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写诗的故事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龚自珍因不满朝政,弃官离开京城回家乡浙江仁和。一路上,田园荒芜,商业衰败,人民困苦不堪,龚自珍摇头叹息。
有一天,龚自珍走到镇江的南郊,看见一群人正在这里举行仪式,向玉皇大帝及雨神祈求降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握笔凝思,准备写祈雨的文章。龚自珍也凑了过去,忽见那个老者把笔放下,双手合十念道:“阿弥陀佛,大手笔来也!”原来这老者是龚自珍的老朋友。龚自珍也不推辞,大笔一写下了著名的诗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知道,人世间的灾难大多是人造成,是统治者昏庸无道、用人不当造成的。祈雨是无用的,即使降了雨也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用人问题,是人才问题。没有人才,或有人才而不用,国家就永远不会太平和富强.
龚自珍处于清朝,科举制尚兴,当时科举取士特别看重“馆阁体”书法,翰林学士皆是此体高手,而这恰是龚自珍不擅长的,于是他让自家的女、媳、妾、婢全部学习馆阁体。后与人谈及翰林时,他面露不屑:“今日之翰林,犹足道邪?吾家妇人,无一不可入翰林。”
龚自珍一生艳事多多,其中最有名的是他与清朝第一女词人顾太清的“丁香花疑案”。顾太清是贝勒奕绘王爷的妻子,是一位德才兼修的美女。奕绘王爷因病去世的第二年,龚自珍写了一首“己亥杂诗”,像他的其他诗作一样,很快就在京城被文人传抄开来:“空山徒倚倦游身,梦见城西阆苑春。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诗后有一句小注:“忆宣武门内太平湖之丁香花。”因龚自珍才华过人,与顾太清颇有交往,有好事者猜测“丁香花”便是顾太清,而顾喜着白衣,诗中“缟衣人”一定是她。紧接着龚自珍又有一阕记梦的《桂殿秋》词传世,中有:“九霄一脉银河水,流过红墙不见人。惊觉后,月华浓,天风已度五更钟”等句,更是被人解为龚顾二人约会之情景。一时间沸沸扬扬,闹得龚自珍不得不离开京城,后来莫名其妙死去。至于二人是否真有私情,已成为后世之谜。
有一天,龚自珍走到镇江的南郊,看见一群人正在这里举行仪式,向玉皇大帝及雨神祈求降雨。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握笔凝思,准备写祈雨的文章。龚自珍也凑了过去,忽见那个老者把笔放下,双手合十念道:“阿弥陀佛,大手笔来也!”原来这老者是龚自珍的老朋友。
龚自珍也不推辞,大笔一写下了著名的诗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知道,人世间的灾难大多是人造成,是统治者昏庸无道、用人不当造成的。祈雨是无用的,即使降了雨也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用人问题,是人才问题。
没有人才,或有人才而不用,国家就永远不会太平和富强。.。
晚清思想家,史学家。一名巩祚,字瑟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二十七岁为举人。道光元年(1821)官内阁中书,任国史馆校对官。九年,始成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十九年,弃官南归。二十一年,于江苏云阳书院猝然去世。龚自珍初承家学渊源,从文字、训诂入手,后渐涉金石、目录,泛及诗文、地理、经史百家。受当时崛起的“春秋公羊学”影响甚深。面对嘉道年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他弃绝考据训诂之学,一意讲求经世之务,一生志存改革。青年时代所撰《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等文,对封建专制的积弊,进行了揭露和抨击。他的思想为后来康有为等人倡公羊之学以变法图强开了先声。中年以后,虽然志不得伸,转而学佛,但是“经世致用”之志并未消沉。他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并建议林则徐加强军事设施,做好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准备。龚自珍一生追求“更法”,虽至死未得实现,但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在社会观上,他指出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贫富不相齐,要求改革科举制,多方罗致“通经致用”的人才。在哲学思想上,阐发佛教中天台宗的观点,提出人性“无善无不善”,“善恶皆后起”的一家之谈。在史学上,发出“尊史”的呼吁,并潜心于西北历史、地理的探讨。在文学上,则提出“尊情”之说,主张诗与人为一。他生平诗文甚富,后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龚自珍写诗的故事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龚自珍因不满朝政,弃官离开京城回家乡浙江仁和。
一路上,田园荒芜,商业衰败,人民困苦不堪,龚自珍摇头叹息。有一天,龚自珍走到镇江的南郊,看见一群人正在这里举行仪式,向玉皇大帝及雨神祈求降雨。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握笔凝思,准备写祈雨的文章。龚自珍也凑了过去,忽见那个老者把笔放下,双手合十念道:“阿弥陀佛,大手笔来也!”原来这老者是龚自珍的老朋友。
龚自珍也不推辞,大笔一写下了著名的诗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知道,人世间的灾难大多是人造成,是统治者昏庸无道、用人不当造成的。祈雨是无用的,即使降了雨也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用人问题,是人才问题。
没有人才,或有人才而不用,国家就永远不会太平和富强。.。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从小勤奋好学,15岁开始写诗,但屡试不第,38岁才中进士,做了几任小京官。他对清朝的思想统治不满,不愿和统治者合作,终于在鸦片战争前一年辞官回家。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著名的是《己亥杂诗》共350首。 龚自珍,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盦(an);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汉族,浙江(今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祖父龚禔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诗》。父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母段驯,著名小说家段玉裁之子,著有《绿华吟榭诗草》。龚自珍嘉庆十五年(1810),与表妹段美贞结婚。1813年7月妻子因误诊卒于徽州府署。1815年,续娶安庆知府何裕均侄孙女何吉云。有一子名龚橙。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 生于杭州城东马坡巷小采园(今有纪念馆于此),是龚家的长房长孙。6岁随父母租居北京绳匠胡同、潘家河、门楼胡同、手帕胡同和城外上斜街等处。祖父病逝后与家人回杭州守孝。两年后返京,租住北京法源寺南。 二十七岁为举人。道光元年(1821)官内阁中书,任国史馆校对官。九年,始成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十九年,弃官南归。二十一年,于江苏云阳书院猝然去世。龚自珍初承家学渊源,从文字、训诂入手,后渐涉金石、目录,泛及诗文、地理、经史百家。受当时崛起的“春秋公羊学”影响甚深。 面对嘉道年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他弃绝考据训诂之学,一意讲求经世之务,一生志存改革。青年时代所撰《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等文,对封建专制的积弊,进行了揭露和抨击。他的思想为后来康有为等人倡公羊之学以变法图强开了先声。中年以后,虽然志不得伸,转而学佛,但是“经世致用”之志并未消沉。 他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并建议林则徐加强军事设施,做好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准备。龚自珍一生追求“更法”,虽至死未得实现,但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在社会观上,他指出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贫富不相齐,要求改革科举制,多方罗致“通经致用”的人才。 在哲学思想上,阐发佛教中天台宗的观点,提出人性“无善无不善”,“善恶皆后起”的一家之谈。在史学上,发出“尊史”的呼吁,并潜心于西北历史、地理的探讨。在文学上,则提出“尊情”之说,主张诗与人为一。他生平诗文甚富,后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梦中述愿:湖西一曲坠明璫,猎猎纱裙荷叶香(名句)
歌筵有乞书扇者:天教伪体领风花,一代材人有岁差(名句)
送南归者:且买青山且鼾卧,料无富贵逼人来(名句)
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名句)
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名句)
梦中作:夕阳忽下中原去,笑咏风花殿六朝(名句)
投宋于庭翔凤: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名句)
咏史: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名句)
夜坐二首: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名句)
夜坐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