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震千山醒,龙腾百业兴。炮龙节是独具宾阳民族特色的一种非常热闹、隆重、全国少有的传统节日(即一年一度的农历正月十一晚举行舞龙活动)。
炮龙节距今已有150年历史了。炮龙比一般常见的彩龙要大,装裱简单,短有7节,长有11节不等;龙长有30-40米,龙头龙尾用竹篾扎制,用沙纸装裱,龙身用色布装配。举舞之前,一般由组织单位发动捐献,筹备,张贴龙路(即向全城各单位各户发出邀请喜贴),敬请当日炮竹增光。是日,黄昏时分,无论是舞龙人,还是鸣炮者,无论是父老乡亲还是贵客嘉宾,他们从四面八方奔踊到各个开光点,兴奋地等待着开光一刻。举舞时,组织单位首先举行开光(开光可分多个点)仪式。开光时,"啪啪啪",总指挥准时发出三发信号弹,震撼人心的开光时刻突现,多处开光点的几十条龙同时向天地拜几拜,迅速间万炮齐鸣,光焰冲天,巨龙狂舞,欢声雷动。整个县城倾刻变成了炮龙之城,辉煌之城。开光后,由龙牌、锣鼓、八音(唢呐、京胡、二胡、大胡、秦琴等管弦乐器以大小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开路,高举火蓝、火把相随,按事先安排的龙路循序渐进。舞龙者可分多套人马,轮流举舞,他们头戴滕帽,身系腰带,个个赤膞上阵任由多少鞭炮爆灼。请看吧,炮助龙兴,龙凭炮威,那一条条穿着金色龙袍的巨龙,时而高昂起头,向天空喷射出一团团吉祥的火焰,时而摇着奔腾,和光彩夺目的太金珠相戏相乐,一串串的电光炮竹,惊天动地煨响着,为巨龙助威助兴。炮龙每到各家各户各单位,都事先备足炮竹夹道而迎。凡炮龙到之处,鞭炮齐鸣,焰火缤纷,万头攒动,鼓乐助兴,热闹非凡。炮龙每到一家都必须待鞭炮响停后方可向前舞去,放炮竹数量有的户放几千头,有的放数十万头。舞龙一定要沿原来邀请的大街小巷举龙舞去,直到舞完所有的街道为止。炮龙举舞一般连续昼夜,炮竹长鸣,也可直至两昼夜。舞龙者(人马)不怕疲劳,昼夜不睡,坚持到底。如有炮龙被炮毁,不管多少条龙全在所不顾。炮龙节,人们看到的是全城街巷人群万头赞动,鞭炮轰鸣,雾气冲天,竹光映红满城,街道全是铺满炮竹纸屑和火药的尘砂。
宾阳炮龙之所以能够久盛不衰,全在于当地人民认为舞炮龙能招吉祥兴旺。当晚舞炮龙时,有不少人抱子抱孙去钻"龙肚",以求吉祥;敬请炮龙进自家屋宅举舞,更为吉利。有些群众求子心切,早与龙队私下定取"龙珠",以求添丁发财。
2008年宾阳炮龙节具体活动细则:
1.正月初九游客参观县内各旅游景点和美食一条街活动。
2.正月初十在县文化广场、城北广场、工业品市场前等多处搭舞台开展师公戏联演、山歌会。开展龙队比赛,制龙、制灯彩评比活动、书画摄影展等。正月初十晚上8:00在县文化广场举行宾阳县2008年百龙舞宾州炮龙之夜文艺晚会和烟花燃放活动。
3.正月十一上午11:00举行宾阳民间文艺游行(包括龙狮队、游彩架、高跷队、彩凤队、马娘队、少年腰鼓队、老年秧歌队、军乐队等游行,游行线路:文化广场→广场路→百货大楼→工会→县政府)。群众、游客上街看龙,合影留念。下午有计划地组织游客(自费)参与各街道灯酒会。晚上7:00举行百龙舞宾州炮龙节开光仪式,各街道舞炮龙。
4.舞炮龙活动结束后由各街道及炮龙协会负责组织龙珠竞卖活动。
5.2月下旬组织开展炮龙节工作总结会。
还有宾阳吧()网站举办的2008年宾阳炮龙节有奖征文大赛
参考资料:
今年的炮龙节,住在南宁的表弟一家,也赶回来和我们一起看舞炮龙。
晚饭后,我们就出发了。大街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有的戴着安全帽,有的戴着口罩,有的拿着照相机,还有的手拿鞭炮跃跃欲试。我们挤到一处走廊下观看开光仪式。只见一条金黄色的长龙正卧在道公面前,道公用牙咬破红公鸡的鸡冠,然后把鸡血喷点到炮龙的眼里。看到这里,小表弟好奇地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说:“这叫开光,点鸡血入龙的眼睛就表示沉睡的龙见光开眼,炮龙就要起舞、降福人间了。”正说着炮龙高高地昂起了头,接着,鞭炮声、锣鼓声全都响了起来,霎时间,火光闪烁,炮响连天,烟雾弥漫,只见那炮龙时而把头高昂,时而俯首游动,那长长的龙身在烟雾中时隐时现。
“啪啪啪”,炮龙所到之处,各家各户夹道相迎,将准备好的鞭炮拿出来燃放。有的把点燃的鞭炮挂在竹竿上,在炮龙身上挥舞,有的点燃串串鞭炮往龙头上抛,还有的爬到楼上燃炮,对龙来个高空轰炸。舞龙的叔叔、伯伯们非常勇敢,他们光着上身毫不畏惧鞭炮的烧炸,哪里炮火密集,就舞动炮龙冲向哪里……表弟看得目瞪口呆,问:“舞龙的叔叔为什么不怕炮炸?”爸爸说:“龙兆吉祥,炮烧得越多,龙舞得越精神;被炮炸得越多,舞龙人来年越兴旺,所以他们不怕。”
炮龙沿着街一家一户地向前舞去。这一户的鞭炮声还没停下,另一户的鞭炮声又响了起来,炮龙昂首挺胸地迎着炮火冲去,龙身此起彼伏,龙尾摆来摆去,仿佛是一条真龙在雾海中游动。观看舞龙的人,也一步步向龙游的方向涌去。劈里啪啦、劈里啪啦,鞭炮声震耳欲聋,炮火光映红了天空,炮龙越舞越兴奋,游人越看越振奋,有的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舞炮龙的行列。整个晚上,宾阳县城都沉浸在欢腾之中……
今年的炮龙节,住在南宁的表弟一家,也赶回来和我们一起看舞炮龙。
晚饭后,我们就出发了。大街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有的戴着安全帽,有的戴着口罩,有的拿着照相机,还有的手拿鞭炮跃跃欲试。
我们挤到一处走廊下观看开光仪式。只见一条金黄色的长龙正卧在道公面前,道公用牙咬破红公鸡的鸡冠,然后把鸡血喷点到炮龙的眼里。
看到这里,小表弟好奇地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说:“这叫开光,点鸡血入龙的眼睛就表示沉睡的龙见光开眼,炮龙就要起舞、降福人间了。”正说着炮龙高高地昂起了头,接着,鞭炮声、锣鼓声全都响了起来,霎时间,火光闪烁,炮响连天,烟雾弥漫,只见那炮龙时而把头高昂,时而俯首游动,那长长的龙身在烟雾中时隐时现。
“啪啪啪”,炮龙所到之处,各家各户夹道相迎,将准备好的鞭炮拿出来燃放。有的把点燃的鞭炮挂在竹竿上,在炮龙身上挥舞,有的点燃串串鞭炮往龙头上抛,还有的爬到楼上燃炮,对龙来个高空轰炸。
舞龙的叔叔、伯伯们非常勇敢,他们光着上身毫不畏惧鞭炮的烧炸,哪里炮火密集,就舞动炮龙冲向哪里……表弟看得目瞪口呆,问:“舞龙的叔叔为什么不怕炮炸?”爸爸说:“龙兆吉祥,炮烧得越多,龙舞得越精神;被炮炸得越多,舞龙人来年越兴旺,所以他们不怕。” 炮龙沿着街一家一户地向前舞去。
这一户的鞭炮声还没停下,另一户的鞭炮声又响了起来,炮龙昂首挺胸地迎着炮火冲去,龙身此起彼伏,龙尾摆来摆去,仿佛是一条真龙在雾海中游动。观看舞龙的人,也一步步向龙游的方向涌去。
劈里啪啦、劈里啪啦,鞭炮声震耳欲聋,炮火光映红了天空,炮龙越舞越兴奋,游人越看越振奋,有的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舞炮龙的行列。整个晚上,宾阳县城都沉浸在欢腾之中……。
今年的寒假似乎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但其中的一些情景却让我一直回味无穷……
早就听说过宾阳的炮龙节,今年的农历正月十八,我、妈妈、爸爸、弟弟和外婆坐着爸爸的车来到了宾阳,准备一睹它的热闹场面。到了宾阳,已经是下午了,爸爸说:“鞭炮声你们可能受不了,我们还是去买些口罩和棉花吧!”听了这句话,我更是又兴奋又害怕。
买完东西,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就跟着爸爸去食堂吃饭。
吃完饭,我就去了爸爸的公司看叔叔阿姨们制作的“龙”,那“龙”比一般常见的彩龙要大、要长,有11节、40米,龙头龙尾用竹篾扎制,用沙纸装裱,龙身用色布装配,,上面的“龙鳞“金光闪闪,漂亮极了。
突然,有一个叔叔拍了拍我,问:“小朋友你了解炮龙节吗?我说给你听吧!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是宾阳的炮龙节,这一天的宾阳可就是世界上最热闹的地方了。人们自己制作龙,然后把正燃放的鞭炮扔到龙身上。龙被视为新年的神物,炮龙节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我听了就更想快点亲自参加到炮龙节的活动中去了了。
“开始炸龙了!”不知谁说了一声,只听见咚咚咚,锣鼓声响;噼噼啪,鞭炮齐鸣。这响声真是震耳欲聋呀!幸好我们准备了口罩和棉花。爸爸立刻跑下楼去炸龙,其它的人也赶紧跑到阳台上看炸龙。
下面的人们挥舞着鞭炮,兴奋地朝龙扔去。妈妈看着也起劲儿了,于是她也跑下楼去炸龙。我也跟了下去,找了好久才找到了在人群中的妈妈。看她这么兴奋,我们也不甘示弱,小心翼翼地炸起龙来。“龙”一边躲避着鞭炮,一边不停地往前舞动,这真是好一派“龙腾虎跃”的景象。
炮声渐渐小了,随着一声哨响,炮龙节活动结束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快来抢龙鳞呀!”一大群人像疯了似的狂奔而来,爸爸也去抢了,抢到了一大把龙鳞和龙须。我不解地问爸爸:“爸爸,这些有什么用呀?”爸爸笑着回答:“龙身上的每一件东西都代表着吉祥如意:捋下几丝龙须,系在家畜栏上,能求得家畜无病无瘟;扯一小块龙皮,可保你今年五谷丰登;最吉祥的是抢到龙含于口中的财珠,商人获得此珠就能生意兴旺、财源广进。所以,引来人们不遗余力地‘抢龙珠’,以博得一年的好兆头。”我听了点点头,高兴地看着手上的龙鳞、龙须,祈愿我们全家幸福平安。
天色越来越暗,我们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宾阳,这热闹的场面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今年的寒假似乎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但其中的一些情景却让我一直回味无穷……早就听说过宾阳的炮龙节,今年的农历正月十八,我、妈妈、爸爸、弟弟和外婆坐着爸爸的车来到了宾阳,准备一睹它的热闹场面。
到了宾阳,已经是下午了,爸爸说:“鞭炮声你们可能受不了,我们还是去买些口罩和棉花吧!”听了这句话,我更是又兴奋又害怕。买完东西,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就跟着爸爸去食堂吃饭。
吃完饭,我就去了爸爸的公司看叔叔阿姨们制作的“龙”,那“龙”比一般常见的彩龙要大、要长,有11节、40米,龙头龙尾用竹篾扎制,用沙纸装裱,龙身用色布装配,,上面的“龙鳞“金光闪闪,漂亮极了。突然,有一个叔叔拍了拍我,问:“小朋友你了解炮龙节吗?我说给你听吧!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是宾阳的炮龙节,这一天的宾阳可就是世界上最热闹的地方了。
人们自己制作龙,然后把正燃放的鞭炮扔到龙身上。龙被视为新年的神物,炮龙节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我听了就更想快点亲自参加到炮龙节的活动中去了了。“开始炸龙了!”不知谁说了一声,只听见咚咚咚,锣鼓声响;噼噼啪,鞭炮齐鸣。
这响声真是震耳欲聋呀!幸好我们准备了口罩和棉花。爸爸立刻跑下楼去炸龙,其它的人也赶紧跑到阳台上看炸龙。
下面的人们挥舞着鞭炮,兴奋地朝龙扔去。妈妈看着也起劲儿了,于是她也跑下楼去炸龙。
我也跟了下去,找了好久才找到了在人群中的妈妈。看她这么兴奋,我们也不甘示弱,小心翼翼地炸起龙来。
“龙”一边躲避着鞭炮,一边不停地往前舞动,这真是好一派“龙腾虎跃”的景象。炮声渐渐小了,随着一声哨响,炮龙节活动结束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快来抢龙鳞呀!”一大群人像疯了似的狂奔而来,爸爸也去抢了,抢到了一大把龙鳞和龙须。我不解地问爸爸:“爸爸,这些有什么用呀?”爸爸笑着回答:“龙身上的每一件东西都代表着吉祥如意:捋下几丝龙须,系在家畜栏上,能求得家畜无病无瘟;扯一小块龙皮,可保你今年五谷丰登;最吉祥的是抢到龙含于口中的财珠,商人获得此珠就能生意兴旺、财源广进。
所以,引来人们不遗余力地‘抢龙珠’,以博得一年的好兆头。”我听了点点头,高兴地看着手上的龙鳞、龙须,祈愿我们全家幸福平安。
天色越来越暗,我们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宾阳,这热闹的场面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宾阳炮龙闹翻天
广西宾阳县炮龙节是每年的正月十一,这天老街上群龙劲舞,鞭炮齐鸣,蔚为壮观。
每条炮龙长达三四十米,被视为新年神物。起舞前,一名汉子将生公鸡血酒喷向蒙着红布的龙眼,以示龙开眼下山为民造福。然后“龙牌”、锣鼓、八音开路,花篮火把相随,众大汉赤膊上阵,沿街游舞。临街商铺、住户家家炮仗充盈,单等炮龙靠前,一串串往龙身上丢,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富贵平安。冲天火光炮声中长龙狂舞,观者如潮,其热闹之状、火爆之气无以伦比,令人热血沸腾!舞完大街小巷,往往需要一昼夜。
宾阳的县志没有记载炮龙节的起源。有人说始于清朝年间,从广东的卢姓3兄弟传到宾阳芦圩镇,历时300多年。宾阳三联社区的居民认为炮龙节最早兴起于他们的社区。北宋侬智高起义时,三联杜区是宾阳府所在地,当时官兵与起义军激战未果。于是官兵设计:在正月十一这天全城扎起炮龙,结起彩灯,提前过元宵。侬智高被迷惑放松了警惕,结果败于官兵突袭。此后,正月十一便成了当地的居民的炮龙节。
见证今年炮龙节
一.上午11点多——彩架出场
锣鼓喧天,欢声如潮,8头雄师共舞。掌声中,6台彩架出场。“莲花飘香”、“大战洪洲”“甘露满人间”“梁祝姻缘”、“三姐传情”……饱含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彩架千姿百态,鲜艳夺目。彩架游行时,舞龙、舞狮、彩灯、音乐柜相伴,队伍长达几百米。彩架由4名壮汉肩扛,上有数名孩童手执剑、弓、刀等小道具演绎某一特定造型。搭架工艺保密,各社区互不交流,只拿成品在活动中争妍斗艳。
二.傍晚19:00——开光
佛光寺开光点香火袅袅,人声鼎沸。一条白须巨龙被蒙住双眼,一位阿婆拿着一只鸡。“开光!”一声令下,人群纷涌。两名男子舞着子珠和财珠,带领龙头靠近窗口开光。拿鸡的阿婆用嘴咬破羽冠,将鸡血涂抹在龙口内龙珠上。白须巨龙双眼涂血后起舞,鞭炮声响彻天宇。接着由龙牌、锣鼓、八音(唢呐、京胡、二胡、大胡、秦琴、大小锣鼓、钹、木鱼)开路,火篮、火把尾随,向芦圩镇的永武、同仁,枫江、太平、仁爱等11条街道舞去。
三.晚上19:00至次日——
然炮龙舞
鞭炮轰鸣,硝烟弥漫,火把挥动,临浦街欢声如潮。戴藤帽、扎腰带的舞龙汉子吆喝着赤膊挥动巨龙,18条巨龙或口喷火焰,或跳跃翻腾,大金珠熠熠生辉,电光爆竹震耳欲聋,群龙狂舞……众人争换舞龙头者,在爆炸四溢的火光里奋力护龙,变换方向,招式迭出,好不热闹!
巧钻龙肚
家家户户都备好了炮竹,炮龙一到万炮齐鸣。有的家庭将长串鞭炮从4楼高悬燃放,炮龙在冲天火光巨响中翻腾起舞,叩头送福。当地规定爆竹未燃尽炮龙不能离开到另一家去,因此一条小街往往就舞通宵达旦。当炮龙游舞时,人们纷纷从龙肚下穿行祈求吉祥如意,情侣期盼永结良缘……龙舞人跃炮轰鸣,好一片欢腾海洋!
抢龙珠
据说若捋下龙须系于畜栏上能得家畜兴旺,龙皮保五谷丰登,龙珠能招财进宝。于是人们奋不顾身“抢龙珠”。这样龙行至街尾,仅剩骨架。这时就燃起火堆,八音中龙投身烈火,曰“送龙归天”,人们就火堆架锅下料熬“龙粥”犒劳舞龙健将,各家各户也来分享。据说“龙粥”能消病健身。此时天已大亮了,舞龙宣告结束
今年的寒假似乎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但其中的一些情景却让我一直回味无穷……早就听说过宾阳的炮龙节,今年的农历正月十八,我、妈妈、爸爸、弟弟和外婆坐着爸爸的车来到了宾阳,准备一睹它的热闹场面。
到了宾阳,已经是下午了,爸爸说:“鞭炮声你们可能受不了,我们还是去买些口罩和棉花吧!”听了这句话,我更是又兴奋又害怕。买完东西,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就跟着爸爸去食堂吃饭。
吃完饭,我就去了爸爸的公司看叔叔阿姨们制作的“龙”,那“龙”比一般常见的彩龙要大、要长,有11节、40米,龙头龙尾用竹篾扎制,用沙纸装裱,龙身用色布装配,,上面的“龙鳞“金光闪闪,漂亮极了。突然,有一个叔叔拍了拍我,问:“小朋友你了解炮龙节吗?我说给你听吧!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是宾阳的炮龙节,这一天的宾阳可就是世界上最热闹的地方了。
人们自己制作龙,然后把正燃放的鞭炮扔到龙身上。龙被视为新年的神物,炮龙节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我听了就更想快点亲自参加到炮龙节的活动中去了了。“开始炸龙了!”不知谁说了一声,只听见咚咚咚,锣鼓声响;噼噼啪,鞭炮齐鸣。
这响声真是震耳欲聋呀!幸好我们准备了口罩和棉花。爸爸立刻跑下楼去炸龙,其它的人也赶紧跑到阳台上看炸龙。
下面的人们挥舞着鞭炮,兴奋地朝龙扔去。妈妈看着也起劲儿了,于是她也跑下楼去炸龙。
我也跟了下去,找了好久才找到了在人群中的妈妈。看她这么兴奋,我们也不甘示弱,小心翼翼地炸起龙来。
“龙”一边躲避着鞭炮,一边不停地往前舞动,这真是好一派“龙腾虎跃”的景象。炮声渐渐小了,随着一声哨响,炮龙节活动结束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快来抢龙鳞呀!”一大群人像疯了似的狂奔而来,爸爸也去抢了,抢到了一大把龙鳞和龙须。我不解地问爸爸:“爸爸,这些有什么用呀?”爸爸笑着回答:“龙身上的每一件东西都代表着吉祥如意:捋下几丝龙须,系在家畜栏上,能求得家畜无病无瘟;扯一小块龙皮,可保你今年五谷丰登;最吉祥的是抢到龙含于口中的财珠,商人获得此珠就能生意兴旺、财源广进。
所以,引来人们不遗余力地‘抢龙珠’,以博得一年的好兆头。”我听了点点头,高兴地看着手上的龙鳞、龙须,祈愿我们全家幸福平安。
天色越来越暗,我们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宾阳,这热闹的场面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听说我家乡(宾阳)的游彩架到邕州老街庙会来了(详见细毛博客),很高兴,既然标榜自己是家乡的炮龙文化使者,今天有必要向大家介绍这独特的民间技艺——彩架。
我是在宾阳长大的地道宾阳妹,记忆中小时候的春节,县城是异常地热闹。除夕夜鞭炮那是放得震耳欲聋,初一一大早锣鼓声起,舞狮子拜年来了,雄狮采青取红包,场面刺激、热闹。更热闹的是初四或后面的几天,主干道上人头攒动,个个仰着脖子等着看游彩架走过。
游彩架据说是由清代宾州城外东街武举人李若珠从广东佛山引进的。它是以几个孩童在彩架上按活动内容进行精巧造型,以奇美的装饰和奇险的技艺表演而引人注目的。彩架上的人物是挑选2至4个聪明、俊俏、大胆的4至8岁的孩童扮装,装饰艺人在一张长一米、宽一米的四方桌上,根据本台节目内容特点,用钢枝做成一个坐椅,让小孩坐着,把下肢伪装成假脚,然后将各支撑片条巧妙地隐藏在服装及各种道具之内。从外表看,一个孩童很自然地站在另一个孩童的手指或所佩带的雨伞或扇子、长矛、大刀、弓、箭等物具上,惊险而神奇莫测。每台彩架由8名男子抬行,有八音伴奏,前由醒狮开路,接着是各种彩灯、旗幡节目牌,舞龙随后,队伍浩荡,景象壮观。
儿时记忆中的彩架都出自新宾南街人之手,当时有这样的传言,说这独门民间技艺不外传,所以每年正月扎彩架都是在南街扎好,用布蒙好那些机关,才慢慢抬出县城。到了县城,县政府还专门找间大房子给他们装上这些勇敢的小孩,所做的这些都不能有外族人。彩架的内容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许仙与白娘子”、“牛郎织女”、“三打白骨精”、“武松打虎”、“西厢记”……彩架一般分三层,由三个小孩组成,比较大的小孩在最下面,顶上的小孩年纪很小,所以经常看到彩架前有个阿姨倒着走,手上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教那些小孩或调动起他们的情绪。高高在上的小孩经常因为居高临下或围观的人多吓哭了,随行的大人得备些糖饼哄他们。每年的彩架都会看到一两位浓妆上挂着两行泪痕的小演员,架高在上游街两三个小时,对于小小年纪的他们来说太难了。
正月游彩架曾经中断过几年,听说是扎彩架的成本高,这些民间手艺人觉得政府的补助不够支出,另外现在都是独生子女,街坊有小孩的人家不舍得让自己的小孩从事如此危险的“高空作业”。随着炮龙文化的进一步推广,游彩架又重新得到重视,游彩架的日子往后推了,延时到正月十一炮龙节。炮龙节成了宾阳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白天游彩架,晚上舞炮龙,热闹一整天。
如今家乡的游彩架与时俱进,加上了流行元素,邕州老街的庙会上惊现奥运五环上“站”着可爱的小孩。家乡的民间文化需要这样的生命力,但愿它不止是我儿时的记忆,将来我还要带上我的孩子去看游彩架,并告诉他:这是妈妈家乡的独门民间技艺,是我们宾阳人值得炫耀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