摽梅之年 (biào mén zhī nián) 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
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望梅止渴 (wàng méi zhǐ kě)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驿寄梅花 (yì jì méi huā) 请邮差寄送梅花。
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 摽梅之年 鹤子梅妻 梅妻鹤子 妻梅子鹤 青梅竹马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说梅止渴 望梅阁老 望梅止渴 雪胎梅骨 香药脆梅 驿寄梅花 驿路梅花 盐梅相成 盐梅之寄 盐梅舟楫 驿使梅花 止渴思梅 止渴望梅=========================。
.春落梅枝头。每逢春寒料峭,瑞雪纷飞的残冬,梅花盛开了。
清香馥郁芳扑鼻。梅园里红梅、白梅、绿梅、墨梅,竞相开放。
红的似片片朝霞,白的粉妆玉琢,绿的清翠欲滴,黑的庄重脱俗,使人目不暇接。那洁白素净的玉蝶梅如翡翠的绿萼梅,胭脂点珠的朱砂梅,红颜淡妆的宫粉梅,浓艳如墨的墨梅,萼红瓣白的红梅,木蕊发红的骨里红,铁骨虬枝的龙游梅,枝若垂柳的垂枝梅,枝干和花蕊都向下,宛若探身弄影的照水梅……千姿百态、争丽斗妍,灿烂芬芳。
随风飘动,像五彩云霞装扮着大地;风送幽香,点缀着残冬,使人间生出盎然春意。"烟姿玉骨,淡淡东风色,勾引春光一半出。
"随着梅香的飘拂,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转瞬就要到了。 梅先天下春,这是梅最可贵之处 。
.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它冒着凛冽的寒风,傲雪凌霜;它在冰中育蕾,雪中开花;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
梅花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意志,历来被人们当作崇高品格和高洁气质的象征。元代诗人杨维帧咏之:"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梅花,是一种蔷薇科樱桃属植物)落叶乔木。别名又叫梅、春梅、干枝梅、獠。
梅花分五瓣,花色有白、红、淡绿、淡红等。以白色和淡红色为主。
花先于叶子开放,果实可分青梅(绿色)、白梅(青白色)、花梅(带红色)三种,除供鲜食外,还可制蜜饯和果酱。未熟的果经过加工就是乌梅。
乌梅原产我国, 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 我国植梅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了。
.《诗经》里有:"漂有梅,其实七分"的记载。
1975年在河南安阳殷代墓葬中出土的铜鼎里,发现了一颗梅核,距今已有三千二百年了。春秋战国时期爱梅之风已很盛,人们已从采梅果为主要目的而过渡到赏花。
"梅始以花闻天下",人们把梅花和梅子作为馈赠和祭祀的礼品,到了汉晋南北朝,艺梅咏梅之风日盛。《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米梅、胭脂梅。
"又:"汉上林苑有同心梅,紫蒂梅、丽友梅。"晋代陆凯,是东吴名将陆逊之侄,曾做过丞相,文辞优雅。
陆凯有个文学挚友范晔(即《后汉书》作者)在长安。他在春回大地,早梅初开之际,自荆州摘下一枝梅花,托邮驿专赠范晔,并附短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春"而且可以寄赠,自陆凯始,以梅花传递友情,传为佳话。到南北朝,有关梅花的诗文、轶事也多了。
《金陵志》云:"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这可能是用梅花图案美容的开端。
据史料记载:隋人赵师雄在罗浮山遇见梅花仙子,故事美丽动人。说明当时人们也爱梅成风。
.杭州孤山的梅花在唐时已闻名于世。
诗人白居易在离开杭州时,写了一首《忆杭州梅花,因叙旧寄萧协律》,诗云:"三年闷闷在余杭,曾与梅花醉几场;伍祖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唐代名臣宋环在东川官舍见梅花怒放于榛莽中,归而有感,遂作《梅花赋》,诗中有"独步早春,自全其天",谅不移本性,方可俪于君子之节"等赞语。
此外,如杜甫、李白等诸多名家均有咏梅诗篇。曾一度为唐明皇李隆基大见宠幸的江来苹,性喜梅花。
据《梅妃传》记:"所居栏槛、悉植数枝……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上(唐明皇)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
"北宋处士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南宋范成大是位赏梅、咏梅、艺梅、记梅的名家。
他在苏州石湖辟范村,搜集梅花品种12个,并在1186年写成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梅花专著:《梅谱》。1191年冬,词人、音乐家姜夔住在范成大石湖梅园中,正值梅花盛开。
他自度新曲,填了两首咏梅词,名曰:《暗香》、《疏影》,音节谐婉,极受范的赞赏。 。
.元代有个爱梅、咏梅、艺梅、画梅成癖的王冕,隐居于九里山,植梅千株,自题所居为"梅花屋"。又工画墨梅,花密枝繁,行笔刚健,有时用胭脂作没骨梅,别具风格。
其《墨梅》诗名扬天下: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用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还写过一篇《梅华传》,把《三国演义》中的"望梅止渴"故事改写成了一篇趣味盎然的童话:大将军曹操行军迷路,军士渴甚,愿见梅氏。
梅聚族谋曰:"老瞒(笔者注:。
1、梅花花神 梅花的花神相传是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
在某一年的正月初七,寿阳公主到宫里梅花林赏梅,一时困倦,就在殿檐下小睡,正巧有朵梅花轻轻飘飘落在她的额上,留下五瓣淡淡红色的痕迹。 寿阳公主醒后,宫女都觉得原本妩媚动人的她,又因梅花瓣而更添几分美感,于是纷纷效仿,以梅花印在额头上,称为“梅花妆”。
世人便传说公主是梅花的精灵变成的,因此寿阳公主就成了梅花的花神。 2、梅花妆 古妇女之妆饰。
是指女子在额上贴一梅花形的花子妆饰。相传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公主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自后有“梅花妆”。
参阅唐韩鄂《岁·华纪丽·人日梅花妆》。其式,在额上画一圆点,或多瓣梅花状,唐时很流行。
3、梅花仙子 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时,夜里梦见与一位装束朴素的女子一起饮酒,这位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位绿衣童子,在一旁笑歌欢舞。 天将发亮时,赵师雄醒来,坐起来一看,自己却睡在一棵大梅花树下,树上有欢鸟在欢唱。
原来梦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树,绿衣童子就是翠鸟。这时,月亮已经落下,天上的星星叮已横斜,赵师雄自一人惆怅不已。
后用为梅花的著名典故。 4、驿寄梅花 三国吴将陆逊的族子陆凯,与范晔是好友。
两人一处江南,一居长安,山川阻隔,常怀思念。冬日适有传递公文的驿吏南来,陆凯便折了一枝寒梅,命驿吏携往长安赠与范晔,并作《赠范晔》诗一首。
诗云:“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后因以“驿寄梅花”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 5、踏雪寻梅 唐开元年间,在襄阳鹿门山到大王洲的汉水沙滩上,诗人孟浩然总是在沙滩上走来走去。
人们好奇地问他是否在寻找什么东西时,孟浩然抬头答道:“我在寻梅”。 乡亲们再看他在雪地上踩出的脚印,真像是一朵朵“梅花”散落在大王洲上。
因此有人送了孟浩然一首打油诗:“数九寒天雪花飘,大雪纷飞似鹅毛。浩然不辞风霜苦,踏雪寻梅乐逍遥。”
而孟浩任在风雪中骑驴过灞桥,踏雪寻梅,也成为我国古代诗人的佳话。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
梅花碑 早年间,杭州有心灵手巧的老石匠。 这老石匠凿了一辈子的石头,雕了一辈子石头,胡须头发都白啦。
别的什么也没有,只落下一身好手艺,在杭、嘉、湖三府出了名。 老石匠年纪老了,背驼啦,眼也花啦,但他仍旧天天上山。
有一天,老石匠在南山脚下发现一块白花花的石头,那石头仿佛映着一株树影子,老石匠疑心自己眼花,揉揉眼睛再仔细看看,可不是! 清清楚楚地映着一株梅花影子,就象长在石头一般。 老石匠伸手在石头上摸摸,平平的,光光的,那石头好比姑娘媳妇剌绣的白绫,才描上花样儿还没动手绣呢。
老石匠越看越喜爱,越看越舍不得离开,便使出全身力气,把那块石头挖起,一步一踉跄地背回家来。 老石匠对着石头看了三个月,摸了三个月,又想了三个月,才动手在石头上雕刻起来。
这石头好坚硬呀!一凿下去只崩起一粉未,一锤下去只冒出几颗火星。 但是老石匠不灰心,没馁气,只管一锤一凿地雕下去。
锤呀凿呀,十日雕个瓣,百日刻朵花,过了一月又一月,过了一年又一年,老石匠一天不停地雕,白日黑夜地刻,终于把那株梅花雕在石头上了。 梅花雕成了。
多美的梅花啊,迎着春风,向着朝霞,白玉似地开满一树。 老石匠的心血呕尺了,老石匠死在梅花边。
老石匠没有儿女,也没有产业,大家都敬重他,便把他埋在一块公地里,将他最后雕成的这块梅花碑竖在坟顶。 年代过得久了,奇怪的事情也就出现啦! 石碑上的梅花变得会开会谢,每年春天,别的树上梅花才含苞,石碑上的梅花却已经盛开; 夏天,别的树儿刚青,石碑上梅树早已一片葱郁; 秋天,别的树上叶儿落得一片不剩的时候,石碑上的梅树才开始落叶; 冬天,西北风把别的梅树乱和七歪八斜,只有石碑上的梅树挺立在那里一动不动。
这块石碑还能预报天气:天要晴时,石碑上明晃晃、亮光光的;天将阴时,石碑上雾雾、潮卤卤的; 天快要下雨时,石碑上阴沉沉、湿漉漉的。 人们从这块石碑上就可以知道时令节气,天晴落雨。
有了这块石碑,农家犁地下种就不会错安排;出门人该歇该行心里有定准。 大家都很喜爱这块石碑,把它当做宝贝。
有一年春天,杭州来了一个大官。 大官早听说过这块奇妙的石碑。
他到杭州不久,便带着一群手下人,一到了老石匠的坟地,一看,雕在石碑上的梅花果然盛开着。 他高兴极啦,回去和狗头师爷一商量,就在老石匠坟地旁边造了一座衙门,筑起一堵围墙,把那块石碑围进后花园里,还堂而皇之地贴出布告说:这是一块公地,公地官有,庶民不得进入。
说奇怪也真奇怪,这块石碑被围进大官的花园里,不到两天,碑上的梅花便渐渐隐谢了。 以后,不论天晴落雨,石碑上始终是阴沉沉、湿漉漉的。
慢慢地,石碑上爬满了青苔,不但没有一丝光彩,而且变得难看极了。 为了这事,大官闷得饭不想吃,愁得觉睡不着,整天在石碑前后打转转。
狗头师爷见了,便过来献计:“老爷,我看这是地气潮湿的缘故,如果在石碑脚下架起火来烘一烘,烘干潮气便会好了。”大官听听有道理,边忙叫人搬来干柴木炭。
在老石匠的坟顶上烧起来。 火苗一舐到石碑,轰的一声,便爆裂开来,熊熊的火焰喷射得好远好远; 一霎工夫,衙门和花园都烧了起来。
大官和师爷想逃也逃不及,便烧死在里面。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把衙门烧成一片瓦砾,只在大门前面剩下半截焦烂的旗杆。
这块奇妙的石碑是就这样毁掉的。
摽梅之年 (biào mén zhī nián) 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望梅止渴 (wàng méi zhǐ kě)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驿寄梅花 (yì jì méi huā) 请邮差寄送梅花.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 摽梅之年 鹤子梅妻 梅妻鹤子 妻梅子鹤 青梅竹马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说梅止渴 望梅阁老 望梅止渴 雪胎梅骨 香药脆梅 驿寄梅花 驿路梅花 盐梅相成 盐梅之寄 盐梅舟楫 驿使梅花 止渴思梅 止渴望梅.春落梅枝头.每逢春寒料峭,瑞雪纷飞的残冬,梅花盛开了.清香馥郁芳扑鼻.梅园里红梅、白梅、绿梅、墨梅,竞相开放.红的似片片朝霞,白的粉妆玉琢,绿的清翠欲滴,黑的庄重脱俗,使人目不暇接.那洁白素净的玉蝶梅如翡翠的绿萼梅,胭脂点珠的朱砂梅,红颜淡妆的宫粉梅,浓艳如墨的墨梅,萼红瓣白的红梅,木蕊发红的骨里红,铁骨虬枝的龙游梅,枝若垂柳的垂枝梅,枝干和花蕊都向下,宛若探身弄影的照水梅……千姿百态、争丽斗妍,灿烂芬芳.随风飘动,像五彩云霞装扮着大地;风送幽香,点缀着残冬,使人间生出盎然春意."烟姿玉骨,淡淡东风色,勾引春光一半出."随着梅香的飘拂,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转瞬就要到了. 梅先天下春,这是梅最可贵之处 .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它冒着凛冽的寒风,傲雪凌霜;它在冰中育蕾,雪中开花;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梅花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意志,历来被人们当作崇高品格和高洁气质的象征.元代诗人杨维帧咏之:"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梅花,是一种蔷薇科樱桃属植物)落叶乔木.别名又叫梅、春梅、干枝梅、獠.梅花分五瓣,花色有白、红、淡绿、淡红等.以白色和淡红色为主.花先于叶子开放,果实可分青梅(绿色)、白梅(青白色)、花梅(带红色)三种,除供鲜食外,还可制蜜饯和果酱.未熟的果经过加工就是乌梅.乌梅原产我国, 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 我国植梅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了..《诗经》里有:"漂有梅,其实七分"的记载.1975年在河南安阳殷代墓葬中出土的铜鼎里,发现了一颗梅核,距今已有三千二百年了.春秋战国时期爱梅之风已很盛,人们已从采梅果为主要目的而过渡到赏花."梅始以花闻天下",人们把梅花和梅子作为馈赠和祭祀的礼品,到了汉晋南北朝,艺梅咏梅之风日盛.《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米梅、胭脂梅."又:"汉上林苑有同心梅,紫蒂梅、丽友梅."晋代陆凯,是东吴名将陆逊之侄,曾做过丞相,文辞优雅.陆凯有个文学挚友范晔(即《后汉书》作者)在长安.他在春回大地,早梅初开之际,自荆州摘下一枝梅花,托邮驿专赠范晔,并附短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春"而且可以寄赠,自陆凯始,以梅花传递友情,传为佳话.到南北朝,有关梅花的诗文、轶事也多了.《金陵志》云:"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这可能是用梅花图案美容的开端. 据史料记载:隋人赵师雄在罗浮山遇见梅花仙子,故事美丽动人.说明当时人们也爱梅成风..杭州孤山的梅花在唐时已闻名于世.诗人白居易在离开杭州时,写了一首《忆杭州梅花,因叙旧寄萧协律》,诗云:"三年闷闷在余杭,曾与梅花醉几场;伍祖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唐代名臣宋环在东川官舍见梅花怒放于榛莽中,归而有感,遂作《梅花赋》,诗中有"独步早春,自全其天",谅不移本性,方可俪于君子之节"等赞语.此外,如杜甫、李白等诸多名家均有咏梅诗篇.曾一度为唐明皇李隆基大见宠幸的江来苹,性喜梅花.据《梅妃传》记:"所居栏槛、悉植数枝……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上(唐明皇)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北宋处士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南宋范成大是位赏梅、咏梅、艺梅、记梅的名家.他在苏州石湖辟范村,搜集梅花品种12个,并在1186年写成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梅花专著:《梅谱》.1191年冬,词人、音乐家姜夔住在范成大石湖梅园中,正值梅花盛开.他自度新曲,填了两首咏梅词,名曰:《暗香》、《疏影》,音节谐婉,极受范的赞赏. .元代有个爱梅、咏梅、艺梅、画梅成癖的王冕,隐居于九里山,植梅千株,自题所居为"梅花屋".又工画墨梅,花密枝繁,行笔刚健,有时用胭脂作没骨梅,别具风格.其《墨梅》诗名扬天下: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用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还写过一篇《梅华传》,把《三国演义》中的"望梅止渴"故事改写成了一篇趣味盎然的童话:大将军曹操行军迷路,军士渴甚,愿见梅氏.梅聚族谋曰:"老瞒(笔者注:曹操小名)垂涎汉鼎,人不韪(不韪即不同意)之.吾家世清白.慎勿与语.竟匿不出."王冕借赞扬梅花蔑视权贵的精神来暗喻自己的人格.南宋爱国诗人陆放。
由于梅花是冬天开的,所以他傲雪独立的精神为人们所赞誉,他代表着坚强、高雅,是岁寒三友之一,花中四君子之首,所以常被夸赞和比喻有着坚贞不屈,不为世俗所染的人。
试举例如下:【苏武】西汉大臣。(前140—前60)字子卿。
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
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林逋】,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工行草,书法瘦挺劲健。看轻官场,孤高性傲,喜恬淡,勿趋荣利,如同梅花一样。
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
诗作《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描绘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风姿,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林逋终生不仕不娶,无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文天祥】南宋末年丞相,曾组织抗元保宋,九死一生。南宋灭亡时被俘。
元庭以丞相之位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以身报国。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所写诗作《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名句,这也正是文天祥民族气节的写照。【鲁迅】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北京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物价飞涨,北大的教授们没法生活下去。国民党就向人们发美军的救济粮。
以朱自清为代表的一批教授们宁可饿死也不去领救济粮。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回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星期六,我和同学约好去红梅公园赏梅,我们刚走进公园,一阵阵香味就扑面而来,我们迎着香味前进,不一会儿一棵棵高大的梅树映入眼帘,梅花的花朵不大,但已经开了不少了。瞧!树杆上,树枝多而不乱,各色的梅花在树枝上竞相开放,它们姿态不一:有的独个儿站在那;有的和别的花靠在一起,好像还没睡醒;有的簇拥在一起,好像在说:“伙伴们,天气太冷了,我们快聚在一起取暖呀!”;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好像一只只蝴蝶正要展翅飞翔;还有的含笑怒放,好像一位位美丽的少女。我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朵美丽的梅花,在枝头和同伴们一起快乐地嬉戏。枝头变成了我的“摇篮”,只要有风吹过,枝头就会轻轻地随风飘动。晚上,只要有风吹过,树叶就轻轻地摇晃,还不停发出“沙沙”的响声,给我演奏摇篮曲,伴我进入梦乡。忽然间吹来的一阵寒风将我从美梦中惊醒,我才记起我不是梅花,我是在看梅花呢!
梅花把美留给了洁白无瑕的天地,点缀那白茫茫的世界,有了梅花的红色,世界的一切就显得更加的美好它也香,却又有谁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艰辛;它俏,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傲雪斗霜、不怕困难、谦虚乐观。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一抹余红换来春满天地。它是最超凡脱俗的花;是最坚韧的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在寒冬里傲霜斗雪,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当别的花枯萎零落,花残叶败时,梅花却昂首怒放,独树一帜,傲然挺立在这冰天雪地中。
虽然梅花在冬季里开放虽然不像玫瑰一样婀娜,也不象君子兰一样高贵,但是大自然的美好培育了梅花独特的品格和精神。梅花不畏严寒,不俱风雪的品格时时激励着我;梅花把美丽和清香献给世界,把寂寞留给自己的精神时时鼓励着我。我要把梅花永远装在心里,让我的心和梅花的品格一起跳动!
上一篇:西安日报官网(西安日报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