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古诗内容(晚春的诗意是什么)
admin
2023-01-17 21:06:59
0

1.晚春的诗意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是韩诗颇富奇趣的小品,历来选本少有漏选它的。然而,对诗意的理解却是诸说不一。

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诗中所描写的乃郊游即目所见。乍看来,只是一幅百卉千花争奇斗妍的“群芳谱”:春将归去,似乎所有草本与木本植物(“草树”)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一刹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可笑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言“杨花榆荚”偏义于“杨花”)。仅此寥寥数笔,就给读者以满眼风光的印象。

再进一步不难发现,此诗生动的效果与拟人化的手法大有关系。“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着想之奇是前此诗中罕见的。最奇的还在于“无才思”三字造成末二句费人咀嚼,若可解若不可解,引起见仁见智之说。有人认为那是劝人珍惜光阴,抓紧勤学,以免如“杨花榆荚”白首无成;有的从中看到谐趣,以为是故意嘲弄“杨花榆荚”没有红紫美艳的花,一如人之无才华,写不出有文采的篇章;还有人干脆存疑:“玩三四两句,诗人似有所讽,但不知究何所指。”(刘永济《唐代绝句精华》)姑不论诸说各得诗意几分,仅就其解会之歧异,就可看出此诗确乎奇之又奇。

清人朱彝尊说:“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只是如此。”此言虽未破的,却不乏见地。作者写诗的灵感是由晚春风光直接触发的,因而“情景只是如此”。不过,他不仅看到这“情景”之美,而且若有所悟,方才做入“无才思”的奇语,当有所寄寓。

“杨花榆荚”,固少色泽香味,比“百般红紫”大为逊色。笑它“惟解漫天作雪飞”,确带几分揶揄的意味。然而,若就此从这幅晚春图中抹去这星星点点的白色,你不觉得小有缺憾么?即使作为“红紫”的陪衬,那“雪”点也似是不可少的。再说,谢道韫咏雪以“柳絮因风”,自古称美;作者亦有句云:“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雪如杨花很美,杨花如雪又何尝不美?更何况这如雪的杨花,乃是晚春具有特征性景物之一,没有它,也就失却晚春之所以为晚春了。可见诗人拈出“杨花榆荚”未必只是揶揄,其中应有怜惜之意的。尤当看到,“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正是“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红楼梦》黛玉葬花词),这勇气岂不可爱?

如果说诗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从韩愈生平为人来说,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派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不为无因。他除了自己在群芳斗艳的元和诗坛独树一帜外,还极力称扬当时不为人重视的孟郊、贾岛,这二人的奇僻瘦硬的诗风也是当时诗坛的别调,不也属于“杨花榆荚”之列?由此可见,韩愈对他所创造的“杨花榆荚”形象,未必不带同情,未必是一味挖苦。甚而可以说,诗人是以此鼓励“无才思”者敢于创造。前文所引述的两种对此诗寄意的解会,虽各有见地,于此点却均有忽略。殊不知诗人对“杨花榆荚”是爱而知其丑,所以嘲戏半假半真、亦庄亦谐。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触,随寄一点幽默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

2.晚春的诗意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是韩诗颇富奇趣的小品,历来选本少有漏选它的。

然而,对诗意的理解却是诸说不一。 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诗中所描写的乃郊游即目所见。

乍看来,只是一幅百卉千花争奇斗妍的“群芳谱”:春将归去,似乎所有草本与木本植物(“草树”)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一刹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可笑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言“杨花榆荚”偏义于“杨花”)。

仅此寥寥数笔,就给读者以满眼风光的印象。 再进一步不难发现,此诗生动的效果与拟人化的手法大有关系。

“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着想之奇是前此诗中罕见的。最奇的还在于“无才思”三字造成末二句费人咀嚼,若可解若不可解,引起见仁见智之说。

有人认为那是劝人珍惜光阴,抓紧勤学,以免如“杨花榆荚”白首无成;有的从中看到谐趣,以为是故意嘲弄“杨花榆荚”没有红紫美艳的花,一如人之无才华,写不出有文采的篇章;还有人干脆存疑:“玩三四两句,诗人似有所讽,但不知究何所指。”(刘永济《唐代绝句精华》)姑不论诸说各得诗意几分,仅就其解会之歧异,就可看出此诗确乎奇之又奇。

清人朱彝尊说:“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只是如此。”此言虽未破的,却不乏见地。

作者写诗的灵感是由晚春风光直接触发的,因而“情景只是如此”。不过,他不仅看到这“情景”之美,而且若有所悟,方才做入“无才思”的奇语,当有所寄寓。

“杨花榆荚”,固少色泽香味,比“百般红紫”大为逊色。笑它“惟解漫天作雪飞”,确带几分揶揄的意味。

然而,若就此从这幅晚春图中抹去这星星点点的白色,你不觉得小有缺憾么?即使作为“红紫”的陪衬,那“雪”点也似是不可少的。再说,谢道韫咏雪以“柳絮因风”,自古称美;作者亦有句云:“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雪如杨花很美,杨花如雪又何尝不美?更何况这如雪的杨花,乃是晚春具有特征性景物之一,没有它,也就失却晚春之所以为晚春了。可见诗人拈出“杨花榆荚”未必只是揶揄,其中应有怜惜之意的。

尤当看到,“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正是“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红楼梦》黛玉葬花词),这勇气岂不可爱? 如果说诗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

从韩愈生平为人来说,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派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不为无因。

他除了自己在群芳斗艳的元和诗坛独树一帜外,还极力称扬当时不为人重视的孟郊、贾岛,这二人的奇僻瘦硬的诗风也是当时诗坛的别调,不也属于“杨花榆荚”之列?由此可见,韩愈对他所创造的“杨花榆荚”形象,未必不带同情,未必是一味挖苦。甚而可以说,诗人是以此鼓励“无才思”者敢于创造。

前文所引述的两种对此诗寄意的解会,虽各有见地,于此点却均有忽略。殊不知诗人对“杨花榆荚”是爱而知其丑,所以嘲戏半假半真、亦庄亦谐。

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触,随寄一点幽默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

3.晚春田园杂兴的诗意

1、晚春田园杂兴的组诗描写了农村暮春的景色和农家田户的生活。

2、《晚春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大型组诗《四时田园杂兴》的第二部分,共包括十二首七言绝句。

3、作品原文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荻芽抽笋河魨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4、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宋高宗年号,公元1131—1162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曾使金,坚强不屈,几被杀。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卒谥文穆。其诗题材广泛,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又工词。著作颇富,存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吴郡志》等。

4.晚春田园杂兴的诗意

1、晚春田园杂兴的组诗描写了农村暮春的景色和农家田户的生活。

2、《晚春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大型组诗《四时田园杂兴》的第二部分,共包括十二首七言绝句。 3、作品原文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

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

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

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

荻芽抽笋河魨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

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4、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宋高宗年号,公元1131—1162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

曾使金,坚强不屈,几被杀。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卒谥文穆。

其诗题材广泛,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又工词。

著作颇富,存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吴郡志》等。

5.《晚春》的意境是什么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

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

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

6.晚春(2)后两句诗意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回归,万紫千红竞相展示美丽芳菲。

杨花榆荚没有这种才华情思,只懂得像漫天白雪四处纷飞。

“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正是“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红楼梦》林黛玉《葬花词》),这勇气非常可爱。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7.晚春这首诗的大意

《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

全诗如下: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全诗的大意: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简析: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此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全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8.《晚春》的意境是什么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9.诗句的意思晚春作者: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 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 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季节屈入晚春,草长林深、鸟鸣山幽,正是群芳吐妍、一春花事将尽的时候.此际,即便仅仅是少数早开的蓓蕾委弃于地,大部分花仍然缀立枝头.对于那些情密意、多愁善感的看花人来说,他们心中的春天,已笼罩在寂灭消失的悲哀中,失了先前的喜悦.像这两句,写晚春花卉,依然是灿烂芳华,授草木以人格,抒发诗家的惜时奋发之心,从而含蓄着积极人生精神的乐观之作,确实不多.王令《送春诗》:“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精诚可嘉,以“啼血”之苦,呼唤“东风”,终嫌凄恻,还是珍惜所无多的好春光,“百般红此”、各尽“芳菲”的好.全联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晚春”草木,在绘景中寄寓人生哲理,景情交融,情景并胜,具有构思和立意皆高出一筹的特色.龚自珍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已亥杂诗》),手法与之相仿佛. “杨花榆荚”,固少色泽香味,比“百般红紫”大为逊色.笑它“惟解漫天作雪飞”,确带几分揶揄的意味.然而,若就此从这幅晚春图中抹去这星星点点的白色,你不觉得小有缺憾么?即使作为“红紫”的陪衬,那“雪”点也似是不可少的.再说,谢道蕴咏雪以“ 柳絮因风 ”,自古称美 ;作者亦有句云:“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雪如杨花很美;杨花如雪又何尝不美?更何况这如雪的杨花,仍是晚春具有特征性景物之一,没有它,也就失却晚春之所以为晚春了.可见诗人拈出“杨花榆荚 ”未必只是揶揄 ,其中亦有怜惜之意的.尤当看到,“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正是“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红楼梦》黛玉葬花词),这勇气岂不可爱?。

10.晚春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作者的体会是什么

1、《晚春》译文: 春天即将过去,花草树木得知消息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 锦。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2、作者的体会: 《晚春》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 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全诗表 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3、《晚春》全文: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4、赏析: 这是一首写自然景物的小诗,颇有情趣。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虽然诗只是写百卉千花争 奇斗艳的常景,但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 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 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

寥寥几笔,便展示出满眼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7月4日创业板200ETF华夏... 7月4日,创业板200ETF华夏(159573)跌0.89%,成交额1438.87万元。当日份额减少...
7月4日黄金股ETF(1595... 7月4日,黄金股ETF(159562)跌0.97%,成交额2586.69万元。当日份额减少100.0...
7月4日红利ETF基金(159... 7月4日,红利ETF基金(159581)涨0.57%,成交额3333.06万元。当日份额减少700....
7月4日A50ETF嘉实(56... 7月4日,A50ETF嘉实(562890)涨0.43%,成交额4227.91万元。当日份额减少150...
7月4日机器人ETF嘉实(15... 7月4日,机器人ETF嘉实(159526)跌1.06%,成交额1690.90万元。当日份额增加150...
创业贷款好申请吗,个人创业贷款... 创业贷款申请程序1、准备材料这些材料包括身份证明、婚姻状况证明、个人或家庭收入、财产状况等还款能力证...
7月4日上海国企ETF(510... 7月4日,上海国企ETF(510810)涨0.36%,成交额718.68万元。当日份额减少390.0...
7月4日军工ETF龙头(512... 7月4日,军工ETF龙头(512680)跌0.70%,成交额1.67亿元。当日份额减少2640.00...
7月4日环保ETF(51258... 7月4日,环保ETF(512580)跌0.42%,成交额897.45万元。当日份额减少540.00万...
7月4日传媒ETF(51298... 7月4日,传媒ETF(512980)涨0.95%,成交额9788.75万元。当日份额增加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