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兔马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赤兔马一直是好马的代表。《三国志》中有关赤兔马的记载,但是何以称为赤兔马却没说。于是,后人就认为,“赤”是说其毛色,“兔”是跑得快如兔子。其实这是误解。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各类动物赋予了某种精神和品格。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怯懦、弱小的象征,虽然它跑得很快,但是,它的跑总是与逃跑有关。可以说,兔子丝毫无英雄气概。用兔子来比喻好马,有损马的形象。兔子跑得虽然快,可是论速度是不能与马相比的,别说好马,就是一般的马也比兔子快多了。那么,赤兔马的“兔”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过很早就有了评定马的专著《相马经》,传说是伯乐的作品。“相马”顾名思义就是看马。相马的第一步就是看马的头部,因为头部是马的品种、品质、体能、齿口最明显的外部表现。古人依据马的头部形状,形象地将马分为直头、兔头、凹头、楔头、半兔头等几种。所谓的赤兔马的“兔”,应当是指马的头形。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发现了一本手写的《相马经》,其中的一篇说“得兔与狐,鸟与鱼,得此四物,毋相其余”。在第三篇中又对这些话作了解说,“欲得兔之头与其肩,欲得狐之周草与其耳,。。欲得鸟目与颈膺,欲得鱼之鳍与脊”。这些记载,说明了在古代兔形的头是好马的重要外在标准,也说明了得到兔头的好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兔头、半兔头的马,特征是鼻以上部分微微向外突出,有些像兔子的头。从现代马的体质看,兔头的马,多是重型马,起特点是身体强壮,力量大,也是马中最为高大的品种。从赤兔马的颜色看,当是枣骝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红色。这种颜色正是现在中亚一带草原马的典型毛色。从赤兔马的毛色与头相看,这是中亚一带,也就是古代所说的西域地区所产的马。我国中原地区的马属于蒙古马,蒙古马的优点是速度较快、耐疲劳,但是体形小、体力有限,所以好马多出生在西部。
“赤兔马”即兔头的红马,而非跑得快如兔子的红马。
的卢马
三国时期刘备的坐骑,其奔跑的速度飞快,在三国历史中最显眼的一处便是背负刘备跳过阔数丈的檀溪,摆脱了后面的追兵,救了刘备一命,这一跳奠定了其三国名马的地位,虽不及赤兔马那么声名显赫,但在三国中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其地位更因辛弃疾一首词中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而大为提高。
历史典故
这匹马原为刘表手下降将张武所有,后来张武造反,走投无路的刘备正好以同为皇室宗亲的身份与刘表认了亲戚并投靠刘表,这个时候便主动请缨亲征。等到短兵相接,刘备望见张武坐骑“极其雄俊”,大为赞赏赞曰:“此必千里马也”,赵云即时领会了主公的意图,挺枪而出,“不三回合”,便斩将夺马。等到凯旋班师,刘表见了这匹马,也禁不住赞不绝口。刘备正愁无一报答刘表,于是欲将此马送给刘表。不料,刘表谋士蒯越认为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还说“张武骑此马而亡”就是证明,吓得刘表赶紧找借口还给了刘备,于是这匹战马又跟随了刘备。刘表的幕宾伊籍将此马“妨主”的消息透露给了刘备,刘备却不予采纳。后来蔡瑁欲设计谋害刘备,伊籍又向刘备报信,刘备慌忙从酒席中逃走,骑上的卢却是慌不择路走错了路,结果便来到了檀溪。前是阔越数丈的檀溪后是追兵,刘备在这个时候才想起伊籍的卢妨主的劝告,一边疯狂地抽打着的卢一边大叫:“的卢,的卢!今日妨吾!”那马忽然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越三丈,飞上对岸,完成了的卢最富传奇意义的演出。这之后刘备更加不相信“的卢妨主”的预言了,对这匹救命的宝马无限珍爱,后来出兵入蜀之际因见庞统坐骑老弱,为了显示自己对庞统的重视而将自己珍爱的宝马的卢赠送给了庞统。谁知庞统无福消受,刚骑上的卢便被敌人当作刘备在落凤坡被乱箭射死,从此后的卢马也失去了踪迹。 。
乌骓马的故事出自于《西汉演义》中霸王项羽的座驾。
乌骓是一匹黑马,通体黑缎子一样,油光放亮,唯有四个马蹄子部位白得赛雪,乌骓背长腰短而平直,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这样的马有个讲头,名唤“踢云乌骓”。项羽的乌骓应该是属于中国名马的河曲马系列,河曲马作为我国最优良的军用马种,颜色以黑色、青色为主,当然也有别的颜色。
有了这匹马,项羽巨鹿之战,九战九捷,以少胜多;力战六十多员汉将,霸王枪未点地,马未倒退半步,霸王身经百战无有败绩。“数年以来,(乌骓)所向无敌,尝一日行千里。”
可叹乌骓宝马随霸王死在垓下大战中,当时“遂命小卒牵马渡江。那马咆哮跳跃,回顾霸王,恋恋不欲上船,霸王见马留连不舍,遂涕泣不能言。
众军士揽辔牵马上船,那马长嘶数声,望大江波心一跃,不知所往。”请注意引文中的最后一句,本来马跳到大江中不见了,那肯定是淹死了,但是文中说“不知所往”,可见这匹马的义气不知道打动了多少人的心。
后来著名的大文豪郭沫若先生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来歌颂乌骓马,“传闻有马号乌骓,慷慨项王施首后,负箭满身犹急驰,不知遗革裹谁尸?”后世还流传出美丽的传说,安徽马鞍山也是由此传说而得地名。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在垓下全军覆没,败退至和县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便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刎而亡。
乌骓马思念主人,长嘶不已,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因此而得名,有“江东第一山”的美誉。所以叫乌骓马。
赤兔马的故事《三国志·魏志·吕布传》上说:“布有良马名曰赤兔”《三国演义》的描述就更清楚了。赤兔马是董卓从西凉带来的宝马良驹。
董卓为了拉拢年轻将领吕布,就把这匹马送给了他。吕布得马后果然杀了原来的主人丁原,投奔到董卓的门下,当了他的义子。
后来,这匹马跟随吕布大展神威。但在白门楼,因为刘备的一句话,曹操痛杀吕布,赤兔宝马也就归了曹操。
也是机缘巧合,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两位夫人暂时投靠了曹操。曹操十分爱惜关羽的人才。
也想仿效董卓“宝马赠英雄”。但关羽终究不是吕布,他接受了赤兔,也是为了更快地找到刘备。
从此以后,赤兔马和青龙偃月刀就成为了关羽的代表形象。当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杀害后,赤兔马又为马忠所得。
可这次它不再顺从着跟随新主人,绝食而亡,跟随旧主关羽而去了。
《三国志·魏志·吕布传》上说:“布有良马名曰赤兔”《三国演义》的描述就更清楚了。
赤兔马是董卓从西凉带来的宝马良驹。董卓为了拉拢年轻将领吕布,就把这匹马送给了他。
吕布得马后果然杀了原来的主人丁原,投奔到董卓的门下,当了他的义子。后来,这匹马跟随吕布大展神威。
但在白门楼,因为刘备的一句话,曹操痛杀吕布,赤兔宝马也就归了曹操。也是机缘巧合,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两位夫人暂时投靠了曹操。
曹操十分爱惜关羽的人才。也想仿效董卓“宝马赠英雄”。
但关羽终究不是吕布,他接受了赤兔,也是为了更快地找到刘备。从此以后,赤兔马和青龙偃月刀就成为了关羽的代表形象。
当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杀害后,赤兔马又为马忠所得。可这次它不再顺从着跟随新主人,绝食而亡,跟随旧主关羽而去了。
的卢,马白额入口至齿者,名曰榆雁,一名的卢。
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凶马也!——伯乐《相马经》 的卢的来历有一段小故事,玄德与关、张、赵云出马在门旗下,望见张武所骑之马,极其雄骏。玄德曰:“此必千里马也。”
言未毕,赵云挺枪而出,径冲彼阵。张武纵马来迎,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落马下,随手扯住辔头,牵马回阵。
随后刘表见到这匹马,深深的喜欢上了它,刘备于是将此马送于刘表。可是,刘表的重臣蒯越对此马表示了疑问。
越曰:“昔先兄蒯良,最善相马;越亦颇晓。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
张武为此马而亡。主公不可乘之。”
生命自然比马重要,于是刘表将马又还给了刘备。 刘备对于此马则又是一种态度,“方出城门,只见一人在马前长揖曰:“公所骑马,不可乘也。”
玄德视之,乃荆州幕宾伊籍,字机伯,山阳人也。玄德忙下马问之。
籍曰:“昨闻蒯异度对刘荆州云:此马名的卢,乘则妨主。因此还公。
公岂可复乘之?”玄德曰:“深 感先生见爱。但凡人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哉!””于是刘备继续骑着的卢,的卢不但没有妨着刘备,反而救了刘备一命:“却说玄德撞出西门,行无数里,前有大溪,拦住去路,那檀溪阔数丈,水通襄江,其波甚紧。
玄德到溪边,见不可渡,勒马再回,遥望城西尘头大起,追兵将至。玄德曰:“今番死矣!”遂回马到溪边。
回头看时,追兵已近。玄德着慌,纵马下溪。
行不数步,马前蹄忽陷,浸湿衣袍。玄德乃加鞭大呼曰:“的卢,的卢!今日妨吾!言毕,那马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
玄德如从云雾中起。” 一直到最后,刘备又把的卢送给了著名的军师,与“卧龙”齐名的“凤雏”庞统,“庞统曰:“此马乘久,不曾如此。”
玄德曰:“临阵眼生,误人性命。吾所骑白马,性极驯熟,军师可骑,万无一失。
劣马吾自乘之。”遂与庞统更换所骑之马。”
随后,可怜的庞统就“只听山坡前一声炮响,箭如飞蝗,只望骑白马者射来。可怜庞统竟死于乱箭之下。
时年止三十六岁。” 古代伯乐的马经和蒯越错了吗?很明显没有,的卢从出现到死亡,第一个主人张武被杀与战场,而最后一个主人庞统也被乱箭射杀于落凤坡下,除了刘备,别的两个人都不得好死,看来伯乐和蒯越说的“的卢妨主”还是有道理的,但是为什么刘备安然无恙呢?难道真的是“但凡人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哉!”??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张武和庞统都是很好的例子,那么,为什么刘备没有被妨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谁都知道,把黑墨水往水里滴,水会变黑,但是把黑墨水往更黑的墨汁里滴,黑墨水就无能为力了。
假如把的卢看作黑墨水,刘备看作墨汁,那么就能很好的解释这个问 题。 为什么要把刘备说成比墨水更黑的墨汁呢?那就要从刘备的生平说起。
“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刘备年少的时候他父亲就已经死了。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灾星也要从少年开始) 随后,刘备长大了,“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当时刘备跟随着卢植,在遇见刘备之前,卢植是“由于广才学,通文武,被任为九江太守,但是在这之后不久,应该是1年左右吧,“黄巾起义时,他任北中郎将,进 攻广宗(今河北广宗县),被张角击败。
后因得罪董卓,被罢。”从此卢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卢植之后,刘备由于讨伐黄巾有功,做了官,他的主子也直接变成了皇上,做官之前,当时汉朝刚胜利讨伐完黄巾,局势有所平稳,随后也是1年左右,“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 接着权力转到何进手上,刘备又投奔了何进“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毋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接着就发生了大家都知道的事:“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
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
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何进死了,汉朝于是就这么土崩瓦解了……。
你说的是什么里的?游戏里?还是历史中的?
如果是游戏,请问是哪部游戏?
如果是历史,我只能说,马的种类,也就是它的品种,直接区分出它的好坏,这也是挑马的标准。
汗血宝马,这是古代就对大宛马种中,上等马的一种商识了。而赤兔则是大宛马种、汗血马品,中最极品的一匹而已,独一无二。这匹马的名字叫‘赤兔’,意思是像红色的兔子一样,跑得飞快。
而对于历史中的这些名马,区分它们好坏的标准,则是它所带给主人的利益(主人受到多少好处,获益多少)
就好像历史中,刘备曾经的坐骑‘的卢’,在故事中,它的跳跃力最好(刘备被刘表手下追杀至溪边,的卢一跃,飞至山顶,使刘备脱身),因此它也是好马。
而吕布的赤兔,则为吕布的胜利,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无论是速度、耐力、柔韧、机敏,都是最好的。
而曹操的爪黄飞电,也是速度极快的马,它的蹄子是黄色的,跑起来快如闪电,因此而得名。
而市集上卖的众称‘大宛’的马,则是全部这种红肤马的统称而已(即使有一万匹也都叫大宛)
如果是游戏里,那么它的区分,主要还是根据历史中其所处地位来标价的,也就是游戏里的等级之分。
赤兔自然是等级最高的马,所以最贵。但效果还是一样的,只是为了区分等级好坏,让人们知道赤兔是上等货,而非大众商品罢了。
【的卢马介绍】 的卢马是额上有白色斑点的马,古人认为这种马妨主。
刘备凭的卢马脱险,被传诵为义马救主。后一般以“的卢马”形容快马。
辛弃疾《破阵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历史典故】 这匹马原为刘表手下降将张武所有,后来张武造反,走投无路的刘备正好以同为皇室宗亲的身份与刘表认了亲戚并投靠刘表,这个时候便主动请缨亲征。
等到短兵相接,刘备望见张武坐骑“极其雄俊”,大为赞赏赞曰:“此必千里马也”,赵云即时领会了主公的意图,挺枪而出,“不三回合”,便斩将夺马。等到凯旋班师,刘表见了这匹马,也禁不住赞不绝口。
刘备正愁无一报答刘表,于是欲将此马送给刘表。不料,刘表谋士蒯越认为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
还说“张武骑此马而亡”就是证明,吓得刘表赶紧找借口还给了刘备,于是这匹战马又跟随了刘备。刘表的幕宾伊籍将此马“妨主”的消息透露给了刘备,刘备却不予采纳。
后来蔡瑁欲设计谋害刘备,伊籍又向刘备报信,刘备慌忙从酒席中逃走,骑上的卢却是慌不择路走错了路,结果便来到了檀溪。前是阔越数丈的檀溪后是追兵,刘备在这个时候才想起伊籍的卢妨主的劝告,一边疯狂地抽打着的卢一边大叫:“的卢,的卢!今日妨吾!”那马忽然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越三丈,飞上对岸,完成了的卢最富传奇意义的演出。
这之后刘备更加不相信“的卢妨主”的预言了,对这匹救命的宝马无限珍爱,后来出兵入蜀之际因见庞统坐骑老弱,为了显示自己对庞统的重视而将自己珍爱的宝马的卢赠送给了庞统。谁知庞统无福消受,刚骑上的卢便被敌人当作刘备在落凤坡被乱箭射死,从此后的卢马也失去了踪迹。
【释源】 《三国志》裴松之注。
《三国志·蜀志·先主备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粻窢纲喝蕺估告台梗郡《世语》:“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
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
备急曰:‘的卢,今日危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
上一篇:双联简报2020(两联一进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