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活动简报(地球日活动宣传报道)
admin
2023-01-20 12:18:17
0

1.谁有世界地球日的宣传资料

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

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当时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将尼尔森的提议变成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具体构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学生的普遍支持。

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

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从此“地球日”成为“世界地球日”。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30年里持续恶化。有资料表明: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摄氏度,最暖的13个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

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害影响的人数平均为1.47 亿,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到2.11亿。目前世界上约有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在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

自然环境的恶化也严重威胁着地球上的野生物种。如今全球12%的鸟类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而过度捕捞已导致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枯竭。

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近年地球日中国主题为了开展好全国“地球日”的宣传活动,国土管理部门每年都要确定宣传主题。历年全国“地球日”的宣传主题分别是: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1995年:全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的世界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1998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2000年: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2001年:保护地球遗产和地址环境2002年:善待地球2003年:生命之水,未来之水2004年:善待地球 科学发展2005年:科学发展,构建和谐2006年: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发起并组织的环境保护活动,犹如星火燎原。

全美国共有2000多万人参加,约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全国的各大团体参加了这次活动,这一天就成了第一个地球日。1972年全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此后保护环境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地球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地球日也成为了全球性的活动,我国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举行地球日的纪念宣传活动。由于自然地址作用和认为地址作用,地球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从而把导致人类生命、物质财富损失的灾害事件,统称为地质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防治地质灾害,被我国确定为1999年地球日,也就是第三十个地球日的主题。

世界地球日,是人类对地球母亲的忏悔日。中国,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正在承受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发展压力。

爱家的人们,让我们从爱护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做吧!让我们在世界地球日里作一次深刻的反思。

2.世界地球日主题

世界地球日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World Earth Day) 。

2006年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

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这标志着美国环保运动的崛起,同时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

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在各地举行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主题是如何改善全球整体环境。

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其后,每年的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举办,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世界地球日每年都没有国际统一的特定主题,它的总主题始终是“只有一个地球”。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每年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并根据当年的情况确定活动主题。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近几十年来,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全球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和环境因此急剧变化。

统计表明: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摄氏度,最暖的13个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害影响的人数平均为1.47亿,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到2.11亿。

自然环境的恶化也严重威胁着地球上的野生物种。如今全球12%的鸟类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过度捕捞已导致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枯竭。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与加强,国际社会正逐步采取相关措施保护地球环境,并初见成效。2000年制定的《联合国千年宣言》将环境保护问题纳入其中。

2005年2月16日,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标志着人类在控制全球环境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此外,一些民间环境保护团体也日趋活跃,成为政府之外的一支生力军。

3.关于世界地球日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地球日”,是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一个刚满25岁的学生——丹尼斯·海斯在校园发起和组织的。

他在今天被誉为“地球日之父”。但实际上,“地球日”最早的发起人并不是他,而是美国一位政界名人盖洛·尼尔森(Gaylord Nelson)。

1962年,美国威斯康星州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尼尔森,试图说服肯尼迪总统,进行一次保护野生动物的旅行,以引起公众注意保护环境,总统十分赞同这个建设性的意见。第二年秋,尼尔森与另外3名参议员,参加了总统这次“十分有意义的”旅行,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尼尔森又酝酿设立“地球日”。1969年夏,尼尔森和参议院的同事成立了一个组织,制定了纪念全国性地球日活动计划,并于同年9月初宣布了这件事,包括要在全美各大校园内举办环境保护问题的讲演会等。

美国人民的反应极为热烈,令尼尔森也始料未及。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30年里持续恶化。

有资料表明: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摄氏度,最暖的13个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害影响的人数平均为1.47亿,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到2.11亿。

目前世界上约有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在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自然环境的恶化也严重威胁着地球上的野生物种。

如今全球12%的鸟类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而过度捕捞已导致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枯竭。 1970年4月22日,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人们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自发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

在这一天,全美国有10000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及各大团体共计2000多万人走上街头。人们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画、图表,高喊着保护环境的口号,举行游行、集会和演讲,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这次规模盛大的活动,震撼朝野,促使美国政府于70年代初通过了水污染控制法和清洁大气法的修正案,并成立了美国环保局。从此,美国民间组织提议把4月22日定为“地球日”,它的影响随着环境保护的发展而日趋扩大并超过了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

“地球日”诞生后20年中,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972年6月,联合国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许多国家都相继成立了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科研机构,环境保护被提上了许多国家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环境问题受到了公众的普遍关注。

在许多重大的国际会议上,环境保护也成为重要议题之一,如1989年召开的44届联大、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英联邦国家首脑会议、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等都讨论了环境问题,并通过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决议或宣言。这说明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热点”。

越来越多的政治家、科学家、有识之士都强烈的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会使社会的文明进程将受到巨大阻碍。 由于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国际政治的热点,1990年的地球日活动组织者们决定,要使1990年的地球日成为第一个国际性的地球日,以促使全球亿万民众都来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

为此,地球日活动的组织者致函中国、美国、英国三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以1990年4月22日为目标日期,举行高级环境会晤,为缔结多边条约奠定基础。呼吁各国采取积极步骤,达成协议,以阻止和扭转全球环境恶化趋势的发展。

同时呼吁全世界愿意致力保护环境,进行国际合作的政府,在本国举办“地球日”20周年庆祝活动。 庆祝“地球日”20周年活动的呼吁,得到了五大洲各国和各种团体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

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把4月22日作为美国法定的地球日,并呼吁公民积极投身到改善环境的行动中去。“1990年地球日”协调委员会主席丹尼斯·海斯事先拜访了伦敦、巴黎、罗马、波恩、布鲁塞尔等地的活动小组,并得到明确的答复,同意将1990年的地球日作为国际地球日进行纪念。

亚洲、非洲、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积极响应,组织纪念活动。众多的国际组织,如国际学生联合会、青年发展与合作协会等,也都表示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地球日”20周年纪念活动。

1990年4月22日这一天,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举行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参加入数达几亿人。从那时起,“地球日”才具有国际性,成为“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4.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活动起源于美国,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并将次年的4月22日作为“地球日”。

当时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将尼尔森的提议变成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具体构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学生的积极响应。

他到各地进行宣传,组织2000万人参加游行和演讲。现在,全球已经有许多国家的个人和民间团体参与了地球日活动,运动的成功使得在每年4月22日组织环保活动成为一种惯例。

由此催生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而1970年活动的组织者丹尼斯。

海斯也被人们称为地球日之父。 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

但美国的环保问题并没有由此得到根本解决。 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趋于国际化。

大气层臭氧减少、海平面上升、海洋污染等日益严峻的问题困扰着整个人类,亟待各国通力合作予以解决。因此,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 1990年这项活动从美国走向世界,成为全世界环保主义者的节日和环境保护宣传日,在这天不同国籍的人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宣传和实践环境保护的观念。

从此“地球日”成为“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

然而,近几十年来,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全球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和环境因此急剧变化。 统计表明: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

6摄氏度,最暖的13个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害影响的人数平均为1。

47亿,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到2。11亿。

自然环境的恶化也严重威胁着地球上的野生物种。 如今全球12%的鸟类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过度捕捞已导致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枯竭。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与加强,国际社会正逐步采取相关措施保护地球环境,并初见成效。2000年制定的《联合国千年宣言》将环境保护问题纳入其中。

2005年2月16日,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标志着人类在控制全球环境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此外,一些民间环境保护团体也日趋活跃,成为政府之外的一支生力军。

每年的世界地球日没有国际统一的特定主题,它的总主题始终是“只有一个地球”。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活动起源于美国,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

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并将次年的4月22日作为“地球日”。当时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

海斯很快就将尼尔森的提议变成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具体构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学生的积极响应。 他到各地进行宣传,组织2000万人参加游行和演讲。

现在,全球已经有许多国家的个人和民间团体参与了地球日活动,运动的成功使得在每年4月22日组织环保活动成为一种惯例。由此催生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

而1970年活动的组织者丹尼斯。 海斯也被人们称为地球日之父。

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但美国的环保问题并没有由此得到根本解决。

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趋于国际化。大气层臭氧减少、海平面上升、海洋污染等日益严峻的问题困扰着整个人类,亟待各国通力合作予以解决。

因此,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

1990年这项活动从美国走向世界,成为全世界环保主义者的节日和环境保护宣传日,在这天不同国籍的人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宣传和实践环境保护的观念。 从此“地球日”成为“世界地球日”。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近几十年来,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全球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和环境因此急剧变化。

统计表明: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 6摄氏度,最暖的13个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

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害影响的人数平均为1。47亿,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到2。

11亿。自然环境的恶化也严重威胁着地球上的野生物种。

如今全球12%的鸟类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过度捕捞已导致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枯竭。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与加强,国际社会正逐步采取相关措施保护地球环境,并初见成效。

2000年制定的《联合国千年宣言》将环境保护问题纳入其中。2005年2月16日,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标志着人类在控。

5.世界地球日的历年活动

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以下简称“地球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指出,按照“十二五”期间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要求,结合当前国土资源工作重点和社会关注热点,确定2014年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

通知指出,地球日是宣传中国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提高公众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普及地球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平台。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从4月20日开始,至4月26日结束。活动周期间,国土资源部将开通国土资源部官方微信,发布《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推介全国国土资源优秀科普图书,举办世界地球日主题课堂暨科普展览、守护远古的生命主题展览、世界地球日专家主题论坛、第二届在京高校大学生地球日主题演讲比赛等示范活动。

通知要求,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国土资源部其他直属单位,相关学会、协会、基金会,均应按照活动周主题,结合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建设绿色矿山、保护地质(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等内容,向公众宣传资源国情国策,普及国土资源科学知识,推广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引导全社会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结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中国行动等资源环境相关工作,统筹开展纪念活动。

通知提出,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根据实际条件,策划开展一项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并组织本地区地学类博物馆、科研机构等科普场所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在活动周期间要免费或优惠向全社会公众或青少年开放,国土资源部各重点实验室要在活动周期间举办开放日活动,向公众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宣传最新科技成果。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手机、微博、微信等多种媒体渠道,采取制作专题节目、开展活动专栏、发送手机短信、实时交流互动、微宣传等多种宣传形式,做好宣传工作。 2013年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确定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 共建美丽中国”。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于4月16日~4月22日组织开展第44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

通知要求,各单位要围绕主题,向公众宣传资源国情国策,普及国土资源科学知识、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引导全社会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活动周期间,国土资源部将组织开展世界地球日大讲堂、绿色生态矿山建设现场观摩、专题展览、大学生演讲比赛等活动,开展全国国土资源优秀科普作品推荐工作。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策划开展重大主题宣传活动、系列科普活动;要加强与教育、科技等部门合作,充分发挥各级地质学会、土地学会等作用,联合学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小主人”活动等,利用电视、网络、报刊、微博等渠道和平台,做好宣传工作。 第43届世界地球日

2012年4月22日,以“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找矿突破,保障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第43个世界地球日主会场宣传活动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活动旨在宣传中国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增强全民资源忧患,积极支持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让转变发展方式落实在行动上,保障和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图为主会场宣传活动现场。

6.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作文四百字.

4月22日第45个“世界地球日”当天,地矿学院在本部校区开展了一系列以“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该活动由学院研究生会承办,学院党政领导及部分教师等莅临现场指导并参与了宣传活动。本次宣传活动分为“小图片,大地球”地球文化图片展、“倾听化石的诉说”地质岩石展、“爱护家园,保护地球”主题条幅签名、“科幻之旅”主题观影四个主题板块。

“小图片,大地球”地球文化图片展中,通过向地矿、资环、西环等地学类学院师生发出邀请,征集整理了大量地学师生在野外考察、科研时的珍贵图片。这些图片向参观者真实地展示了地学师生在野外进行科学研究的艰苦的环境,传达出了地学学子们不畏艰难的宝贵科研精神,同时让大家领略到了自然之美,地球之美。

在“倾听化石的诉说”地质岩石展中,展示了一系列精美的古生物化石、岩石矿物标本、宝玉石标本,并由志愿讲解员详细向听众介绍了不同类别化石、岩石的来源与演化历史,引起的现场观众的极大兴趣。参加完现场活动的师生均受邀在“爱护家园,保护地球”主题条幅上进行了签名,借此表达了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地球的决心。

活动现场,还设立了精美的展架,详细介绍了“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发展和历年的活动主题。此外还发放了地球科学主题宣传手册近600册。

“科幻之旅”主题观影活动在4月22日晚上19点准时开始,展播影片《地心历险记》不仅情节跌宕紧凑、画面唯美震撼,而且包含了丰富的地球科学知识,吸引了全校众多师生前来观看。影片结束之后,组织者以片中出现的地球科学知识为素材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问答游戏,并为参与的同学颁发了精美纪念品。

作为学院“第二届地球科学文化周暨2014年世界地球日宣传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部校区举办的这一系列活动成功向本部师生传播了地球科学文化知识,宣传了“世界地球日”,向全校师生发出了“从身边的小事着手,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同时增进了全校师生对地矿学院、地学专业科研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7.世界地球日

从1970年开始每年的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历届世界地球日主题: 1974年 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 人类居住。

; 1976年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士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 1978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 1980年 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 1982年 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 1984年 沙漠化。; 1985年 青年、人口、环境。

; 1986年 环境与和平。; 1987年 环境与居住。

; 1988年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年 警惕,全球变暖!; 1990年 儿童与环境。

; 1991年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 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

; 1993年 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 1995年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年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 1997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 1999年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000年 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2001年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 2002年 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3年 善待地球,保护环境。

; 2004年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2005年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 2006年 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2007年 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

; 2008年:“善待地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近年地球日中国主题 世界地球日没有国际统一的特定主题,中国参与世界地球日活动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

在1990年4月22日地球日20周年之际,***总理发表了电视讲话,支持地球日活动。从此,中国每年都进行地球日的纪念宣传活动。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每年的“地球日”没有国际统一的特定主题,它的总主题始终是“只有一个地球”;面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生态环境,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界每年4月22日都要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目前最主要的活动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国土资源部组织的纪念活动。每年中国纪念”世界地球日”,都要确定一个主题。

以下为历年主题: 2008年:“善待地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007年: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 2006年: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2005年: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 2004年: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2003年:善待地球——保护资源。

; 2002年:善待地球。; 2001年:地质遗产保护。

; 2000年:地质环境保护。; 1999年:地质灾害防治。

; 1998年:海洋地质与人类。; 1997年: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

; 1996年:保护地球、爱护环境、珍惜资源、防治灾害。; 1995年:拯救地球。

; 1994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993年: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

; 1992年: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 1991年:资源、环境与人类生存。

8.善待地球的文章和图片

世界地球日 起源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

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当时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将尼尔森的提议变成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具体构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学生的普遍支持。

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

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从此“地球日”成为“世界地球日”。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30年里持续恶化。有资料表明: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摄氏度,最暖的13个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

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害影响的人数平均为1.47亿,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到2.11亿。目前世界上约有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在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

自然环境的恶化也严重威胁着地球上的野生物种。如今全球12%的鸟类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而过度捕捞已导致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枯竭。

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近年地球日中国主题㏒为了开展好全国“地球日”的宣传活动,国土管理部门每年都要确定宣传主题。历年全国“地球日”的宣传主题分别是: 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年:全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的世界 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000年: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2001年:保护地球遗产和地址环境 2002年:善待地球 2003年:生命之水,未来之水2004年:善待地球 科学发展2005年:科学发展,构建和谐2006年: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lemma-php/uploadimg/1/11456848256212072.jpg。

9.中小学世界地球日活动

世界地球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最早的地球日活动是1970年代于美国校园兴起的环保运动,1990年代这项活动从美国走向世界,成为全世界环保主义者的节日和环境保护宣传日。据说,1990年第二十届地球日活动的组织者希望将这一美国国内的运动向世界范围扩展,为此他们致函中国、美国、英国三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他们采取措施,举行会晤缔结关于环境保护议题的多边协议,协力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同时地球日的组织者还呼吁全世界愿意致力环境保护的政府在1990年4月22日各自动员国民开展环境保护运动。地球日活动组织者的倡议得到了亚洲、非洲、美洲、欧洲许多国家和众多国际性组织的响应,最终在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有来自140多个国家的逾2亿人参与了地球日的活动。从此世界地球日成为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

2009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的主题是:THE GREEN GENERATION,而中国的主题为: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主旨是提高公众对资源国情的认识,对地学在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管理以及防灾减灾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10.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作文四百字.

4月22日第45个“世界地球日”当天,地矿学院在本部校区开展了一系列以“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该活动由学院研究生会承办,学院党政领导及部分教师等莅临现场指导并参与了宣传活动。

本次宣传活动分为“小图片,大地球”地球文化图片展、“倾听化石的诉说”地质岩石展、“爱护家园,保护地球”主题条幅签名、“科幻之旅”主题观影四个主题板块。“小图片,大地球”地球文化图片展中,通过向地矿、资环、西环等地学类学院师生发出邀请,征集整理了大量地学师生在野外考察、科研时的珍贵图片。这些图片向参观者真实地展示了地学师生在野外进行科学研究的艰苦的环境,传达出了地学学子们不畏艰难的宝贵科研精神,同时让大家领略到了自然之美,地球之美。在“倾听化石的诉说”地质岩石展中,展示了一系列精美的古生物化石、岩石矿物标本、宝玉石标本,并由志愿讲解员详细向听众介绍了不同类别化石、岩石的来源与演化历史,引起的现场观众的极大兴趣。参加完现场活动的师生均受邀在“爱护家园,保护地球”主题条幅上进行了签名,借此表达了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地球的决心。活动现场,还设立了精美的展架,详细介绍了“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发展和历年的活动主题。此外还发放了地球科学主题宣传手册近600册。“科幻之旅”主题观影活动在4月22日晚上19点准时开始,展播影片《地心历险记》不仅情节跌宕紧凑、画面唯美震撼,而且包含了丰富的地球科学知识,吸引了全校众多师生前来观看。影片结束之后,组织者以片中出现的地球科学知识为素材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问答游戏,并为参与的同学颁发了精美纪念品。

作为学院“第二届地球科学文化周暨2014年世界地球日宣传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部校区举办的这一系列活动成功向本部师生传播了地球科学文化知识,宣传了“世界地球日”,向全校师生发出了“从身边的小事着手,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同时增进了全校师生对地矿学院、地学专业科研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江苏摄影名家齐聚无锡定格新质生... 转自:扬子晚报2025年4 月 18 日,由江苏省摄影家协会、无锡市文联主办,无锡市摄协承办的全省摄...
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向香港... 证券代码:603093 证券简称:南华期货 公告编号:2025-025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向香...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尹... 4月18日晚,以“新质光影·美美与共”为主题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全球优...
多家在布基纳法索中资企业负责人... 4月19日,中国驻布基纳法索使馆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领事提醒:近期,多家在布中资企业负责人被布有关部门...
安宝军出席并致辞   本报讯(洪观新闻记者 张瑞哲)4月18日,航空运输大众化发展论坛在南昌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安宝...
【中原策略】市场分析:通信电子... (来源:中原证券研究所) A股市场综述周五(04月18日)A股市场先抑后扬、小幅震荡整理,早盘股指低...
【中原新材料】瑞丰新材(300... (来源:中原证券研究所)事件:公司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57亿...
我市密码应用安全项目获业内认可   本报讯 在2025年江西省商用密码安全宣传活动中,市数研中心实施的密码应用安全能力提升项目获得行...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二十七号卫星0... 北京时间2025年4月19日6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
第三十四届哈洽会5月17日启幕   本报讯(记者 李木双)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简称“哈洽会”)将于2025年5月17...
高尔夫中国公开赛次轮中国选手李...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4月18日电(记者吴博文)第30届高尔夫中国公开赛18日展开次轮争夺,中国选...
冰城春整 焕新迎宾   为给市民游客打造整洁优美、舒适安全的游园环境,全市园林绿化部门依据市城管局春整工作方案,紧紧抓住...
我国将推动服务业 开放提速加力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商务部18日对外发布《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和新一轮服务...
直播电商监管新规 将公开征求意...   据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市场监管总局正在牵头组织起草《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近期将向社会公开...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关... 证券代码:600339 证券简称:中油工程 公告编号:临2025-014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股份有限公...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独立董... 证券代码:600298 证券简称:安琪酵母 公告编号:2025-036号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独...
特朗普连续两日施压美联储 【#特朗普连续两日施压美联储#】#美联储未来会不会降息#当地时间4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表...
关于召开南昌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   经南昌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十一次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南昌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
凯德瞄准首单外资消费REITs...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商业客凯德商业C-R...
市政府党组举行专题学习研讨会   本报讯(洪观新闻记者 赵丹)4月18日,市政府党组举行专题学习研讨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