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班级简报要有题头
任何一份报纸都会有题头,班级简报也应该如此。题头可以用图片加文字来表达,如果计算机操作水平高一点的还可以用动画图片来表达,这样更具有电子版的特性,也更具动感。但如果不太熟悉计算机操作的,那就可以用静态图片与文字结合起来,构成班级简报的题头也是可以的。
第二、班级简报应该分栏目排列
首先想好你这期班级简报有多少个栏目,然后再将同类型的内容放到一起,构成你这个栏目的风格。
第三.班级简报中的字体大小
一般网络上的文字以小四或是11号字体比较合适,行间距为25磅比较适宜。过大的字会占较大的空间,较小的字会让人看不太清,所以,选择小四或是11号字体好一些。字间距也应该注意,太大了或太小了,都影响版面的排列。
如何写观课与议课研修报告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个人的观课议课报告,二是观课议课团队的报告。
总体来说,都可以采取叙事的方式报告,注意报告进程:个人的报告可以简单一些,可以包括以下内容:预备观察和研究的现象是什么?在课堂上发现了什么?对课堂上的现象我的看法是什么?议课时大家的观点和看法是什么?我从观课议课中收获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团队的报告要复杂一点:观课议课团队研修的问题是什么(深入一点,应该交代为什么要研究这样的问题,是这样确定这样的问题的,期望的目标和效果是什么),如何准备观课议课的(包括观课议课的主题如何分解、观课议课人员如何分工,授课教师有什么准备,班级的特征是什么,观察和记录的工具是什么),课堂上的有讨论价值的现象描述和刻画(可以以课堂实录的方式整理,也可以把课堂上的事实整理成有讨论价值的故事)围绕问题和课堂上的现象的议课情况(可以以实录的方式记录,也可以记载参与者主要的观点和要点),最后是观课议课活动的收获和总结,讨论了什么问题和现象,主要观点和方法是什么。大致这样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远程研修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教学方式是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具有许多独特的优越性。
通过这次研修我确实收获不小,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发现,解决了不少在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研修时期正值炎炎夏日,在屏幕面前研修很辛苦,但虽苦尤甜,我们不断收获着知识,收获着成长,更收获着感动。
名师的循循善诱,开阔了我的眼界,充实了我的知识量。帮助我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方便、发挥了作用。
网络研修学让我感受到名师就在我的身边,这不禁让我慨叹到网络的日新月异和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研修过程中我也结交了许多同窗的师友。
研修过程中,许多互不相识的人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家庭,我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钻研,不断地讨论问题,丰富自己。我们收获了许多喜悦、感动,素未谋面的我们彼此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远程研修就像阶梯一样,使我们不断的向顶峰攀登。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远程研修又像是一艘巨大的船舰,载我们一同驶向成功的彼岸。 这次远程研修使我对远程研修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有实践经验和理念。
它必将在我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这个平台,我认识到了合理利用好资源的重要性,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努力实践,使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同时也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不断创新,真正做到一丝不苟。 远程研修让我看到了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体会到了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还让学习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远程研修,一路走来,感谢有你。
一、常态课堂,扎实课堂基础我曾经非常羡慕以同一堂课,上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效果都很好的老师,我觉得那种课才体现了高效.于是,自己也尝试着借鉴那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结果弄的“花样多”,却收效少,甚至丧失了有效性.由此我才清醒认识到,课堂的高效性首先应以有效性为前提,还要有一颗常态打造的心.而有效性的首先表现为适应本班学情.要克服那种浮光掠影,泛泛而读的做法.叶澜教授也曾指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常态性”,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因此,以常态打造每一节课,一步步落实有效,看到学生真正的成长和进步,才是有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有效的语文课堂应是原生态的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提质量”才是语文课堂的改革方向. 二、精心设计,找准教学基调 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学生的学情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落点.这种“生本”理念必须在教学的设计之初就应该得以体现.所以,在教学之前,我们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年段要求,深入、认真研究学生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才能真正体现以学定教.脱离学生的实际,一味追求“时髦式”教学,不是新课改追求的课堂教学. 当研究清楚了学生的实际后,我们就要研究教学内容与目标.不要认为有教学目标就行,只有教学目标适宜于学生,教学才可能有效.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实际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无论是目标的数量还是目标的难度都要仔细斟酌.根据教师个人的偏好任意地制定教学目标,那样是缺乏课程意识、“生本”意识的表现.制定的教学目标一定要反映出“小学”的特点,适合学生的实际,这样才能落到学生的发展上去.目标适宜了,我们再选择教学方法.我认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不管方法如何变换,不管模式怎样不同,都应当实现三个回归:回归原点——课堂价值,回归本体——语文学习,回归落点——学生发展. 三、有效提问,把握教学支点问题是课堂的核心和动力,实际上,课堂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学生对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因此,如何有效提问对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十分重要.首先,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学会“聚焦”,找出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整合文本的教学内容,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在以“点”带“面”,以“面”带“体”中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引起学生“集体思维过程”,使之成为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不竭的动力,即要具有“互动性”,要能引发学生的对话、研讨与合作.如:我在《军神》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课文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分别有一句话最能体现出来,请你找出并用“——”画出.我用这一大问题来统领整篇教学,通过学生的讨论来推动整个教学,在讲到手术中“年轻人一声不吭,汗如雨下,他的双手紧紧地抓住床单,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一句时问 “句中哪些词最能看出刘伯承具有军神的特点?”当学生找到“一声不吭”、“汗如雨下”、“紧紧”、“竟”“崭新”、“抓破”等词语后立即追问:“如果把这些词去掉,句子也可以读的通,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这样一问,课堂中立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不行,因为如果去掉‘汗如雨下、紧紧、抓破’这些词我们就不知道刘伯承在手术中承受着剧烈的疼痛.”有的说:“在这么痛得时候,刘伯承都‘一声不吭’,说明了他非常坚强,如果去掉这个词语,就看不出他的坚忍不拔了.”……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同学们一个比一个发言积极,一个比一个想要讲得更到位、深入,课堂中就真正引起了学生的互动,使他们得到充分的体验、感悟、有效思维,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使自己坚信只要坚持搞好素质教育,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支撑,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一个教师如果坚持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调整、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高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坚持写课后反思、阶段性反思、学期后反思和学年反思通过这次研修,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听课教师的评课建议,就可以实现学生的素养发展和教学成绩的双赢。
四、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反思。加强教学反思,及时修改、补充,几年以后很可能成为名师,在我的头脑中进一步确立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吉水县文峰小学 吴红莲研修,不是一声谢谢就能说清我心底的感觉,不是一句惊喜就能道清我心底的愉悦.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我心底的悸动.研修,是一双温柔的手将我轻轻搀扶,是一把犀利的刀剥去我眼中的阴翳,是一声召唤,让我看见了千山万水;是雪后的春天,让我看见了万紫千红.研修的路上,有你有他有我.研修,是一次美丽而震撼的心灵之约心灵守望的日子,那么短又那么长.短短的相聚之后是久久的沉思.如果说以前的日子都已经过去,然而从今之后,我的教书之路岂能再次蹉跎?不,绝不!挥一挥手告别过去,让我抬起头来,春暖花开,享受我教书的日子,恬淡从容,做一个智慧的语文老师.语文老师何止是一份工作一个职业呢?那是一份艺术一种创造.多少年之后,有多少公式定理灰飞烟灭,可是语文活着,文字活着,精神活着,随着岁月镌刻在每一张美丽的脸上,一份愈来愈清幽的香浓,愈来愈真醇的高贵,那是一份掩饰不住的智慧与修养.做一个智慧型的语文老师,首先应该是爱字.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智慧天使、成功天使和爱的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三位到家里做客,天使对那位母亲说,我们三位就去一位吧,你来选择吧?母亲沉吟片刻,决定把爱的天使请回家.爱的天使起身向屋里走去,奇怪的是另两位天使也跟了进去,母亲很惊讶,答曰:我们两位是跟着爱来的,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成功与智慧.语文老师,请先上好每一堂文本之课.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当做我们的教材的文本,每一篇文字都是一次爱的教诲.你看到的只是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和一排排印刷的字么?不是,是许多个人,历史上的,现当代的智者,告诉你许多故事和道理,那里面由作者的灵魂,那上面有编者的期待,还有我们民族精神的寄托.孩子才是民族的未来,给孩子塑造一个美的心灵,就在于我们每天的文本解读.为了这份解读,为了在作者和孩子的灵魂之间架起一座桥,那么语文老师,让我们读书吧!读很多的书,历史哲学古代近代,做班主任的甚至要通晓所有的课程,然后你才能轻挑慢捻,回味悠长,才能不让孩子仰望的眼睛里没有失望.语文老师,请您仁爱、负责、激情、幽默、技艺高超魅力无穷.是因为他们研究课堂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请上好每一堂人生之课.语文老师课堂之上讲文本是学科之核,然而语文的外延还有德语的功能,所以语文老师请您再做好一个德育老师.凯洛夫说: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以仿效的榜样.然而决定着儿童对教师的进一步关系的建立,还是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他的人格品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做语文老师,我们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事无一不对孩子们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有时一个高尚的言行就能改变孩子的人生.请您给孩子们培养一些习惯.1,读书的习惯.因为书是智者的心灵独白,书中蕴含着最丰富的智慧、情感、道德、力量,读书名理开卷有益知书者达理半部论语治天下读诗使人灵秀,读史使人明智,数学使人明细,逻辑使人清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文明的食粮一个博览群书的人,不可能为非作歹、言行粗野.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不止百次地强调,无论哪门学科都要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他说我曾用过很多手段来减轻后进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学生的第一爱好应当是读书,这一爱好应当终生保持2,思考的习惯.请你知道,孩子是个可爱的小生灵,是自然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物种,会说会笑会跑会跳,会使用制造工具,因为他们会思考!请不要把他们看做一个容器,只要把罐子里的水倾倒他的脑海里.你要巧妙地说,要点拨着说,让他(她)享受发现的愉悦,然后能够形成思考的习惯.我们语文老师只是孩子没有站立起来的拐棍.等他站起来,眼界开阔了,我们就可以欣然退隐了.如果说孩子在你手里几年,还是没有形成思考质疑的习惯,那么我们就要反躬自问我们错在哪里.3,执著的习惯.看我们手里的孩子,只是柔弱的一个,风吹雨打是免不了的,坎坷困难会很多很多.我们没必要危言耸听,只要告诉他虽说山的那边还是山,但山的尽头是海,是一个美丽的世界.请陪孩子一起哭,为他温柔的擦掉泪,然后请清理他的伤口,挥挥手送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