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家长会报道
2006年3月7日星期二下午四时,在我校阶梯教室举行六年级家长会.全体六年级的二百多名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工作,都准时参加了会议.会上,首先由我校的吴琴玉校长作了生动而又富有启发意义的讲座,使家长获益匪浅;随后,家长随各班主任到班级中了解子女的在校学习情况,听了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介绍,还看了子女的在校作业等情况,并提出了一定的家校联系配合的任务和要求.
家长会在老师和家长们的和谐交流反馈中圆满结束了,本次家长会拉近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会后,家长们都说这次家长会开得及时,认为六年级学生过了这个学期就要进入初中学习了,在这个时候学校开了这次家长会为调整好学生的心态,让他们更加端正学习态度,对下半年进入初中学习有很大帮助!
--------------------------------------------------------------
沟通 理解 交流
——长寿桥小学家长会通讯报道
家长会是长寿桥小学家长学校每学期开展的传统活动.为了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1月12日我校召开主题为"沟通,理解,交流"的家长会.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家长会除了校长回顾学校特色工作,班主任展示班级风貌,学科教师进行教学反馈外,根据班级实际,各班还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家校互动内容,如请教子有方的家长谈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话题;以"感恩回报"茶话会的形式感谢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就家长关注的话题进行沟通……通过家长会上的交流沟通,家长对学校的工作给予了更大的支持,家校互动也更和谐.
一,简述会议的时间地点,召开目的等二,会议的议程:1。
班主任对学期班级整体情况的简报。如平均分,排名,参与活动。
2。回顾:对特殊事件的陈述和总结。
如班级参加竞赛的成绩,不良事件的解决处理。 3。
学生和家长提出意见,家长、学生、老师对此的考虑和解决办法。 4。
对于班级未来发展目标的规划与实施方案。三,作者的个人感受和总结,现在的不足和亟待改善的方法,今后的努力方向。
主要还是谈谈学习方法,英语像能把错的题目抄写下来,再练习,多读课本,数学多做课外练习等等,语文就经常写一些小练笔。关键是认真的态度就够了。
怎样开好家长会班主任要提高开家长会的技巧,使工作更具有针对性、艺术性,更富有成效。
一、家长会要有明确的主题 开家长会要有明确的主题,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从集体到学习,从文娱到劳动,看似面面俱到,家长听了,如过耳之风,什么也没明确。一般讲,一学期的家长会,全校的要少于年级的,年级的要少于班级的。
班级的家长会,全体家长到会的要少于校目标细分而召集部分家长到会的家长会。换言之,与其开全班的通报性质的家长会,不如分别开些目标更为具体的家长会,如:学生干部家长会(指导学生学习与社会工作两不误,进一步提高全面素质),学习困难学生家长会(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心理素质、不畏困难),进步趋势明显的学生家长会(鼓舞干劲,指导学法,注重能力培养,从题海中走出来),纪律较差的学生家长会(注重对意志、情感、兴趣、性格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完善道德人格)等等。
主题明确,那么家长必定会以极大的热情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所以,家长会主题明确了,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二、会前的调查研究工作 为了确立主题,有必要在会前做一些调查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学生情况的调查。
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日常表现以及各科成绩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针对不同的类别,制定不同的对策。比如某同学语文成绩好而数学成绩差,便可要求家长与校方配合,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并稍多些时间,力求提高成绩。
语文则只求保证原有水准不致落后。又如某同学学习成绩有提高,但关心集体不够,则要求家长与校方配合,加强对该生的理想教育、道德情操教育,使之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是对家长情况的调查研究。要研究学生家庭特点,提出不同对策,这样,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得到完美的结合。
三、筛选目标,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调查后,结合年级、班级的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安排。如既要表彰成绩好的同学,让成绩较差的同学家长在家长配合督促子女的学习;又要介绍班里同学的先进事迹,以促使家长更加注重子女日常道德规范的养成,还要剖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力求取得家长的配合和矫正……凡此种种,都应该有个通盘的计划,通过筛选,找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本次家长会的主题,其余问题待本次家长会取得一定预期成果后再逐一解决。
这样每开一个家长会就能取得一系列的效果,对学校、家庭共同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大有好处。 四、注重谈话技巧,力求和谐融洽 家长会上教师一定要注重谈话技巧,切忌语言生硬、态度死板。
回答家长问题时要耐心,做到实事求是,不夸大,不掩饰。对学生的优点要充分肯定,语气要舒缓,亲切,让家长感到老师对他们子女的关心,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不要“告状”,而应严肃指出后果,积极地帮助家长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提出矫正的措施和意见,使家长感觉到学校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甚至对后进生更为关心,于是家长能够放心,并乐于配合校方做好工作。
五、有意创设氛围,注重情感作用 班主任还应有意创设和谐氛围,注重情感作用,让家长感觉既隆重又亲切,使之自然而然对校方产生一种心心相印的感情,比如环境布置得整洁些,小型家长会还可摆上一些鲜花盆景,在适当的地方张贴一些富于情感的标语,而不是让家长产生一种子女不好父母挨整的心态。我认为只有家长与学校和谐融洽了,才能两股劲汇聚在一起,形成合力,起到更有效的教育作用。
怎样开家长会坐在自己孩子上课的座位上,听孩子的老师讲孩子的事情——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给孩子开家长会的经历。而时下的父母们,却都对家长会持有一种特殊的情怀: 盼着开家长会,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校的教育内容;害怕开家长会,惟恐自己的孩子哪些地方不行落后于人,而那些平素有“问题”的学生的家长就更加把家长会当成心理负担了。
应该说,这是极为普遍的“家长会心态”。在独生子女几乎一统天下,我们的孩子被全面、全力、全神关注的今天,家长会也成了一个问题,一件被大众广泛议论的事情,一个需要进行研究的课题。
那么——家长会,怎么开?最近读了一篇关于北京育英学校改革家长会的报道,颇有触动,不敢独享,特与老师们交流: 孩子在学校遇到的一次次不顺利,成了家长会上老师“告状”的谈资;家长在家长会上受了“教育”、丢了面子,攒了一肚子火肯定要冲孩子发—— 都是家长会惹的祸 下面是大家可以想象的情节: 爸爸开家长会回到家,阴沉着脸,一句话没说就钻进自己的房间关上了门。妈妈几次叫他吃饭,他都不应声。
这情景让孩子的心里更发毛了,不知下面要“爆发”出什么。整个晚上,家里的空气都像凝结住了一样。
忐忑,紧张,不安,害怕,孩子眼巴巴地等待着家长会后一定会出现的那一幕…… 也有痛快的。一些爸爸或妈妈开完家长会,装了一肚子孩子的不是,一见到孩子便是一阵暴风骤雨般的数落、训斥甚至打骂。
就算学习好表现好的孩子,也难免要听爸妈唠叨几句:“人家**这次考了100分,你怎么才得98分?老师说你最近有点松懈,该加把劲儿了!”“***都当了班干。
班主任要提高开家长会的技巧,使工作更具有针对性、艺术性,更富有成效。
一、家长会要有明确的主题 开家长会要有明确的主题,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从集体到学习,从文娱到劳动,看似面面俱到,家长听了,如过耳之风,什么也没明确。一般讲,一学期的家长会,全校的要少于年级的,年级的要少于班级的。
班级的家长会,全体家长到会的要少于校目标细分而召集部分家长到会的家长会。换言之,与其开全班的通报性质的家长会,不如分别开些目标更为具体的家长会,如:学生干部家长会(指导学生学习与社会工作两不误,进一步提高全面素质),学习困难学生家长会(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心理素质、不畏困难),进步趋势明显的学生家长会(鼓舞干劲,指导学法,注重能力培养,从题海中走出来),纪律较差的学生家长会(注重对意志、情感、兴趣、性格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完善道德人格)等等。
主题明确,那么家长必定会以极大的热情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所以,家长会主题明确了,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二、会前的调查研究工作 为了确立主题,有必要在会前做一些调查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学生情况的调查。
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日常表现以及各科成绩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针对不同的类别,制定不同的对策。比如某同学语文成绩好而数学成绩差,便可要求家长与校方配合,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并稍多些时间,力求提高成绩。
语文则只求保证原有水准不致落后。又如某同学学习成绩有提高,但关心集体不够,则要求家长与校方配合,加强对该生的理想教育、道德情操教育,使之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是对家长情况的调查研究。要研究学生家庭特点,提出不同对策,这样,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得到完美的结合。
三、筛选目标,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调查后,结合年级、班级的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安排。如既要表彰成绩好的同学,让成绩较差的同学家长在家长配合督促子女的学习;又要介绍班里同学的先进事迹,以促使家长更加注重子女日常道德规范的养成,还要剖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力求取得家长的配合和矫正……凡此种种,都应该有个通盘的计划,通过筛选,找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本次家长会的主题,其余问题待本次家长会取得一定预期成果后再逐一解决。
这样每开一个家长会就能取得一系列的效果,对学校、家庭共同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大有好处。 四、注重谈话技巧,力求和谐融洽 家长会上教师一定要注重谈话技巧,切忌语言生硬、态度死板。
回答家长问题时要耐心,做到实事求是,不夸大,不掩饰。对学生的优点要充分肯定,语气要舒缓,亲切,让家长感到老师对他们子女的关心,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不要“告状”,而应严肃指出后果,积极地帮助家长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提出矫正的措施和意见,使家长感觉到学校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甚至对后进生更为关心,于是家长能够放心,并乐于配合校方做好工作。
五、有意创设氛围,注重情感作用 班主任还应有意创设和谐氛围,注重情感作用,让家长感觉既隆重又亲切,使之自然而然对校方产生一种心心相印的感情,比如环境布置得整洁些,小型家长会还可摆上一些鲜花盆景,在适当的地方张贴一些富于情感的标语,而不是让家长产生一种子女不好父母挨整的心态。我认为只有家长与学校和谐融洽了,才能两股劲汇聚在一起,形成合力,起到更有效的教育作用。
怎样开家长会坐在自己孩子上课的座位上,听孩子的老师讲孩子的事情——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给孩子开家长会的经历。而时下的父母们,却都对家长会持有一种特殊的情怀: 盼着开家长会,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校的教育内容;害怕开家长会,惟恐自己的孩子哪些地方不行落后于人,而那些平素有“问题”的学生的家长就更加把家长会当成心理负担了。
应该说,这是极为普遍的“家长会心态”。在独生子女几乎一统天下,我们的孩子被全面、全力、全神关注的今天,家长会也成了一个问题,一件被大众广泛议论的事情,一个需要进行研究的课题。
那么——家长会,怎么开? 最近读了一篇关于北京育英学校改革家长会的报道,颇有触动,不敢独享,特与老师们交流: 孩子在学校遇到的一次次不顺利,成了家长会上老师“告状”的谈资;家长在家长会上受了“教育”、丢了面子,攒了一肚子火肯定要冲孩子发—— 都是家长会惹的祸 下面是大家可以想象的情节: 爸爸开家长会回到家,阴沉着脸,一句话没说就钻进自己的房间关上了门。妈妈几次叫他吃饭,他都不应声。
这情景让孩子的心里更发毛了,不知下面要“爆发”出什么。整个晚上,家里的空气都像凝结住了一样。
忐忑,紧张,不安,害怕,孩子眼巴巴地等待着家长会后一定会出现的那一幕…… 也有痛快的。一些爸爸或妈妈开完家长会,装了一肚子孩子的不是,一见到孩子便是一阵暴风骤雨般的数落、训斥甚至打骂。
就算学习好表现好的孩子,也难免要听爸妈唠叨几句:“人家**这次考了100分,你怎么才得98分?老师说你最近有点松懈,该加把劲儿了!”“***都当了班干部,你也得努力。
转眼间,宝宝入园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宝宝越来越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从原来哭闹抵触去幼儿园到现在每天争做第一名到校;从原来什么都不会到现在儿歌、故事、画图、英语样样会一些;从原来两、三字的表达语句到现在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从原来好东西自己吃、自己玩到现在懂得与幼儿园小朋友一起分享,这一切完全归功于幼儿园老师和阿姨们的耐心教导。
这一年,孩子们成长了很多,作为家长的我也是受益匪浅,也从原来不知如何了解孩子、如何教导孩子中摸索到很多。一年前的我参加家长会时什么也不懂,甚至把老师当作是“神”,希望自己不懂的、不会的老师们都能教会孩子,而自己只是那个和孩子一样接受老师指令的大孩子。一年后的我深深的懂得了孩子的教育是双方的、只有家校互动的教导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正是这种思想的转变让我在今年开学的家长会中与老师和其他家长真正的融入了一体。
首先非常感谢严老师和戴老师在百忙中为此次家长会拍下的孩子在校园生活的真实面,其实作为家长的我一直有着担忧孩子在幼儿园表现怎么样呀?和小朋友们合群吗?我的孩子会比别人差吗?所以也曾想过最好学校有视频让我随时能上去看看。当然想归想,我也能想到此模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而且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所以小小的短片让我过足了瘾,我看到了自己活泼、善于表现的孩子,也在比较中看到了很多小朋友的优点。希望以后这样的短片能多一些,甚至能让我们作为永久的珍藏。
其次家长会的另外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孩子们的行为习惯。通过家长们的热烈讨论和两位老师的总结,我深深的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校内校外的一致表现、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家长的侧面影响这些都对孩子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现在的社会竞争意识非常强烈,每家每户的长辈们都对孩子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可是因为都是独生子女,长辈们又都特别宠孩子,其实过分的细心呵护就是纵容孩子。
回想自己家的几件事情,觉得事虽小但是却给行为习惯的养成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1. 我女儿从小体质差,所以我妈妈每天细心的为外孙女准备食物,可是挑剔的孩子有时总会说这个不好吃、我要吃**,还会要求外婆立即去买或去做,但她却从不知道体谅外婆的辛苦准备。而外婆呢?为了孩子身体好什么都顺着,却又何曾想到孩子的任性、无理取闹就是这样养成的;
2. 可能是女儿在校吃饭速度慢,每天下课回家都像个“恶狼”,可是每次吃几口,就要看电视没心思吃;有时孩子就会抱怨说不会用筷子。此时外婆就成了“喂饭的”,却从没想到喂的后果是明天去幼儿园还是不会用筷子,或者孩子仍然吃得慢、吃不饱;
3. 可能是现在家家户户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平时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去餐馆和超市购物。每到这时女儿跟在屁股后面是最开心的,看看这个喜欢、看看那个特别,什么都想买回家。我呢有时就会说宝宝最近表现不错我们买吧,就这样家里多了一堆不怎么需要的东西。回到家却又反思自己怎么教导孩子节俭呢?
其实发生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细小的事情,为什么老师们教导的会与现实生活中实际的有那么多的出入呢?其实就是我们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教导出现了偏差。我们总希望老师将最好的交给孩子,却忽略了自己的言传身教。今年的家长会让我受益匪浅,也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在今后的日子,我将更好的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
把其中一些东西改改!
清晰的记得,开家长那天晚上,我在教室的窗边,看着教室里面的一切!开完家长会后,家人问了老师关于我的一些情况.之后看到家人那失望的表情.顿时,我的心被什么狠狠的砸一下,好痛好痛~回家后,家人并没有骂我,只是一直都保持着沉默。..我知道,我辜负了家人对我期望.从那晚以后,我就默默的下定决心,以后好好学习!我试着去改变以前的坏毛病,我尽力去做.我不敢保证,我以后会做的有多好,但我能保证以后我会尽力去做我应该做的事情.希望有时候,你们也可以了解一下我.有时候,我真的好累好累.至于我以后会做的怎么样,我不能保证,但我可以保证我会尽力去做,努力做到做好!
或者跟老师说,开家长会时,我家长有事没去!我不知道要怎么写勒!
一,简述会议的时间地点,召开目的等
二,会议的议程:1。班主任对学期班级整体情况的简报。如平均分,排名,参与活动。
2。回顾:对特殊事件的陈述和总结。如班级参加竞赛的成绩,不良事件的解决处理。
3。学生和家长提出意见,家长、学生、老师对此的考虑和解决办法。
4。对于班级未来发展目标的规划与实施方案。
三,作者的个人感受和总结,现在的不足和亟待改善的方法,今后的努力方向。
主要还是谈谈学习方法,英语像能把错的题目抄写下来,再练习,多读课本,数学多做课外练习等等,语文就经常写一些小练笔。关键是认真的态度就够了
上大学了,作为新的大学生将要开始自己求学、就业的人生,离开家,后面在家的时候会越来越少了。回头想想十二年(加幼儿园十五年)来,家长对我们的关心、帮助很多。我们应该写一封信给家长,表达一下我们的感谢之情。我想主要应该写如下几个方面:
1、简单回顾一下十二年来的求学情况,对父母表示感谢;
2、自己成年了,上大学了,准备大学期间怎么学习、怎么锻炼自己等;
3、讲一下自己未来大学毕业后将有什么打算(理想)
最后再次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表示感谢,同时也让父母放心,自己会独立处理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及相关的关系,如果有什么问题会及时跟父母汇报并请教。
又是一年一度的家长会,我们五一班所有同学都很忐忑,生怕老师在家长会时批评自己。我回到家里等着老妈。时间艰涩的流动着,似乎每一秒钟我的心情都会添加一份紧张。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把老妈给等来了。
老妈一进屋,我既紧张又激动,迫不及待的跑过去问她:”怎样?怎样?让我听听都讲了什么?“
老妈语重心长地说:”虽然经过了几个小时的时间,但感觉真是意犹未尽。这次家长会的主题是以德树人。校长讲了许多关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人事件。然后是各科老师的细致讲解。陈老师和我们说了你们还缺少努力目标,集体观念也不怎么强。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上操,加油!孩子们要热爱集体,主动做事,有多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班级活动。你要多参加一些史家传媒活动,屋顶绿化,多了解一些知识。陈老师让你们多练习一些楷书,字写得漂亮一点。要多看书,每天都要坚持听写,省的听写老是考不了100分!“
我听懂了,然而我懂得不仅仅是老妈说的话,更是陈老师的那一片关心同学的心。
下一篇:新年总结怎么写(新年的总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