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个人材料
一年来,我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宣传工作,切实履行宣传职责,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顺利地完成了宣传任务,为进一步提升年陡镇形象作出了积极贡献,宣传工作先进个人材料。共撰写宣传稿50余篇,其中近30篇被《马鞍山日报》、《皖江晚报》等媒体采用,20多篇被县政府网、先锋网采用。
一、勤于学习、自觉锤炼,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一个合格的党的理论宣传工作者,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有扎实的理***底。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思想理论学习,与时俱进。
一是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一年来,我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主义理想和信念。努力宣传贯彻市委七届十二次、十三次、十四次会议精神,着力营造构造“6653”现代产业体系,“1255”城市战略学习氛围,以扎实的作风,细致的工作推动宣传的工作的不断前进。认真阅读党报党刊,紧跟时代潮流,确保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学习法律、经济、科学、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积累经验,提高写作能力。熟练地运用电脑、数码设备,提高报道采写的时效和质量。
三是加强新闻宣传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探索文稿写作规律,提高文稿质量。努力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探索规律,通过相互切磋,促进业务素质的提高。做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把真信、真学、真情宣传和真诚践行党的创新理论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推进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恪尽职守,勇于创新,全力推进中心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是年陡抢抓承接产业转移与扩权强镇两大发展机遇,加快示范园区与中心镇建设的开局之年,做好政治理论宣传工作对示范园区与中心镇建设具有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一是服务中心,树立典型,加速各项工作的开展,
事迹材料
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改善民生,征迁拆违、阳光村务、创先争优、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充分利用发挥报纸、网站等主流宣传媒体的引导作用,创新宣传形式,强化宣传力度,有效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在新农保的推进过程,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宣传,有力地促进新农保的工作的开展,顺利完成新农保工作目标任务;在征迁拆违中,我和宣传组的工作人员深入征迁拆违现场,宣传工作措施,发放工作简报,通报工作进度,宣传典型事迹,极大地推动征迁拆违工作的开展,做到文明***征迁拆迁。
二是创新形式,营造氛围,不断增强广大干群凝聚力。结合乡镇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地配合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树立正气,凝聚力量。加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的创建工作,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提高居民素质,增强广大干群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活力。
二是深入实际,善于总结,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努力发挥办公室的综合职能作用,周密细致地做好信息采集汇总工作,保障信息通畅。不断深入实际,广泛开展调研,收集材料,细致思考分析研判,及时对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理论总结,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提供领导决策参考,做好领导的参谋。起草领导讲话稿、各类文件近百份,上报调研材料四、五篇。
三、严格要求、廉洁自律,牢固树立奉献意识。
理论工作者要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要加强人格修养,努力培养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努力塑造党的理论工作者的高尚形象。
我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影响,做到生活中勤俭节朴,宽以待人,敏于事而慎于言,同事之间相处融洽***;工作中严以律己,忠于职守,处处以党员的标准对照、检查、规范自己的行为,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于律已、廉洁自律;顾全大局,淡泊名利。
典型报道,是指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件进行的重点报道。
其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是典型人物报道。人物报道记录着以人为核心的事件,本质是透过人物个案展示时代的风貌和精神需求。
应该说,是受众最为关心也是最感兴趣的人和事。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宣传的拳头产品,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典型人物报道让读者难以忘怀,充分发挥了催人奋进的作用。
下面是一篇人民网详细介绍典型人物报道发展历程的文章,非常全面概括,自己看吧。。
***(1933-1948)1945年,年轻的民兵***参加了八路军,他在激烈的战斗中逐渐锻炼成为一个机智勇敢的战士,并加入了中国**。
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我军被敌暗堡所阻。***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但找不到炸药支架,为保证整个战斗胜利,他毅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暗堡,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1952年10月,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
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
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实践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钢铁誓言。
战后,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党员,并追授“模范青年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杨根思,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工事摧毁,他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准备,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带领全排突然射击,迅猛打退了美军的第一次进攻。
接着,美军组织2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他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锨展开拼杀。激战中,又一批美军涌上山顶,他亲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击,指挥第8班从山腰插向敌后,再次将美军击退。
美军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滥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
当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阵地上只剩他和两名伤员时,又有40多名美军爬近山顶。危急关头,他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英勇捐躯。
梁士英 ,1948年9月,梁士英参加解放锦州作战,被派到尖刀连8连2排5班当战斗组长。10月14日上午,总攻锦州的战斗打响了。
梁士英首先登城,一个人用十几颗手榴弹击退了一个连的敌人反扑。在这关键时刻,梁士英提起爆破筒,冒着密集的子弹,将拉开导火索的爆破筒塞进碉堡里,正当他转身离开时,爆破筒又被敌人推了出来。
梁士英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躯死死地顶住了就要爆炸的爆破筒。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敌堡被炸毁,梁士英壮烈牺牲,年仅26岁。
战后,师党委给梁士英追记三大功,授予“特等功臣”光荣称号。纵队命名5班为“梁士英班”。
锦州市人民政府将锦州西北门改称“士英门”,将惠安街改称“士英街”,以永远纪念这位不朽的英雄,伟大的战士。 罗盛教,1952年1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队文书罗盛教遇到4个正在滑冰的朝鲜 少年。
忽然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压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 罗盛教 立刻脱掉棉衣,毫不犹豫地跳进冰窟窿里进行抢救。
他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 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莹。 他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头将崔莹顶出水面,这时战 友赶来把崔莹救了上来。
但罗盛教由于严寒,体力消耗殆尽,当他被人们救上来 时,已经停止了呼吸。时年只有21岁。
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了表彰罗盛教用生命救 出朝鲜少年的国际主义精神,给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模范 称号。团中央追认他为“模范青年团员”。
他还荣获了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级 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我给你篇范文把:7月9日中午,我在图书馆(北区新馆)不小心将手机掉进了厕所。当时我感到非常焦急,因为手机中有大量的通讯信息。情急之下我找到了周顺菊老师,她又找来了唐亚民老师。二位老师急他人所急,经过一个多小时才将手机捞出。
帮助师生打捞手机本不在他们的职责范围内,但他们却一心为方便广大师生着想,牺牲了宝贵的休息时间,体现了后勤集团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质。我代表同学们向后勤集团表示敬意和我个人的衷心感谢!向周顺菊、唐亚民二位老师表示感谢!
祝集团领导身体健康。祝后勤全体工作人员顺利、家庭幸福。
人物专访的提问技巧- -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
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
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
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
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
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好。
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 笔者认为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
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等"老三问"套话。二是记者口头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
问话让采访对象不得要领,一些记者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他们往往笔头功夫过硬,嘴上功夫不行,在认识上还有偏见:认为注重口才是讲花架子,不务实。笔者经常能看到一些记者提问,说了好多话绕不到主题上,如问一个农民企业家,下一步的打算,是否有意于资助农村教育。
说来说去,不仅把被采访者说糊涂了,连记者自己也不明白说了什么。三是记者的采访态度不端正,也有学识有限。
有的记者提问时信口开河,对对方回答不理解,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反感,从而与记者拉开了心理距离。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了采访对象的谈话情趣。
被采访对象容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一、主观上是配合采访的,但却由于紧张或激动总是开不了口。来自基层的农牧民、工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二、消极应付采访。虽然开了口,却总是偏离主题,或有意识地回避记者某些敏感问题。
三是采访对象牵引着记者跑,被采访者信马由缰,一泻千里地讲下去,记者不能控制局面,采访费了不少时间,看似记了一大堆,要用的却不多,既费时又费力。 针对以上一些不足和问题,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探讨。
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
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
记者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
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话。
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
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二、用内行话提问。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
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
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
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
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如记者采访下岗再就业典型,采访对象是做针织品的。
笔者以前曾长期采访纺织行业,对针织较为了解,采访时顺口说出氨纶、细螺纹针、圆形织机等专业用词,让采访对象很惊喜。她认为对她的行业很看重,无形中缩小了心理距离。
这次的采访用了8个小时,采访对象把想说的不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情况掌握得细、全,通讯写出来就真、有感染力。 三、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
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笔者在采访中常采用这种方法。
有次采访一位英勇牺牲的警察妻子,警嫂心情总平静不下来,笔者就问有关他们女儿的事情,从年龄问到女儿对父亲的死如何说的、如何想的。然后就引到了采访的主线上来。
在采访残疾音乐家。
王建廷 近日,乌恰县实验中学、实验小学、双语幼儿园全体师生学习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典型事迹,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加强学生爱心教育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另有4名学生受伤。她的典型事迹引起全国各界人士的共同关注,西陲边城的乌恰县全体师生共同学习张丽莉的典型事迹,掀起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学习的热潮。
5月18日上午,乌恰县实验小学教师赵莉给全校师生作了张丽莉典型事迹报告会,全校师生被感动落泪。赵莉表示:“我们要以张丽莉作为教师行业的榜样,学习她无私奉献的精神,提高自身修养,增强自己对学生的爱心,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
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胡杨说:“我在报告中听到张丽莉老师倒下时,学生们都喊,快救救张老师这句话时,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张丽莉老师为了救学生不顾自己的安慰,她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女教师,她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我也要向张老师学习,长大以后当一名伟大的老师。” 据悉,乌恰县举办“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先进事迹报告会三场,聆听人数3000余人,涵盖了乌恰县实验中学、实验小学、双语幼儿园和黑孜苇乡小学等全体师生。
上一篇:近期新闻简报(实时新闻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