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的山水画《庐山高图》是09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研究生的最后一道考题!这张作品我不想说太多,只提出三点,你可以依据此三点来写论文,如果你自个连写出论文的水平都达不到的话,那也对自己太不负责任了。
第一:《庐山高图》是沈周为师傅陈宽做寿而作,意在借庐山之高表达对老师高山仰止的德行的赞颂!所以,沈周《庐山高图》的构图仍使用传统郭熙的三远构图法,尤其突出“高远”,具有象征意义。第二:这张作品之所以在美术史上地位如此之高,就在于它是沈周的转型之作,沈周从40岁开始括为巨幅,《庐山高图》即是其代表,然后就是“细笔”,沈周以粗笔见长,细笔可谓难得一见。
沈周的转型则对于这个吴门影响巨大,而吴门又对于整个明代美术史影响巨大,由此可见一般。第三:从技法上看,沈周《庐山高图》主要师法王蒙(元季四大家之一)还有赵孟頫特点。
个人建议
画点沈周的“粗沈”。大2临摹能力应该是有些了~~~
王蒙的《青卞隐居图》和沈周的《庐山高》~~应该说是沈周“细沈”一类继承王蒙技法最好的一张,也是细沈的代表作。《青卞》技法大于《庐山高》,而且还要有高仿作品才能整张临摹,局部的话,可以买书。(国宝在线)应该算清晰的,适合学生的价格
元四家都是重点(倪瓒的多看为主),
四僧也很好,髡残(也就是石溪)的相对繁密点,可以多吸取
有空多交流QQ:164240608
我也是国画的哦~~呵呵
沈周的绘画为传统山水画作出了两大贡献:其一,融南入北,弘扬了文人画的传统。
如沈周的粗笔山水,用笔融进了 浙派 的力感和硬度,丘壑增添了守人之骨和势,将 南宋 的苍茫浑厚与北宗之壮丽清润融为一体,其抒发的情感也由清寂冷逸而变为宏阔平和。其二,将诗书画进一步结合起来。
沈周的 书法 学黄庭坚,书风“遒劲奇崛”,与他的山水画苍劲浑厚十分相似、协调。他又将书法的运腕、运笔之法运用于绘画之中。
沈周同时还是一个诗人,至老年“踔厉顿挫,浓郁苍老”。他把这种诗风与画格相结合,使所作之画,更具有诗情画意。
沈周的绘画为传统山水画作出了两大贡献:其一,融南入北,弘扬了文人画的传统。
如沈周的粗笔山水,用笔融进了 浙派 的力感和硬度,丘壑增添了守人之骨和势,将 南宋 的苍茫浑厚与北宗之壮丽清润融为一体,其抒发的情感也由清寂冷逸而变为宏阔平和。其二,将诗书画进一步结合起来。
沈周的 书法 学黄庭坚,书风“遒劲奇崛”,与他的山水画苍劲浑厚十分相似、协调。他又将书法的运腕、运笔之法运用于绘画之中。
沈周同时还是一个诗人,至老年“踔厉顿挫,浓郁苍老”。他把这种诗风与画格相结合,使所作之画,更具有诗情画意。
沈周的绘画为传统山水画作出了两大贡献:
其一,融南入北,弘扬了文人画的传统。如沈周的粗笔山水,用笔融进了 浙派 的力感和硬度,丘壑增添了守人之骨和势,将 南宋 的苍茫浑厚与北宗之壮丽清润融为一体,其抒发的情感也由清寂冷逸而变为宏阔平和。
其二,将诗书画进一步结合起来。沈周的 书法 学黄庭坚,书风“遒劲奇崛”,与他的山水画苍劲浑厚十分相似、协调。他又将书法的运腕、运笔之法运用于绘画之中。
沈周同时还是一个诗人,至老年“踔厉顿挫,浓郁苍老”。他把这种诗风与画格相结合,使所作之画,更具有诗情画意。
沈周作画,花鸟、竹石等无所不能,而尤善山水。他得法于家传,兼学杜琼、赵同鲁,晚年醉心吴镇。40岁以前,他作画多为盈尺小景,之后拓为大幅,粗枝大叶,而意已足,形成沉着酣肆的风格。他所作的《庐山高图》、《寻梅图》等既浑沦大气,又具柔润雅秀。
《庐山高图》作于沈周41岁时,纵1.938米,横0.981米,堪称沈周的经典之作,也是他转型时期的代表作。画中山石林木笔法全仿王蒙,益以本身功力,更觉浑朴雄健。几无空处,山石融合了王蒙的解索皴与董源、巨然的披麻皴法,先以淡墨层层皴染,再施以浓墨逐层醒破。笔法稳健细谨,不恣意逞任,用墨浓淡相间,於满幅布局中有疏朗之感,故觉实中有虚。而画悬泉百丈直泻冲下,涧水轻柔,云光山色极为精彩。
沈周作品2014现在什么价格? 沈周作品价格,2013年春拍数据:《沈周 随兴 册页(十三开)》起拍价为3,800,000元,最后经过5轮叫价后以10,580,000元成交《沈周 山水立轴》起拍价为3,600,000元,最后经多轮叫价后以4,025,000元成交:《沈周 携琴观泉图扇面》起拍价为800,000元,最后成交价为3,450,000元;《沈周 松声云影图 扇面》起拍价为800,000经过八轮叫价后以 3,680,000元成交:《沈周 1480年作 溪桥晚步 镜心》起拍价为320,000 元,最后成交价为1,897,500元,共上拍数为14副成交11副成交率达到79%,成交价和成交率都非常理想。
综上,其山水画价格为50万-70万每平尺万之间。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画家。
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性情敦厚、博学多才,长于文学,亦工诗画,善画山水、花卉、鸟兽、虫鱼,皆极神妙。常草草点缀,即得意趣。
亦常题诗词于画上,当时人称他为“二绝先生”。画宗黄大疾、吴镇,自成一家笔法。
亦工墨笔花鸟,和他的学生文征明并称为“吴派”两大家。又与文征明、唐寅、仇英称“明四家”。
他每画一画,落笔点苔,绝不苟且。他能从多方面摹习古人,又加自己的创造,更参以二米的笔趣,善用粗笔,圆润挺劲,厚重凝炼。
出入于宋元名家,创作态度极为慎重。代表作品有:《蜀葵图》、《策杖图》、《蕉石读书图》、《弈棋图》、《桃花小鹅图》、《高枕听蝉图》、《三桧图》、《山水读书图》、《慈鸟图》、《虞山古桧图》等。
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上一篇:服务劳务合同模板(劳务合同范文)
下一篇:收徒帖样本(收徒帖范文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