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简短故事
admin
2023-02-23 18:16:56
0

1.关于李商隐的一些小故事

提李商隐,第一联想就是他那些情意绵绵的爱情诗,在大伙的丰富想象力中,这家伙的拍拖波折不知有多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奇的是,除了原配,没人知道李商隐究竟和谁怎么样地轰轰烈烈、死去活来过。 千百年来,好事者对李商隐情诗的胡说八道可以堆满半个图书馆,飞出来的口水足够解决全球的缺水危机,但没一个不是异想天开、自说自话。

李商隐身上越发散布着一股惆怅迷离、神秘幽邃、缠绵悱恻,要是统计一下李商隐的歌友会,估计女“粉丝”得占到七成强。 不过李商隐这厮重色轻友,对兄弟不太够朋友。

他一辈子走背字,和他对哥们儿不仗义严重相关。 初次恋爱未遂 李商隐的情诗中不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凡是谈过恋爱的,不少人都拿来派过用场。

但他的情诗意思晦涩模糊,即便是那些名句,往往也不知具体所指。 好比王家卫的电影,根本就不明白他老兄想拍什么,但好多人就是吃半夜戴墨镜的这一套。

除了李商隐诗风隐僻幽远之外,好像他也有难言之隐,因此有意遮掩。故此虽然关于李商隐的情史议论纷纷,但都是痴人说梦型的信口雌黄,和时下那些古装电视剧是一个套路。

李商隐自己肯认账的,是他年轻时候的一段未遂冒险。 女方叫柳枝,是一位17岁的姑娘,善解音律。

李商隐的一位堂兄李让山和柳枝是邻居,一天,李让山偶尔吟诵李商隐的一首诗,柳枝听见后问是谁写的。李让山照实说了,柳枝扯下衣带打上结,请李让山送给李商隐求诗。

第二天,李商隐和李让山一起路过柳枝家门口,遇见柳枝头挽双髻、抱立扇下,看见李商隐后,就说3天后将焚香相待。 唐朝人确实够开放,从素不相识到约会这样迅速高效,比美国言情片还干净利落。

谁知道和李商隐约好准备同去京城的一个哥们儿,不早不晚在这个时候搞了个恶作剧,偷了李商隐的行装就先跑了。李商隐没办法,只得去追赶朋友。

后来李让山也到了京城,说柳枝已经被某大官僚娶走。 战斗还没打响,就草草收兵,按理说谈不上刻骨铭心。

但李商隐回忆柳枝时,说她作海天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看来很是动心,《柳枝五首》也写得一如既往地情深义重。以他这样不折不扣的多情种子,难怪大家猜测他的故事绝不会那么简单。

其他的哀怨幽怨情节,只能在他的诗里面胡思乱想了。 白居易想转世当他儿子 李商隐确实有两把刷子,他17岁拜见任职节度使的令狐楚时,令狐楚就对他青眼有加。

令狐楚不是一般角色,不仅身为一方诸侯,而且令狐楚的骈文、韩愈的古文、杜甫的诗歌当时被公认为“三绝”。皇帝老子对令狐楚的文字也极其推崇,到了只看奏章的文风就知道哪个是令狐楚大作的地步。

令狐楚这么一位大手笔,一见李商隐这么个无名的穷酸小子就把他收为门生,还鼓励李商隐和自己的子侄令狐袊等人多多厮混,建立点人脉,对他才华的器重很不一般。 李商隐名声在外后,因为当时没有明星的电视采访,时人对他只是闻名未见真容。

一次李商隐出门住店,旁边有一帮客人喝得半醉,正以《木兰花》为题赋诗。转头看见李商隐,就以唐朝人惯有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劲头请他过来一起happy,李商隐当场也写了一首,众客看了大惊,忙问老兄是何方神圣,李商隐一报家门,众客再惊,酒全醒了:原来是当红一线明星李哥,难怪出手如此不凡,有眼不识金镶玉,恕罪恕罪! 最离谱的是白居易对李商隐的称道。

李商隐成名时,白居易早就告老还乡,看见李商隐的文章一下就成为他的老“粉丝”,对李商隐很酷地冒出来一句:我死后,能够转世投胎当你儿子就心满意足了。对偶像的忠诚度简直高得可怕。

白居易谢世后几年,李商隐生了儿子,想起白居易的话,就给儿子起名字叫“白老”,大概算是对前辈遗愿的尊重。 不料白老长大后木讷蠢钝,不怎么灵光,看来不像是白居易转世,倒像是郭靖的前身。

著名的花花公子温庭筠就拿白老开涮:你小子要是白居易的后生,那不是丢老白的脸吗? 柳枝,洛中里娘也。父饶好贾,风波死湖上。

其母不念他儿子,独念柳枝。生十七年,涂妆绾髻,未尝竟,已复起去,吹叶嚼蕊,调丝擪管,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

居其旁,与其家接故往来者,闻十年尚相与,疑其醉眠梦物断不娉。余从昆让山,比柳枝居为近。

他日春曾阴,让山下马柳枝南柳下,咏余《燕台诗》,柳枝惊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让山谓曰:“此吾里中少年叔耳。”柳枝手断长带,结让山为赠叔乞诗。

明日,余比马出其巷,柳枝丫鬟毕妆,抱立扇下,风障一袖,指曰:“若叔是?后三日,邻当去溅裙水上,以博山香待,与郎俱过。”余诺之。

会所友有偕当诣京师者,戏盗余卧装以先,不果留。雪中让山至,且曰:“为东诸侯取去矣。”

明年,让山复东,相背于戏上,因寓诗以墨其故处云。 女方叫柳枝,是一位17岁的姑娘,善解音律。

李商隐的一位堂兄李让山和柳枝是邻居,一天,李让山偶尔吟诵李商隐的一首诗,柳枝听见后问是谁写的。李让山照实说了,柳枝扯下衣带打上结,请李让山送给李商隐求诗。

第二天,李商隐和李让山一起路过柳枝家门口,遇见柳枝头挽双髻、抱立扇下,看见李商隐后,就说3天后将焚香相待。 唐朝人确实。

2.李商隐 的一个小故事

1、一群文人在洞庭湖中泛舟游玩,有人提议以木兰为题作诗。于是众人一边饮酒一边轮流赋诗。这时,突然出现一位贫穷的书生,口占一绝:“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吟罢隐身而去。大家都感到惊奇,以为是诗人的鬼魂出现,后来大家才发现原来他就是李商隐。

2、白居易晚年非常喜爱李商隐的诗,曾经开玩笑地说:希望我死后能够投胎当你的儿子。后来李商隐儿子衮师出生,李商隐为他取小名叫“白老”。

3、唐开成三年春,李商隐参加了吏部博学宏词科的考试,但录取并拟官职后,却意外地被中书驳下。这样,开成三年暮春,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来到离长安五百里的泾州,在泾原幕府为从事,担任文字之役。就在这时,他与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七女儿相爱并成婚。从此开始了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有诗为证: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

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

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3.李商隐小故事

传说 与李商隐有关的传说,散见于后世的史料笔记中。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记载:在令狐楚去世后多年的某个重阳节,李商隐拜访令狐绹,恰好令狐绹不在家。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曾经多次向身居高位的令狐绹陈诉旧情,希望得到提携,都遭到对方的冷遇。

感慨之余,就题了一首诗在令狐绹家的厅里:“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委婉地讽刺令狐绹忘记旧日的友情。令狐绹回来看到这首诗,既惭愧又惆怅,于是令人将这间厅锁起来,终生不开。

后来又有人说,这首诗令狐绹恼羞成怒,很想铲除题诗的墙壁,但由于这首诗里有出现了他父亲的名字(“楚”),按照当时的习俗,他无法毁掉诗作,就只好锁上门不看。也因此更加嫉恨李商隐。

宋姚宽《西溪丛语》中记载唐末流传的一个故事:一群文人在洞庭湖中泛舟游玩,有人提议以木兰为题作诗。于是众人一边饮酒一边轮流赋诗。

这时,突然出现一位贫穷的书生,口占一绝:“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吟罢隐身而去。大家都感到惊奇,后来得知,这人就是李商隐的鬼魂。

在另一个版本(宋李颀《古今诗话》)中并没有鬼魂出现,是一群诗人在长安聚会时,有人朗诵这首诗,大家才发现原来他就是李商隐。 宋蔡居厚《蔡宽夫诗话》中说:白居易晚年非常喜爱李商隐的诗,曾经开玩笑地说:希望我死后能够投胎当你的儿子。

后来李商隐儿子衮师出生,李商隐为他取小名叫“白老”。 宋李颀《古今诗话》中记载:北宋杨亿、刘筠等人互相以诗唱和,创立“西昆体”,以学习李商隐的诗歌风格著名。

当时有一位职业演员扮演李商隐,穿着破烂的衣服,对别人说:杨亿他们生生撕破了我的衣服。引起大家的笑声。

有人用这个故事来讽刺“西昆体”诗派对李商隐的继承是生吞活剥。

4.关于李商隐的一些小故事

提李商隐,第一联想就是他那些情意绵绵的爱情诗,在大伙的丰富想象力中,这家伙的拍拖波折不知有多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奇的是,除了原配,没人知道李商隐究竟和谁怎么样地轰轰烈烈、死去活来过。 千百年来,好事者对李商隐情诗的胡说八道可以堆满半个图书馆,飞出来的口水足够解决全球的缺水危机,但没一个不是异想天开、自说自话。

李商隐身上越发散布着一股惆怅迷离、神秘幽邃、缠绵悱恻,要是统计一下李商隐的歌友会,估计女“粉丝”得占到七成强。 不过李商隐这厮重色轻友,对兄弟不太够朋友。

他一辈子走背字,和他对哥们儿不仗义严重相关。 初次恋爱未遂 李商隐的情诗中不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凡是谈过恋爱的,不少人都拿来派过用场。

但他的情诗意思晦涩模糊,即便是那些名句,往往也不知具体所指。 好比王家卫的电影,根本就不明白他老兄想拍什么,但好多人就是吃半夜戴墨镜的这一套。

除了李商隐诗风隐僻幽远之外,好像他也有难言之隐,因此有意遮掩。故此虽然关于李商隐的情史议论纷纷,但都是痴人说梦型的信口雌黄,和时下那些古装电视剧是一个套路。

李商隐自己肯认账的,是他年轻时候的一段未遂冒险。 女方叫柳枝,是一位17岁的姑娘,善解音律。

李商隐的一位堂兄李让山和柳枝是邻居,一天,李让山偶尔吟诵李商隐的一首诗,柳枝听见后问是谁写的。李让山照实说了,柳枝扯下衣带打上结,请李让山送给李商隐求诗。

第二天,李商隐和李让山一起路过柳枝家门口,遇见柳枝头挽双髻、抱立扇下,看见李商隐后,就说3天后将焚香相待。 唐朝人确实够开放,从素不相识到约会这样迅速高效,比美国言情片还干净利落。

谁知道和李商隐约好准备同去京城的一个哥们儿,不早不晚在这个时候搞了个恶作剧,偷了李商隐的行装就先跑了。李商隐没办法,只得去追赶朋友。

后来李让山也到了京城,说柳枝已经被某大官僚娶走。 战斗还没打响,就草草收兵,按理说谈不上刻骨铭心。

但李商隐回忆柳枝时,说她作海天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看来很是动心,《柳枝五首》也写得一如既往地情深义重。以他这样不折不扣的多情种子,难怪大家猜测他的故事绝不会那么简单。

其他的哀怨幽怨情节,只能在他的诗里面胡思乱想了。 白居易想转世当他儿子 李商隐确实有两把刷子,他17岁拜见任职节度使的令狐楚时,令狐楚就对他青眼有加。

令狐楚不是一般角色,不仅身为一方诸侯,而且令狐楚的骈文、韩愈的古文、杜甫的诗歌当时被公认为“三绝”。皇帝老子对令狐楚的文字也极其推崇,到了只看奏章的文风就知道哪个是令狐楚大作的地步。

令狐楚这么一位大手笔,一见李商隐这么个无名的穷酸小子就把他收为门生,还鼓励李商隐和自己的子侄令狐袊等人多多厮混,建立点人脉,对他才华的器重很不一般。 李商隐名声在外后,因为当时没有明星的电视采访,时人对他只是闻名未见真容。

一次李商隐出门住店,旁边有一帮客人喝得半醉,正以《木兰花》为题赋诗。转头看见李商隐,就以唐朝人惯有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劲头请他过来一起happy,李商隐当场也写了一首,众客看了大惊,忙问老兄是何方神圣,李商隐一报家门,众客再惊,酒全醒了:原来是当红一线明星李哥,难怪出手如此不凡,有眼不识金镶玉,恕罪恕罪! 最离谱的是白居易对李商隐的称道。

李商隐成名时,白居易早就告老还乡,看见李商隐的文章一下就成为他的老“粉丝”,对李商隐很酷地冒出来一句:我死后,能够转世投胎当你儿子就心满意足了。对偶像的忠诚度简直高得可怕。

白居易谢世后几年,李商隐生了儿子,想起白居易的话,就给儿子起名字叫“白老”,大概算是对前辈遗愿的尊重。 不料白老长大后木讷蠢钝,不怎么灵光,看来不像是白居易转世,倒像是郭靖的前身。

著名的花花公子温庭筠就拿白老开涮:你小子要是白居易的后生,那不是丢老白的脸吗? 柳枝,洛中里娘也。父饶好贾,风波死湖上。

其母不念他儿子,独念柳枝。生十七年,涂妆绾髻,未尝竟,已复起去,吹叶嚼蕊,调丝擪管,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

居其旁,与其家接故往来者,闻十年尚相与,疑其醉眠梦物断不娉。余从昆让山,比柳枝居为近。

他日春曾阴,让山下马柳枝南柳下,咏余《燕台诗》,柳枝惊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让山谓曰:“此吾里中少年叔耳。”柳枝手断长带,结让山为赠叔乞诗。

明日,余比马出其巷,柳枝丫鬟毕妆,抱立扇下,风障一袖,指曰:“若叔是?后三日,邻当去溅裙水上,以博山香待,与郎俱过。”余诺之。

会所友有偕当诣京师者,戏盗余卧装以先,不果留。雪中让山至,且曰:“为东诸侯取去矣。”

明年,让山复东,相背于戏上,因寓诗以墨其故处云。 女方叫柳枝,是一位17岁的姑娘,善解音律。

李商隐的一位堂兄李让山和柳枝是邻居,一天,李让山偶尔吟诵李商隐的一首诗,柳枝听见后问是谁写的。李让山照实说了,柳枝扯下衣带打上结,请李让山送给李商隐求诗。

第二天,李商隐和李让山一起路过柳枝家门口,遇见柳枝头挽双髻、抱立扇下,看见李商隐后,就说3天后将焚香相待。 。

5.李商隐的小故事

李商隐年少有为,而且关心国家大事,目睹唐朝国运衰微,忧心如焚,在事业上更有远大抱负。

13岁那年,他看到朝纲不振,君臣昏庸,就写了一首《富平少侯》诗。 诗中写一个富平少侯张放,13岁就承袭侯爵之位,身居尊位,骄奢豪侈,醉生梦死,不忧国事。

实际上并无其人,只不过是李商隐杜撰假托的人物。 很明显,写作的目的是讥讽那些不谋国事的权贵的。

13岁就有如此手笔,真是难能可贵! 良师益友 李商隐的启蒙教育可能来自他的父亲,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则是他回到故乡后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这位堂叔父曾上过太学,但没有做过官,终身隐居。

据李商隐回忆,这位叔父在经学、小学、古文、书法方面均有造诣,而且对李商隐非常器重。受他的影响,李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

大约在他16岁时,写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今不存),获得一些士大夫的赞赏。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

令狐楚是李商隐求学生涯中又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本人是骈体文的专家,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不仅教授他骈体文的写作技巧,而且还资助他的家庭生活,鼓励他与自己的子弟交游。在令狐楚的帮助下,李商隐的骈体文写作进步非常迅速,由此他获得极大的信心,希望可以凭借这种能力展开他的仕途。

在这一时期(大和四年,公元830年)的《谢书》中,李商隐表达了对令狐楚的感激之情以及本人的踌躇满志:“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自蒙夜半传书后,不羡王祥有佩刀。”

6.李商隐的故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是晚唐著名诗人。开成二年(八三七)进士。

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牛党掌权后,打击一切与李党有关的人,从此李商隐一直被压抑而抬不起头。

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关于李商隐的小故事:1、一群文人在洞庭湖中泛舟游玩,有人提议以木兰为题作诗。

于是众人一边饮酒一边轮流赋诗。这时,突然出现一位贫穷的书生,口占一绝:“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吟罢隐身而去。

大家都感到惊奇,以为是诗人的鬼魂出现,后来大家才发现原来他就是李商隐。 2、白居易晚年非常喜爱李商隐的诗,曾经开玩笑地说:希望我死后能够投胎当你的儿子。

后来李商隐儿子衮师出生,李商隐为他取小名叫“白老”。 3、唐开成三年春,李商隐参加了吏部博学宏词科的考试,但录取并拟官职后,却意外地被中书驳下。

这样,开成三年暮春,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来到离长安五百里的泾州,在泾原幕府为从事,担任文字之役。就在这时,他与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七女儿相爱并成婚。

从此开始了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有诗为证: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

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

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7.诗人李商隐简短简介 急用

李商隐唐代诗人。

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

自称与皇室同宗,但高、曾祖以下几代都只做到县令县尉、州郡僚佐一类下级官员。所谓“宗绪衰微,簪缨殆歇”、“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这类自述真实地反映了他比较寒微的处境。

李商隐一生经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文宗开成二年以前,是他的青少年时期。

16岁著有《才论》、《圣论》,以古文为士大夫所知。文宗大和三年,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召聘入幕。

大和六年,令狐楚调任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李商隐随至太原。以后曾有短时期在兖海观察使崔戎幕府逗留。

开成二年登进士第。这个阶段存留的诗作不多,但已形成重要的开端。

其中有一部分直接反映社会政治的诗篇,如《隋师东》、《有感二首》、《重有感》、《寿安公主出降》、《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等,指事陈情,激切感人,显示了青年诗人关怀国家命运的抱负和器识。另一些作品以比兴寄托的手法抒写作者的凌云壮志和渴求用世的心愿,如《初食笋呈座中》和《无题》“八岁偷照镜”,笔意宛转,风格清新。

此外,也有少量应酬诗和艳体诗。 第二阶段,从开成三年到武宗会昌六年,是李商隐踏上仕途和开始卷入党争旋涡的中年时期。

这一阶段坎坷不平的人生历程,促使诗人的创作向纵深发展。题材比前期宽广,包括感时、抒怀、言情、赠答、行旅、田园、咏史、咏物许多方面。

诗中感情更为沉郁,表达愈加婉曲,艺术上达到成熟的境界,代表作如《安定城楼》、《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另一方面,消极颓废的思想和绮靡俗艳的诗作也有所发展,如《镜槛》、《曲池》、《县中恼饮席》、《花下醉》。

第三阶段,宣宗大中元年 (847)以后,是李商隐三入幕府、天涯漂泊的后期。宣宗即位后,一反武宗朝的政治措施,会昌年间得势的李德裕党纷遭贬逐,诗人受到进一步压抑。

他在京没有出路,只好到远方幕府去安身。 大中十二年,罢职回郑州闲居。

大约就在这一年年底病逝。漂泊无定的生涯,使诗人后期的诗风变化更为多样,诗境也日趋老成。

所写的诗更加发人深思,令人叹惋。

8.李商隐的情感故事

李商隐的爱情生活,被许多研究者关注,部分原因在于李商隐以《无题》为代表的诗歌中,表现出一种扑朔迷离而又精致婉转的感情,容易被人视为丰富的爱情体验的表达。

关于李商隐的爱情,猜测的部分远远多于有实际证据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此津津乐道,甚至象阅读侦探小说一样揣摩分析他的诗文,希冀发现切实的凭据。下面这些女子被认为是与李商隐有过感情纠葛的:

柳枝。柳枝的名字出现在李商隐写于开成元年(836)年的一组诗(《柳枝五首》)中。他还为在这组诗写了一个长长的序言,讲述了柳枝的故事:她是一个洛阳富商的女儿,活泼可爱,开朗大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李商隐的诗(《燕台诗》),心生爱慕,于是主动与他约会。但李商隐失约了。他后来得知,柳枝被一个有权势的人收为妾。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如果不是李商隐杜撰,这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很可能就是他的初恋。

宋华阳。李商隐在青年时期曾经在玉阳山修习道术,因此有人猜想他在这期间与女道士发生过恋情。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等诗中,李商隐提到了“宋华阳”的名字,于是宋华阳就被认为是李商隐的恋人。还有一种夸张的说法是:李商隐曾经和宋华阳姐妹二人同时恋爱。苏雪林在《玉溪诗谜》中[5]对于这个故事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想象发挥。

锦瑟。李商隐有一首著名的《锦瑟》诗,刘攽在《中山诗话》中提到,有人猜测“锦瑟”是令狐楚家的一位侍儿,李商隐在令狐家受学期间,曾与她恋爱,但终于没有结果。

荷花。民间传说他在与王氏结婚前,曾有一小名“荷花”的恋人,两人十分恩爱。在他进京赶考前一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陪伴荷花度过最后的时光。这段悲剧给他造成很大的打击,以后的诗中他常以荷花为题也是对旧情的眷恋。

王氏。王氏是李商隐的妻子。但有人从李商隐《祭小侄女寄寄文》中(“况吾别娶已来,胤绪未立”)推断王氏为李商隐再婚的妻子。如果这种看法成立,李商隐应该还有一位初婚妻子,但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几乎空白。李商隐与王氏的感情非常好,在王氏去世后,他写下《房中曲》等悼亡诗篇,情感真挚,语意沉痛。其中最著名的,是在他离家赴蜀地宦游途中所作《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也有猜测,《锦瑟》也是为纪念亡妻而作,以琴弦断裂比喻妻子去世。

对于李商隐爱情生活的研究,以苏雪林的《李义山恋爱事迹考》(1927)最为著名。此书在1947年曾再版,更名为《玉溪诗谜》。苏雪林的研究,继承了程梦星、冯浩等人的成果,拓宽和丰富了这一领域的内容。例如,通过她的考证,多数人接受了李商隐与女道士的恋爱经历。不过,苏雪林的猜测和推理几乎不加节制,从而构画出几段离奇的恋情,包括他曾与宫女偷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看E看 | 游戏ETF(516... (来源:ETF万亿指数)根据 ETF 查一查小程序数据,截至 2025 年8 月5 日15:00,国...
《2025年安永全球财富研究报... 客户洞察是财富管理各业务领域的核心资产。客户洞察至关重要,但财富管理机构可能难以通过自主调查获取绝对...
*ST东晶(002199.SZ... 格隆汇8月5日丨*ST东晶(002199.SZ)公布,公司于近日收到股东无锡浩天一意投资有限公司(以...
警方紧急提醒!这些“育儿补贴”... 财联社8月5日讯,2025年7月28日《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
两岸百余名青年在福州增殖放流超... 中新社福州8月5日电 (郑江洛)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两岸青年共护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5日在福州市...
陈传才、岳同夫妇:一份不署名的...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一项特殊的助学金正悄然传递着温暖。它不公开获奖名单,不出具...
南粤分享汇获颁十五运会两大资质... 转自:新华财经作为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全国性综合体育盛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
上海地区生物医药行业CFO薪酬... Hehson财经《2024年度A股CFO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A股上市公司CFO薪酬总额42.7...
City Walk活动纪实|用... 转自:京报网_北京日报官方网站 #北大红楼最新资讯#【C...
祥源文旅:孙公司拟对丹霞山景区... 转自:证券时报人民财讯8月5日电,祥源文旅(维权)(600576)8月5日晚间公告,为进一步优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