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联松不是艺术家,也不是搞美术设计的,他现在是上海市日用杂品公司的副经理,一个长期做经济工作的普通人能设计出国旗,完全出自于一种热切爱国的激情,他为设计国旗图案夜以继日,挥汗如雨,似痴如迷。
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他仰望群星闪烁的太空,陷入了沉思。突然,他从人们常说的“盼星星,盼月亮”中得到启发:中国**难道不正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么!于是,他决定以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
他设想:以一颗大星导引在前,几颗小星环绕于后,象众星拱北斗,大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四颗小星象征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紧紧地环绕在党的周围,团结战斗,从胜利走向胜利。他还把五角星设计为黄色,这不仅与象征革命的红色相协调,象红霞一片,金光灿灿,色简而庄严,且也表达了中华儿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
为了使整个图案更加突出全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伟大的中国**周围这一特征,曾联松设计了每个小星的中心点都通过自己的-个星尖,跟大星的中心点联成一线,把中国**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这个历史的结论显示在旗上。色彩以红色为主,似红霞满天。
红色表达热烈的感情,象征革命,配以黄色,灿烂辉煌,一片光明。1949年8月中旬,曾联松将设计好的五星红旗图案稿寄给了全国政协筹备会,结果被选中了,他便成为我国国旗的设计者。
五星红旗,作为中国的标志,已经和我们的主权与尊严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已经成为每天清晨广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尤其是到了每年国庆节这一天,天安门广场内外更是有无数道虔诚而炽热的目光,直射向那面随同喷薄而出的朝阳一起缓缓升起的旗帜。
在今年国庆前夕,记者寻访到一些特殊的“国旗人”。因为某种机缘或是个人的执着,他们的事业与人生都与我们的国旗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他们讲述那一个个生动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有一种叫做国旗精神的力量,正在从他们的内心流出,又带着温热注入我们的心田。其实,国庆节去看升旗,不正是为了寻找这种力量吗?20岁的吴猛,今天有一个重要任务:在天安门广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55周年国庆日升起五星红旗。
尽管年龄不大,但吴猛已在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国旗班服役4年了,目前是国旗班里“资格最老”的升旗手。他站姿挺拔,步伐稳健,动作潇洒有力,是在国庆节这样重大的节日中担负升旗任务的最佳人选。
但走到“最佳”这一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吴猛说,他刚入伍的时候,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去新兵连挑人,条件相当严格,一个大队只选了4个人。
当吴猛还沉浸在入选的喜悦中时,艰苦的专项训练就迎面压来。站军姿是基本功的第一课,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脚底神经长时间受压迫,站得他经常头晕眼花。
必须一气呵成的收旗动作被戏称为“砍旗杆”,因为这个动作要求右手连续迅速用力“砍”向旗杆,以保证在大风天气里旗面也不会被刮跑,并且在13至15下 “砍”的动作中被完全收起。“总不能让大家看着我们的动作都是无声无息的吧,”吴猛憨厚地笑着说,“所以我们‘砍’的时候还必须要‘砍’出声音,由慢至快,很有节奏,这样才能给老百姓鼓劲。”
初练时,吴猛和国旗班的战友们的手都在旗杆上“砍”出了淤血,手指头也在旗面上被磨破,伤口往往是一层没好又伤一层。“我们当时训练用的旗,那可真都是用鲜血染成的。”
吴猛笑嘻嘻地说。升旗时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是升旗手把国旗向斜上方撒出的那一刹那。
这一下动作看似简单,但要做到舒展有力、将旗撒展,也是一件“功夫活儿”。要把握好音乐节奏,使准用力方向,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强健的臂力。
为了练撒旗,吴猛和国旗班的战友们经常用十斤二十斤的哑铃片连续挥舞训练,一挥就是整整半天。刚开始练的时候,一到吃饭时间,他们的手都因为训练而抖得拿不住筷子。
在所有这些难关克服之后,还有心理素质这一关。广场上有那么多双眼睛在盯着,升旗手的镇定功夫也不一般。
经过多年磨炼,现在所有这些在吴猛看来,全都不在话下。吴猛说,升了这些年旗,他是亲眼看着来看升旗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而且来等的时间越来越早,甚至有人熬通宵等着看升旗。
他每次撒旗的那一刹那,能瞥见一片闪光灯亮起,心里都会涌起一阵自豪与感动。“每次升旗的时候,广场上不管有多少人,立刻都会安静下来。
有一次,有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集体来看升旗。国歌一响,原来还在打闹的孩子一下子全都鸦雀无声,非常可爱。
有的时候,人们还会在旗升到顶端的那一刻自发地热烈鼓掌,场面特别感人。”吴猛说,看到人们越来越爱看升旗,越来越热爱国旗,他就觉得,自己训练时所受的那些苦就都不算什么了。
那,就是他最幸福的时刻。彭光涵:五星红旗曾经“起死回生”今年,白发苍苍的彭光涵老人已经86岁了。
新中国成立前夕,负责研究草拟国旗、国徽、国歌、纪年、首都等方案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六小组,彭光涵当时担任第六小组的秘书。他记得,国旗图案的公开征集工作反响极为强烈,短短几天时间,就收到了全国各地寄来的2992幅国旗设计方案。
经过两次筛选后,38套国旗设计方案成功入围,曾联松设计的“红地五星旗”图案位列第32号。不过,在当时的设计原稿上,最大的一颗星里还带有镰刀、斧头的图案。
当时,有人认为,这和当时苏联的国旗太像了,作为主权国家,我们的国旗图案一定要独立。于是,此类图案被否决了。
于是,大家让彭光涵去找***汇报。***看了几个方案都不太满意,就问彭光涵:你一直在搞这个事情,看还有没有什么好方案?彭光涵于是把“红地五星旗”的方案说了。
***考虑之后,还是认为“红地五星旗”的设计好,并且提议,可以把代表含义改为“**领导下,我国人民的大团结”。这个办法得到了代表们的赞成。
最终,去掉了镰刀和斧头图案的“红地五星旗”中选,并在改名为“五星红旗”之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胡其俊:电工为天安门升国旗26年自开国大典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天安门广场一直没有“专业升旗手”。
升降国旗的任务一直由北京供电局负责。头两年,供电局工人陈鸿年承担了这个工作;自1951年之后的26年间,负责为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的,就是青年电工胡其俊。
1951年9月30日晚上,胡其俊突然接到通知,从第二天起将由自己负责升旗,这让当时只有21岁的胡其俊非常兴奋。当晚他下了夜班,已经是3点多,干脆就不回家了,睡在天安门管理处。
胡其俊说,那时升。
1958年7月1日,高级轿车项目正式上马,计划一个月内完成。在那个“赶超英美”的“**”年代,一汽人提出了“乘‘东风’,展‘红旗’,八一造出高级轿车献给***”的口号。
全厂上下总动员,组成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的攻关突击队,日夜奋战。在当时十分落后的技术条件下,要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造出高级轿车的样车来,困难之大,可想而知。当时不要说没有完整的设计图纸供参考,手头连可供借鉴的样车都没有。以搞群众运动的方法进行设计与试制,试制时车身无图纸,就以油泥模型来取样板,制造车身钣金覆盖件,零部件试制以百里挑一的办法选择。
听说吉林工业大学有一台1955年型克莱斯勒·帝国牌C69高级轿车,便由厂领导出面将车借过来,作为设计参考“蓝本”。这台车原是南斯拉夫大使馆的,后来人民日报社购置,因其马力大、车速快、性能好,报社每天清晨去机场送纸型,此后又转给吉林工业大学做教学科研用。
1955年型克莱斯勒·帝国牌C69高级轿车
有了样车作为“蓝本”,设计人员们并不是简单地移植、照搬,而是力求在红旗轿车的造型上体现民族风格。他们从北京地故宫、北海、颐和园等代表中华建筑艺术地杰作中获取灵感,力求将中国民族艺术之魂附到红旗轿车上。车型设计小组先后拿出了六七种不同地造型设计效果图,并进行了公开展示。经过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群众的反复评议,最后选定出一种。
设计小组制作1:1油泥模型
造型方案选定后,设计小组立即开始制作1:1油泥模型,仅用了一个星期即告完成(当时国外的油泥模型制作周期为1~3个月)。
随后,设计人员又着手设计全部的内外装饰件。原效果图上的前脸水箱格栅并不是扇面形状,后根据他人的意见,设计人员受中国传统建筑中如意、寿桃及扇面轮廓做成开口式样的启发,决定选择扇面状的格栅造型,这成了红旗轿车前脸格栅的雏形。车头上方镶有直立重叠、寓意总路线、**、人民公社的三面红旗车标徽,尾灯采用宫灯式造型,仪表板涂福建大漆,车身通体黑色。
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画车身加工图纸,工人们就直接从油泥模型上取样板,加上结构剖面示意图,就成了制造零部件的全部依据了。没有模具,工人们就靠手工敲,7月20日,白车身完成。
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在全厂万人集会时,正式给轿车命名为“红旗”。
发动机与液力传动无级变速器的试制是难度最大的。攻关小分队参照样车,经多次试验,采用百里挑一的土办法,终于试制成功V8顶置气门发动机。由于液力传动无级变速器当时在我国尚属空白,靠“闪电站”难以制造出来,所以其中很大部分零部件是从样车上借用过来的。
7月25日开始总装、调试。原定8月1日完工献礼,可那天发车时,变速器出了毛病,怎么也挂不上档。又经过了2个昼夜的紧张检修调试,8月3日下午1时,第一辆红旗牌样车终于驶出了装配车间,沿着厂内中央大道经东风大街驶了一圈,稳稳地停在了共青团花园会场。
33天的努力,红旗轿车奇迹般从此诞生了!
我爱国旗:国旗背后的故事当见到作为国旗的五星红旗飘扬在空中的时候,你知道五星红旗最早诞生在哪儿吗?你知道我国的《国旗法》是何时颁布实施的吗?即使这一切你都知道的很清楚,但你了解国旗背后的感人故事吗?1952年的10月1日,在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战俘营里,被俘的志愿军战士们为了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升起了一面国旗。
但你知不知道,做旗子的布是用去了胶的雨衣布加消毒用的红药水染成的,黄色的五角星是用黄色的奎宁丸药丸染成的。当国旗升起来的15分钟后,敌人的装甲车开进了营房,150多名战士在机枪的扫射中倒了下来,56人为了国旗的升起献出自己的生命。
你知道吗?1997年元旦的凌晨特别冷,几乎到了零下17度,可这天到天安门广场上看升旗的人特别多。但你知不知道,这次升旗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这面在广场上升起的五星红旗曾搭载我国自己研制成功的可返回式卫星在太空中遨游了15天。
你知道吗?从金水桥到国旗杆下共103.5米,国旗护卫队的战士要走138步。但你知不知道,从1951年10月1日到1978年,在天安门广场上升旗的一直是一个叫胡其俊的老人。
当他第一次去升旗时,因为没接到指示,护卫旗杆的战士甚至不让他进去,而他升旗后登上天安门城楼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城楼前面的平台上,看看国旗是不是已经升到了顶上。你或许无数次目睹了五星红旗在赛场上升起的动人场景,但你或许没有听过运动场上一段关于国旗的动人故事。
1956年世界青年友好运动会在莫斯科举行,我国一位举重选手在最轻量级比赛中,两次试举均未成功,这时他看到苏联工作人员已经将一面苏联国旗拴上了旗杆,准备宣布比赛结束后升旗。这一场景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决心为五星红旗再搏一次,这次杠铃被加大到了133公斤,而他竟一举成功,苏联国旗被取下了,五星红旗在赛场的上空冉冉升起……五星红旗是伟大祖国的象征,在半个多世纪里无数与国旗息息相关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在发生着,而《我爱国旗》正是以翔实的珍贵历史资料,生动形象的电视语言,真实地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段国旗背后的感人故事。
特别是在各广大院校,《我爱国旗》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誉为人生教育的活教材。监狱中绣出的五星红旗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国西南地区大片土地还没有解放。
国民党反动派面临最终灭亡,但仍在进行垂死挣扎,他们在这些地区建了许多监狱和集中营,关押**人和爱国人士。设在重庆的中美合作所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中美合作所的白公馆和渣滓洞里,关押着许多革命者,美蒋特务面临着最后的失败,像野兽一样疯狂地摧残着这些革命者。女**员江竹筠,由于叛徒出卖,被特务们抓进了中美合作所。
敌人为了从她口中得到党的秘密,进一步逮捕更多的**人,对她施用了残酷的刑罚。敌人用钢丝拧成的鞭子毒打她,又用竹签钉进她的手指。
然而,江竹筠敌人的酷刑,表现了**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她给敌人的回答是:“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但这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不能告诉你们。”
江竹筠凭着对党的赤胆忠心,挫败了美蒋特务的罪恶阴谋。由于她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难友们都十分敬重她,把她作为自己的榜样,亲切地称她“江姐”。
这天,江姐突然接到地下党设法送来的一封信。信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接到这个消息,在敌人面前从未掉过一滴泪的江姐,此刻热泪盈眶,她太兴奋了!她立刻把喜讯报告了同牢的战友。
大家都激动得拥抱在一起,轻声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一位难友提议:“我们也绣一面五星红旗庆祝胜利吧!” 大家热烈响应。前不久一位战友牺牲前,把珍藏的一面染着斑斑血迹的红旗交给了江姐,江姐小心地珍藏在自己的被子里。
此时,江姐拆开被子,拿出这面红旗,舒展开来,全牢房的难友心潮沸腾了!江姐带头,大家立刻飞针走线,在红旗上绣五星。一针针、一线线,绣不尽革命战士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
五星红旗绣好了。江姐把国旗抖开,高高举起,庄严地说:“让五星红旗插遍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吧!”大家肃立,向国旗敬礼。
他们仿佛也置身于天安门广场,眼前的五星红旗就是新中国的第一面国旗。一位战友当场作了一首诗。
诗中写道:“鲜明的旗帜,猩红的旗帜,我们用血换来的旗帜……等解放大军到了那天,从敌人的集中营里,我们举起大红旗,洒着自由的眼泪,一齐出去。”在大西南解放前夕,面临最后惨败的敌人在逃离重庆时,对革命者实行了血腥屠杀。
1949年11月27日,中美合作所里革命者惨遭杀害。敌人的疯狂阻拦不了革命的胜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那里的人民解放了,江姐和战友们绣制的五星红旗终于飘扬在祖国的天空!为了建立新中国,为了让五星红旗在祖国大地上高高飘扬,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当我们仰望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时,怎么能不想起他们呢?让我们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让五星红旗永远高高。
你自己找一个吧,好多呢。
我爱国旗:国旗背后的故事 当见到作为国旗的五星红旗飘扬在空中的时候,你知道五星红旗 最早诞生在哪儿吗?你知道我国的《国旗法》是何时颁布实施的吗? 即使这一切你都知道的很清楚,但你了解国旗背后的感人故事吗? 1952年的10月1日,在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战俘营里,被俘的志愿 军战士们为了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升起了一面国旗。但你知不知道, 做旗子的布是用去了胶的雨衣布加消毒用的红药水染成的,黄色的五 角星是用黄色的奎宁丸药丸染成的。
当国旗升起来的15分钟后,敌人 的装甲车开进了营房,150多名战士在机枪的扫射中倒了下来,56人为 了国旗的升起献出自己的生命。 你知道吗?1997年元旦的凌晨特别冷,几乎到了零下17度,可这 天到天安门广场上看升旗的人特别多。
但你知不知道,这次升旗具有 特殊的意义,因为这面在广场上升起的五星红旗曾搭载我国自己研制 成功的可返回式卫星在太空中遨游了15天。 你知道吗?从金水桥到国旗杆下共103.5米,国旗护卫队的战士 要走138步。
但你知不知道,从1951年10月1日到1978年,在天安门广 场上升旗的一直是一个叫胡其俊的老人。当他第一次去升旗时,因为 没接到指示,护卫旗杆的战士甚至不让他进去,而他升旗后登上天安 门城楼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城楼前面的平台上,看看国旗是不 是已经升到了顶上。
你或许无数次目睹了五星红旗在赛场上升起的动人场景,但你或 许没有听过运动场上一段关于国旗的动人故事。1956年世界青年友好 运动会在莫斯科举行,我国一位举重选手在最轻量级比赛中,两次试 举均未成功,这时他看到苏联工作人员已经将一面苏联国旗拴上了旗 杆,准备宣布比赛结束后升旗。
这一场景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决心 为五星红旗再搏一次,这次杠铃被加大到了133公斤,而他竟一举成功, 苏联国旗被取下了,五星红旗在赛场的上空冉冉升起…… 五星红旗是伟大祖国的象征,在半个多世纪里无数与国旗息息相 关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在发生着,而《我爱国旗》正是以翔实的珍 贵历史资料,生动形象的电视语言,真实地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段国旗 背后的感人故事。 特别是在各广大院校,《我爱国旗》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誉为 人生教育的活教材。
监狱中绣出的五星红旗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国西南地区大片土地还没有解放。国民党反动派面临最终灭亡,但仍在进行垂死挣扎,他们在这些地区建了许多监狱和集中营,关押**人和爱国人士。
设在重庆的中美合作所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中美合作所的白公馆和渣滓洞里,关押着许多革命者,美蒋特务面临着最后的失败,像野兽一样疯狂地摧残着这些革命者。
女**员江竹筠,由于叛徒出卖,被特务们抓进了中美合作所。敌人为了从她口中得到党的秘密,进一步逮捕更多的**人,对她施用了残酷的刑罚。
敌人用钢丝拧成的鞭子毒打她,又用竹签钉进她的手指。然而,江竹筠敌人的酷刑,表现了**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她给敌人的回答是:“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但这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不能告诉你们。” 江竹筠凭着对党的赤胆忠心,挫败了美蒋特务的罪恶阴谋。
由于她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难友们都十分敬重她,把她作为自己的榜样,亲切地称她“江姐”。这天,江姐突然接到地下党设法送来的一封信。
信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接到这个消息,在敌人面前从未掉过一滴泪的江姐,此刻热泪盈眶,她太兴奋了!她立刻把喜讯报告了同牢的战友。大家都激动得拥抱在一起,轻声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一位难友提议:“我们也绣一面五星红旗庆祝胜利吧!” 大家热烈响应。
前不久一位战友牺牲前,把珍藏的一面染着斑斑血迹的红旗交给了江姐,江姐小心地珍藏在自己的被子里。此时,江姐拆开被子,拿出这面红旗,舒展开来,全牢房的难友心潮沸腾了!江姐带头,大家立刻飞针走线,在红旗上绣五星。
一针针、一线线,绣不尽革命战士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五星红旗绣好了。
江姐把国旗抖开,高高举起,庄严地说:“让五星红旗插遍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吧!”大家肃立,向国旗敬礼。他们仿佛也置身于天安门广场,眼前的五星红旗就是新中国的第一面国旗。
一位战友当场作了一首诗。诗中写道:“鲜明的旗帜,猩红的旗帜,我们用血换来的旗帜……等解放大军到了那天,从敌人的集中营里,我们举起大红旗,洒着自由的眼泪,一齐出去。”
在大西南解放前夕,面临最后惨败的敌人在逃离重庆时,对革命者实行了血腥屠杀。1949年11月27日,中美合作所里革命者惨遭杀害。
敌人的疯狂阻拦不了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那里的人民解放了,江姐和战友们绣制的五星红旗终于飘扬在祖国的天空! 为了建立新中国,为了让五星红旗在祖国大地上高高飘扬,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当我们仰望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时,怎么能不想起他们呢?让我们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把祖国建。
1、1952年的10月1日,在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战俘营里,被俘的志愿军战士们为了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升起了一面国旗。
做旗子的布是用去了胶的雨衣布加消毒用的红药水染成的,黄色的五角星是用黄色的奎宁丸药丸染成的。 当国旗升起来的15分钟后,敌人的装甲车开进了营房,150多名战士在机枪的扫射中倒了下来,56人为了国旗的升起献出自己的生命。
2、40多年前升降国旗时,没有奏响的国歌,没有围观的群众,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一直由北京市供电局一名叫胡其俊的电工负责升降。从1951年到1977年,这个“一个人的升旗仪式”一直持续了26年,胡其俊是天安门升降国旗时间最长的“老旗手”。
78岁的“老旗手”2007年10月1日去逝时,还念念不忘已经告别了30年的升旗工作,他问儿子:“今天几号啊?”当儿子告诉他是10月1日时,老人说:“该升旗了”,说完便合上了双眼。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老旗手”的儿子一度哽咽。
遗照里的老人笑得安详,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位曾经在天安门广场“主演”了“一个人的升旗仪式”长达26年的“升旗手”。 3、1949年,关押在重庆中美合作所的**员江姐,接到地下党秘密送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消息后,从未在敌人面前掉过一滴眼泪的江姐,此刻热泪盈眶,她同战友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轻声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一位难友提议:“我们也绣一面五星红旗庆祝胜利吧!”大家积极响应,从前不久一位牺牲战友留下的一面染着斑斑血迹的红旗上,一针针、一线线地绣起五星红旗来。
五星红旗绣好了,江姐把五星红旗抖开并高高举起,庄严地说:“让五星红旗插遍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吧!” 战友们肃立,向五星红旗敬礼。一位战友当场作诗:“鲜明的旗帜,猩红的旗帜,我们用血换来的旗帜……等解放大军到了那天,从敌人的集中营里,我们举起大红旗,洒着自由的眼泪,一齐出去。”
4、2019年8月5日,暴徒第二次将位于尖沙咀天星码头的五星红旗扯下扔到海里后,爱国爱港人士在8月5日晚再次升起了五星红旗,一些暴徒声称8月6日7时再来扯红旗,爱国爱港人士便自发组成了“护旗队”,于8月6日7时前聚集在码头守护国旗,吓得暴徒们只敢远望,不敢妄动。 5、1956年,世界青年友好运动会在莫斯科举行,我国一位举重选手在最轻量级比赛中,两次试举均未成功,这时他看到苏联工作人员已经将一面苏联国旗拴上了旗杆,准备宣布比赛结束后升旗。
这一场景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决心为五星红旗再搏一次,这次杠铃被加大到了133公斤,而他竟一举成功, 苏联国旗被取下了,五星红旗在赛场上空冉冉升起。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和五十三年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祖国母亲! 我们以《诗经》关睢的歌喉;以屈原《橘颂》的音韵;以古风与乐府、律诗与散曲;以京剧与秦腔、梆子与鼓词唱您历史恢宏岁月的辉煌,唱响您壮丽的山河亮丽的风景。
我们以岳飞的一阕《满江红》,以文天祥的一腔《正气歌》,以鲁迅的一声《呐喊》,以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唱响您不屈的脊梁与骨气,唱响您不屈的尊严与神圣。 我们以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以方志敏身上的那份清贫;以杨靖宇腹中的那些草根;以刘志丹胸前的那块补丁;以焦裕禄窗前的那盏油灯;以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脚印,唱响您的坚韧与顽强,唱响您的灵魂与精神。
亲爱的祖国,让我们以采薇采茶采桑的手,编织彩灯云锦;让我们以喊江喊海的喉咙,在金黄季节里黄金般的早晨,唱响国歌和飘扬的五星红旗,唱响千百年来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黄河猛、长江壮、泰山雄、昆仑莽,万里山河浩浩荡荡从天安门前走过,走过一队队雷锋,走过一队队徐洪刚,走过一队队李向群,走过一队队方红霄——走出中国人民最风流最风光最风情的步伐;走出中华民族最壮观最壮美的方阵!仰望蓝天,“神州飞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峡工程,旷世神奇。
亲爱的祖国,五千年的蕴涵和积淀,五十三年的扬弃和继承,一个东方巨人到了可以说“不1可以发言的时候。您聚集当今世界上最多最广最大的人气和景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和平与发展是您热切表达的心声!您不卑不亢不躁不惊,以坦荡豁达和深邃、闲静,阔步在新世纪的黎明!在“十六大”的东风劲吹中,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正继往开来带领着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
响您不屈的脊梁与骨气,唱响您不屈的尊严与神圣。 我们以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以方志敏身上的那份清贫;以杨靖宇腹中的那些草根;以刘志丹胸前的那块补丁;以焦裕禄窗前的那盏油灯;以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脚印,唱响您的坚韧与顽强,唱响您的灵魂与精神。
亲爱的祖国,让我们以采薇采茶采桑的手,编织彩灯云锦;让我们以喊江喊海的喉咙,在金黄季节里黄金般的早晨,唱响国歌和飘扬的五星红旗,唱响千百年来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横刀立马与彭大将军的故事 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蒋派大军追至。彭指挥红军歼灭敌军一个骑兵团,取得了红 军到达陕北后第一场胜仗。
为此,毛特作诗赠予彭。诗曰:六言诗·给彭*怀同志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受到诗后,将诗末两句“唯我彭大将军”改为“惟我英勇红军”,并把原诗还给毛。有功而不受荣誉,表现了彭大将军的高风亮节。
半床棉被 红军长征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时候,3名红军女战士借宿农民徐解秀家,因为家里穷,当时床上只铺了稻草和破棉絮,晚上,三名女红军就和徐解秀盖一条行军被,睡一张床,徐解秀的丈夫就睡在门口的草垛上。白天,红军战士们和徐解秀一起干活,讲进步道理,还帮她带孩子,徐解秀帮红军战士煮饭。
红军要开拔了,看到徐解秀家连一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一名女红军用剪刀将这床被子剪开,将半床被子留给了徐解秀。这就是红军战士和老百姓的鱼水情深,生死与共。
12个铜板“买”一个梨 讲述了1935年4月时,中央红军进入了云南境内。那里的风景十分美丽,连绵起伏的山峦,漫山遍野的绿树······可是红军战士们却被酷热的天气折磨的苦不堪言。
战士们好不容易找到了水,可哪里的水却是咸的!没有水解渴,战士们只好忍着干渴继续前进。战士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村庄,可那儿的村民因为听信了敌人的宣传,全都躲了起来。
战士们没办法,只好住了下来。在女战士打水时,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在厨房的毛草中,竟有一筐梨!要知道对于行路一天的战士们来说,梨可是最好的东西!可是红军纪律严明: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战士们只好舔了舔嘴唇。这时,一位发着高烧的女战士发出了痛苦的呻吟,这是大家灵机一动,决定买一个梨给她。
最后用12个铜板“买”了一个梨。从《长征谣》到《清平乐·六盘山》的故事!1935年10月7日,毛登上六盘山,临风寄景,气贯长虹,遥想红军走过的艰难里程,展望革命的未来前途,感慨万千。
当时,毛坐在一块石头上说,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天高云淡,红旗漫卷,大雁南飞,六盘山的景色多好啊。他随即吟出了《长征谣》:“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 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
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他以自由诗的形式,采取重复比兴、呼唤等手法,展示了红军将士金戈铁马、风雷激荡的雄姿,体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反蒋抗日的决心。
1942年8月1日,毛才将《长征谣》改成规范的词牌《清平乐·六盘山》,刊登在《淮海报》的副刊上,全文是:“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
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据张显扬回忆:“有一回,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
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突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
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
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脑胀,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摔倒了,一时失去了知觉。
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们,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
很快,这件事被朱总司令知道了,他表扬了张思德。金色的鱼钩 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为了给生病的小战士补充营养,老班长想尽办法钓鱼和挖野菜,煮成野菜汤给三个小战士吃,自己却吃剩下的鱼刺和鱼骨。
最后在即将渡过草地的时候,老班长却因为饥饿牺牲在草地中。小战士”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保存起来,以教育后代。
《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
狂风 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
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 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 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 住这样严峻的考验。
1、杨靖宇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2、狼牙山五壮士 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3、*** 抗美援朝战争中,***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
4、*** 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这时他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突然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
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为了新中国,冲啊!"***的战友们高喊着这震撼山河的口号,冲进了隆化中学。
血一样鲜艳的红旗,升起在隆化城上空,高高飘扬。 5、1938年3月14日,驻守滕县的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下令城门全都封闭,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准进出,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激战后,还有300多名伤员滞留在西门一带,每个伤员都准备了一颗手榴弹。
战斗结束后,日军挨家挨户地清查,发现这些伤兵后,让他们投降,伤兵们走到一起,拉响了手榴弹,壮烈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