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幼儿园中三班2013年“快乐泼水节”活动方案
xx县幼儿园中三班2013年“快乐泼水节”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快乐泼水节”
活动目标: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傣族泼水节的来历,体验傣族节日的快乐,从小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时间:2013年4月12日 下午2:30 -16:30 活动地点:孟连县幼儿园主园 活动班级: 大大班(2个班)、大班(4个班)、中班(4个班),共10个班
活动准备: 1、每个小朋友自带一把水枪或者戏水的玩具; 2、每个小朋友带一套泳衣来园或另带一身衣服更换; 3、幼儿不要穿运动鞋和拖鞋,都穿平跟凉鞋; 4、各班级活动前“泼水节由来”的录像; 5、以班级为单位准备表演节目。 活动内容:
(一)各班孩子们观看“泼水节由来”的录像 时间:下午14:30-15:00 地点:各班教室 通过录像使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傣族人民为何要设立“泼水节”、“泼水节”的寓意又是什么。
(二)表演精彩的节目(分年级组)
时间:下午15:00-15:30 地点:孟连县幼儿园主园户外活动场 以班级为单位表演精心准备的形式多样化的精彩节目。 (三)泼水节狂欢活动(以年纪组为单位) 时间:下午15:30-16:30 地点:孟连县幼儿园主园户外活动场 孩子们可模仿“傣家姑娘”的样子,一边相互说着祝福的话,一边用水枪、水桶等工具盛水泼向同伴;孩子们也可在老师的组织下,围成圈圈,和着音乐,拿着铃铛和铜鼓,载歌载舞。 祝愿我们可爱的孩子们度过一个开心、难忘的泼水节! xx县幼儿园中三班 二0一三年三月二十三日
泼水节傣族,是一个具有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的地方,那里有一个传统节日——泼水节。
时间在每年四月。按时序计算,阳历的四月,相当于傣历正月。
泼水节也就是傣历新年节,按照传统习惯,这一天清早,人们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做完这些以后,群众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铜钵,脸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
走在大街上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人们用水洗去灰尘,消除疲劳,免除灾病。
拨水节的水,是吉祥的水,是快乐的水,是幸福的水,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异常高兴,笑声朗朗……傣家人用水来传递亲情,传递友情,也传递着他们的美好祝福。水节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水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
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这是傣族人民自己制作的烟火。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架上。
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即如火箭一般飞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烟火,犹如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特别美丽。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
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
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看着那些欢乐的人们,我们不由自主的也加入了这欢快的人群里。
泼水节,让我们一起泼一盆吉祥,快乐,幸福的水,让欢乐浸透我们每一个毛孔。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机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
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放高升”和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
人们在节前就搭好高射架,届时将自制的土火箭点燃,让它尖啸着飞上蓝天。高射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们越觉得光彩、吉祥。
优胜者还将获奖。入夜,人们又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利用热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也就是诸葛亮。
此外,放河船、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斗鸡等,也是泼水节期间的活动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重点: 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 教学难点: 1、“人人 都象只 小水 鸟”的节奏把握; 2、结束句休止符节奏把握。 教学准备: 1、学具准备:打击乐器 2、教具准备:电子琴 “泼水节”影音资料 3、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泼水节视频,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导入课题。 学生观看云南傣族泼水节视频,了解关于泼水节的神秘传说故事,说说自己观看泼水节的感受。 二、学唱歌曲。 1、节奏训练 (结合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句) 2、聆听歌曲录音《快乐的泼水节》,思考:这首歌的演唱速度,演唱情绪。 3、按节奏诵读歌词。 4、教唱歌谱。 5、师弹旋律,用电子琴逐句教唱学生。 6、教师有感情的范唱,要求学生利用身体律动给老师伴舞。 7、学生互学、自学。 师:谢谢,你觉得老师哪句唱的最好听?能把它哼出来吗?老师觉得你都可以做“小老师了”教一教大家好吗?师时刻为声伴奏,卡好音准。还有谁,你记住了哪一句,做小老师好吗?学生教唱。 8、找出难点乐句,师生共同克服。 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唱,找出自己觉得难唱的乐句。教师逐组进行
交流,了解学生的难点演唱乐句,板书在黑板上,进行强化练习。你们还觉得哪句最难? 9、随琴试唱歌曲第一段。 师:那让我们把第一段来演唱一遍吧。你们尽量声音小一点,注意听老师的伴奏琴声。根据学生的演唱做适当点评和纠正。 10、随琴试唱歌曲第二段,重点对结束句进行练习和指导。 11、跟琴完整“接龙”演唱。 三、拓展与延伸。 1、教学生几傣族舞蹈动作。 2、伴随《快乐的泼水节》师生一起跳舞。 3、请几个学生到台前跳舞,其余学生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4、欣赏葫芦丝表演:《月光下的凤尾竹》。
通过设计系列活动“我长大了”,以此为切入口,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
优化幼儿自我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几个活动中,还应渗透在日常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在教育中,应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充分发挥作用,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通过教育使幼儿知道自己在渐渐长大,自己的身体、外貌、生活、学习能力都在变化,培养幼儿喜爱自己的情感,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的特长。进行这一教育的要求,小班:使孩子从观察自身的外貌特征入手,了解自己与大家有很多一样的地方。
中班:通过观察自己由小到大的变化感知每个时期都有一定的特点,帮助幼儿树立积极的自我意识,形成初步的自尊。大班:使幼儿知道自己不但会长大,本领也越学越多,还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特长、爱好,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表现出来,促使孩子产生满足感和充实感,树立自信。
上一篇:赞美胡耀帮的简短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