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tri-pitaka) 佛教典籍的丛书。
又名一切经、契经、藏经或三藏。内容包括经(释迦牟尼在世时的说教以及后来增入的少数佛教徒——阿罗汉或菩萨的说教在内)、律(释迦牟尼为信徒制定必须遵守的仪轨规则)、论(关于佛教教理的阐述或解释)。
大藏经的编纂,始于释迦牟尼涅盘不久,弟子们为保存他的说教,统一信徒的见解和认识,通过会议方式的结集,形成一致公认的经、律、论内容。其后又增加了有关经、律、论的注释和疏解等“藏外典籍”,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大部类。
原始佛教分裂以后,各大派别大多按照自己的观点编有本派的藏经,但只有上座部的三藏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其他部派的典籍除了在汉文译本中保存一部分外,基本上都已散佚。 早期的梵文经典只剩下少数零散贝叶本或纸写本至今尚存,全部三藏已难窥全貌。
现存的大藏经,按文字的不同可分为汉文、藏文、蒙文、满文、西厦文、日文和巴利语系等七年系统。此外还有过契丹文大藏经的刻造,但尚未发现传世的刻本。
汉文大藏经为大小乘佛教典籍兼收的丛书。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以后的千余年间,仅经录即近50种之多,流传至今尚有20余种,收录的经籍数量不等。
各个时代编纂的大藏经,形式和内容互有不同。除房山石经外,宋代以前的基本上都是卷轴装帧的书写本。
北宋开宝(968~975)年间,第一部木版雕印的大藏经问世后,历元、明、清至民国,共出版过木放慢和排印本大藏经20种(一说21种)。 佛教由中国东传至朝鲜和日本后,高丽和日本王朝均依汉文大藏经进行抄写刻印或排印。
《开宝藏》首刻本于宋雍熙元年(984)传入日本,端拱(988~989)年间传到高丽。乾兴元年(1022)和元丰六年(1083)又分别将天禧修订本和熙宁修订本传到契丹和高丽。
辽清宁九年(1063),契丹还把新刻就的《契丹藏》印本送给高丽。6世纪中叶,部分汉译佛典通过朝鲜南部的百济国流传到日本。
7世纪初,佛教在日本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种汉译佛经的写本和历代官私刻本的各版大藏经大量传入日本各大寺院。自13世纪末叶迄20世纪20年代的700多年间,日本佛教界曾依据汉文本的各版大藏经,编纂、雕造、复刻或排印过《弘安藏》、《天海藏》、《黄檗藏》、《弘教藏》、《?d正藏经》、《?d续藏经》和《大正新修大藏经》等7种版本的汉文大藏经。
20世纪初,日本佛学界还将小乘上座部三藏译为日文本的《南传大藏经》65卷,并编辑出版《国译大藏经》、《国译一切经》和《日本大藏经》,这三种藏经的内容除中国著述外,还收录了大量的日本章疏及杂著等。 [编辑本段]《大正藏》 大正藏,是目前来讲使用最广泛的汉文大藏经,今天我们讲到大藏经一般都是通指大正藏 全称《大正新修大藏经》日本大正13年(1924)由高楠顺次郎和渡边海旭发起,组织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小野玄妙等人负责编辑校勘,1934年印行。
全藏分3个部分:正藏55册,续藏30册,别卷15册(内图像12册,总目录3册),共100册。收入佛籍总数冠于各种大藏经,计正藏、续藏、图像和总目录共3493部,13520卷。
编辑体例也别创一格,经藏分为阿含、本缘、般若、法华、华严、宝积、涅盘、大集、经集、密教十类;律藏包括弥沙塞部、摩诃僧祗部、昙无德部、萨婆多部、解脱戒经(迦叶遗部)和菩萨戒等;论藏分为释经论、毗昙、中观、瑜伽、论集等五类;杂藏分为经疏、律疏、论疏、诸宗、史传、事汇、外教和目录等八类。 续藏30册中除最末一册为古逸和疑似两类,专收敦煌古逸经、律、论疏和疑伪经外,其余29卷收入日本著述的续经疏、律疏、论疏、诸宗四类及悉昙。
图象12册收入日本各寺院所藏历代有名佛教画像和密宗明王像、金刚像及各种曼荼罗图等363种。总目3册收入中国历代各版藏经目录和日本各寺院所藏的写本和刻本藏经目录以及大正藏勘同录、大正藏总目录、总索引、译著目录等77种,为比较实用的版本。
但校核工作粗放,排印错字,错句颇多。此外,大藏经用语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大正藏索引》,为佛教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编辑本段]巴利语系大藏经 (Baliyuxi Dazangjing) 南传上座部所传佛教典籍的丛书。
佛教传入锡兰(今斯里兰卡)后,于公元前29年在马塔勒的灰寺举行第四次结集,把历来口传心受的巴利语佛典第一次用僧伽罗文字母音译刻写在铜片和贝叶上。 5~9世纪,锡兰多次派遣僧尼到东南亚地区传教,用各种不同文字字母音译巴利语佛典,逐渐形成以泰文、缅甸文、高棉文、老挝文和4种傣文字母音译的巴利语系三藏典籍。
这些文字音译本的巴利语系大藏经,其内容基本一致,其编次为:律、经、论和藏外四大部分。律藏分为分别部(戒的条文)、犍度(僧团生活制度)、附篇(戒条的解释);经藏分为长部(相当于汉译《长阿含经》)、中部(相当于汉译《中阿含经》)、相应部(相当于汉译《杂阿含经》)、增支部(相当于汉译《增一阿含经》)和小部;论藏包括《法聚论》、《分别论》、《界论》、《双论》、《发趣论》、《人施设论》、《论事》;藏外分为注疏和其他两类。
注疏原系僧伽罗文共28种,5世纪时由佛音、法护、近军、佛授、。
我在豆丁找到的,以下内容是你提供的这一句话为开头的段落(我是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并非复制啊????????):
编写《会试录》《乡试录》时,主考官在首卷写序,副主考的序写在主考的后面,这是因为职务、职责的问题。所有的书也和这个一样。就像建国初期,府、州的地方志书写好了,一定推举向里面有学问的长者,为志书写序,而不会请州府的官员写序。被邀请写序的一定是实至名归的人,这个被邀请者,也一定会自己考究一下,真的没有比自己更合适的热门人选了,才去写。官员写序的,如果他的文笔优秀,序文对这本书也有增辉和推广的作用,那么就不谦让着让向里面写了。乡里的读书人,如果他的文笔优秀,序文对这本书也有增辉和推广的作用,那么官员也不敢自己写,也有写志书的人自己独断专行的,就自己将序文写了,不再谦让乡里的学究和主事官员了。像这些情况的,就是所说的职务、职责了。所以书的序文只有一篇,或者其他人有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就在后面再写一篇序文。也有只写成书时间而没有序文的。现在不同了,有两篇序文的,也有三四篇甚至不止的。两篇序文并不是编书体例,而是写序文的人僭越了职务和职责,当世那些自称君子的人不向学肚子里没货却喜欢发表言论的原故。
终于打完了,望采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书籍是挖掘不尽的金矿,书籍是经验教训的结晶。在书籍的世界里,我们领略着山河、天地的广阔壮丽,回味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书籍如同一只小船,引导我们穿越港湾,驶向广阔无垠的知识海洋。
古今中外,因苦读而功成名就的人,对书籍都有特殊的感情。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国唐代“诗圣”杜甫,把读书与写作的关系,总结成两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说:“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
静心地品读,来填实自己比天空还宽的心灵。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古人云:“万船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让我们在行动中感悟,在阳光下携手同行,营造书香校园,让书韵飘香。澎湃的是激情,涌动的是梦想;激起的是热情,付出的是真心;发展的是智慧,收获的是甜蜜!让我们捧起书本,与书为友,在书香中成长,在书香中成人,在书香中成才
1《论语》:儒家经典之一。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古义】lún《论语》的“论”是个通假字,“论”通“仑”(lún)。《说文》:“论者,仑之假借。”“伦、论字皆仑会意。”所以《论语》的“论”应该读“lún”。仑为何意?“仑”字的繁体字写作“仑”,它是个会意字,由“亼”和“册”两部分构成,《六书正伪.辑韵》云:“亼”,古集字,“册”即“简册”,就是编串在一起的竹简。《说文》注:“聚集简册必依其次第,求其文理。”可见,“仑”就是“把众多的竹简按一定的次序编在一起的意思,引申为编辑、编撰、编篡”的意思。《论语》的“语”读“yú”,就是“语言”的意思
关于这一点,历史上还是有争议的。
首先,“论”,读音阳平,不是去声。《说文》:“论,议也。”
也即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另外,有时它也有“诉说”的意思,比如杜甫《咏怀古迹》:“分明怨恨曲中论。”
但在这里似乎都解不通。有人认为“论”是所谓“相与辑而论纂”(《汉书·艺文志》)之意,然而“论纂”一词,显然有生造之嫌,故后世多有不从者。
由于《论语》的作者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所以这个题目有尊敬、敬仰的意思是可以肯定的。大约就是“讲述、汇编、议论、说明”一类的意思。
其次,关于古代编书体例。似乎除了《论语》极少有所谓抄纂而称为“论”的著作。
余嘉锡先生曾经指出:“古人着书既多单篇别行,不自编次,则其本多寡不同。加以暴秦焚书,图籍散乱,老屋坏壁,久无全书。
故有以数篇为一本者,有以数十篇为一本者,此有彼无,纷然不一。分之则残缺,合之则重复。”
同时余先生还指出:“古人着书,其初仅有小题( 指篇题),?并无大题(指书题)。”且“多单篇别行,本无专集,往往随作数篇,即以行世 。
传其学者,各以所得,为题书名。”意即古人著书时,一开始仅题写篇名,并无书名。
他们写好的文章多数是以单篇流传于世,没有形成集子,而且往往是随作随行 (流传),学生们得到以后才各自为它起个书名。比如在《史记》的《管子列传》、《庄子列传》、《商君列传》、《屈原列传》及《汉书》的《东方朔传》中所引他们各自的著述时,都是只有篇名而无书名。
余嘉锡先生还认为:“古书书名,本非作者所自题。后人既为之编次成书,知其为某家之学,则题其氏若名以为识别;无名氏者,乃约书中之意以为之名。
所传之本多寡不一,编次者亦不一,则其书名不能尽同。刘向校书之时,乃斟酌义例以题其书。”
由此亦可见《论语》之由来殊不可解。当然,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解释,个人觉得还是班固的说法比较可信。
不过,由于时代久远,即使班固也无法确切知道其中委婉。
上一篇:盾构机下井简报内容(车站盾构井)
下一篇:文案创意简报(创意简报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