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5-8 10:56 黄代富5 | 一级 第一部分 总 则 一、目的 为及时、高效、妥善处置发生在我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应对并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人民健康危害,做好医疗救护工作,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防止事态进一步扩散,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维护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镇范围内发生的所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三、基本原则 (一)预防为主 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防范,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快速反应 及时发现并上报可能存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建立信息通报快速通道,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启动预警机制。
(三)分类指导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区别处理,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四)及时处理 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对受害者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做到快速、高效、及时,最大限度减轻危害造成的不利后果。
(五)属地管理 我镇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机构有权对辖镇内的各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资源进行统一调配。 第二部分 应急体制建设 一、行政机构、指挥机构及相关部门的职责 (一)政府机构职责 1、镇政府:组织领导镇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工作;组织领导镇辖区内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措施。
2、各村、社区:组织落实村、社区辖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预防控制措施;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 (二)指挥机构组成 1、成立东巩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宣传、纪委、卫生院、派出所、财政所、广播站、学校、安监办、爱卫会和各村(社区)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 2、卫生院设立指挥中心,负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建议进行分析、判断,决定是否启动预警机制,并由镇政府批准。
3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中心日常工作由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各有关部门及人员必须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分工进入应急状态。
(三)指挥机构职责 1)、贯彻落实**、**和省、市、区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决策和部署;统一指挥和协调全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2)、核实各项工作预案,分析、研究、判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程度,提出紧急应对措施;组织、协调成员部门(单位),配合各村、社区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工作。
3)、对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 4)、研究、处理其他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的重大事项。
(三)相关部门职责 1)卫生院:负责制定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技术方案,及时掌握事件动态;负责组建由卫生管理、流行病学、临床医学、检验检测等专业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组;组建、培训由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实验室检验、卫生监督、环境消毒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应急机动队伍和医疗急救队伍,落实对受害者的救治措施,做好传染病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及实验室检测工作;对事件现场进行卫生处置,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措施以及监督措施的落实;开展健康教育,保护易感人群,防止疫情扩散;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各村、社区协同开展应急处置,确保在镇政府的统一指挥下,使卫生防病和医学救护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必要时,提请区政府对疫区采取疫情紧急控制措施。
2)派出所:协助卫生及有关部门及时封锁可疑区域,负责做好疫点、疫区现场封锁的治安管理工作;搞好交通疏导,保障疫情处理车辆、人员迅速抵达疫区;对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不予配合的,负责采取强制隔离措施。 3)财政所:确保全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所需资金,落实各项应急物资专款,拨付突发事件受害人的应急诊疗费用并能够及时足额到位。
4)宣传组:准确、及时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和本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的措施,为媒体采访提供方便,保证社会透明度;负责做好群众防病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防范能力。 5)纪委:负责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中不履行职责、出现失职、渎职、违纪的党员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进行查处。
6)后勤组:负责各相关部门、各村、社区协调、沟通工作;协助宣传等部门做好对外的新闻报道和宣传工作;保证全镇突发事件应急物资的储备和供应;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市场秩序的整顿;督导镇属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的落实;保证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 7)教育:负责全镇教育。
2011-5-8 10:56 黄代富5 | 一级 第一部分 总 则 一、目的 为及时、高效、妥善处置发生在我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应对并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人民健康危害,做好医疗救护工作,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防止事态进一步扩散,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维护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镇范围内发生的所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三、基本原则 (一)预防为主 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防范,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快速反应 及时发现并上报可能存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建立信息通报快速通道,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启动预警机制。
(三)分类指导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区别处理,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四)及时处理 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对受害者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做到快速、高效、及时,最大限度减轻危害造成的不利后果。
(五)属地管理 我镇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机构有权对辖镇内的各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资源进行统一调配。 第二部分 应急体制建设 一、行政机构、指挥机构及相关部门的职责 (一)政府机构职责 1、镇政府:组织领导镇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工作;组织领导镇辖区内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措施。
2、各村、社区:组织落实村、社区辖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预防控制措施;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 (二)指挥机构组成 1、成立东巩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宣传、纪委、卫生院、派出所、财政所、广播站、学校、安监办、爱卫会和各村(社区)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 2、卫生院设立指挥中心,负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建议进行分析、判断,决定是否启动预警机制,并由镇政府批准。
3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中心日常工作由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各有关部门及人员必须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分工进入应急状态。
(三)指挥机构职责 1)、贯彻落实**、**和省、市、区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决策和部署;统一指挥和协调全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2)、核实各项工作预案,分析、研究、判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程度,提出紧急应对措施;组织、协调成员部门(单位),配合各村、社区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工作。
3)、对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 4)、研究、处理其他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的重大事项。
(三)相关部门职责 1)卫生院:负责制定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技术方案,及时掌握事件动态;负责组建由卫生管理、流行病学、临床医学、检验检测等专业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组;组建、培训由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实验室检验、卫生监督、环境消毒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应急机动队伍和医疗急救队伍,落实对受害者的救治措施,做好传染病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及实验室检测工作;对事件现场进行卫生处置,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措施以及监督措施的落实;开展健康教育,保护易感人群,防止疫情扩散;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各村、社区协同开展应急处置,确保在镇政府的统一指挥下,使卫生防病和医学救护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必要时,提请区政府对疫区采取疫情紧急控制措施。
2)派出所:协助卫生及有关部门及时封锁可疑区域,负责做好疫点、疫区现场封锁的治安管理工作;搞好交通疏导,保障疫情处理车辆、人员迅速抵达疫区;对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不予配合的,负责采取强制隔离措施。 3)财政所:确保全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所需资金,落实各项应急物资专款,拨付突发事件受害人的应急诊疗费用并能够及时足额到位。
4)宣传组:准确、及时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和本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的措施,为媒体采访提供方便,保证社会透明度;负责做好群众防病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防范能力。 5)纪委:负责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中不履行职责、出现失职、渎职、违纪的党员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进行查处。
6)后勤组:负责各相关部门、各村、社区协调、沟通工作;协助宣传等部门做好对外的新闻报道和宣传工作;保证全镇突发事件应急物资的储备和供应;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市场秩序的整顿;督导镇属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的落实;保证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 7)教育:负责全镇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做好学校。
英德市人民医院
卫生下乡巡回医疗活动简报
我院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积极开展了多项面向社区、农村的健康活动。2012年4月28日,在王楚华医疗总监的带领下,医疗队一行9人来到波罗镇开展巡回医疗活动。活动得到了波罗镇卫生院和波罗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各村的村民纷纷踊跃参加义诊活动。
上午10时,王楚华总监带领外科、内科、妇产科、儿科、护理等专家首先来到波罗镇卫生院开展会诊、教学查房、学术讲座等技术帮扶。通过对1例肠梗阻病人的会诊,1例心衰病人的教学查房,组织了乙肝、糖尿病、高血压疾病的学术讲座等活动,对基层卫生人员进行了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了当地卫生人员的诊疗水平。
波罗镇政府精心安排了场地和发动全镇村民参加义诊活动,在当地志愿者的热心参与下,义诊活动井然有序地开展。活动现场分为候诊区、检查区、诊疗区、发药区,医生护士专心致志地为村民检查、治疗和发药,志愿者积极配合医务人员为村民进行信息登记、轮候、导诊等服务。300余名村民参加了此次义诊活动,免费发放价值6000元的药物60种,发放健康资料2000余份。通过义诊,医疗队为村民解决了陈年疾患,及时对疾病进行了早干预、早治疗,每一位就诊的村民都赞扬医务人员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纷纷感谢政府和人民医院的关怀!
每个地方的都不一样,你可以到各个卫生厅网站看看。
下面是我们江苏的。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以下简称突发事>)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理工作,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条例》和本办法。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的应急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省人民政府对经济贫困地区突发事>的应急工作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 第四条 突发事>发生后,省和突发事>发生地的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成立突发事>应急处理指挥部,由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领导、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的应急处理工作。
第五条 突发事>应急处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应当根据当地人民政府和突发事>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建立严格的突发事>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做好突发事>应急处理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参加突发事>应急处理的一线工作人员给予特殊补助和必要的生活照顾,提供必需的防护条件。
第二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根据全国突发事>应急预案,制定本省的突发事>应急预案。 市、县(区)人民政府根据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突发事>应急预案,分别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应急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条 县级以上卫生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同级人民政府制定的突发事>应急预案,制定本部门、本系统的突发事>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实施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九条 县级以上卫生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公共场所卫生和卫生用品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各类公共场所应当保持环境清洁,通风换气,对公众经常接触的部位和用品进行定期消毒,做好公共卫生工作。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建立统一突发事>预防控制体系的要求,制定和完善本行政区域突发事>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实施方案,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保证其开展突发事>调查、控制、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测、医疗救治、卫生防护等工作的物质条件,提高其应对突发事>的能力。 第十二条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符合要求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具备条件的综合医疗机构中设立符合要求的传染病病区,使其具备承担传染病防治任务的能力。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增强其应对突发事>的能力。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设备、器械和人员的配备应当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要求。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急救医疗网络体系的建设。 设区的市应当设立急救医疗中心,并按照规定设立急救医疗分站;县(市、区)应当设立急救医疗站,并按照规定设置急救医疗分站。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卫生部门应当建立突发事>应急处理专家库,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并组织有关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应急演练,介绍和推广先进技术。 第三章 信息报告、通报与发布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建突发事>报告信息网络,加强突发事>的信息报告、沟通、评价工作,建立健全省、市、县(区)、乡(镇、街道)以及社区和村级的信息报告体系。
第十六条 有《条例》第十九条第三款所列情形之一的,市、县(区)卫生部门应当向>邻的地方卫生部门通报;县级以上卫生部门接到上级卫生部门或者>邻地方卫生部门的通报,应当立即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十七条 接到突发事>报告的地方卫生部门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和采取必要控制措施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予以支持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
第十八条 对**卫生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地方卫生部门发布的突发事>信息,卫生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宣传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广泛传播,便于公众知>。 第四章 应急处理 第十九条 突发事>发生后,卫生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对突发事>进行技术调查、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本行政区域突发事>应急预案的建议,报同级人民政府决定。
决定启动本行政区域突发事>应急预案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二十条 突发事>应急预案启动前,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的实际情况,做好应急处理准备,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应急预案启动后,突发事>发生地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突发事>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从突发事>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有关的控制措施。 第二十一条 突发事>应急处理指挥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督察。
下级人民政府、突发事>应急处理指挥部、有关部门和单位,对上级人民政府突发事>应急处理指挥部进行的指导和督察,应当予。
琼海市防震减灾工作
简 报
第一期
琼海市地震局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三日
─────────────────────
一、琼海市会山镇中心学校举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为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避灾技能,掌握地震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2011年12月12日,在市地震局和会山镇政府的指导下,在会山派出所和会山卫生院的协助下,会山镇中心学校举行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这次地震应急演练有三项内容:一是地震科普知识讲座;二是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三是发放地震应急技能知识宣传手册。在地震科普知识讲座上,市地震局袁雯隽同志以汶川大地震、日本大地震等地震灾害为切入点,介绍了近些年世界上几次大地震的情况,以及强烈地震发生后,造成山体滑坡,水灾,火灾,毒气泄漏等一系列因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以及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等基本知识。此外,为使讲座更具实践指导意义,还重点向师生们讲授了地震来临时,师生如何正确避震,如何正确疏散以及自救与互救等知识。
演练前,市地震局许海贵局长做了演练动员,强调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人类无法抗拒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做好准备,减少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希望全体师生通过演练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创建平安校园。
下午4点,随着一声紧张的警报声,各班同学在班主任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警报解除后,学生们在老师的指挥下,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指定的地点集合。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从地震警报响起,全校师生就地避震到全部疏散到操场,仅仅用了2分12秒,演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演练结束后,市地震局还向会山镇中心学校赠送了1000多册地震科普宣传小册,地震科普知识光碟等,向广大师生宣传防震减灾知识。
此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促进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完善,检验了全校师生安全疏散的有效程度,大大提高了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我市全面完善地震宏观观测点
地震宏观观测点建设,是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预报工作中的作用,市地震局于近期在全市各镇及彬村山华侨农场进一步完善前兆宏观观测点。
一是重新核实全市各个镇选择的深水井或水产、畜禽养殖场等地震宏观测报点,落实观测人员。二是重新更换观测点已经破旧的责任人和工作职责牌子。下一步市地震局将加强对测报员的业务培训,争取做到地震前兆异常现象常年跟踪,上报及时,落实有效。
三、我市召开防震减灾工作年度总结会议
为全面总结全市2011年度防震减灾工作,安排部署2012年度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市地震局于12月27日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室召开了全市2011年度防震减灾工作总结会议。市地震局干部职工、各镇及彬村山华侨农场防震减灾助理员共21人参加了会议,市地震局局长许海贵主持会议。
会上,各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对各镇2011年的防震减灾工作做了总结,大家就如何做好2012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研讨。最后,市地震局局长许海贵就如何做好2012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发表了讲话,并对2012年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典型示范户建设工作进行了工作安排。
许海贵局长在会上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做好地震监测;强化抗震设防监管,夯实全市防震减灾基础;完善地震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广大群众防震减灾意识;扎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为琼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提供地震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