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为官倡导简肃,把排衙喝道之类的礼仪看成是桎梏,他察看民情,不像别的官员那样八抬大桥,前呼后拥,鸣锣开道,大显威风,而是身着便服,脚踏草鞋,亲临乡下察访,即使在夜间出巡,也只让一个差役,提着写有“桥”字样的灯笼引路,从不打“回避”、“肃静”之类的牌子。
一次,山东巡抚包括向板桥索求字画,板桥画竹并题诗以赠: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般诗情画意,生动表述了板桥身在官位,却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乾隆十七年,潍县遇到天灾。
板桥关心民瘼,呈请,赈济。然后,他的请赈惹怒了上司,遭到打击报复,被加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板桥遂愤然辞官,卸职返乡。郑板桥回到杨州,生活仍很贫寒,他在女儿嫁奁诗中写道: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
最惭吴陷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郑板桥一生历尽坎坷,廉洁爱民,于乾隆三十年放下了手中的如椽之笔,与世长辞。
他身后留下的不啻是成百上千幅的“日画日诗日书三绝”,更是留下了一个两袖清风的清风楷模。
廉洁 ,即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廉洁奉公;刚正廉洁。指清廉;清白。诚实,即忠诚老实,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做。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补,补了再补(有许多补丁),已经磨得没有绒了仍舍不得丢弃。一件衬衣已经旧得换了袖口领子,一件衣服补得颜色已经不一样了,他还在穿,当别人要求他换新的时候,他总是说:“旧的还可以再穿。”这是不是廉洁?
曾子杀猪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在生活中要培养自己的正直、廉洁、守法以及公正的信念,并用这种信念去知道自己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廉是清廉而不是清贫,洁是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做自己该做的,得自己该得的.
5.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6.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9.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
10.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杨简,宋朝学者
一.廉洁格言: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身有正气,不言自威。 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官多一分廉,民增一分福。 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
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 二.清正廉洁的故事与启示: ***的廉洁是无比的威严,他的影响力是当今无人能比的。
当年在**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在**的会上,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1959年,在**的气氛下,水利部未经报告请示,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有一天,在西花厅开会,总理突然转过头向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说:“钱正英,贺老总告诉我,你们在密云水库那里修建一个相当高级的楼,有没有这回事?”钱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览馆。”
总理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轻声地说了一句:“没有想到你们也会办这种事。”钱听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
如果按现在某些干部的想法,总理既未严厉批评,又未责成处理,既无纪委处分的威慑,更无丢官的危险,完全可以蒙混过关。但在***伟大人格的感召下,钱回部后,立即在党组会上作了传达。
水利部党组随即决定:将这座价值400多万元的建筑,无偿转让给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个研究所,并向中央写了一个深刻检查的报告。 三.廉洁来的启示 我国宋代司马迁写过“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贪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丧身,败家。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
故曰:‘侈,恶之大也。” 从人类被定义为高等动物的时候起,腐败的现象就存在于历史的各个阶段。
众所周知,南宋时贪脏受贿、卖官鬻爵的贾似道,明朝时阿谀奉承、卑鄙虚伪的严嵩,清代巧取豪夺聚敛巨财的和珅,这些贪官已经在历史上留下了臭名昭著的一笔。那么,问世间,不畏不正之风,亦不畏妖邪之气,似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似竹之一身清白正气,为何物?曰:“廉洁者是也。”
廉洁是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美德,是华夏文明历来的传统。廉洁,即是公正不贪,清白无污。
一个国家的兴亡与否,重在是否勤俭节约,是否廉洁清政,是否抵制物欲横流。一个人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与否,重在是否修身养性,是否保持纯洁高尚的情操。
中国五千年的古国文明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廉洁的底蕴,在现实社会上廉洁的音符不断的在跳跃,奏出动听的曲子。然而,在现实的反面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从清朝的衰败中我们可以看到,腐败不仅仅是社会的蛀虫,更是一切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与其父隋文帝相反,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大肆挥霍,以至土地荒芜,生灵涂炭。
瓦岗人不满其暴政,遂起而一呼百应,隋终灭亡。由盛及衰,历时仅廿九年。
故曰:“国廉则兴,国奢则亡。” 在狭义上,廉洁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政治要求,主要是从治理国家的高度出发,对从政者、管理者和各类从业人员提出的戒律和规范,这也这是我们平时经常所提及的概念。
中国早在古代就已提出:从政必清正廉洁,必修身养性,必谦虚谨慎,必居安思危,必善始善终,必礼贤下士,必赏罚分明,必知人善用。由此可见廉洁修身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
纵观历史发展进程,廉洁修身对国家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了例子比比皆是:所谓“廉生信,洁生威”。隋文帝法令清简,躬履节俭,致商贸繁荣,国库丰盈,天下安定,遂成“开皇之治”; 汉朝时,洛阳令董宣因不畏强权、执法如山而得到了“强项令”的美称。
在他的治理下,洛阳秩序井然。中国上下五千年,历来名人辈出,像隋文帝和董宣那样能廉洁修身把一国治理好的才人不胜其数,那些光耀千年而永不磨灭的清廉高尚的人,构成了中国历史中的真正“脊梁”,他们所开创的盛世和廉洁的形象必将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说到这里,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廉洁与我们普通人没有关系,的确,一般我们提及廉洁,首先想到的便是为官者,似乎廉洁与我们普通人相去甚远。但事实并非如此,除了在宦海拼搏的人外,我们每个人也都随时与廉洁有接触。
廉洁可提高人的内在修养和认识,廉洁可抵制物欲横流,廉洁可改变病态,廉洁可消除陋习。因此廉洁不仅仅是一种官德,它更是一种美德,一种崇高的境界。
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是政治文明的理念,更是人的尊严。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世俗怎么改变,廉洁始终是无价之宝,拥有廉洁的人就如同拥有无价的宝物。
廉洁指导着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境界发展。 再回头反省一下我们本身,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也受到了权力腐败、职务腐败、学术腐败等腐败现象的冲击。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一种关乎职业诚信素质的教育。现在大学生诚信失范现象客观存在,诸如对考试作弊、借贷不还、恶意拖欠学费、毕业推荐弄虚作假、任意变更或撕毁就业协议、欺骗家长和老师等不诚信现象,在一些大学生看来并非耻辱,甚至认为存在就是合理。
如果我们对此放任自流,任凭这些思想意识生根发芽,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被不断。
明崇祯年,关外女真欲夺大明天下。崇祯帝复召天启年间还乡东莞之前将袁崇焕,拜兵部尚书,领尚方宝剑,出山海关御寇。
然是时,皇太极已与蒙古通姻,数度借道蒙古境入京畿北之喜峰口一带威胁京师。袁崇焕驰援京师。皇太极骚扰挟资而去。时袁崇焕经略辽东,申时度势,以为强敌不可一日除之,宜暂作妥协。此计一出,朝野哗然,纷谴袁崇焕歼敌不力。
皇太极用范文程谋:故意泄露与袁崇焕熄兵之机密,令所囚太监悉听入耳,阴纵之。太监逃回京师,将关外所闻袁崇焕私通外敌具语与崇祯帝,帝大怒,不待其辩,押赴西市凌迟处死。
崇焕既死,大明长城乃自毁。辽东烽烟逾急。
待满清入主中原,江山易容,清主忆及往昔,慨然道出实情。天下人方知,袁崇焕之死,乃至冤。
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
吴平,徒家庐江之寻阳。侃早孤贫,为县吏。
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①,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
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于无津耳。”逵过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
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
时正寒雪,诸纲纪皆难之,侃独曰:“资于事父以事君。小君,犹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尽心乎!”乃请行。
众咸服其义。 迁龙骧将军、武昌太守。
时天下饥荒,山夷多断江劫掠。侃令诸将诈作商船以诱之。
劫果至,生获数人,是西阳王羕之左右。侃即遣兵逼羕,令出向贼,侃整阵于钓台为后继。
羕缚送帐下二十人,侃斩之。自是水陆肃清,流亡者归之盈路,侃竭资振给焉。
又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时周顗②为荆州刺史,先镇浔水城,贼掠其良口。
侃使部将朱伺救之,贼退保泠口。侃谓诸将曰:“此贼必更步向武昌,吾宜还城,昼夜三日行可至。
卿等认能忍饥斗邪?”部将吴寄曰:“要欲十日忍饥,昼当击贼,夜分捕鱼,足以相济。”侃曰:“卿健将也。”
贼果增兵来攻,侃使朱伺等逆击,大破之,获其辎重,杀伤甚众。 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④于斋外,暮运于斋内。
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
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终日敛膝危坐,阃④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
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引接疏远,门无停客。
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曰:“樗蒱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
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
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
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
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
吴平,徒家庐江之寻阳。侃早孤贫,为县吏。
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①,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
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于无津耳。”逵过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
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
时正寒雪,诸纲纪皆难之,侃独曰:“资于事父以事君。小君,犹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尽心乎!”乃请行。
众咸服其义。 迁龙骧将军、武昌太守。
时天下饥荒,山夷多断江劫掠。侃令诸将诈作商船以诱之。
劫果至,生获数人,是西阳王羕之左右。侃即遣兵逼羕,令出向贼,侃整阵于钓台为后继。
羕缚送帐下二十人,侃斩之。自是水陆肃清,流亡者归之盈路,侃竭资振给焉。
又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时周顗②为荆州刺史,先镇浔水城,贼掠其良口。
侃使部将朱伺救之,贼退保泠口。侃谓诸将曰:“此贼必更步向武昌,吾宜还城,昼夜三日行可至。
卿等认能忍饥斗邪?”部将吴寄曰:“要欲十日忍饥,昼当击贼,夜分捕鱼,足以相济。”侃曰:“卿健将也。”
贼果增兵来攻,侃使朱伺等逆击,大破之,获其辎重,杀伤甚众。 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④于斋外,暮运于斋内。
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
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终日敛膝危坐,阃④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
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引接疏远,门无停客。
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曰:“樗蒱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
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
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
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
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古往今来,有很多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先忧后乐清风愿,从来治世民为天……”一曲清新悠远的片头曲《海阔天青》,把数千万观众的目光紧紧吸引到湖南卫视近期热播的46集电视连续剧《大明王朝1566》,观众在观看这部剧时,总能感受到有一种沁人肺腑的“气”,一种阳刚之气。胡宗宪身上的正气,海瑞身上的骨气,马宁远身上的义气,戚继光身上的勇气,齐大柱身上的刚气,尤其是海瑞为人之子尽孝道,为民之官尽责任,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无论历经何朝何代,清正廉洁、勤政廉政永远都是人民的期盼。
说到这里,在座的有些同志也许会说,我们只是普通干部职工,和那些高官显爵相比,廉政是不是离我们还很远。其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厦,离不开我们每个行业、每个部门、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虽处普通岗位,但是社会的腾飞与发展,离不开我们勤奋工作,廉洁从业,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前不久,我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记者张明下班回家,叫老婆早点做晚饭,说要去看电影,老婆很惊讶,你一个人看什么电影,10岁的儿子听见了他们的谈话,也嚷嚷着要去。张明说,这是单位发的电影票,是一部反腐倡廉的电影。张明老婆听了饶有兴趣,说:“反腐倡廉的,我也要看。”可只有一张电影票啊,怎么办呢?于是他想单位有些人可能不去看,就打电话给小王,小王喜欢上网,很可能去不了,可是小王说她把票给人了,于是张明又向大刘要,大刘喜欢跳舞,很可能去不了,可是他说他要去看,这个电影有教育意义,哪能不看啊?张明又向老钱要,老钱说晚上没啥事,去电影院凑凑热闹,问了3个,张明一想,算了不问了,事不过三嘛。可老婆不答应啊,非去看不可,于是他们商量等电影快放映的时候再进电影院,这时查票的松一些,万一不让进,也就不看了。晚饭后,张明带着老婆儿子慢腾腾地来到电影院,这时电影刚开始。唉?院门没有查票的人,张明一家高兴的不得了,匆忙走进的电影院,借着电影的光线,他们惊讶极了,偌大的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寥若晨星,数来数去也就二三十人,电影放完了灯光亮了,张明又数了数看完电影的人,只有区区的11个人。
听完故事,朋友们也许会说,这只是个别现象,但是我们要记住的是小群体透露的就是大社会,思想意识的退化直接导致的是道德尺度的缺失。与刚才我讲的故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郑培民、牛玉儒先进事迹教育片在我县放映的时候,我听到的是人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说到这里,我不能不提到我们身边的一些人:为保护清山绿水的沈继萍,立志改变家乡面貌的周家麟,畜牧行业中的标兵兰祖尚,铁骨丹心的法医刘传品,为生命而奋斗的王能安,更有那些肩挑牛拉筑坦途的龙垭镇斗沟村干群,他们是这个时代里一群普通的人,做的也是一些平凡的业绩,但他们向我们展露了这样的人生信条:钱不可贪,文不可抄,师不可骂,友不可卖,官不可讨,上不可媚,下不可慢,风不可追,天不可欺。这普普通通的几句话,正是朴素而又平凡的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映射出他们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
朋友们,清正廉洁的楷模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在这里,我还要说一个人。在我县的公安战线上,有一位热血青年,当他从警校毕业以后,怀着满腔热忱来到了汉阴这片土地。他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他扎根山区,甘于清贫;与战友们一道为了守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无怨无悔。他爱岗敬业、执法公正、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精神,不仅是人民警察职业人格的典范,也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今天,当你和我站在这里共同讲述“为民、务实、清廉”话题的时候,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感到的是肩上担负的沉甸甸的责任啊!
亲爱的朋友们,就让我用温总理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来与大家共勉,“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