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的历史简短介绍50字(闯关东概况)
admin
2023-01-17 18:45:28
0

1.闯关东的历史

(一)闯关东历史

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一关之隔,却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从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满清政府却禁关令依旧。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至1840年东北人口仅突破300万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国人口达四亿多。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清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地理》,张善余)。 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留住的山东人达 到792万之多,“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因此,现在东北土著居民的先祖大多属于山东等省份---黄河下游地区的。

闯关东,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雍正说“朕夷狄之君”“非中国人”。满人倾族入关,东北人口剧减,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满洲长城(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康熙中期竣工。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曰“新边”(《辞海》)。故,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

闯关东-山东人-清代分三个时期:(1)、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2)、1668至1860年,为维护满洲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 康熙七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东北实行禁封政 策。(3)、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 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 1860)正式开禁放垦。

闯关东,从“流人”到“流民”,到东北“移民社会” 。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将“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山东触犯刑律者多发配“极 边寒苦”的东北,这种遣犯史称“流人”。山东人是“安土重迁”的典型。人口压力、天灾人祸、满清政府的政策导向等构成了山东人闯关东的外因。以修筑当时的中东铁路为例,《东北开发史》 引日本人稻叶君山的话说:“中国苦力,如蚁之集,而劳力之供给地 之山东,更乘机输送无数劳工出关为之助。是即一千五百余里之中东 路乃山东苦力所完成,亦非过言也。” 闯关东,东北是外敌侵扰之地,山东人卓绝的斗争。吉林省浑江市《湾沟公社志》记载:“1921年间有一名叫王振邦的农民, 原籍山东,因逃荒携妻及长女一家流落于西川一带。1931年日军侵占 东北,王振邦与山东老乡聚义百余人抗日,1934年末,他们与日军大小战事三四次,其中第二次战绩最佳,日军死伤惨重,义军为日军所 胆寒。”

闯关东,由于东北为流放地,禁垦,边墙西为蒙古贵族驻牧地。但覆灭的满清殖民政府无力阻挡历史潮流,满清二百多年殖民统治,倒促进了满蒙汉等族的大融合,即使“满蒙独立”运动、“伪满洲国”等历史沧桑,都没能改变满洲人成为中国的满族人。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增强最,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辛亥革命东北几千万关内汉人回到中国怀抱,“以至于人文地理学地图表明该地区完全是中国人的”(《草原帝国》,法国,勒内.格鲁塞)。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存在特定的“闯关东”路线、存在“闯关东”的特定背景。因此,闯关东是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有自发的客观因素,有内在的政治影响深度。“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 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满洲旅行记》 中记载了当年真实的历史画面:“由奉天入兴京,道上见夫拥独轮车 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 少女相依,踉跄道上,丈夫骂其少妇,老母唤其子女。队队总进通化、怀仁、海龙城、朝阳镇,前后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 寝者皆山东移民。”。作为世界第一的大民族---汉族,几百年来人囗压力就使汉人不断向周边扩散:走西囗、下南洋,内蒙古和新疆也成为汉人移民地。那么,闯关东便成了人口与经济的平衡学。

2.闯关东的历史背景

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

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闯关东”浪潮叠起,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

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说“闭关”时代的文化交流表现为中原文化对东北固有文化的“影响”,受到“封禁”的人为干扰。

那么,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扩散,使得中原文化和关东文化在辽阔的关东得到了并存。 山东村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员数量庞大,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自己的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

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四省区基本上是山东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

山东与东四省区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东四省区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扩展资料: 闯关东的原因: 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从移出地看,一面是天灾,旱、水、雹、虫、疫并发。

一面是人祸,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太平天国、捻军、黑旗军、义和团等都曾横扫华北诸省。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新旧军阀的混战年年不断,战祸波及华北各省。

兵灾匪祸频繁,日益加重田租、税负、差徭和额外摊派。越来越多的破产农民和灾民、难民不得不到东北去逃荒、避难。

从移入地看,东北的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大部分土地尚未开垦,华北地区地少人多。在山东等地“闯关东”由来已久,移民中向家乡寄钱者有之,带财物回乡过年者有之。

也不乏发财致富成家立业者,这些刺激了更多的民众要到关外谋生赚钱。胶东有些村庄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就被乡人视为没出息。

逐渐形成了“闯关东”的习俗。所以在华北特别是山东的胶东和河北的冀东,劳动力稍一充裕,或一遇天灾人祸,首先想到的是携家带子,或集结亲戚好友,蜂拥到关东去谋生。

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日本紧跟其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民关外,多是华北地区的农民,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

山东胶东地区的登州、莱州、青州和河北省保定、滦州等冀东地区、京津地区,有便利的途径,有“闯关东”的习俗,是移民的主要输送地区。 后来,重灾区河南省依靠发展起来的铁路,也有相当数量的农民逃亡到东北。

据统计,1921年关内向东北移民仅为20.9万人,1926年增为56.7万人,以后移民数量猛增。 1927年达到105万人、1928年为108.9万人、1929年为104.6万人、1930年为67.3万人。

即从1921年至1930年的10年间共有近618万余人到东北谋生。 有的学者估计,从近代明令移民实边到清代末年,移入移民(含后裔)的人口达到1400万以上,年均近30万人。

有的专家认为,20世纪三十年代前,每年从冀鲁豫去东北的约有40至50万人。 不少年份超过百万。

闯关东对于这些农民来说,即是一个艰苦的岁月,也是一个奋斗的征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闯关东。

3.闯关东的历史

关东是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

闯关的流民,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而其中又以山东人为最。

关东之要「闯」,说明那是越轨犯禁的行为。其实,在近代自咸丰十年(1860)后,前往关东谋生,不仅不违禁,而且成为合法的了。「闯关东」一语在近代之所以被广泛使用,是因为这一词语早已存在,并已约定俗成。「闯关东」由来已久了。

远在宋辽金元时期,就有汉族流民出关觅事,来去自由,大可不必「闯」。清王朝建立之初,流民出关也不存在「闯」的问题,相反,得到清政府相当的鼓励。关东本来就人烟稀少,加上开国战争的影响,人民走死逃亡,「民人畏出关如虎」。福临入关建都北京,百万满族人随军入关者就达90万之多,以致关外「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一片荒凉。关东是「龙兴之地」,为强根固本,清廷屡颁诏令,命地方官「招徕流民」,开垦荒田。顺治十年(1653)设辽阳府(下辖辽阳、海城二县),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宣布开放辽东,奖励官、民招揽、应招。《条例》规定,「招民开垦至百名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总;五十名以上,文授县丞主薄,武授百总;招民数多者,每百名加一级。所招民每名口给月粮一斗,每地一,给种六升,每百名给牛二十只」。在这一优惠政策的「激励」下,「燕鲁穷氓闻风踵至」者不少,但规模有限,仍属涓涓细流。尽管如此,清廷却颇感不安,《辽东招民开垦条例》颁布15年后,也即康熙七年(1668),宣布关闭山海关的大门,《条例》作废。清廷所以封禁东三省,当然有许多理由,如关东为人参产地,旗民生计所系,流民入山偷采者成千累万,屡禁不止,不得已而封关。还有,东北设有围场,供皇室狩猎之用,但围场地面辽阔,无法禁绝「游民借开荒之名,偷越禁地,私猎藏牲」,干脆封禁。再有,清廷鳃鳃以旗民生计为虑,深恐流民如猬之集,抢了旗民的饭碗,「必致(旗民)生计日蹙」。这些理由固然很充分,但在我看来,保守满族固有的文化才是「闭关(山海关)」的深层的原因。「上谕」说得明明白白:「我满洲人等,因居汉地,不得已日与本习相远,惟赖乌喇、宁古塔等处兵丁不改易满洲本习耳。今若崇尚文艺,则子弟之稍颖悟者俱专于读书,不留心于武备矣。……将朕所降谕旨……晓谕乌喇、宁古塔等处人等知悉,并行知黑龙江将军,共相勉励,但务守满洲本习,不可稍有疑贰」;「盛京吉林为本朝龙兴之地,若听流民杂处,殊与满洲风俗攸关」;「吉林为我朝根本之地,……流民潜往,……初为佣工,继则渐向旗人佃种田亩;迨佃种既多,旗人咸耽安逸,不知力作,必致生计日蹙,且耳濡目染,习成汉俗,不复知有骑射本艺,积重难反,其害岂可胜言!」类似上谕,屡有颁行。在清廷看来,满族的尚武之风不能丢,满族的风俗习惯不能杂糅,要想不使满人「习成汉俗」、被中原文化同化,只好把「自我」封闭起来。在满洲贵族的脑海里,「满汉之见」甚深,对此,恐怕没人提出质疑。或可以说,「闭关」正是「满汉之见」主导意识下的「理智」行为。「满汉之见」的产生,除文化固有的「排他性」之外,主要还是战争的阴霾,「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等一系列暴行,造成很深的民族矛盾,汉人屡起抗争以及「反清复明」的不绝于耳,更使「满汉之见」难以消散,因而屡颁禁令,一次比一次严厉,不仅要「永行禁止流民,不许入境」,而且下令「逐客」。干隆五年(17)上谕命「寄居奉天府流民,设法行遣,……定限十年,令其陆续回籍。」干隆十五年(1750),流民归籍期限已满,再颁严令。当然,清廷也清楚,仅「闭关」仍不足以抵制「汉俗」的侵袭,流民泛海可至辽东,经蒙古亦可进入关东腹地。有鉴于此,康熙年间花了几十年时间设置「柳条边」,「有私越者置重典」。

尽管清廷煞费苦心,但并不能做到令行禁止。相反,北方流民入关谋事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康熙五十一年(1712)「上谕」称,仅山东流民入关者就达十多万。据估计,干隆四十一年(1776)在关东谋生的华北农民(包括已改变流民身份定居关东者)总计达180万人。所以,「虽然清王下诏禁止华人进入他们帝胄的故乡去,虽然他们设法安下他们自己的旗人使之不离开满洲,他们终于不能遏止那威尔司(H. G. Wells)所谓『中国垦殖文化』的『蔓延与扩充的大力』。满人为种族关系而保守祖乡的举动,只不过是胜利者之失败的滑稽记述而已。」

4.闯关东的历史背景

闯关东,是指在清朝后期以及民国时期,大批中原、江北的老百姓由于自然灾害,清政府号召移民实边等原因,被迫或主动跨过山海关以及渡过渤海,到东北地区闯荡,垦荒和定居的过程。

“闯关东”有广义的与狭义的两个概念。

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谓之“闯关东”,此为广义。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顺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及皖北、苏北等地的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是狭义的。

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人等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东北“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满人倾族入关,关东人口剧减,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关东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东北长城(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康熙中期竣工。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曰“新边”(《辞海》)。故,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

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闯关东”浪潮叠起,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说“闭关”时代的文化交流表现为中原文化对东北固有文化的“影响”,受到“封禁”的人为干扰,那么,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扩散,使得中原文化和关东文化在辽阔的关东得到了并存。

山东村、河北村,河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员数量庞大,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齐鲁文化或燕赵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四省区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华北与东四省区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东四省区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面对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的扑面而来,关东文化不可能没有丝毫戒心,也不可能没有“土客”矛盾产生,如《黑龙江述略》载:“而雇值开垦,则直隶、山东两省为多。每值冰合之后,奉吉两省,通衢行人如织,土著颇深恶之,随事辄相欺凌。”辽宁安广县(今吉林大安市新平安镇)也是一个例子,《安广县乡土志》记载:“县属未经设治以前,蒙古未谙耕种。徒资牧养,一片荒芜。嗣经汉民来境垦种,公旗得获租利。然因族类各异,言语不通,情意未能浃洽,蒙古多欺凌之,……迨光绪三十年(1904年),奏准委员勘荒,招户领地。客民闻风而至,……蒙古亦渐事稼穑。”

5.闯关东的历史有那些

鼠年伊始,一部长篇大作《闯关东》在中央一套播出,并迅速引起观众们的关注。随后一些省级电视台数集连播,同样取得不错的收视率。在普通观众的眼中,这显然是部不错的情节长剧。我们先来看看它有哪些吸引观众的砝码。首先是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难得一见的关外风光,那莽莽的林海雪海,被摄影机的拍摄得分外大气壮美。另外就是演员的选择和演绎。实力派演员的倾情出演,特别是男主角李幼斌,从《亮剑》起就广为人知,被许多观众所喜爱,他的演技高超,得到观众们的普遍认同和赞赏,而剧中的年轻女演员们个个漂亮养眼,在剧中即使时间跨越二、三十年之久,容貌还一样青春靓丽,姿容不减。看得出这个剧的出品人是舍得出钱的,演员们的服饰装扮都十分精致,让人们对那个时期地主资本家太太小姐们心生向往。还有就是剧中几段曲折坎坷凄美的爱情,尽管爱情戏的过程编排得十分的失真,爱情戏总是容易打动人的,何况是帅哥靓妹的爱情。总之这是部包装精良的长篇连续剧,再打出“闯关东”的特定历史背景,“闯关东”的路线又是史诗般气势恢宏、抒情大气,对普通观众而言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但是,仔细看下来,五十二集哦,我却看出了问题。这是一部在精美包装下内核极为反动的电视剧,是为地主资本家招魂的东西,是刻意淡化甚至抹杀中国**革命的所谓艺术创作。“闯关东”的历史时间跨度大概是二、三百年,这期间无数的山东人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背井离乡远走关外,他们勤劳刻苦,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开发了广袤的关东大地,并将齐鲁文化融入东北,促使山东和东北交融和互补,是历史上一次大的文化大交流和大融和。“闯关东”的人大多数都有自己的一部血泪史,他们生生不息、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无数“闯关东”的人们共同构成了一部悲壮的历史。而电视剧特意塑造了一个地主资本家“朱开山”,剧中人除了主人公“朱开山”外也无一例外是资本家、地主、军阀、土匪,竟无一个是普通的老百姓,也没表现大多数闯关东的普通群众真实的生活和奋斗。诚然一部作品得有主人公,得有一个主线索,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朱开山”从“老金沟”发横财始,到创立家业,由小变大,讲的是一个地主资本家的发家史,里面没有阶级压迫,没有穷人悲惨的生活境遇。地主资本家们对穷人(剧中的伙计)十分仁义,那中国**何必革命,穷人何必起来推翻地主资本家的统治?在电视剧里没有表现穷人的生活,而伙计们大多对东家也是忠心耿耿,他们在东家的仁义下好象活得还不赖,就仿佛没有剥削和穷困一样。难道二、三百年的“闯关东”历史就是地主资本家们的发家史,这里面没有劳动人民的事一样。而我们都知道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而这部电视剧却告诉我们历史是地主资本家创造的,他们创造了财富,他们养活了伙计。这部剧把地主资本家的聪明和狡诈表现得淋漓尽致,告诉观众地主资本家们发财也是不容易的,历经千苦万难,耍尽心机用尽手段再加上点运气。其实以古喻今,就是想告诉观众们现在的资本家也是不容易的,他们发大财是他们的聪明和手段,不管这聪明和手段是否光明和正当、磊落,只要发财了,他们就是值得尊重并值得效仿的。而这正是这部剧应和了当前的社会转型形势和大力提倡财富精英的社会舆论导向。

***在《延安文艺讲话》就告诉我们,任何艺术都有阶级性,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完全没有阶级倾向的艺术作品。艺术表达总是有一定的政治诉求的,而那些极力撇清艺术和政治界线的精英们正是他们站在资本家立场上,用所谓“纯艺术”试图模糊人们的视线,把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潜移默化地灌输给人们,营造出对资本家和附庸们有利的社会氛围甚至是政治氛围。就像前段时间上映的《色·戒》一样,小资们力图证明艺术就是艺术,不要跟政治挂钩,从而让这部充满汉奸文化的电影大行其道,但再精美的艺术包装都不能改变《色·戒》丑化革命的本质。《闯关东》这部剧就是给地主资本家树碑立传的一部作品。尽管它披着华丽精美的外衣,恢宏大气的精良制作,依然掩饰不了它妄想否定历史、否定中国**革命的险恶用心,它就是为当今翻身了的、还魂了的资本家们唱赞歌的。而长在红旗下的群众们千万不要被它蒙蔽了双眼,失去了方向。

6.请详细解释一下"闯关东"的历史

闯关东有空间上的广义和时间上的狭义这两个概念。

空间上的广义主要是以山海关为标准划分为关内关外人口流动的情况,时间上的狭义主要是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中原百姓的人口迁移,一般来讲,咱们说的闯关东都是狭义上的。 中原的气候比东北要舒适一些,冬天也没有那么寒冷的天气,更为重要的是中原人讲究落叶归根,背井离乡的确需要很大的决心与勇气。

根据史书概括闯关东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清政府和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是黄河下游泛滥逃荒者甚繁。 清政府以前是不允许中原人随便出关的,这与闭关锁国的政策也有很大的关系,直到十八世纪中叶因为振兴关外的政治导向才把山海关打开允许人口流动,这次流动流动的不仅是人口还有中原文化,尤其是孔孟思想也对今日东北“性格”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由于黄河下游的持续泛滥也让很多灾民流离失所,所以就会为了生计重新考虑栖息地。 扩展资料 很多人选择东北,而不去更为富庶的江南地区的原因如下: 1、政策支持:在清朝时期东北地区被视为是龙兴之地满人发源的地方,所以不允许内地人擅入,在十九世纪中叶为了振兴关外发展开放山海关鼓励内地人外迁,很多逃荒者为了自赎而流向了东北。

而江南地区经济政策的地域贸易保护特别严重不利于外地人发展。 2、江浙机会有限:江苏浙江虽然富庶,但是人口密度也很大土地有限,加之之前很多外地人的迁入,所以机会相对来说很少,竞争却很大。

3、东北空旷:与富庶的江浙地区相比,东北土地空旷而且物产丰富更适合逃荒者的栖息。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闯关东。

7.闯关东的历史背景\线路

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

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东三省及内蒙古北部泛指关东。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

灾害严重,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正如电视上所说,东北人绝大多数的祖籍都是山东,不过也有家人分开的,到现在就是面对面也不认识,我家就是……。

8.闯关东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呀

1644年,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东北大部分人口迁往京畿地区。

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满族人口约100万,迁入关内的达90万之多。这次大移民史称“从龙入关”。

东北大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为此,清廷要求各地官署劝农开垦。

1653年(顺治十年),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例》,鼓励关内民众到东北垦荒种地。对招徕的移民月给口粮、籽种和牲畜。

与此同时,设置了管理移民的地方政治机构。1668年(康熙七年),清廷以东北为“龙兴之地”,担心关内人口大量迁入会损害旗人利益,于是废止了招垦令,推行封禁政策,从局部封禁到全部封禁,措施越来越严厉。

尽管如此,却不能完全禁阻关内民众进入东北。迫于日趋沉重的生活压力以及连年不断的自然灾荒,越来越多的山东、河北、河南农民或泛海偷渡到辽东,或私越长城走辽西,涌向仍在沉睡的东北沃野。

仅康熙末年,山东到关外垦地者已多至数十万人。据统计,到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大约有180万关内移民涌入东北。

这些移民都是在清廷实行封禁政策的条件下进行的,故称之为“闯关东”,以后一直被世人所沿用。 由于俄国殖民主义者入侵,清朝所辖东北地区陷入边疆危机。

迫使清廷改变封禁政策,鼓励移民实边放垦,以充实、巩固边疆。最初开放的禁地范围有限,但禁令一开,放垦一事如脱缰之马,关内成千上万的农民蜂拥而至,不论是开禁之地,还是封禁之区都涌入了大批的移民,规模越来越大。

有学者估计,从移民实边政策实施到清代末年,移入东北的移民人口已达到1400万以上。 清朝末年,经过近300年的移民活动,东北社会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历史上的东北大体可以分为南部的农业经济区、西北游牧经济区、东北渔猎经济区,随着移民的迁入,各个经济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而且随着移民北上,农业经济区逐渐向北延伸,到清朝末年,东北农业经济区已扩展到沿边地区。随着移民的迁入,东北由历史上的农产品输入区转变为农产品输出区。

经济的发展带来交通运输的发达,原有的驿站系统逐渐被新的交通线所代替,特别是内河航运与海上运输的发达,促进了东北经济的繁荣以及城市的兴起。清朝末年,东北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清朝有很多有名的历史人物,能给... 清朝有很多有名的历史人物,能给大家说几个清朝的历史人物吗?林则徐,张之洞,乾隆皇帝,曾国藩,朱耷,这...
曹丕的“太子四友”指的是谁 曹丕的“太子四友”指的是谁首先说,曹丕这四个,陈群司马懿是顶级的谋士和政治家,吴质有些小聪明,朱铄不...
在这次遇难者中存在了几名幸存者... 在这次遇难者中存在了几名幸存者。这句话是不是逻辑错误这句话的逻辑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用词不当。遇难者...
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 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成语典故、寓言故事,如...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成语典故...
清澈的意思是什么,… 清澈的意思是什么,…清净而明澈清而透明【造句】看着他清澈而又天真的眼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蚂蚁森林合种爱情树一方退出怎么... 蚂蚁森林合种爱情树一方退出怎么找回来两个人合种的爱情树,我退出来,我怎么再次加入进去继续合作那个树?...
有好看的古代修炼小说推荐吗? 有好看的古代修炼小说推荐吗?古代重生穿越修炼......让我帮你找一下这些古代修炼的小说,找到这些类...
女主重生爱上前世辜负的人 女主重生爱上前世辜负的人重生我是你正妻渣女重生之竹马重生之弃渣重生之夫君可欺重生之换我疼你重生妇归来...
华胥引有广播剧吗 华胥引有广播剧吗现有的华胥引的广播剧是忆语广播剧社出品的,只有十三月和杯(这个是错字,请无视,居然输...
选文韩麦尔先生在说了,我的朋友... 选文韩麦尔先生在说了,我的朋友们我就要离开你们呢了,再见了银头鲑鱼tj75rt6yturdrruv ...
中通快递从北京保定市到广东揭阳... 中通快递从北京保定市到广东揭阳普宁要多久?中通快递从北京保定市到广东揭阳普宁要多久?从北京到广东需要...
关于离婚悲伤的歌曲 关于离婚悲伤的歌曲关于离婚悲伤的歌曲林俊杰《可惜没如果》 张靓颖《我走以后》 金志文《流着泪说分手》...
形容文笔差怎么说啊? 形容文笔差怎么说啊?哥哥姐姐,麻烦问下,我是做文员的,形容文案方面的工作很差应该怎么说啊?粗鄙怎么样...
我想做未婚妈妈,可行吗? 我想做未婚妈妈,可行吗?没关系吧?我同学好多他们妈妈都是30岁以后省得他们,都没事啊,但是如果你自己...
如何在两个excel表格里筛选... 如何在两个excel表格里筛选出重复的名字如何在两个excel表格里筛选出重复的名字1、电脑打开EX...
且试天下 哪些小说是用白绫做武... 且试天下 哪些小说是用白绫做武器的?神雕侠侣吖- -..小龙女一开始就是用白绫的聊斋 辛十四娘嘿嘿~...
自带高冷体质,笑起来温暖又治愈... 自带高冷体质,笑起来温暖又治愈的星座,你了解吗?虽然天生高冷体质,但是笑起来特别的温暖治愈的新作用天...
火星未解之谜 火星未解之谜多列举一些,每个事例最好长一点,谢啦~“火星人脸”, “地表被水冲击河道”,“原始大气和...
我是1991年10月4号生的,... 我是1991年10月4号生的,是什么星座啊有的说是处女座有的说是天平座,糊涂了,到底是什么啊很负责任...
梦见白狐狸,然后当时我骑着自行... 梦见白狐狸,然后当时我骑着自行车,我想躲开它,他很凶的的追赶我,最后它向我扑了过来,然后我就醒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