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总承包EPC是英文Engineering(工程设计)Procurement(设备采购)Construction(主持建设)的缩写.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程总承包,即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Engineering就是“设计”的意思,与同样可理解为“设计”的Design的含义大不相同.一般说来,Engineering指根据制造、加工等方面的科学与工程原理对机器、设备、装置、系统等的机理与流程等方面进行设计;而Design指对建筑物、构筑物的空间划分、功能布置、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外观进行设计和审美与艺术的处理.从这种区别中可以看出,设计-采购-施工合同一般不适合建筑工程的采购.国外的工程公司(国内叫做设计院)负责给业主搞工程就是这种模式,三个阶段都负责;国内的很多公司也都是这种模式而且做得很不错,像长业环保集团、索维集团、国电工设备总公司一类的公司.从业主的角度考虑EPC建设模式,需要考虑1)业主的目的和专业能力,如果不专业,EPC模式是可行的模式2)EPC与传统DBB模式的优缺点3)成本和对项目的控制.这是战略层次的考虑,还需要考虑战术层面的问题。
EPC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通常公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 EPC:工程、采购、建设,是国际通用的工程总承包产业的总称。
工程:从工程内容总体策划到具体的设计工作; 采购:从专业设备到建筑材料的采购; 建设:从施工、安装到技术培训。涉及领域有能源(传统电力、清洁能源等),交通(铁路、公路等),建筑。
扩展资料 EPC的模式: 1、强调和充分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强调和发挥,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
2、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有效地实现建设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符合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确保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3、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明确,有利于追究工程质量责任和确定工程质量责任的承担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EPC。
EPC是指:设计(E)“Engineering”、采购(P)“Procurement”和施工(C)“Constructing”的缩写形式。
近年来国际工程市场中对某些项目,尤其是私人投资的商业项目(如BOT项目),采用这种合同递的较多。这种管理模式与普通的合同管理主要的不同是:1、适用的范围:也称银皮书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适用于以交钥匙方式提供加工或动力工厂的总价合同;也适用于由一个实体承担全部设计和实施职责项目的总价合同。
但是,更适合涉及很少或没有地下工程的私人融资的基础设施项目。这种合同通常是由实体进行全部设计、采购和施工(EPC),提供一个配备完善的设施,(“转动钥匙”时)即可运行。
2、承包商的责任:由承包商按照合同,包括其投标书和业主要求,提供生产设备、设计和实施工程,达到准备好运行投产。3、争端的解决途径:合同由业主或者指派一个业主代表管理和解决争议和索赔,如果发生争端,交由争端裁决委员会决定。
请注意的是,该合同条件业主直接管理,而不是通过工程师进行管理和初期解决合同争端。也就是说无工程师(我国称监理工程师)参与合同管理。
4、工程价款支付:期中付款和最终付款无需任何证明,一般参照付款计划表确定,也就是说采用总价合同形式比较多。或者按实际工程量测量(按合同规定的计量方法)及应用工程量表或其他资料表中的费率和价格计算确定。
其他估价原则可以在专用条件中规定。5、合同风险分配的原则:除不可抗力的社会和自然力因素造成的业主风险外,全部由承包商承担,包括对工程具体类型有关的现场水文、地下及其他条件数据的审查和评价的此类风险。
以上可以看出,这种管理模式的合同条件,可使招标人(发包人)项目实施的风险尽可能的减少,以避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追加过多的费用,和给予承包人延长工期的可能性。从而使项目的费用和工期固定下来。
而对于承包人而言,由于一般情况下是采用总价合同,而且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在投标报价时报价中要摊入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所以报价的总体水平是高的,也就是说采用EPC承包方式招标人要增加一些投资的。在合同执行期的管理模式不是业主通过工程师管理承包商的工作与生产。
而是业主或业主派出的代表对承包商的工作和生产进行监督和管理。但是不能过分地干预,既然承包商承担设计、采购和施工,并承担全部责任。
所以只要其设计和完成的项目符合“合同规定的预期之项目目的”,就认为承包商履行了合同中的义务。待完工后(“转动钥匙”时)即可运行。
至于你提出的“EPC设备招标”是没有的。但是设备招标可以采用总价合同进行招标。
无论是总价合同还是“EPC”合同,招标的程序和应注意的问题,无原则区别。你需要的“EPC”合同条件,可查阅《FIDIC》合同指南和《FIDIC》编制的1999年第一版(中文版)——即银皮书——《EPC交钥匙合同条件》由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和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编译的——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以上资料摘自一位老前辈的经验说明,谢谢。
EPC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通常公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负责。承包合同(Contract)一是买卖双方在经济活动中对基建产品约定的价格,由双方通过谈判,以合同形式确定;二是确定发包与承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受法律保护的契约性文件。
1)承包合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目的。在承包合同中,承包人应按照与定作人约定的标准和要求完成工作,定作人主要目的是取得承包人完成的工作成果。
2)承包人完成工作的独立性定作人与承包人之间定立承包合同,一般是建立在对承包人的能力、条件行人的基础上。只有承包人自己完成工作才符合定作人的要求。
3)定做物的特定性承包合同多属个别商订的合同,定做物往往具有一定的特定性。4)承包合同为诺成合同。
5)承包合同为有偿合同。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通常公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 扩展资料: 中国EPC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自八十年代起中国仅有中国建筑工程公司、中国公路桥梁工程公司、中国土木工程公司和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公司在中东、西亚等地区的少数国家开展业务。
逐步发展阶段,截至1999年底,中国EPC累计完成540亿美元,签订合同额750亿美元。有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经营权的公司增加到1000余家。
2000年到2008年是快速发展阶段。一方面,中国EPC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不断提高经营水平;另一方面,政策支持体系给对中国EPC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EPC逐渐成为主流业务形式。 2008年至今为升级阶段。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EPC企业更加重视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开始谋求业务的转型升级。很多企业不断进行新模式的探索。
自“一带一路”倡议被提出并逐渐落地展开后,中国EPC产业得到了系统化的战略性助推,实现了更加高速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EPC(工程总承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