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接待工作是各级政府办公室的一项日常工作,是政府办公室"三服务"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务接待工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地方、一级政府的工作面貌及一个区域的发展水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开放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区域之间的交流沟通越来越频繁,各类商务活动越来越多,公务接待工作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公务接待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笔者就做好政府公务接待工作谈些粗浅认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对外的宣传,每个城市都会有大型政府组织的会议或者活动,以提高城市形象,而在此过程中,有一些导游人员会接触到这种非常重要的接待,这种接待与普通团队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这里笔者把一些相关的经验或者说是自身的体验吧,总结如下,希望能为做政府接待的导游员提供一些帮助。
一、接待之前的准备工作: 要求懂得一些接待心理,并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导游人员接待礼仪的基本要素是诚心,只有站在对方立场,有一颗真诚的心,接待中能将心比心才能表现出优雅感人的礼仪。
待人接物应该热情开朗、温存有礼、和蔼可亲、举止大方而灵活,这种良好的行为有助于赢得对方的好感。那种紧张、手足无措或者肆无忌惮、吓坎胡吹的情况,令人反感。
因此,导游人员应有真诚的接待心理,要不卑不亢、严肃而又幽默,能灵活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包括领导的提问。 要做好接待工作心理准备,重要的是要学习礼仪常识,塑造自身良好形象。
仪容、仪表、仪态、服饰礼仪常识: 导游人员为做好接待工作,要懂得一些仪容、仪表、仪态、服饰的礼仪常识。
一、明确接待工作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按来访者的国别分类,接待可分为内宾接待和外宾接待。
按来访者事先是否预约分类,接待可分为有约接待和无约接待。按来访者的人数分类,接待又可分为个别接待和团队接待。
按来访目的分类的话,还可分为商务接待、政务接待、会议接待等,不同的接待类型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明确是什么接待类型,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接待工作。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接待工作,其目的和作用都是相通的,接待工作就是要起到服务保障作用,交际结缘作用,形象展示作用,促进工作开展的作用。
二、做好接待前的准备工作 接待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保证接待工作质量的前提。首先,沟通情况,了解意图。
在接到上级部门或对方的通知或电话后,应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并主动与对方取得联系,了解清楚上级或对方来访的人数、身份、民族、性别、日程安排等,还应掌握上级领导来检查指导哪些工作或来访客人的主要目的、有什么要求、活动的方式等等,以便安排好餐饮、车辆,确定参观或会务类型及地点等各项工作。其次,制订接待计划。
就是要确定接待规格,拟定日程安排,提供经费列支等。制订好接待计划后,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征求领导意见,并按照领导要求进一步完善接待准备工作。
第三,明确职责,周密安排。在了解掌握以上情况后,明确接待人员的职责,对接待工作进行准备,主要包括所需材料的准备、会务地点的确定、餐饮的安排、结束送行的礼节及其他有关注意事项等,细化每项任务、每个环节,做到分工合理,责任明确,使每项工作都有人负责、有人承担、有人落实。
从近年来的接待任务来看,有些接待任务给予基层的准备时间很短,事先来不及通气,等接到正式通知时,客人马上就要到了,时间很紧。接待方案、计划也经常在变动,有时一个活动一天要变几次等等,这些都对我们接待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新挑战。
为此,在做接待准备时,除遵循相应的机制外,也要有相应的套路,即:第一要以变应变,第二要以不变应万变。所谓变,就是方法要灵活一点,要求具体一点,时空更准确一点,机动反应更敏捷一点。
所谓不变,就是无论接待任务如何紧急,如何复杂,接待规则不能变,明确指令不会变,运作程序不能变,以免发生重大偏差和失误。总之,要把接待前的准备工作考虑周全,准备充分。
三、热情周到地做好接待工作 要热情周到地做好接待工作,就要在迎客、待客、送客的环节中注意礼仪。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交活动中所共同遵守的礼节和仪式,即必须严格遵守的一种礼貌行为规范和法则。
接待工作人员要注重学习各种礼节、礼仪方面的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接待工作人员是“第一窗口,第一张面孔,第一环境”,是一个企业及地方的形象大使。
接待人员的言谈举止,不仅能折射出—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或一个地方的精神风貌、文化品位和工作作风,而且也会给客人留下难忘的“第一印象”。接待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接待工作的好与坏,优与劣,小而言之,影响某次接待工作质量,大而化之,影响—个企业或一个地方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在具体接待工作中,首先,要迎接引导,沿途介绍。来访的都是客人,要尽好地主之谊,尽量为客人提供方便。
迎接时要根据客人人数安排好接待车辆,参加迎接的人员要与客人在级别或身份上对等或稍低一点,并提前到达与客人约定的地点。接到客人后,沿途要主动向客人介绍或接待安排情况,征求意见,让客人对此次活动有大体的了解,特别要注意别冷场,要显示出热情。
迎接引导客人还要注意引导客人时自己行走的位置、问候握手时的动作、介绍双方领导的顺序、乘坐车时的礼节等。其次,接待活动中如有座谈,要根据人数提前安排好座谈的地点。
房间安排要适中,人少房大,显得太空落;人多房小,显得太拥挤。座谈地点要注意悬挂横标、座次摆放、茶水供应、花草、音响照明、材料摆放等事项。
再是,参观考察要提前安排好车辆,人多时注意将车辆编号,引导客人按顺序乘坐。根据需要前面可安排引导车辆,交待清楚行走路线。
每个参观点要提前准备好茶水或矿泉水,并要有专人做情况简介,同时要安排好休息地点、方便地点等。如有就餐、住宿等要求,要事先打印好房问号,与日程安排、作息时间、就餐地点等一并发至客人手中。
就餐要严格按照接待标准,突出地方特色,根据客人习惯安排就餐方式,特别要注意饮食卫生。再一个,要礼貌送客。
“出迎三步,身送七步”是迎接宾客最基本的礼仪。送行,是决定来访者能否满意离开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能否将这最后一个环节的工作做好,是能否善始善终地接待好来访者的具体表现,送要有送的语言,要说“再见,欢迎下次再来,慢走”等礼貌用语,还要有送的姿态和行为,当客人告辞时,要与客人握手话别,要送到办公楼外或单位门口,如果以小轿车送客,还要注意乘车的座次,并主动把车门打开,请客人上车。
在整个接待工作中,要注意安全工作和保密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确保来宾的安全,同时,也要做好企业或地方相关的保密工作。
四、全面地做好接待后的总结 。
总结,就是把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进行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也就是看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有什么经验、提高。
(一)基本情况。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
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
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
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4.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二)写好总结需要注意的问题 1.总结前要充分占有材料。最好通过不同的形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了解有关情况,或者把总结的想法、意图提出来,同各方面的干部、群众商量。
一定要避免领导出观点,到群众中找事实的写法。 2.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
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3.条理要清楚。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4.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
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5.总结的具体写作,可先议论,然后由专人写出初稿,再行讨论、修改。最好由主要负责人执笔,或亲自主持讨论、起草、修改。
如是人才提供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本答案仅供参考!!
为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严格控制公务接待支出,厉行节约,有效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工作餐标准
1、县内外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工作人员到下东乡域从事公务活动需要接待的,原则上一律在乡机关食堂就工作餐。
2、严格控制工作餐陪同人数。陪同人员不得超过接待人数。接待对象分属不同部门(单位)而人数较少时,整合拼桌接待。不得安排与接待对象公务活动无关的部门和人员陪同。
3、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和要求控制工作餐就餐标准。
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审批规范
1、因公务需要在乡机关食堂接待就工作餐的,由分管领导或接待人员填写《公务接待审批单》,报经乡党政主要领导批准,由分管内务的乡领导或乡党政办公室按照规定标准安排。
2、因特殊情况确需在乡机关食堂以外接待的,由乡党政主要领导决定。
3、凡事前未经乡党政主要领导批准擅自接待及超规定标准接待的,一律由责任人自负全部费用。
4、乡党政办公室负责管理《公务接待审批单》,在每次公务接待结束结清费用后存档。
相关要求
1、禁止午餐饮酒。除外事、招商引资等特殊情况以外,其它公务活动期间,午餐一律不得饮酒和饮用含酒精饮料。
2、在公务接待中不得从事任何违法违纪活动。
3、会议室的准备,会谈材料的准备,会谈用具(笔、纸、合同、水、毛巾等)的准备,祝贺会谈成功的酒水准备,宴会准备,礼品准备等。
接待工作是各级机关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接待工作水平高低能够集中反映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整体形象,能够展示出接待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对于推动工作开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接待工作主要由各级机关的办公室来承担。总体要求是:热情周到,耐心细致,规范有序,客人满意。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认真细致地做好接待前准备
接待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保证接待工作质量的前提。首先,要沟通情况,了解意图。在接到上级机关或对方的明传电报或电话后,要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并主动与对方取得联系,了解清楚上级或对方来访的人数、身份、民族、性别、日程安排等,还要掌握上级领导来检查指导哪些工作或来访客人的主要目的、有什么要求、活动的方式等等,以便安排好餐饮、住宿、车辆,确定参观或座谈地点等各项工作。其次,要周密考虑,制定方案。在了解掌握以上情况后,要制定好接待方案,主要包括所需材料的准备、迎接引导、座谈汇报、食宿宴请、参观考察、安全保卫、照相留念、宣传报道、纪念品赠送、结束送行、注意事项等。方案中的每项任务、每一个环节都要细化到单位和责任人。制定方案时要注意上级机关与兄弟单位的区别,因人而宜,根据需要妥贴安排。方案制定之后,要送有关领导审阅,待领导审定后,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或召开专题会议详细安排,让每个参与人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接待方案在执行中要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并及时通知有关工作人员。
二、热情周到地做好接待中服务
在具体接待工作中,要安排好迎接、座谈、食宿、参观、送行等工作,并注意搞好协调配合,使各个环节衔接妥当。
(一)迎接引导,沿途介绍。对接待者来讲,来访的都是客人,要尽好地主之谊,尽量为客人提供方便。迎接时要根据客人人数安排好接待车辆,参加迎接的人员要与客人在级别或身份上对等或稍低一点,并提前到达与客人约定的地点。接到客人后,沿途要主动向客人介绍景观或接待安排情况,征求意见,让客人对此次活动有大体的了解,特别要注意别冷场,要显示出热情。迎接引导客人还要注意引导客人时自己行走的位置、问候握手时的动作、介绍双方领导的顺序、乘坐车时的礼节等。
(二)座谈交流,服务周到。接待活动中如有座谈,要根据人数提前安排好座谈的地点。房间安排要适中,人少房大,显得太空落;人多房小,显得太拥挤。座谈地点要注意悬挂横标、座次摆放、茶水供应、花草、音响照明、材料摆放等事项。
(三)食宿宴请,妥善安排。住宿要根据需要进行安排,事先打印好房间号,与日程安排、作息时间、就餐地点等一并发至客人手中。就餐要严格按照接待标准,突出地方特色,根据客人习惯安排就餐方式,特别要注意饮食卫生。宴请时当地参加人员应与客人对等或高半格,并安排好座次、致词等。
(四)参观考察,精心准备。参观考察要提前安排好车辆,人多时注意将车辆编号,引导客人按顺序乘坐。根据需要前面可安排引导车辆,交待清楚行走路线。每个参观点要提前准备好茶水或矿泉水,并要有专人做情况简介,同时要安排好休息地点、方便地点等。
(五)注意送行,善始善终。活动结束后应安排好送行,不能来时热情迎接,走时冷冷清清,导致整个接待效果大打折扣。工作人员可先帮助客人订好车票,届时做好送站工作。送行时要到客人住地送行,等客人乘坐的车辆启动后再离开。
三、及时全面地做好接待后总结
整个接待活动结束后,接待人员要对本次活动进行认真全面的总结,看看哪些方面是客人最满意的,哪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好的方面要继续发扬,不足之处注意弥补改进。要通过总结不断提高接待质量和效率,使今后的接待工作责任分工明确,头绪层次清楚,既让客人满意,又能降低接待成本。此外,接待中如安排有留影照像,要及时将照片寄给客人。
一个地方或部门能不能给客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除了这个地方的典型工作、城市建设和景点之外,接待人员的素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接待人员要十分注意接待礼仪,在接待时要衣着整洁得体,言谈热情文雅,举止庄重大方,注意把握分寸,掌握尺度,做到朴实、真诚、热情,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同时,工作人员要注意平时的学习积累,了解掌握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对本地本部门的情况要了如指掌,以便更好地做好接待工作。
招待是什么意思?
拼音:zhāodài
英文:[Entertainment]
近义词:款待、接待
反义词:冷漠、推辞、回绝 、拒绝
词义:对宾客或者顾客表示欢迎并给以应有的待遇。
详细解答
1. 对宾客或主顾表示欢迎并给以应有的待遇。
老舍 《四世同堂》十五:“你的菜作得并不怎样,全仗着我的招待好,算是没垮台。”刘白羽《火光在前》第四章:“连长和指导员在小屋里招待了游击队员。”巴金《在尼斯》:“她们对我们非常周到,好像在招待远方来的亲戚。”
2. 招待员,担任接待工作的人。
这个招待的态度很好。
老舍《老张的哲学》第六八:“ 南飞生 到了…… 老张 不能不请他作招待。”茅盾《三人行》七:“前几天,摆烟灯的 陆麻子 看中了 秋菊 ,想买她去做什么女招待。”
一、会议接待流程 会议的成功召开,关键在于会议接待环节。
必须安排好会议接待人员、会议接待场所及会议接待所需物品。 (一)、会前工作: 1、与会议主办方洽谈。
2、向会议主办方提供会议接待策划方案和报价。 3、邀请会议主办方实地考察会议举办场所。
4、与会议主办方确认会议接待方案。 5、与会议主办方签订会议接待标准合同。
6、确认会议主办方预付会议订金事宜。 7、在会议举办前制定会议工作人员服务标准条例及会议接待手册。
8、准备会议资料。(含代邀请相关领导、新闻媒体、新闻通稿、接待资料、会议配套的商务服务及公关礼仪、翻译、通讯及文秘服务。)
(二)、会中工作: 1、机场、车站:专人、专车分批分时段按要求接站。 2、会议酒店现场:会议秘书分发会议资料,来客接待。
3、会议秘书协助会场布置及会场的会务服务。 4、会议秘书在会议接待(报到)处协助会务组确认和分发房间,确认VIP用房及整理记录有关信息。
协助分发会议礼品及房间派送水果等会务工作。 5、确认用餐时间、菜单、标准、形式、酒水及主次桌和其他相关安排等工作。
6、提前确认会议代表(客户)的娱乐项目、娱乐场所及消费和付费的方式。 7、确认旅游公司为该会议提供的旅游考察的吃、住、行、游、购、娱安排事宜(日程安排、房餐车导游等安排)。
8、确认并保障会议期间会场防盗、消防等安全工作、参会代表的人、财、物等安全工作。 9、确认特殊客人(含领导、少数民族代表、VIP、残障代表及家属等)的安排及接待工作。
10、协调会议期间的交通工具的安排。 11、代办会议代表返程及他程的交通票务及其他委托代办服务。
(三)、会后工作: 1、会务服务的总结、评估、会议代表的意见反馈及处理工作。 2、会议资料、领导讲话稿、代表发言稿、新闻报道资料的汇总结书工作及印刷代表通讯录。
3、与会议主办者的费用结算工作。 4、欢送代表工作。
二、会议接待礼仪 根据参加会议的人数不同、会议接待的准备工作的内容以及会议接待的方式不同,对会议的组织方法,礼仪要求也不同。 (一)、会议的筹备工作。
1、根据会议规模,确定接待规格。找北旅行社接待规格分二种:标准、豪华。
2、发放会议通知和会议日程。 会议通知必须写明召集人的姓名或组织、单位名称,会议的时间、地点、会议主题以及会议参加者、会务费、应带的材料、联系方式等内容。
通知后面要注意附回执,这样可以确定受邀请的人是否参加会议,准备参加会议的是否有其他要求等。对于外地的会议参加者还要附上到达会议地点和住宿宾馆的路线图。
这个路线图避免了与会者问路的许多麻烦。 会议日程是会议活动在会期以内每一天的具体安排,它是人们了解会议情况的重要依据。
它的形式既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表格的。它可以随会议通知一起发放。
3、选择会场。 选择会场,要根据参加会议的人数和会议的内容来综合考虑。
最好是达到一下标准: 第一:大小要适中。 第二:地点要合理。
第三:附属设施要齐全。 第四:要有停车场。
4、会场的布置。 会场的布置包括会场四周的装饰和坐席的配置。
一般大型会议,根据会议内容,在场内悬挂横幅。门口张贴欢迎和庆祝标语。
可在会场内摆放适当的轻松盆景、盆花;为使会场更加庄严,主席台上可悬挂国旗、党旗或悬挂国徽、会徽。桌面上如需摆放茶杯、饮料,应擦洗干净,摆放美观、统一。
坐席的配置要和会议的风格和气氛统一,讲究礼宾次序,主要有以下几种配置方法: ①圆桌型。如果是使用圆桌或椭圆形桌子。
这种布置使与会者同领导一起围桌而坐,从而消除不平等的感觉。另外,与会者能清楚地看到其他人的面容,因而有利于互相交换意见。
这种形式适于20人左右的会议。座次安排应注意来宾或上级领导与企业领导及陪同面对面做,来宾的最高领导应坐在朝南或朝门的正中位置,企业最高领导与上级领导相对而坐。
同级别的对角线相对而坐。 ②口字型。
如果使用长形方桌。这种形式比圆桌型更适用于较多人数的会议。
③教室型。这是采用得最多的一种形式,它适用于以传达情况、指示为目的的会议,这时与会者人数比较多、而且与会者之间不需要讨论、交流意见。
这种形式主席台与听众席相对而坐。主席台的座次按人员的职务、社会的地位排列。
主席的座位以第一排正中间的席位为上,其余按左为下右为上的原则依次排列。 5、准备会议资料。
会务组应该准备有关会议议题的必要资料,这些资料在整理后放在文件夹中发放给与会者,方便于与会者的阅读和做好发言准备。 (二)、会议前的接待礼仪。
一是会前检查。 这是对在准备工作阶段考虑不周或不落实的地方进行的补救。
比如检查音像、文件、锦旗等是否准备齐全。 二是提前进入接待岗位。
接待人员应该在与会者到来之前提前进入各自的岗位、并进入工作状态。一般的接待工作分以下几个岗位。
1、签到。设一张签字台,配上1-2名工作人员,如果是要求接待档次比较高,可以派礼仪小姐承担。
签字台北有毛笔、钢笔和签到本。向客人递钢笔时,应脱下笔套,笔尖对自己,将笔双手递上。
如果是毛笔,则应蘸好墨汁。
接待工作是各级机关的一项常规性工作。
接待工作水平高低能够集中反映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整体形象,能够展示出接待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对于推动工作开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接待工作主要由各级机关的办公室来承担。
总体要求是:热情周到,耐心细致,规范有序,客人满意。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认真细致地做好接待前准备 接待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保证接待工作质量的前提。首先,要沟通情况,了解意图。
在接到上级机关或对方的明传电报或电话后,要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并主动与对方取得联系,了解清楚上级或对方来访的人数、身份、民族、性别、日程安排等,还要掌握上级领导来检查指导哪些工作或来访客人的主要目的、有什么要求、活动的方式等等,以便安排好餐饮、住宿、车辆,确定参观或座谈地点等各项工作。其次,要周密考虑,制定方案。
在了解掌握以上情况后,要制定好接待方案,主要包括所需材料的准备、迎接引导、座谈汇报、食宿宴请、参观考察、安全保卫、照相留念、宣传报道、纪念品赠送、结束送行、注意事项等。方案中的每项任务、每一个环节都要细化到单位和责任人。
制定方案时要注意上级机关与兄弟单位的区别,因人而宜,根据需要妥贴安排。方案制定之后,要送有关领导审阅,待领导审定后,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或召开专题会议详细安排,让每个参与人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接待方案在执行中要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并及时通知有关工作人员。 二、热情周到地做好接待中服务 在具体接待工作中,要安排好迎接、座谈、食宿、参观、送行等工作,并注意搞好协调配合,使各个环节衔接妥当。
(一)迎接引导,沿途介绍。对接待者来讲,来访的都是客人,要尽好地主之谊,尽量为客人提供方便。
迎接时要根据客人人数安排好接待车辆,参加迎接的人员要与客人在级别或身份上对等或稍低一点,并提前到达与客人约定的地点。接到客人后,沿途要主动向客人介绍景观或接待安排情况,征求意见,让客人对此次活动有大体的了解,特别要注意别冷场,要显示出热情。
迎接引导客人还要注意引导客人时自己行走的位置、问候握手时的动作、介绍双方领导的顺序、乘坐车时的礼节等。 (二)座谈交流,服务周到。
接待活动中如有座谈,要根据人数提前安排好座谈的地点。房间安排要适中,人少房大,显得太空落;人多房小,显得太拥挤。
座谈地点要注意悬挂横标、座次摆放、茶水供应、花草、音响照明、材料摆放等事项。 (三)食宿宴请,妥善安排。
住宿要根据需要进行安排,事先打印好房间号,与日程安排、作息时间、就餐地点等一并发至客人手中。就餐要严格按照接待标准,突出地方特色,根据客人习惯安排就餐方式,特别要注意饮食卫生。
宴请时当地参加人员应与客人对等或高半格,并安排好座次、致词等。 (四)参观考察,精心准备。
参观考察要提前安排好车辆,人多时注意将车辆编号,引导客人按顺序乘坐。根据需要前面可安排引导车辆,交待清楚行走路线。
每个参观点要提前准备好茶水或矿泉水,并要有专人做情况简介,同时要安排好休息地点、方便地点等。 (五)注意送行,善始善终。
活动结束后应安排好送行,不能来时热情迎接,走时冷冷清清,导致整个接待效果大打折扣。工作人员可先帮助客人订好车票,届时做好送站工作。
送行时要到客人住地送行,等客人乘坐的车辆启动后再离开。 三、及时全面地做好接待后总结 整个接待活动结束后,接待人员要对本次活动进行认真全面的总结,看看哪些方面是客人最满意的,哪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好的方面要继续发扬,不足之处注意弥补改进。
要通过总结不断提高接待质量和效率,使今后的接待工作责任分工明确,头绪层次清楚,既让客人满意,又能降低接待成本。此外,接待中如安排有留影照像,要及时将照片寄给客人。
一个地方或部门能不能给客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除了这个地方的典型工作、城市建设和景点之外,接待人员的素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接待人员要十分注意接待礼仪,在接待时要衣着整洁得体,言谈热情文雅,举止庄重大方,注意把握分寸,掌握尺度,做到朴实、真诚、热情,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同时,工作人员要注意平时的学习积累,了解掌握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对本地本部门的情况要了如指掌,以便更好地做好接待工作。 湖南会议接待服务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