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系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乐清市境内的北雁荡山。
由于处在古火山频繁活动的地带,山体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称得上是一个造型地貌博物馆。雁荡山造型地貌,也对科学家产生了强烈的启智作用,如北宋科学家沈括游雁荡山后得出了流水对地形侵蚀作用的学说,这比欧洲学术界关于侵蚀学说的提出早600多年。
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学价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义。
清人施元孚游寝雁荡山十年后提出“游山说”,说的是中国古代游览山水活动中回归自然,与大自然精神往来的精神文化活动的经验总结,这与清末学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学”是一致的,也是值得总结的山水文化遗产。
鳌江镇位于东海之滨、鳌江之畔,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正式建镇于1933年,素有“百年商埠、瓯越明珠、瓯闽小上海、中国古鳌头”之美誉。
鳌江镇是平阳县的经济、交通中心,位于长三角与海西经济区的重要节点,高铁、高速、国道穿境而过,拥有二级火车站和浙江省五大联运港鳌江港,设有海关、商检、口岸等涉外机构。 2009年列为温州市首批强镇扩权试点镇,2010年列为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
2011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钱仓、南麂、西湾、梅溪、梅源五个乡镇建制,并入鳌江镇。2011年5月,经温州市政府批准,成立鳌江新区功能区,实行“区镇合一”的管理模式。
鳌江风光秀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有中国最美岛屿、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门户荆溪山,国家级生态乡梅源,省级风景旅游区西湾,千年古镇钱仓,陆游咏梅故地梅溪等。文化事业繁荣昌盛,鳌江大龙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发现榜首,被誉为“东方第一龙”,2011年成功举办首届鳌江镇文化艺术节。
鳌江镇现有面积196。28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户籍人口19。
79万),下设12个办事处,辖8个社区、112个行政村。近年来,全镇上下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委的领导下,以“决战滨江,重振鳌江雄风”为总目标,以“心存理想、争创一流、敢于亮剑、合力攻坚”为总要求,按照“两轴两片”的发展思路(“两轴”即昆鳌大道和火车站大道,“两片”即滨江商务片区和站前商贸片区),紧紧围绕建设“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宜居宜业核心区、鳌江流域商贸商务中心区、鳌江流域临港产业新区”的目标,负重拼搏、克难攻坚,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鳌江,这个古老的百年商埠如今发展成为富有现代港城气息和江南水乡特色的区域中心城镇,先后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单位、全国创建文明城镇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和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体育强镇等荣誉称号。 2010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8。
98亿元,同比增长21。81 %;财政收入14。
83亿元,同比增长23。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
83亿元,同比增长41。7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700元,同比分别增长17。
08%和8%。 [“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全镇上下克难攻坚、奋发有为的五年,也是经受严峻考验、取得明显成效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县的决策部署,紧紧依靠全镇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克难攻坚,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第一,经济实力稳步增长。
坚持投资驱动,落实扶持政策,狠抓平台建设,突出重点项目带动作用,我镇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发展平台进一步拓展。
全力以赴筑平台、拓空间,沿海产业带建设全面铺开,宋埠-西湾滩涂围垦工程实现堵口合龙,西湾南片海涂围垦工程主堤贯通,北片工程顺利开工建设,墨城海涂围垦有力推进,开发区整合提升力度加大,墨城、钱仓工业园区企业引进工作卓有成效。 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增长。
“十一五”时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55%,机电、化工、服装、明胶等主导行业进一步壮大。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8家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有序用电管控有力,逐步淘汰落后产能。
完成开发区环境整治,有效提升企业发展潜力。 农业经济稳步提升。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效益农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星亮鸽业被评为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梅源龙虎山杨梅基地被评为省级农业基地。
信业水产、大坪特早茶、塘川橄榄、西湾坛紫菜、梅源东魁杨梅等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商贸服务业活力增强。
围绕“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先进”的要求,大力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培育新兴服务业,五星级皇家大酒店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总部经济园、滨江城市综合体、站前汽车4S店集聚区项目启动。旅游业快速发展,培育扶持发展西湾渔家乐、梅源农家乐等特色旅游美食项目,扩大南麂、西湾等重点风景区旅游产业的影响力,鳌江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第二,城乡统筹力度加大。立足“两轴四片”昆鳌一体化战略,新型城市化加快推进。
城乡规划进一步完善。按照“拉框架、提品质、强功能”的要求,编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力度调整鳌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深化细化站前片规划、编制滨江片规划、旧城五期改造详控规。 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推进力度加大,制订出台了《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完成行政区划调整,我镇行政区域面积增至196。
2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增至19。79万人。
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瓯南大桥、鳌江动车站等重大交通枢纽工程相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