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出现后,猴痘病例会不断增加吗?吴尊友研判
admin
2022-09-19 22:33:00
0

  央广网北京9月19日消息 9月16日,重庆市发现1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9月19日,中国疾控中心周报发文指出,自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7月23日宣布猴痘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这一病例为中国大陆出现的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

(中国疾控中心官网截图,央广网发)

  该文指出,该病例曾于9月2日至8日访问德国:9月2日在柏林出现高危行为,随后前往西班牙,于9月14日返回重庆。其间,该病例曾出现喉咙干燥发痒症状;9月9日发烧,右脚踝出现红色皮疹和脓疱;9月11日到一家诊所就医并服用了消炎药;9月14日,被隔离在重庆新冠肺炎隔离点。其自述出现猴痘样临床表现,随后被重庆市疾控中心确定为猴痘疑似病例。

  经过检测,上述病例中的猴痘病毒(China-CQ202209)属于西非系B.1支,与6月21日采集的德国病毒高度同源。这些结果确认了该病例是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

  9月19日下午,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其微博发文,对猴痘疫情走势进行了预判。他认为,中国大陆不会出现类似于欧美国家“首例”出现后,病例数不断增加,继而快速上升的流行形势。

  他介绍,欧美报告猴痘病例数最多的几个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巴西等,在今年5月相继报告本国“首例”猴痘病例后,都出现了后续的病例数不断增加,继而快速上升的流行形势。但中国大陆出现这种疫情现象的可能极小!

  首先,欧美国家报告的“首例”猴痘病例,病人没有近期去过猴痘传统流行区的旅行历史。这些国家报告的“首例”猴痘病例,应该是在当地感染的,他们并非当地的“首例”猴痘病例,疫情已经在当地隐匿流行了一段时间。而中国大陆报告的“首例”病例,由境外入境,在新冠防控隔离观察期间发现,有明确的从猴痘疫情国家或地区旅行的历史,非本地传播感染。

  其次,中国大陆尚无本地传播的猴痘感染者,疫情主要由境外输入,新冠防控的“外防输入”措施,在阻止猴痘输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世界卫生组织把全球的猴痘疫情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全球总体定级为中等风险,其中,欧洲和美洲两个区域为高风险,非洲和东地中海及东南亚三个区域为中等风险,中国大陆所在的西太平洋区域属于低风险。随着美洲和欧洲两个高风险区域的猴痘疫情下降,给中国大陆外防输入减轻了压力。

  尽管近期中国大陆不会发生猴痘流行,但出现零星病例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吴尊友提示,中国大陆境内尚无猴痘病毒,将由感染的人或动物从境外传入,才有可能造成本地猴痘的传播流行。最有可能把猴痘病毒带入境内的传染源,是那些处于潜伏期(特别是超过7天)的猴痘病毒感染者,或者无症状的猴痘病毒感染者。

  感染猴痘并出现临床症状,特别是在外露皮肤表面,如脸面、手有红疹等显性症状的猴痘病例,他们作为猴痘传染源的作用非常有限,要么在来华启程前被发现,要么在入境时被发现,或者在新冠防控隔离期间被发现,很难造成入境后的社会传播。长期在华工作的外国人,来华超过猴痘最长潜伏期21天的外国人以及归国人员,没有传播猴痘的风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圣保...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当地时间2025年7月25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
上海多方协同在滴水湖畔举行“水... 中新网上海7月26日电 (陈静 顾卓敏)“滴水湖发现2位落水者,请迅速组织人员实施急救……”随着指令...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一旦AI...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于7月26-28日在上海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机...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普通本科C段第... 本科批C段第二次征集7月26日20:00至27日10:00物理类354分、历史类392分 以上可填报...
突发!老柬边境爆发激烈交火!泰...   柬埔寨和泰国7月24日开始在边境地区发生冲突,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国际法。当日,已被停职的泰国总...
卡洛斯品尝,巴乔带走,贵视月饼...   今天上午,世界足坛传奇巨星“忧郁王子”罗伯特·巴乔,“巴西重炮”罗伯特·卡洛斯在贵阳接受贵州广播...
四川将新建4条高速公路 总投资... 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成都7月25日电  (记者 王鹏)记者25日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四川4个高...
25司投行vp工资! (来源:金融干货精选)北京网友吐槽,25司投行vp,税前3.6万,奖金几万块。
关于基孔肯雅热病毒!张文宏首次... 2025.07.26本文字数:1054,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 第一财经 钱童心针对我国近期南方...
熊猫中心不欢迎饭圈参与大熊猫保...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发声#【#熊猫中心不欢迎饭圈参与大熊猫保护#】7月25日下午,中国大熊猫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