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在高山下面,在大海旁边有一个村庄。村庄里有一个老汉,他有七个儿子。七个儿子长得又高又大,又粗又壮。老大叫大壮实,老二叫二刮风,老三叫三铁汉,老四叫不怕热,老五叫五高腿,老六叫六大脚,老七叫七大口。
有一天,老汉对七个儿子说道:“咱们庄西是高山,咱们庄东是大海,出门太不方便了,你们把它搬远一点吧。”
七个儿子答应着出去了。过了一会,老汉走出去一看,海也望不到了,山也不见影啦,四周尽是一溜平川的坡地,黑油油的土不松也不紧,不湿也不于。
老汉又对七个儿子说道:“这么样的好地,哪能叫它闲着,你们把这上面种上些五谷杂粮吧。”
七个儿子答应着,就动手耕种起来。
过了些日子,那一溜平的坡地上,长满了一眼望不到边的好庄稼,快熟的麦子沉甸甸,溜腰高的谷子金闪闪。老汉和七个儿子都欢喜得了不得。
可是,谁知道,好事引了灾祸来。京里的皇帝也知道了这个好地方,就派大臣拿着圣旨,去那里坐催皇粮。
老汉一听发了怒,他不觉叹了一口气,对儿子说道:“孩子,咱们不用再打算过好日子了,皇帝的贪心是个填不满的枯井呀!要是服从了他,那就要给他当一辈子牛马。”
七兄弟听了老汉的话,自然是都很生气,一齐说道:“爹,不用怕,我们弟兄七个进京去和皇帝讲理。”
七兄弟还没走到京城,把门的大将军老远就望到他们了,吓得连忙关紧城门,上上铁杠,嘎喊地锁上一把大锁,爬到城门楼子上躲了起来。
七兄弟到了城门跟前,老大大壮实喊道:“开门呀,我们弟兄七个是进京来跟皇帝讲理的。”
大将军躲在城门楼子里,仰着脸哆哆嗦嗦他说道:“庄户人怎么能跟皇帝讲理!”
大壮实一听火了,伸手一推,只听哗啦啦的一声,城门和城楼子一齐推倒了,尘土扬天,砖石乱滚,大将军也砸死了。
七兄弟又往里走,到了午朝门外,午朝门关得严丝合缝的。老二二刮风说:“大哥,你先歇歇,我去叫门。”他提起嗓子大声地喊道:
“开门呀,我们弟兄七个要进去跟皇帝讲理!”
二刮风叫了好几声也没人答应,不觉一阵生气,一口气喷出来,真好似刮起大风,午朝门和门两旁那盘龙的石柱连摇晃也没摇晃一下子就吹倒了。
满朝的文官武将都吓慌了,谁也不敢出头阻挡。弟兄七个到了金銮殿前,老三三铁汉说道:“二哥,你先歇一会,我去跟皇帝讲理!”
三铁汉向前一走,皇帝早吓得脸皮干黄,慌忙说道:“庄户人怎能和我皇帝讲理,快些推出去斩首!”
三铁汉听了,笑了一声说:“先给你个胳膊试试看!”
他把胳膊朝一个武将伸去,正碰在他那把明晃晃的刀刃上,只听“砰”
的一声,火星乱冒,刀就四分五裂地碎了。
皇帝吓得从龙座上滚了下来,好几个大臣好容易才把他架回了后宫。
皇帝见杀不了七兄弟,就连声地吩咐点火去烧。
1、《七兄弟》这本书真好看,我看了还想看。故事讲的是:王大娘生了七个兄弟,面貌声音全一样。老大救了皇帝一命,皇帝反而要伤害他,最后七个兄弟一起战胜了坏皇帝。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的道理。我一定要团结小朋友才能做好事情,团结才有力量。
2、这本中国传统的童话绘本,看了一遍又一遍。既羡慕七个兄弟的本领高强,又痛恨坏皇帝的昏庸。最后,七兄弟战胜了 坏皇帝之后,我觉得无比高兴,真正明白了,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邪恶,战争困难!
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啊,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从前有一个地方,一个人有七个儿子,身体一个比一个棒,可是个个都是走遍世界找不出的懒虫,游手好闲,什么都不干。父亲对他们伤透了脑筋,把他们送到国王那里去当差。国王感谢他送来了这么棒的小伙子,问他的儿子能干什么。
“你还是问他们自己吧,陛下。”
国王从大的问起:
“你会干什么?”
“偷东西,陛下。”
“行,这样的人有时我用得着。”又问第二个:
“你会什么?”
“我会铸造各种各样的贵重东西。”
“这样的人我也用得着。”问第三个:
“你会做什么?”
“我会打飞鸟,陛下。”
“行!”问第四个:
“你会什么?”
“如果猎人打下了飞鸟,我会像狗一样去叼回来。”“行呵。”国王说。
接着问第五个:“你是哪方面的能手?”“我会从高处观察所有国家的情况。”
“好!好!”国王接着问第六个:
“你呢,年轻人?”
“我会造船,三下两下就能造出一条船。”
“好!你会什么?”国王问第七个。
“我会看病。”
“行呵!”
国王收下了他们。过了很久,国王想考考他们中的一个:
“喂,你看一下,告诉我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老五爬上一个高高的山顶,往四周看了看,然后说出那里发生的一切。
国王拿报纸对照,说得很对。
又过了很长时间,国王想和别国一个公主结婚。他不知怎么办才好,没有人可派去说亲。他想起了七兄弟,把他们召来,派他们去找公主,还派了几个卫兵给他们。
七兄弟很快准备好了,老六三下两下造好了一条船,驾着走他们划到了一个国家,这里有一个没有出嫁的公主。老五爬到高高的竿子上看了看说:
“现在只有公主一个人在屋里,可以抢走。”老二打好了几件珍贵的东西,和老大一起去卖给公主。他们走到公主身边,老大把公主抱走,解开锚,驾着船离开。
公主发现自己被抢,立刻变成一只白天鹅从船上飞走了。
老三不慌不忙,操起猎枪,打中了天鹅左边的翅膀,老四像狗一样窜过去,把天鹅叼回船上。天鹅又变成了公主,只是左手受了伤。他们自己有医生,马上治好了公主的伤。
他们平安回到了自己的国家,还鸣了礼炮。国王听到炮响,心里纳闷,怎么来了一条船,他已经忘记了七兄弟的事。
中国有个“七兄弟”的民间故事,大意是说古代有位农夫有七个儿子,分别有不同的天赋(顺风耳、不怕高、不怕被捆绑、不怕热、不怕砍、大力士、不怕打等特异功能),彼此互助合作,最终制服横征暴敛的地主,而能存活下来(另有一个类似的版本,则说是在公元前第三世纪,各有特异功能的“七兄弟”终于能够应付急于拉夫建造长城的暴君,而幸存下来)。尽管他们的“特异功能”很难想象,无非在提醒人若能善用天分并通力合作,就有希望克服逆境
2.很久以前,在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位老父亲和他的七个儿子。有趣的是,这七个兄弟长得一模一样,可都没有名字。
老父亲和儿子们过得很艰辛,因为收获的粮食几乎都被地主抢去了。
老父亲生了重病,在临终前,他对儿子们说:“我死后,你们都将有神奇的法力,我给你们每人取个名字,老大叫顺风耳,老二叫不怕高,老三叫开锁者,老四叫不怕热,老五叫砍不完,老六叫大力士,老七叫打不痛。”
说完,老父亲就去世了。七兄弟想为父亲举行葬礼,可家里没有一分钱。老大顺风耳说:“我们辛苦劳动得来的粮食都被地主抢走了,连为父亲办葬礼的钱都没有,我们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其它的兄弟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七兄弟决定到地主家的谷仓里偷几袋粮食。不怕高、大力士和开锁者来到了地主的大宅子外,不怕高翻身骑到墙墩上,墙立刻变成了矮矮的土堆。
他们跨过土堆,来到了谷仓前,谷仓的门上挂着一把大铁锁,开锁者拿起锁摇了摇,它居然自动开了。
大力士跑进谷仓,扛起几袋粮食,便和兄弟们跑回了家。第二天,七兄弟把粮食卖了,用换来的钱为父亲举行了葬礼。
几天后,地主发现谷仓里的粮食少了,便派人出去打听。得知七兄弟偷了粮食,地主非常生气:“七兄弟居然敢偷我的东西,我要痛打他们一顿!”顺风耳听到这个消息后,让打不痛留在了家里。
地主闯进了七兄弟的家,却发现只有打不痛一个人。地主气极了,命令手下人狠狠地打打不痛,可不管他们怎么打,打不痛一点也不感觉痛。
地主不解恨,说:“既然打不死你,就烧死你!”地主把打不痛关进地窖,准备第二天烧死他。顺风耳听到了这个消息,便派不怕热和开锁者去救打不痛。开锁者不声不响地打开地窖的门,救出打不痛,让不怕热留了下来。
第二天,地主堆起高高的木柴,把不怕热放在上面,然后点燃了火。不一会儿,火焰已经窜得老高,木柴也被烧得通红通红的。但奇怪的是,不怕热一点事也没有,还瑟瑟发抖地说:“再加点木柴,我太冷啦!”
地主见烧不死不怕热,暴跳如雷:“我把他从悬崖上扔下去,看他怕不怕!”这个消息又被顺风耳听见了,他让开锁者救出了不怕热,把不怕高留了下来。
第三天,地主派人把不怕高从悬崖上扔了下去,没想到不怕高安全落到了地上。地主气得直发抖,决定当众砍下不怕高的头。兄弟们得知这个消息后,一点也不害怕,他们救走了不怕高,留下了砍不完。
第四天,地主当着众人的面吹嘘:“你们好好看着!这个贼无法无天,我现在就砍掉他的头。”砍不完的头被砍掉了,可很快又长出了一个新的头,而被砍下的头也长出了一个新的身体。
这时,一个砍不完,变成了两个,两个变成四个,四个变成八个……不一会儿,无数个砍不完向地主和他手下的人冲过去,把他们都绑起来,关进了地窖。
七兄弟打开地主家谷仓的大门,把所有的粮食都分给了村民们。从此,七兄弟和村民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团就友爱的十个小故事1、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
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
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
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2、蚂蚁的壮举 突如其来的水包围了一小块陆地,那一小块陆地有许多的蚂蚁,是蚂蚁的家园。
蚂蚁们对水是很敏感的,因为它们不会水。天要是要下大雨了,它们总是能够预先知道,于是就能看到它们浩浩荡荡搬家的场面。
但是这一次它们无法预先知道,因为这一次是人祸,那个人挖开了沟渠,要浇灌他的菜园子。天灾可以预知,但是对于人祸蚂蚁们就无法预知了。
蚂蚁们爬出了洞穴,一阵慌乱,蚂蚁们秩序了,它们聚拢,聚拢,聚拢成了一个大大的蚂蚁团,这时,水漫了上去,蚂蚁团就漂在了水面,而且在微风的吹动下,蚂蚁团滚动,在水面上向前滚动。没有一只蚂蚁松手,那蚂蚁团好像向前漂得很轻灵。
终于,他们抵达了陆地,它们分散开来,它们一定又一次开始重建家园。 那人看得呆了。
他在想,假如有蚂蚁不想在最外边想在里边安全着,还会有那紧密的蚂蚁团吗?假如有更多的蚂蚁这样想,还会有蚂蚁团吗?他的脑海闪现了一个词:团结。这是他因为目睹蚂蚁的壮举而创造的一个词!他想: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词啊! 他把蚂蚁的壮举讲给他的子孙,临了总要说一句:“团结啊!” 他的子孙把蚂蚁的壮举讲给他们的子孙,临了总要说:“这就是团结啊!” 后来蚂蚁的故事传丢了,一代叮嘱一代:“团结啊! 3、十兄弟 一个有不少于十个兄弟的家庭,也不晓得是为了女人还是家产的事,闹得是兄弟不和,外人见笑。
年迈的母亲看着儿子们像一盘散沙,心急如焚,赶紧把儿子们召集起来开会。会上,母亲拿出一大把筷子,先是分给每个儿子每人一根筷子,让他们折,结果,个个都轻易折断了;然后,母亲拿出十根捆绑在一起的筷子,再让他们逐个折,这下谁也没折断。
大家也用不着母亲说了,心里恍然大悟,明白了只有团结一起,才不受他人欺负。这会开得精短简约,但收效巨大。
从此,兄弟一笑抿恩仇。4、葫芦兄弟的故事 传说葫芦山里关着蝎子精和蛇精。
一只穿山甲不小心打穿了山洞,两个妖精逃了出来,从此百姓遭难。穿山甲急忙去告诉一个老汉,只有种出七色葫芦,才能消灭这两个妖精。
老汉种出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大葫芦,却被妖精从如意镜中窥见。它们摧毁不了这七个葫芦,就把老汉和穿山甲抓去。
七个葫芦成熟了,相继落地变成七个男孩,穿着七种颜色的服装。他们为了消灭妖精,救出老汉和穿山甲,一个接一个去与妖精搏斗。
红娃是大力士,但有勇无谋,落入蜘蛛网被擒。橙娃是千里眼和顺风耳,却被妖精的六棱镜射瞎了眼睛。
黄娃是硬铁头,由于寡不敌众,被妖精用磁石吸住。绿娃有水性,被妖精用罂粟花醉倒。
青娃会火功,又被妖镜的寒光变成冰人。蓝娃有隐身术,想去偷妖精的如意宝镜,反被他们吸进自己的宝葫芦,也被他们活捉。
妖精把七兄弟送进炼丹炉,想炼成七心丹。这时,他们联合起来,发挥各人的法术,冲出炼丹炉,终于打败妖精,并把他们收进宝葫芦里。
故事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可以战胜一切的困难。5、偷油的老鼠 - 三只老鼠同去一个很深的油缸偷油喝,够不到油喝的它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一只老鼠咬着另一只老鼠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油,大家轮流喝,有福同享。
第一只老鼠最先吊下去喝油,它想:“油就这么多,大家轮流喝一点儿也不过瘾,今天算我运气好,干脆自己跳下去喝个饱。”夹在中间的老鼠想:“下面的油没多少,万一让第一只老鼠喝光了,那我怎么办?我看还是把它放了,自己跳下去喝个痛快!”第三只老鼠也暗自嘀咕:“油那么少,等它们两个吃饱喝足,哪里还有我的份儿?倒不如趁这个时候把它们放了,自己跳到缸底饱喝一顿。”
于是,第二只老鼠狠心地放开第一只老鼠的尾巴,第三只老鼠也迅速放开第三只老鼠的尾巴,它们争先恐后地跳到缸里去了。最后,三只老鼠都淹死在油缸里。
故事启示:团队成员之间只有真诚合作,才能顺利实现团队目标。6、两驴吃草 两头驴,被一根绳拴住了,它们的两边各有一堆草。
它们反向走各去吃自己这边的草,可是绳子不够长,两头驴吃不到各自方向的那堆草。经过思考,它们共同协作先吃一边的草再吃另一堆草。
它们能看到共同的利益而进行协作,如果它们互不相让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将谁也吃不到草。7、将相和 秋战国时期,赵国优秀将领廉颇以英勇善战闻名立下无数战功,地位很高。
蔺相如当时是一位赵王身边宦官的门客,被推荐完成送和氏璧换取秦国十五做城的任务。当时。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易解】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做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故事】“融四岁,能让梨。”说的是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易解】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故事】重 义 轻 财
卜式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贤士,他对自己的弟弟很好,照顾得很周到。父母去世后,兄弟俩分家,卜式把家中的财产都让给了弟弟,自己只要了一百多头羊,后来繁殖到上千头,他买了房屋,置办了土地。而这时弟弟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卜式于是把自己的财产分了一半给弟弟。卜式不仅不贪图财物,而且为了照顾弟弟,还把自己的财产让给弟弟,这一行为感动了当时的人,大家都说他是个重亲情、不爱财的君子。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易解】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故事】懂 礼 的 子 路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学识渊博,并以懂礼貌著称。有一天,孔子走过庭院,要到门外去,恰好子路在庭院里读书,子路看到老师,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对老师行礼。那时的“礼”是要鞠躬的,孔子并没有看到他,只是看到了庭院里的樱花而停下脚步,子路就躬身站着,一直等到孔子看到他,那时他的身体已经酸麻得失去了知觉。孔子称赞他说:“子路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学生啊!”
1、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他们吵架了,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觉得受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就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一旁好奇的朋友问道:?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另一个笑笑的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的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里的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抹灭它。
2、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颖州。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过从甚室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
3、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们一起做生意,赚的钱总是鲍叔牙多拿多占,后来又一起打仗,管仲总是躲在后面,别人在鲍面前说管仲不好,鲍叔牙却说:你们误会了,他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因为家中还有母亲需要照顾。多拿钱也是为了去侍奉母亲。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分别侍奉一个齐国公子,在争夺王位的过程中,鲍叔牙侍奉的公子小白取得了胜利。小白要拜鲍为相,鲍却说:你如果只想保住王位,用我足够了,如果想成就霸业,非管仲不可”。
4、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奏。刚弹琴时表现出攀登大山的志向,钟子期说:“弹琴弹得真好啊!好像泰山一样高大。”过了一会儿,琴声表现出了随流水常进不懈的志向,钟子期再一次说:“弹琴弹得真好啊!好像长江黄河一样激荡。”
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破琴,拉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
5、毕加索一共送给他的好友——阿里亚斯说50多幅作品,其中包括一幅妻子雅克琳的肖像画。理发师将这些画都捐给了西班牙政府,并在家乡布伊特拉戈建了一个博物馆。博物馆中还陈列了一个放理发工具的盒子,上面有毕加索烙的一幅《斗牛图》和“赠给我的朋友阿里亚斯”的亲笔题词。
一位日本收藏家曾想购买这个盒子,他给了阿里亚斯一张空白银行支票,说数目他随便填。可收藏家没想到,他竟遭到了理发师的拒绝。阿里亚斯说:“不论你用多少钱,都无法买走我对毕加索的友情和尊敬。”
上一篇:工会宣传简报(工会活动简报)
下一篇:学习毕世祥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