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范字(隶书范本标准)
admin
2023-02-12 13:14:59
0

1.隶书的特点.

隶书的特点包括: 1、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隶字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造成字形尚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 2、起笔蚕头,收笔燕尾。

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此法。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逆)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

“收笔燕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 3、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这是隶书简化篆书的两条基本路子。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

实际上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 4、变画为点,变连为断。

隶书中点已独立了出来,不再依附于画,而且点法也日益丰富,有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点(水旁)、四连点(火旁)等等。 此外,隶书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盘旋连绵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大开了书写的方便之门,后来楷书更发挥了这种方式,更允许笔与笔间出现衔接痕迹,甚至笔断意连。

5、强化提按,粗细变化。 写篆书时用笔的纵向提按要求不现痕迹,而隶书则有意强调提按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

扩展资料 临摹范本: 1、《曹全碑》 全称“汉合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185年)。碑高约1.7米,宽约0.86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

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 明万历初年,该碑在陕西合阳县旧城出土。

1956年移入陕西省西安博物馆碑林保存。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2、《张迁碑》 亦称《张迁表颂》,有碑阴题名,刻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无盐(治今山东省东平)境内,于明代出土。张迁碑现存于山东泰安岱庙。

碑中字体大量渗入篆体结构,字型方正,用笔棱角分明,具有齐、直、方、平的特点。张迁碑碑文记载了张迁的政绩,是张迁故居韦荫等为表扬他而刻立的。

3、《礼器碑》 中国东汉重要碑刻。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修孔子庙器碑”、“韩明府孔子庙碑”等。

东汉永寿二年(156年)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碑身高1.5米,宽0.73米,四面皆刻有文字。 碑文记述鲁相韩敕修饰孔庙、增置各种礼器、吏民共同捐资立石以颂其德事。

碑侧及碑阴刊刻捐资立石的官吏姓名及钱数。此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金石家评价甚高。

碑文字迹清劲秀雅,有一种肃穆而超然的神采。 4、《汉鲁相乙瑛奏置孔庙百石卒史碑》 是漠隶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也是后人学习隶书最佳范本之一。

5、《史晨前后碑》 前碑全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9年)三月。十七行,行三十六字。

碑文记载当时鲁相史晨及长史李谦奏祭祀孔子的奏章。 后碑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刻于建宁元年(168年)四月。

十四行,行三十六至三十五字不等。此碑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隶书。

2.古代有名的隶书字帖有哪些

1、曹全碑

曹全碑全称汉合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 (185)。1956年移入陕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馆保存。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2、张迁碑

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亦称张迁表颂 。碑高290厘米,宽107厘米。东汉中平三年刻立(公元186年)。现存于山东泰安岱庙。

3、史晨碑

史晨碑为两面刻,前碑全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9)三月。后碑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刻于建宁元年(168)四月。此碑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4、乙瑛碑

乙瑛碑,书风颇严谨,富素朴之趣,是汉隶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也是后人学习隶书最佳范本之一。

5、石门颂

石门颂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与洛阳的《郙阁颂》、甘肃成县的《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是汉代颂体代表作。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隶书

3.如何写好隶书

隶书比楷书更飘逸、舒展,也比楷书古老。

学习隶书要首先弄清隶书的笔画特征,对比它和楷书的用笔有什么不同,“蚕头燕尾”“逆入平出”是其最显著的特点,解决基本的笔画后就可以去尝试写简单的字,处理字的时候要注意:隶书的字形相对于楷书而言是偏扁的,这是整体而言。隶书的风格很多,有的如大家闺秀,如《曹全碑》;有的如威猛壮士,如《张迁碑》;有的如遁世仙人,如《石门颂》。

一般而言,初学从笔画精神完好的《曹全碑》入手较易,掌握后其他的隶书范本也基本参通了。管见所及,仅供参考。

4.我怎样写隶书

我是在学习柳体楷书的基础上学习隶书的,又在学习隶书的过程中兼学行、草、篆等书体。

我学习书法是各种书体穿插交替进行的。学了就要用,在用中检验自己所学书体的优劣。

通过多年的社会实践证明,在我所写的各种书体中,最受人们欢迎的是隶书。加之我在各种报刊发表的、各级书展参展的以及出版的书法作品中,所占比数最大的也是隶书。

所以我也就渐渐地以写隶书为主了。近年来,不少书友以及我的学生,不只一次的建议我,将三十多年来从事隶书学习和创作的经验写一写。

我总感到没有什么好写的。我学隶书既无家传又无专学师承。

一次隅尔的机会,在一个旧书摊上购得一本《西岳华山庙碑》,真是如获至宝,一直临习了近二十年。手下没有书法理论书籍作指导,在漫长的岁月里苦心摸索,不知走了多少弯路。

后来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书法资料的增多,我所摸索出的隶书技法才逐一得到验证。有的是和前人暗合了,有的至今也还不合。

不合者,第一可能是谬误,第二也算是我的“创造”吧。一、我写隶书的笔法1、点法隶书的点因在字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形态各异。

有斜点、捺点、横挑点或是以短横、短竖代替的点等。其中除了后两种分别与短横、短竖的写法相同外,其余的点法乃大同小异。

注意掌握好大、小、粗、细、长、短和起笔与收笔的方向和部位就是了。方法是:逆锋起笔,转笔重按过笔,收笔时,不接笔用回锋,如本帖中“泛”“赤”等字;按笔用出锋,如本帖中“美”“乎”等字(以下均以本帖中的字为例,不赘述)。

2、横法横画有平画、波画两种。平画的写法是:逆锋向左起笔,绞锋向右过笔,过笔中加有提按或顺笔,令其有粗细变化,避免浮滑。

收笔迅猛空回,末端或方或圆、或秃或尖自然天成。平画接笔时,起笔收笔一要深入相接笔画的内部,不得露出痕迹。

我写短横与竖画穿插处,习惯作渐按渐提,使其呈鱼肚状,如“掉”“扣”等字。但两个以上的短横并排与竖画穿插,则不采用此法,如“惟”“更”等字,平画大都是平直的,但为了适应个别字造型需要,也有中段稍曲者,如:“立”“山”等字。

波画的写法是:逆锋向左下方轻按,绞争锋向右上方蹲锋,使呈“蚕头”状,然后中锋向右运笔,(以下凡不说明用侧锋者均用中锋行笔)至捺脚处要稍停驻,有时还趁机轻提以调正一下笔锋,趁势下按,使笔毛尽量铺开。斜后随即反正,顺势向右上方行笔,边行边提至末端笔管微微右旋,使呈雁尾状稍停空回收笔。

这一笔左边像“蚕头”,右边似“雁尾”,故称“蚕头雁尾”是隶书的突出特征。又是一个字的主笔。

应注意的是,波画不得在一个字中重复,但也不是绝对的。如个别字需要出现两个波画,定要分出主次,如“舞”字等。

所以有“蚕无二设、雁不双飞”的说法。3、竖法竖画的写法,有的说与横画相同者,有说与横画相似者,即把横画竖起来就是竖画。

说相似者欠妥,说相同者错误。隶书的平画和波画均属横画,试将两种横画都竖起来,同竖画比较一下,就不言而喻了。

我写隶书的竖画是视其长、短、斜、正和部位等分别使用笔法。诸如:木字旁中的一长竖,逆锋向上起笔,顿笔绞锋下行,至将近短横时渐行渐按,至穿插处重按轻提,使呈鱼肚状,与短横配合,四角皆呈圆形。

此画上重下轻,空回收笔,状如一人昂首直立。惟字的一长竖,虽与木字旁的一长竖位置相同,为了和左右两个竖折相配合,出现三个弯,形似“游鱼三折腰”。

“坐”字一竖上轻下重,“共”字两竖左**斜等等,可在临习中细心体察。4、撇法撇画常与右边的捺画相对左右伸展,形成隶书的特有风格。

是学习隶书难度最大的一笔。撇画也有长短斜平之分,但写法基本相同。

仅举长斜撇一例,余可类推。向右上方逆入起笔,转锋顿笔向左下方运行,整个撇笔都用逆锋涩进,上段比下段稍快。

行笔至三分之二以下。即边行边顿。

至将尽处再重顿后,外旋管向左上方渐提,隐隐出锋收笔。5、捺法捺画有斜捺,如“天”“人”等字;平捺如“遗”“之”等字;直捺如“武”“哉”等字;曲捺如“风”“飞”等字。

笔法大同小异,仅以斜捺为例。逆锋向左上方起笔,转锋向右下方运笔,边行边作提按颤笔步步加重,上快下迟至捺脚处笔法与波画同,不重述。

6、挑法挑画与横画中的波画起笔处略同而“蚕头”较小,如“挟”字。挑画与竖画相连者笔法是:竖画行笔至尽处不提笔,即逆锋向左下方轻按,转锋重按向右上方挑起,末端把笔锋留住。

折锋收笔如:“长”“既”等字。7、折法折画有横折竖折,如“明”字。

以横折为例,横画至尽处稍向右上方一顿,提笔绞转笔锋向下行笔,或将笔锋离纸,重起笔下行均可。运行中笔锋微微左右摇摆,从微曲中求垂直,折锋收笔。

如“问”“洞”等字。如转折后向左下方或右下方行笔,则笔锋略偏于左,如“白”“为”等字。

8、钩法隶书中有长钩短钩,长钩多在左边无他画的字用之,如“乎”“子”等字。短钩多在左旁有他画的字用之,如“荆”“诗”等字。

因长钩的笔法与撇法同,故以短钩为例,竖画至尽处稍提,随蹲锋内旋管换向,朝左下方涩进,缩锋收笔。二、我写隶书的结构结构、结。

5.有关隶书的资料

隶书又名佐书、分书、八分,因盛行于汉代,所以又叫汉隶,它是由篆书圆转婉通的笔演变成为方折的笔画,字形由修长变为扁方,上下收紧,左右舒展,运笔由缓慢变为短速,从而显示出生动活泼、风格多样的气息,给书写者带来很大的方便。

隶书分为秦隶和汉隶, 秦隶指战国、秦至西汉初期的隶书,又叫古隶。古隶的起源,说法颇多。

从目前所发现的资料来看,秦隶产生于战国时期,从四川青川县出土的战国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的“木牍”上出现的隶书早期形迹看,减损大篆的繁琐笔画,字的形状由篆书的长方变为正方或扁方。虽然它的结构还带有篆味,但已出现隶书的雏型。

到了战国末期,这种雏型隶书已普遍使用。从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二五六年)的《秦简》图一看,这种似篆又似隶的字体,逐渐体现出了字形的简洁明了、线条的活泼规范。

在出土的战国至秦的大量木牍、竹简和帛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由篆书演变成隶书的漫长过程。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便于统治,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其中的一项便是《书同文》。

由秦朝宰相李斯、中书令赵高等在战国文字的基础上加以整理,统一了作为全国通行的官方文字,小篆。小篆比起前朝文字,在线条、结构、字形等方面是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在运笔方法上还是圆转悠长,仍未完全摆脱象形的意味,书写速度较慢。

由于当时官狱繁多,军事、官府文件、公文往来频繁,经常需抄写大量的文书,省繁趋简便成了当时社会对文字改革的迫切要求,而隶书作为一种便捷的书体,在社会下层中广泛流行。卫恒 《四体书势》说:“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求人佐书,曰隶字……。

隶书者,篆之捷也。”便是明证。

这里暂且不去考证隶书的发明者是谁,因为一种字体的产生决非个人的力量所能创造,也绝非一个时期所能完成,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际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 从汉字几千年的发展史看,如果把象形文字至秦小篆划为古文字,那么我们把隶书和一直到今天使用的楷书,都归为今文字。

因此,隶书上承篆书之规脉,下开楷行之基础,在我国文字和书法发展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无论从实用性或艺术性方面看,它的出现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它是我国汉字演变中的一次重大变革。由于西汉初期的制度承袭秦制,在文字方面也不例外,因而西汉早期的隶书与秦代的隶书无较大差别。

它既有秦代的书法特点,又为东汉时期的隶书形成奠定厂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西汉《长沙马王堆帛书》(图二)、《居延汉简》(图三)分析,笔画已有简化,篆书味也有减少,字体趋向于衡,而用笔的提按顿挫,线条的波磔变化,结体的纵横势态,比秦代的隶书更为明显。

相对来说,较多地流露出书写者的天真和质朴,然而在书法技巧上还不够成熟,不是典理的隶书。 西汉中期至东汉,隶书渐臻完美,尤其在东汉,由于统治阶级采取了一些较为明智的政策,整个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随之昌盛,树碑立传之风人兴,涌现出厂大量技艺精湛、风格鲜明的优秀碑刻,从而隶书发展成为正规而又富于艺术性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书体。

我们通常所说的汉隶,主要是指东汉碑刻上的隶书。它们的特点是用笔技巧更为丰富,点画的俯仰呼应、笔势的提按顿挫、笔画的一波二折和蚕头雁尾及结构的重浊轻清、参差错落,令人叹为观止。

风格多样且法度完备,或雄强、或隽秀、或潇洒、或飘逸、或朴茂、或严谨,如群星灿烂,达到了艺术的高峰。《乙瑛碑》、《石门颂》(图四)、《礼器碑》(图五)、《孔庙碑》(图六)、《华山碑》(图七)、《韩仁铭》(图八)、《曹全碑》(图九)、《张迁碑》(图十)等东汉碑刻,足成熟和典范的标志。

魏晋以后的书法,工要是草书、行书、楷书的形成、发展和成熟时期,许多书法家的主要精力大多用在楷、行、草书上,但隶书并没打被废弃,此时的隶书在用笔上逐渐掺入楷法,失却厂往拧汉隶的古朴和灵秀,趋向整齐千板,结体用笔千篇·律。到了清代,隶书在碑学复兴的浪潮中得到了重振和发展,出现了许多书法大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了隶书艺术的第二个高峰。

如郑( )(图十一)、金农(图十二)、桂馥(图十二)、邓石如(图十四)、伊秉绶(图十五)、赵之谦(图十六)、何绍《图十七》。特别是郑()等人,是倡导、学习和继承汉碑的先驱,并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又加以创新,成为清代书法艺术的主流和热门之一。

特别是近百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大量的春秋战国至汉代的木牍、竹简、帛书的墨书真迹,使我们有幸亲睹古人笔法,为研究古人法度,学习古人书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我们学习书法,应当从隶书入手,学习隶书则应以于正端庄、规矩严谨的汉隶碑刻为范本,打下扎实的基础,然后再旁及其它,稳步发展。

如初学时入手,《汉简》,便易流于行笔浮飘、随意油滑,如入手《清隶》,则徒有其形而不得其神,更不要以现代的一新隶书』字帖作范本,这只会走入歧途。我们学隶书想找捷径的话,这捷径就是从汉碑入手,只有脚踏实地地学,写好厂隶。

6.我想了解隶书,求资料

一、隶书的发展历史 概括讲,隶书起源于战国,孕育于秦国,形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复兴于清代。

要搞清这些问题,就必须对各个历史朝代遗存的书法史料全面了解和认知。隶书的历史遗存主要有二大类:简帛书(书写在竹木简牍和丝绸);石刻文字(包括碑刻和摩崖)。

清末以前,人们对隶书的认识还局限在东汉时期盛行的隶书。到了20世纪以后,随着对大量简帛书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填补甚或改写了中国书法的历史,特别是填补了由秦到西汉这一重要时期隶书演变发展的空白。

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隶书发展史,就必须充分利用这些珍藏的历史资源,拓宽视野,全面了解掌握隶书的演变过程,为学习和创作奠定好基础。 下面,分别简要介绍一下各个历史时期隶书的演变特征。

从战国末到西汉末这400年间隶书的发展过程。学术界称为“隶变”,即由篆书逐渐演变为隶书的过程,也就是隶书的孕育阶段。

这段时期主要是简帛书。具有代表性的是: 1、四川省青川县战国末年木牍文字。

1980年出土,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的隶书。 2、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简。

1975年出土,书写于战末秦初。属竹简墨迹。

3、内蒙居延汉简和甘肃武威汉简,20世纪三十到七十年代出土,为西汉时期的竹木简书。 4、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

1972年发掘。比较有名的是《战国纵横家》《老子甲本》《老子乙本》等。

在西汉,还有少量刻石。其代表为五凤刻石。

莱子候刻石。字数都很少,五凤13字,莱子候25字。

还不能算碑刻。 以上列举的只是几个主要代表。

这些历史遗存,为我们清楚地展示了秦汉期间400的“隶变”过程 。人们习惯将这一时期的隶书称为“古隶”或“秦隶”。

这些书法遗迹,由于来源于篆书,因而保留了篆书的某些特征,但又有向隶书演变的雏形,甚或有草书和楷书的笔意。在用笔上,出现了方折和波磔,运笔增加了提按。

在结体上,保留了一些篆书的构形,但已简化了迂回繁琐的笔画,并且多了一些横向的取势。在章法上,更加自由烂漫,大小错落,不苟一格。

由于这类书体主要出于民间和下层官吏之手,以实用为目的,属日常使用的俗体,并非官定书体,又是直接书写的墨迹,因而风格显得率意,流畅,淳朴,自然。正如古人所说“隶书者,篆之捷也”。

东汉时期的成熟隶书。到了东汉,尤其是东汉后期,刊石立碑之风盛行,隶书发展已走向成熟,大量碑板和摩崖石刻出现。

官方也将这一时期成熟规范的隶书定为通用书体。这时的隶书,已经脱尽篆书的约束,笔画由象形变为符号,汉字的基本笔画已经形成。

用笔变圆转为方折,蚕头雁尾,波磔明显。结体已趋扁方,如“八”字左右背分,故称“八分书”。

章法横成列,纵成行,字距宽,行距窄。总体风格显得端庄,厚重,雄浑,典雅,装饰性强。

现在我们通常说的隶书就是这一时期的“八分书”。也称汉隶。

汉隶将隶书推向了历史的高峰。这期间的隶书风格鲜明,异彩纷呈。

被后尊为隶书的正宗。古人评说;“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

按风格可分为二大流派:一种是碑板,一种是摩崖。 碑板刻石的代表有:俊秀飘逸之《曹全碑》,凝整端庄之《乙瑛碑》,朴方厚拙《张迁碑》,瘦劲灵动之《礼器碑》等等。

摩崖刻石的代表有:《石门颂》,《开通褒斜道》,《杨淮表》,《西狭颂》等。 由于碑板和摩崖的地域有别,形制各异,书家不同,因而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面貌。

碑板位于儒教中心地山东曲阜的孔庙,由宫廷书家在制作平整的石碑上书丹,由高级刻工刻镌而成,因而具有端庄典雅的“庙堂之气”。摩崖刻石处在荒郊野外,多由民间刻工倚山就势,在崖壁上刻凿而成,因而具有朴拙率真的“山野之气”。

汉隶的演变与成熟, 从战国末年到东汉结束, 经历了四百多年,这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的历史意义。人们通常将秦篆和其以前的象形字称为古文字,将汉隶及其以后的文字称为今文字。

所以,汉隶就成为古文字向今文字转化的分水岭。“隶变”不但造就了隶书,同时,也衍生出了行草书和楷书。

现代考古研究表明,书体的演变并非是篆,隶,楷,行,草这样一步一步很截然的发展过来的。而是以汉为界,秦汉以前为篆隶,汉以后,楷,行,草几乎同时期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化而成。

所以说,至汉以后,汉字字体的演进已经完成,汉字也由此进入了自觉的艺术审美时代。 隶书的衰落与复兴。

从魏晋到前清,由于隶书一直没有摆脱“八分”书的影响,始终无法超越汉隶的极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但在晋代时,有两个碑值得一提:一 是《好大王》。

一是《广武将军》。两块碑都是由隶书向楷书衍化过程中出现的,隶楷兼揉,意趣横生,是通俗隶书取法的很好范本。

到清朝后期,以包世臣,康有为为代表的抑帖扬碑派大兴碑学之风,汉隶重新受到重视和研究,一些书法大家,在汉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出现了独具特色的隶书风貌。成就突出的有邓石如,金农,伊秉受,何绍基,赵之谦等。

以上向大家简略介绍了隶书的发展过程,目的使大家对隶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以便在选择学习方向和确立审美趣味中能开阔眼界,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哪里找正规一块红中麻将群@百... 1.进群方式《ab120590》或者《mj120590》《tj525555》--QQ(4434063...
「发布」加入附近红中麻将群@(... 群主微【ab120590】 【mj120590】【tj525555】免带押进群,群内跑包包赔支持验证...
《百度科普》24小时一元一分红... 群主微信【ab120590】【tj525555】【mj120590】一元 两元 麻将群跑得快群都有,...
揭秘红中麻将微信群@2024已... 认准管理加v:微【ab120590】【mj120590】【tj525555】七年稳定老群!随时拿起手...
《优酷视频》一元一分红中麻将... 薇新【ab120590】【mj120590】【tj525555】,最火热的跑得快,红中等等。自助上下...
[解读]上下分跑得快红中麻将@... 1.亮点:一元红中麻将微信“群”—ab120590—tj525555—mj120590—客服Q443...
来这里正规靠谱红中麻将群@24... 好运连连,全网推荐:(ab120590)(mj120590)【tj525555】-Q号:(QQ443...
必看科普24小时红中麻将群@2... 认准管理加v:微【ab120590】【mj120590】【tj525555】七年稳定老群!随时拿起手...
火爆正规靠谱红中麻将群@202... 好运连连,全网推荐:(ab120590)(mj120590)【tj525555】-Q号:(QQ443...
《西瓜视频》一元一分微信红中麻... 好运连连,全网推荐:(ab120590)(mj120590)【tj525555】-Q号:(QQ443...
《麻将玩法》24小时一元一分微... 认证群主微信微【ab120590】 【mj120590】【tj525555】(一元俩元红中麻将)(跑...
重大发现手机红中麻将跑的快群@... 1.进群方式-[ab120590]或者《mj120590》【tj525555】--QQ(QQ4434...
桌游常识真人线上一元一分红中麻... 1.亮点:一元红中麻将微信“群”—ab120590—tj525555—mj120590—客服Q443...
《经市财经》哪里有一元一分微信... 群主微【ab120590】【tj525555】 【mj120590】亲友团上下分模式,24小时全天不...
桌游常识一元上下分麻将@202... 1.亮点:一元红中麻将微信“群”—ab120590—tj525555—mj120590—客服Q443...
哪里找哪有一块红中微信群@微博... 群主微【ab120590】【tj525555】 【mj120590】亲友团上下分模式,24小时全天不...
[如何加入]靠谱红中麻将微信@... 1.进群方式《ab120590》或者《mj120590》《tj525555》--QQ(4434063...
「独家解读」24小时不熄火红中... 一元一分麻将群加群主微:微【ab120590】 【mj120590】【tj525555】喜欢手机上打...
必看经典红中麻将微信群@全面升... 加V【ab120590】【tj525555】【mj120590】红中癞子、跑得快,等等,加不上微信就...
今日头条正规红中麻将上下分群@... 1.进群方式-[ab120590]或者《mj120590》【tj525555】--QQ(QQ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