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都市网讯 佛山日报记者严瑾、尹保山报道:昨天,佛山公布城市公共文明指数首次模拟测评结果。这份“体检报告”显示,非机动车、行人乱穿行闯红灯等“毛病”突出,公共环境和公共秩序存在较大缺陷,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整体文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去年11月,市文明办委托佛科院的专业课题组开展了“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模拟测评”活动。数据显示,佛山在本次测评中综合得分为68.4分。市文明办主任、市创建办实地考察组组长张红兵坦言,这个分数表示佛山与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一个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体现,其得分程度更直接关系到“创文”能否成功。“分数越高,创建成功的希望才越大。”张红兵说。
据介绍,这次测评主要采取“实地考察”、“入户问卷调查”和“材料审核”三种方式进行,三项根据2:4:4的比例计算得出综合分数。首次模拟测评从全市五区随机抽取主干道、广场、公园、商业大街、交通路口、公交车、出租车等70个实地考察点、2503户家庭作为测评对象。
“体检”结果表明,佛山在人际交往和公益行动的认同度这两方面优势较明显。“实地考察”的七个项目中,公共交通线路、出租车、广场的得分较高,均在80分以上。“问卷调查”中,佛山市民对社会公益行动的认同程度较高,七成市民赞同“志愿者行动愈来愈推进社会进步、见义勇为行为得到社会广泛支持、市民比以前更积极参与慈善、捐助活动”的观点。
在三个项目中,“材料审核”一项的得分最高,有85.1分。这显示各区都按要求开展了许多有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材料准备工作扎实。“实地考察”只得71.9分,“问卷调查”仅得56.8分,显示佛山“创文”不足“症状”主要集中表现为公共环境、公共秩序这两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公共环境差,公共秩序比较混乱。
张红兵表示,根据这次的测评结果,我市将加大“创文”宣传力度,形成新闻宣传、公益广告、宣传栏三个铺天盖地的态势,同时督促牵头和责任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社会治安、环境卫生、集贸市场、窗口服务等专项整治,进入社区、家庭开展“市民教育13项行动”等工作,努力提高佛山的公共文明指数。
下一页:城市文明体检报告 佛山城市文明首份“体检报告”检出多项毛病,但亮点也突出
这里有不少形式的报告范文,也有你要的有关文明城市调查报告,参考一下吧,希望对你可以有所帮助。
记得给我加分!!! 许昌市“文明城市”问卷调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推动许昌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许昌市统计局按照许昌市“双创办”的要求,就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涉及的30个问题在许昌市区组织开展了“文明城市”问卷调查活动,以了解市民对许昌市创建工作的认知程度和看法,为进一步搞好创建工作提供依据。 调查结果如下: 一、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已被大多数市民知晓,而且绝大多数市民对这一活动持支持态度 在被调查的677人中,有451人知道许昌市正在进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占被访者人数的67%,有169人有所了解,占被访者人数的25%,表明创建活动已被大多数市民知晓,知晓率达91.58%(高于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90%的知晓率); 在问到创建工作是否有必要时,占被访者人数的60%表示很有必要,占被访者人数的31%表示有必要,有91%的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这一活动支持态度。
许昌市近年来开展的各种以科教、文体、人际和谐为内容的“三和行动”普遍为人民群众所了解,在被调查的677名市民中有91%的人知道或者了解这项活动,而且有41%的市民参加过“三和活动”; 在问到居民居住社区参加文化活动是否方便时,有39%的市民回答方便,28%的居民回答较方便,23%的市民回答不方便,还有12%的市民表示不知道;不方便和不知道共占35%。 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单位或社区开展的比较好,有81%的人经常参加或者参加过法制宣传活动; 对于许昌市开展的多种形式的有关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有88%的市民表示熟悉或者知道,不知道的占被调查人数的12%; 对于“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市民都表示有所了解,占到被调查人数的94%,这说明广大市民对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非常关心;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体育锻炼越来越成为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有45%的市民定期参加体育锻炼,有42%的居民偶尔参加体育锻炼,基本不参加的占13%。
二、市民对“窗口”行业、政府职能的服务质量基本满意 在对政府各职能部门依法办事和文明执法情况的调查中,占被调查人数的30%回答很好,占被调查人数的43%的人回答多数部门较好,回答个别部门较好的占被调查人数的23%,但是还有3%的居民回答不好,这说明某些部门的依法办事能力和文明执法情况还需进一步加强; 在对本市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的调查中,回答很好的占被调查人数的28%,回答多数部门较好的占43%,回答个别部门较好的占25%,回答不好的占4%; 市民对许昌市市场管理情况表示满意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2%,表示较满意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9%,有9%的人表示不满意; 市民对许昌市市场环境表示满意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4%,表示较满意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7%,有9%的人表示不满意; 在问到对许昌市是否感到出行方便的时候,回答方便的占被调查人数的46%,回答较方便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1%,回答不方便的占3%; 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表示满意的和基本满意的占86%,不满意的占14%; 市民普遍对于许昌市的治安环境表示满意,回答安全和较安全的占达90%;回答不安全的占10%; 对于许昌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的完成情况,回答好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0%,回答较好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1%,回答一般的占被调查人数的48%,还有2%的人表示不知道; 对于许昌市各级政府部门的公务员廉洁奉公情况,有33%的市民认为廉洁,有50%的市民认为基本廉洁,有11%认为不廉洁,认为腐败严重的有6%; 三、市民素质普遍提高、社会风尚得到好转 在问到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时,占被调查人数的66%的人回答出了正确答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还有34%的人不能和不能正确回答。 在问到当别人遇到危险,需要帮助的时候,占被调查人数37%的人表示见义勇为,占被调查人数58%的人表示寻求援助,还有5%人表示旁观或者走开; 对于捐献骨髓等公益行为表示认同的人占81%; 四、社会不良现象得到遏制 认为近年来聚众赌博、卖淫嫖娼等社会不良现象没有的有16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9%,认为不严重的有32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7%,还有14%的市民认为较严重; 认为几年来贩、吸毒等社会不良现象没有的有16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8%,认为不严重的有34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9%,还有13%的市民认为较严重; 对于许昌市采取扫除黑恶势力工作表示很好、成果显著的有26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1%,认为还可以的有32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0%,认可率达91%; 五、对城市整体形象的评价 认为许昌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很好的市民有18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1%,认为较好的有29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9%,还有20%的市民。
创建文明城市倡议书
文明城市是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开展创建活动对于提高咸宁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塑造咸宁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为掀起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高潮,我们向全体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咸宁是我们家园,创建文明城市,营造美好家园,是每个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全体市民要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创建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多做贡献。
二、从我做起,争当文明市民。要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自觉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守市民守则和文明公约,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革除陋习,倡导文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习惯,自觉做到“三管九不”。即管好自己的手,不乱贴乱画,不乱扔东西,不破坏公共设施;管好自己的嘴,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管好自己的脚,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草坪。
三、弘扬正气,树立文明新风。要大力弘扬“文明、诚信、豁达、坚韧、求实、创新”的精神,同一切不文明言行作斗争,共同维护咸宁良好形象。
桂乡涌动文明潮,社会和谐万事兴。文明城市呼唤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创造文明城市。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用我们的辛勤劳动和智慧,为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咸宁而努力奋斗!
地址
时间
小手拉大手为了使广大中小学生了解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目的、意义,在严格遵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文明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基础上,把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和社会,通过互相影响,互相带动,使家长和群众积极参与到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中来,并自觉遵守《市民道德规范》,实现师生、家长、市民共同受教育,共同提高素质的目的,推动学生文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营造文明和谐的浓厚氛围,赣州章贡区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市”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主要有五项内容: 一是举办“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市”启动仪式。
通过宣读倡议书、授旗仪式、家长代表发言、学生代表发言、领导讲话、签名仪式、宣誓仪式等多种形式,全面启动“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市”活动。 二是加强行为规范教育,提高学生文明素养。
通过思想品德课、晨会、班校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要求学生认真对照《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不断克服不足,完善自我。落实健康教育课时计划,加强文明教育,教育学生自觉维护好身边的环境卫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提高文明素养,做文明的表率。
三是开展“十个一”实践活动。通过悬挂一条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宣传标语,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编写一批儿歌、童谣,举办一次征文,举行一次演讲比赛,组织一次签名活动,举行一次宣誓活动,征集一批文明格言,组织一次感人真言征集活动,组织一支文明小分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把“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市”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四是开展“小手拉大手”建设文明家庭系列活动。一是学校印发“‘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市’活动告家长书”,由学生带回家,将健康卫生的理念传播到家庭、社区,倡议家长学习文明守则,改正不良习惯,做文明的赣州人;二是开好“红领巾(共青团)向家长捎句话”文明行动主题队(团)会,引导、组织少先队员(共青团员)与家长一起学习文明公约,增强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与家长“手拉手”共建文明家庭;三是开展一次“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市亲子活动”,组织广大学生和家长利用双休日时间,共同走上街道、社区捡拾白色垃圾,打扫公共卫生,解决“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随手涂画”等问题,以学生的行为影响家长,将学校教育逐步延伸到社区、家庭,实现共做文明人,共创文明城市的目标。
重点围绕“三管六不”,即:管住自己的嘴,不随地吐痰、不讲脏话;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杂物、不乱写乱画;管住自己的腿,不践踏花草、不翻越交通护栏。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专项治理,整治市民不文明行为。
五是成立“小手拉大手文明小卫士劝导队”,开展文明行为劝诫和监督活动。在社会实践课、庆祝活动、节假日等时段,成立“小手拉大手文明小卫士劝导队”,设立文明监督岗,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深入楼院,对市民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
重点监督家长、群众的八种不文明行为:一是随意乱扔果皮、塑料袋、瓜子皮等垃圾;二是随地吐痰、捏鼻涕,影响公共场所卫生;三是语言粗鲁,公共场所吵架、围观事故现场;四是践踏草坪、攀折花木、不爱护公物;五是不注重自身形象,衣着不整、赤膊上街、酒后失态、上吧意便溺等;六是不注重邻里关系,乱堆乱放、从楼上扔垃圾、噪声大、影响邻居休息等;七是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逆行、乱穿马路、翻越交通护栏等;八是制造城市“牛皮癣”,乱贴乱画、乱发广告等。
全国文明城市,简称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举止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
评选标准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
思想教育深入细致,道德建设扎实有效;
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党政机关廉洁高效,社会风气健康向上;
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秩序井然;
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优良;
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