体的风采。 一个班集体的凝聚力来源于每一位成员那份坚定而一致的信念。
为了同一个理想,我们相聚在一起,每一个人都满怀抱负,每一个人都有着棱角分明的个性。然而我们知道一个团结向上,拼搏协作的集体才是我们个人健康成长的依附。
在大一,围绕着“团结”这个核心,我们提出了“我们的12班,我们的家”班级建设宗旨。班级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增加了同学们的班级自豪感,集体荣誉感,形成了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向每一位同学传递着一份家的温馨,这一切的一切激励着我们,感动着我们,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大二伊始,在优秀班级的评选活动中,我们以微弱的劣势落选,在些许的失望之后,我们更加地明晰了自身的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争做优秀班级”,成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终于,一年的努力,一年的奋斗和一年的汗水,换来了今天站在这里的机会。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共同来聆听这一首浸润着汗水与艰辛,承载着欢笑与希望的12班华彩乐章。 学习,一直是我们演奏的主旋律。
大一学年,在整个专业中,我们只有在整体成绩上的微弱优势,大家成绩较平均。进入大二,我们在学习方面提出了“努力学习,全面发展”的口号,每个人,在各学科都要力争出色。
“不经一番寒彻苦,哪得梅花扑鼻香”,平时,同学们抓住一切机会去学习;实验课上,大家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多任课老师的好评;专业课中,同学们更是认真对待,每项作业都完成得相当出色,我们的作业“影像设备综述”和用vf设计的医院信息系统,被计算机教研室王世伟教授带到上海的教学会议上进行展示。会上,全国HIS系统的权威人士大为感慨。
他们惊讶于如此高水平的作品出自我们的同学之手,并经与会专家组一致讨论,考虑将部分同学的作业选用于下版教材的编写中。此外,全班同学还在洪洋教授的指导下,深入校园各个角落,进行放射物质辐射剂量探测,并完成《放射物质探测报告》。
正因我们努力了,付出了,我们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大二学年中,我班有九人获得奖学金,占到了全系的三分之二,并且一等,二等奖学金的同学占到了半数以上。大家在学习方面竞争激烈,排名靠前的同学有了很多的新面孔。
在学习上的努力也体现了所有成员对我们这个家的热爱,弹奏着勤学刻苦的交响。这是一个个跳动着友爱与理想的音符。
听,是谁在歌唱是我们,是我们坚定而快乐的唱着。我们的歌声曾飞扬在89期医路欢歌卡拉OK大赛的天空中。
我们的歌声和着其他优美的歌喉共同谱写出了合唱团悠扬的天籁之音。我们的歌声,在强烈的鼓点与狂热的吉他和弦中释放着激情。
追逐着自己的音乐梦想,Z.O.O.乐队闻名全校。主持人大赛中那滔滔不绝,妙语连珠的机智,短剧小品大赛中那令人捧腹,浑洒自如的幽默。
无不令人印象深刻。这是我们用青春写下的激扬旋律。
数不清的奖杯、奖状,众多优异的成绩,全班同学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比赛中投入的激情,共同构织成班级体育工作的美丽风景。 在田径赛场上,太级拳方队人里,同学们各尽所长,共同为89期取得了优异成绩,争得了荣誉! 在医大杯篮球赛、排球赛赛场上,以及拔河比赛中也都留有我班同学积极拼搏,挥汗如雨的感人场面! 在“一二。
九“长跑的跑道上、志愿者的队伍中、以及啦啦队的摇旗呐喊声中都能让人感受到12班同学的激情和热情。 我们还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组织了班级趣味篮球赛。
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加强了彼此间的信任和了解,将班级的团结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愐怀古人,传承爱国之志,端午节那天我们亲自动手,品味粽子。
在那里,留下了我们的欢歌笑语;在那里,你能感受到我们12班有着家中温馨的气息。 发扬雷锋精神,我全班定期义务打扫校团委活动中心。
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我们寻访了英雄的足迹----满洲政府旧址。
带着对美丽大自然的好奇和向往,我们领略了千山的巍峨,崎岖的山道上留下了我们携手相扶、共攀高峰的足迹。 带着对美丽大自然的好奇和向往,我们领略了千山的巍峨,风景的迷人。
在那里,崎岖的山道上留下了我们携手相扶、共攀高峰的足迹。 带着对大自然的喜爱,全班参加了绿化植树活动。
团结同学,增进友谊,我们共同举办了影像、法医、护理联谊会,永远珍惜,与豪爽的兄弟、可爱的姐妹间那份真挚的情谊。 一个优秀的集体来自于每一位优秀个人的努力。
12班同学在校内外各项活动均有不俗表现,现任期女篮队长的李丽一同学曾获阿迪杯沈阳市女子三人篮球赛季军。刘柳恒同学被评为沈阳市“金碧辉煌”杯歌手比赛优秀歌手。
金鑫同学在“大风杯”全国古筝比赛中获优秀奖。赵阳和娄喆同学的摄影作品获校摄影比赛三等奖。
王冠同学的书法作品曾获全国书画大赛银奖。我们有校Z。
O。O乐队的吉他手。
我们有期网站的创作者。我们有学生会生活部和宣传部两位部长。
在这个年龄我们释放着自己。在这个年龄,我们唱过,跳过,笑过,疯狂过,甚至哭过,这就够了。
一、简报的种类 按时间分,有定期的简报、不定期的简报;按性质分,有工作简报、生产简报、学习简报、会议简报;按内容,有综合反映情况的简报和反映特定情况的专题简报。
1.日常工作简报又称业务简报。这是一种反映本地区、本系统、本部门日常工作或问题的经常性简报。
它包含的内容较广,工作情况、成绩问题、经验教训、表扬批评,对上级某些政策或指示执行的步骤,措施都可以反映。它常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出现,在一定范围内发行。
2.中心工作简报又称专题简报,它是一种阶段性的简报。它往往是针对机关工作中某一时期的中心工作、某项中心任务办的简报,中心工作完成,简报也就停办了。
3.会议简报是会议期间反映会议情况的简报,它是一种临时性的简报,内容包括会议中的情况、发言及会议决定等。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会议常要编发多期简报,以起到及时交流情况,推动会议的作用。
小型会议一般是一会一期简报,常常在会议结束后,写一期较全面的总结性的情况反映。 4.动态简报,包括情况动态和思想动态。
这类简报的时效性、机密性较强,要求迅速编发,发送范围有一定限制,在某一个时期、某一阶段要保密。 二、写法 (一)报头 1.简报名称一般用套红印刷的大号字体。
如有特殊内容而又不必另出一期简报时,就在名称或期数下面注明“增刊”或“XX专刊”字样。秘密等级写在左上角,也有的写“内部文件”或“内部资料,注意保存”等字样。
2.期号,可写在名称下一行,用括号括上。 3.编印单位。
4.印发日期写在与编印单位平行的右侧。 在下面,用一道横线将报头与报核隔开。
(二)报核 报核,即简报所刊的一篇或几篇文章。简报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它的形式也较灵活。
大多数是消息,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果和穿插在叙述中的背景材料。除了消息,还有别的文体,所以,不是每篇简报都有这几项内容。
1.简报的标题类似新闻的标题,要揭示主题,简短醒目。 2.导语通常用简明的一句话或一段话概括全文的主旨或主要内容,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
导语的写法多种多样,有提问式、结论式、描写式、叙述式等。导语一般要交待清楚谁(某人或某单位),什么时间,干什么(事件),结果怎样等内容。
3.主体用足够的、典型的、有说服力的材料,把导语的内容加以具体化。4.结尾或指明事情发展趋势,或提出希望及今后打算。
如果主体部分已经把事情说清楚,那就不必再加尾巴了。 5.背景:即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环境条件和历史情况。
背景可以穿插在各个部分。 (三)报尾 在简报最后一页下部,用一横线与报核隔开,横线下左边写明发送范围,在平行的右侧写明印刷份数。
三、范例 既要金杯银杯 更要群众口碑 阳高县先进性教育把落脚点放在办实事上 连日来,来自山东等地客商收瓜的车络绎不绝踏着新修建的水泥路来往阳高县鳌石乡设点收购西瓜,全乡2600多亩西瓜仅10天内就销售一空,农民因此增收200多万元,群众高兴地说:“新修的水呢路儿平展展,卡车拉走了瓜蛋蛋,腰包鼓起了钱串串,这都是政府修建水呢路解决行路难为民办实事带来的喜人变化。” 既要金杯银杯,更要群众口碑。
在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阳高县注重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入手,把落脚点放在为群众办实事上,让群众不断得到实惠,不断看到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效。县委把取得实效和致力于建设群众满意工程作为努力的方向。
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县委的要求,把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各项工作、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着力点,坚持边学习、边评议、边改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组织开展了“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深入基层送服务”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广大党员把先进性教育的成果落实在行动中,体现在工作上,为广大群众办好事、实事。
全县13个乡镇把完成300公里水泥路作为为民办实事,改善基础设施,力促经济发展,促进先进性教育的重要举措,自我加压奋力赶超,克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目前已完成230公里,占全县300公里的75%。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该县坚持把改变工作作风,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重点,实行边议边改,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把解决劳动力转移,实施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点工作,到目前,共同大同浩海集团、天津海湾食品有限公司、北京东刚物业管理公司等用工单位达成协议,输出劳力6802人。
阳高一中、四中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把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作为 一项活动内容,共为贫困生减免学费11万元,免除特困生课本费7万。
合规文化建设是一个渐进的漫长过程,它需要经营管理者长期地、持之以恒地倡导和培育。
农村信用社作为“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地方农村金融机构,点多面广人员多,管理难度较大,由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极易产生各种风险。因此,必须将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强化内控管理,规范业务操作,狠抓学习教育,提高员工素质等贯穿于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打造一支懂业务、能管理、会经营的高素质队伍,全面提升内控管理水平,才能实现信用社管理规范到位、依法合规经营,又好又快发展。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规范制衡的运行机制,提高决策层的执行力。要充分发挥“三会一层”的作用,首先应制定完善的“三会一层”的职责和议事规则,确保“三会一层”在《章程》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行使权力,促进了议事、决策程序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是应严格理事会对理事长、理事长对主任的授权制度,明确理事长、主任的工作职责,主任在授权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并逐级进行授权管理。三是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监事会对理事会、高级管理层的履职情况、经营决策行为、财务活动、内部控制等内容实施有效监督。
达到职责明确、分工合理、互相制约、科学高效。二、明确管理职责,培养合规意识,提高管理层的执行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管理职责。各级管理层的引导、带动将直接影响合规文化建设的质量。
因此,对内控工作必须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实行“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应以身作则,坚持带头按章办事,各级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制度规定,将内控管理工作常规化,时刻关注工作中每一个重控环节和风险点,把握内控每一环节和细节,并对本岗位、本级部门内控工作的有效性负责,对因违规操作造成的重大损失承担责任。 (二)大力培养合规操作意识,规范日常操作行为。
任何内控制度都不能面面俱到,以人为本是德育的关键,诚信和道德的教育是合规文化确立的根本。因此,要在最基础的业务入手,教育管理人员及员工主动暴露内控的隐患,使内控风险前移,降低内控管理成本、提高内控管理效果。
坚决杜绝“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的不良习惯,在全社上下培育、形成一种“指示服从制度、信任不忘制度、习惯让位制度”的合规文化理念,切实把合规管理理念渗透到日常业务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每一环节,形成对违规的高度敏感,使合规意识成为一种自觉和必需的行为准则。 (三)科学制定考核措施,实施激励导向考核。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合规管理奖惩制度,建立合规质量奖,采用目标激励、业绩激励以及物质激励等措施,激励员工合规操作。对内控制度执行好的网点和部门予以表彰和奖励,使内控管理优秀人员感受到成就感,起到带动辐射作用,激发管理人员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进而引导、督促员工对内控执行高标准的追求。
同时,建立起覆盖每个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责任追究体系,强调“合规管理与操作”是每个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将内控管理成效与考评机制相结合,把内控管理成效纳入管理人员考核和离任、责任审计中,并与干部使用、薪酬分配相挂钩。
积极探索内控评价结果与各部门目标考核,与各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挂钩的方式,来引导和推动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目标实现。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业务操作流程,提高一线岗位员工的执行力。
(一)适时完善各项制度,规范业务操作流程。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成功上线后,《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会计业务规范(试行)》出台,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管理及操作均发生了很大变化。
针对这一变化,一是应该重点针对系统管理模式、操作流程以及业务品种创新的变化,及时梳理、修订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规章制度能覆盖各项业务控制的关键点和风险点。尤其是对现金及凭证管理、账户管理、授权业务、联行汇兑业务、跨行通兑业务、贷款业务、人员交接、印章管理等重要环节,应重新梳理,加以规范,以确保各环节控制不留空白点、风险点。
二是要实行动态管理模式。为保证会计工作的合规有效性,柜员岗位的配置和设置必须遵循“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前台与后台分离、联行与结算分离、信贷与核心分离”的原则,按系统类别、特点及业务品种分析研究并制定统一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分析确定业务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点,明确关键岗位、相互制约岗位及其控制要求,形成不同岗位分立、相互制约的控制关系。
三是要将各种规章制度、风险防范措施融入到每个操作岗位及环节当中,使每位员工明确自身岗位的职责和操作内容及要点,最终形成统一、规范、完善的业务操作流程,提升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水平。四是建立健全风险动态监测、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完善内控信息传导机制,提高风险管理综合能力。
重点提高对各项业务的重要操作环节及风险点进行预测、识别、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及时提出操作风险的控制重点,以内控管理排名作为绩效考核的奖惩依据,建好问题台账,从制度和管理上解决屡查屡犯问题,从而有效遏制违规、违章操作风险。
党员是党的细胞。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要搞好农村党的建设,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光有坚强的领导班子还不够,还必须有一支能够很好领会和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组织的决策的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管好这支队伍:一是严把干部“入口关”,对党员和干部提出严格的要求。没有致富本领,本身不是科技示范户、不能带领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不能当干部;干部必须做到“两个率先”和“三个一点”,即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率先不做,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
以乡(镇)村党校为阵地对党员和干部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对党员和干部进行争先创优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进行法律、政策教育和各种实用技术的培训。
这种学法,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收到潜移默化和“吹糠见米”之效。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员活动,让党员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
比如:“双学双带双培养”,即抓乡村两级党员干部赏学习理论、学习致富技能,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为致富带头人,把优秀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使党员干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领头雁。
组织党员和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改革开放意识和发展经济的经验,开拓视野,寻找自身的差距,努力迎头赶上。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以达到有效地提高党员和干部的素质,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作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正确认识“三农”问题的本质与现状,全面分析“三农”问题的深层次成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措施。
应打破行政性二元格局,从制度和体制上实现城乡协调;强化公共财政职能,使建设资金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建设有效的融资渠道,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这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三农”问题的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与创新。 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加快解决“三农”问题 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看,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艰巨、最繁重、最长期的任务。
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就是加快解决“三农”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三农”问题的本质与现状,以增强政策制定与制度安排的针对性。 我国的农业问题在本质上是一个弱质产业问题。
作为自然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农业的弱质特征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同二、三产业相比,农业投资周期长,资金周转缓慢,比较效益低,投资于农业的生产要素一般难以得到社会平均利润和平均劳动报酬,农业部门的盈利水平长期处于偏低状态,这就带来了生产要素的“离农”倾向;二是农业受气候条件和其它自然力因素的影响极大,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农业生产效益的脆弱性、易损性要求有外部力量的扶持甚至救助。 同时,我国农业具有特殊性。
虽然我国农业的平均单产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但农业人口多、耕地面积少的客观条件限制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单纯依靠农业无法实现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我国的农村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公共财政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财政政策基本呈现“城市财政”特征,农村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基本上由农民自己承担。 一方面,农民需要承担特有的农业税费,与城市主要针对较高收入的税负相比,农民长期负担沉重;另一方面,农民还需要承担修路、办学、住房、养老等一系列公共福利性支出。
同时,农村公共服务的缺乏限制了农村发展的活力,也是导致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的农民问题涉及农民权益的保护与实现问题。
一是生产经营权。自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农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约束力。
农业长期实行统购包销制度,产品价格背离市场供求关系,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虽然农业生产开始面向市场,但粮食生产依然是一项硬性任务,农村支援城市的格局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制度设计虽然有利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但长期实施却影响了农村发展与农民增收,造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二是生活迁徙权。
以城乡分治、户口管制为特征的行政性分割制度使亿万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无法自由流动。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平均每年占用耕地400万亩,而失地农民补偿机制的缺乏,使失地农民的利益难以保障。
我国的“三农”问题相互交织,不仅造成行政性的二元格局和城乡差距加大,分割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空间,而且直接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的失调,明显地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影响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因此,只有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才能不断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三农”问题形成的制度和体制原因 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要从制度和体制上分析“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 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缺乏制度基础。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约1.4亩,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是耕地面积较大国家的1%。如此的生产规模,即使搞成“绣花农业”,也无法实现整体的现代化。
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存在诸多制度约束。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农民工的实际劳动小时工资只相当于城市职工的1/4。
按国际通行惯例,一个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大约相当于本地区社会平均工资的40%—60%。这种局面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依法有序转让和形成规模经营。
农村发展长期存在金融服务的制度性缺失。从有关部门抽样调查的6个省12个乡镇看,近几年银行贷款几乎为“零”,信用社贷款平均每乡只有100万元左右。
全国大部分乡级信用社事实上已经资不抵债,基本上失去了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 农村发展缺乏公共财政的制度性保证。
一是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投入短缺。长期的投入不足,使得乡村公路、小型农田水利、通讯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普遍落后。
农村公共卫生建设欠账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刚刚起步,支农资金严重分散。 二是免征农业税后,农民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