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老达保村寨,村民艺术团带动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拉祜村寨踏歌声
admin
2023-01-22 12:04:09
0

  “蜜一样的幸福生活滋润着我,拉祜人纵情歌唱……”走进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老达保村寨,村民们身着盛装,载歌载舞。

  老达保是典型的拉祜族村寨,于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新春时节,老达保寨中歌舞阵阵。2013年,村里成立了村民艺术团和表演队,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老达保舞台上表演的节目也越来越多。虽然从未受过专业的训练,但村里近八成村民都会弹奏吉他,至于传统的芦笙、摆舞更不在话下。凭借日益壮大的村民艺术团,“快乐拉祜”声名大噪。跟随记者的镜头,让我们一起走近老达保的舞台,感受村民艺术团为这个古老村落带来的幸福与收获。

  镜头一

  丰收的摆舞

  象脚鼓一响,铓、镲声一起,舞台上的姑娘们有节奏地踏起舞步,她们时而围成圈圈,时而列队而舞。热烈地摆动着手臂,灵巧的小垫步配合着双手摆动,开荒、播种、除草、收割,“丰收的摆舞”舞动热情,让人沉醉在幸福和喜悦之中。

  一曲舞罢,欢快的芦笙曲调响起,村民张扎思、鲍娜妥缓缓走上台来。这首在当地耳熟能详的歌曲叫做《舂盐巴辣子调》,有人戏言“这是一首听了就会想要吃饭的拉祜歌”。

  拉祜族歌舞的灵感常常来自具体的生产生活。摆舞是拉祜族世代相传的特色舞蹈,舞者多以女子为主,展现了拉祜女子生活、劳作的热闹场景。

  2022年,融合了《舂盐巴辣子调》《四季调》等拉祜族元素的舞蹈《摆出一个春天》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来自老达保、班利村的30多名村民和专业的舞蹈演员们一道,为全国人民带来了一场踏歌起舞、鼓舞欢腾的舞蹈盛宴,拉祜欢欣快乐、带着泥土气息的舞蹈感染了很多人。“摆呀,摆出一个春天;摆啊,摆出一个希望!”鲍娜妥说,“摆出的也是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镜头二

  幸福的乐队

  “达保村寨好风光,鲜花蔬菜让你馋,山更青啊水更绿,好一派金山银山。这是幸福的新时代,这是幸福的好地方,欢迎四方朋友来做客,感受快乐幸福共享!”弹奏起心爱的吉他,李娜倮唱起了她最新创作的歌曲《幸福新时代》。被称作村里“百灵鸟”的李娜倮13岁开始学习吉他弹唱,16岁就能自创歌词,先后创作了《快乐拉祜》等30多首脍炙人口的拉祜歌曲。

  老达保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彭娜儿介绍,全村114户475人中,就有9位非遗传承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位,“我们有原创拉祜民歌300多首,吉他200多把,一个村子就是一支乐队!”

  把文化“唱出去”,让游客“走进来”。近年来,老达保村民组建的“达保兄弟”等演出组合,先后参加民歌大赛、旅游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并受邀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以及日本、希腊等国家演出,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近10年来,老达保村寨以歌舞演艺带动乡村旅游,就地演出近千场,接待游客13.85万余人次,实现演出收入465.36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千万元。

  镜头三

  传承的芦笙

  “阿哥阿妹情意长,好像那流水日夜响;流水也会有时尽,阿哥永远在我身旁……”上世纪50年代,反映拉祜族青年爱情故事的电影《芦笙恋歌》热映,其中的插曲《婚誓》更是传唱大江南北。老达保的大舞台上,熟悉的旋律刚刚响起,下面就掌声一片,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激动万分。来自澜沧江边婉转悠扬的歌声,让人们开始认识这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老达保是拉祜族歌舞保留最多和拉祜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在村寨,女人们跳摆舞,男人们则会吹芦笙、跳芦笙舞。笙歌阵阵回荡在村落里,仔细一看,一位老人正带着几个小孩,吹响了芦笙跳起舞。

  老人名叫李石开,是拉祜族芦笙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芦笙是拉祜男人们最传统的乐器,更是他们表达自己爱意的工具。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芦笙舞,跳起来别有一番韵味。“芦笙舞要有人跳,更要有人教。”为了让拉祜文化代代传承,李石开常常利用农闲和节庆时间,将芦笙舞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现在光是小徒弟就收了9个,跟着他一起上台表演的张扎努才9岁。

  虽然节目接近尾声,但是老达保却更加热闹起来。桌子上放着五谷杂粮、各色鲜花,还有早早准备好的舂臼、簸箕和芭蕉叶。在舂棒一下一下的砸击中,放进去的白米被舂得糯糯的,加上芝麻揉制成粑粑,是拉祜人家过年必不可少的美食。

  “有了拉祜粑粑,就有了年味儿。”李石开将粑粑分给孩子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不知谁在人群中喊了一句,大家吃着粑粑,笑作一团。

  ■文化贴士

  别具一格的拉祜族艺术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云南的拉祜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等县,其中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

  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拉祜族在音乐、舞蹈、文学等方面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

  拉祜族音乐

  拉祜族民间器乐有芦笙、响蔑、哩嘎嘟、长鼓、三弦等。

  芦笙是拉祜族民间重要的器乐。拉祜族男性从七八岁时候,就开始学吹芦笙,到10多岁时已能吹一般的芦笙曲调。

  哩嘎嘟是拉祜族民间广泛流传的另一种竹制乐器。哩嘎嘟外形似箫,但比箫短。哩嘎嘟用荆竹制作,竹管上有音孔和音舌。据传,初期的哩嘎嘟只有一个音孔,后来发展到3个音孔和5个音孔。哩嘎嘟音清脆、嘹亮,为拉祜族青年所喜爱,他们时常在山地劳动间隙、放牧牲畜时吹起哩嘎嘟,消除疲劳。

  拉祜族舞蹈

  芦笙舞是拉祜族民间传统舞蹈,群众性最广,男女老少人人喜爱,个个能舞。芦笙舞以芦笙为领舞乐器,吹笙领舞者为男性,手持芦笙,按笙的节拍起舞,边吹边跳,动作轻捷,时蹲时跃,前俯后仰,变换多姿。

  摆舞是着短衣筒裙服饰的拉祜族传统舞蹈。同芦笙舞一样,摆舞有表现生产内容的,也有表现生活内容的,还有模拟各种动物的舞蹈。舞蹈内容、跳法及舞蹈动作都依拉祜族传统舞蹈而行,但由于服饰不同,表演又别具一格,给人以欢乐、优美的享受。

  拉祜族文学

  《牡帕密帕》是拉祜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叙事史诗。它是一部创世纪的传说,通过浓厚的神话色彩,反映人类社会种种美丽幻想和智慧。

  “造天造地,在远古的过去,在很久以前,没有天和地,无万物生灵……”《牡帕密帕》没有文本,依着古调说唱相传,因此它是拉祜族说唱音乐的代表作。2006年,《牡帕密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伊朗外长:伊美第三轮会谈将于2...   新华社德黑兰4月19日电(记者陈霄 沙达提)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19日报道,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当...
完善竞业限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转自:法治日报□ 尹诗雅 刘智铭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和稳定就业,...
二向箔能打败三维生命吗? 二向箔能打败三维生命吗? 二向箔将太阳系从三维空间变成只有“长宽”两个维度,而“厚度”为零的二维空间...
美国最高法院叫停政府驱逐委籍人... 转自:央视新闻△资料图  美国最高法院当地时间19日下令,联邦政府必须暂停驱逐当前关押在得克萨斯州北...
看图猜字! 看图猜字!每个字里面都看到了酒,应该就是“酒”
特斯拉据悉推迟在美量产平价版M... 财联社4月20日讯(编辑 夏军雄)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特斯拉推迟了在美国制造平价版Model Y...
惠民演出进万家 吴勇 黄秭轩 王柯潞 摄(一师三团)
鹰眼预警:南兴股份营业收入下降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9日,南兴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为标...
美国又一小飞机坠毁 机上载有4... 当地时间4月19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伊利诺伊州警方当天上午接到一起小型单引擎飞机坠毁的报告。美国联...
鹰眼预警:*ST嘉寓营业收入大...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9日,*ST嘉寓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为...
工厂“黑科技”背后的产业新变迁 ●新华社记者 张辛欣 周圆 实体经济的“烟火气”在企业,企业的活力看生产线。 当机器...
兵团七人入选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 本报乌鲁木齐讯(全媒体记者 马雪娇 实习生 赵冰冰)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2024年...
鹰眼预警:三川智慧营业收入大幅...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9日,三川智慧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为标...
鹰眼预警:乐普医疗营业收入下降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9日,乐普医疗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为标...
鹰眼预警:冀凯股份应收账款增速...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9日,冀凯股份(维权)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
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编者按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兵团“2025年青年普法志愿者... 本报石河子讯(全媒体记者 史进) 4月17日,由兵团法学会、司法局、团委联合举办的兵团“2025...
以军恢复军事行动来首名以士兵在... 当地时间19日晚间,以色列国防军证实,当天早些时候,以军部队在加沙地带北部的拜特哈嫩遭巴勒斯坦伊斯兰...
共建宜居美好家园,看看他们怎么... ●谢国庆  张乐  谭新文  周情  李振蒙  陈健生  王璐璐  张刘武编者按春风拂绿万象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