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昭君出塞》有感指导:黄惠娟 215523读了《昭君出塞》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故事讲述了王昭君,一个拥有美貌,才华又出众,心地又善良的女子,无意间卷进皇宫内的争宠风波,最后被皇上嫁给了外族的呼韩邪,她极力维护两国的和平共处,使汉匈之间近六十年不再有战争的传奇经历。书中王昭君不计前嫌,用爱感化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明争暗斗的宫廷中,充分地显示了她的心灵美。
在宫中,她对主子尽心尽力,没有半句怨言。她为人诚实善良,没有私心,在皇权面前不阿谀奉承,敢于实话实说。
王昭君能够流芳百世,除了她的美丽大方之外,还有她的聪明才智。如果不是她的聪明,打发了瘸公子,也许她还生活在被街头烂人追逐调戏的荒诞日子里。
如果不是她的聪明,也许早已成为宫廷纷争的牺牲品了。其实,王昭君的美德都和她早年受的教育有关。
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请先生教导王昭君琴棋书画以及为人处事的道理,否则,她也不会成为以后那个琴艺精湛,品行高洁的女子。合上这本书,我早已被王昭君舍己为国,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
我想做人就要做一个王昭君那样的人,做到心灵与外在同样美的人。昭君出塞是中国历史的光辉一页,让我们牢记它,记住这个为国出使西域的坚强女子。
黯黄的沙漠中,响起马蹄声阵阵,给这个原本荒凉的土地添了几丝惨淡。
忽然,一位身着红色毡衣的女子拨出一曲佳音妙曲。似乎在细细地诉说她的愁苦。
天上的大雁发出哀鸣,如箭一般掉落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那个女子叫昭君,而我,是她的一把琵琶。
几年前,我依偎在她的身旁,走进了那个原本不属于她的地方。从此,家乡的蓝天碧水与她无缘,宫外的花朵蝶群与她隔绝,她冰冷的面孔时常留下泪痕。
当一个画师让她拿出钱时,她沉默着,不吭一声。“哼。”
画师冷笑一声,脸一沉,寥寥几下粗糙的笔墨,便掩住了她的美丽。她不说话,只是紧紧地咬住下唇。
从此,她开始了漫长的孤寂生活,这不是她想要的。而我,也只能静静地陪着她,一起分担内心的忧愁。
光阴荏苒,一去就是几年。边关的烽火熊熊燃起,战争来了,灾难来了,可这次,朝廷的文武百官竟束手无策,情况十分紧急。
这时,太监拿着皇帝的旨意来到后宫,大肆宣扬边疆的危急,皇帝的封赏,而宫女们一个个避之不及。她们心里清楚,边境的风沙有多么猛,光是千里迢迢的路程也会让人胆寒。
这时,她抱起我,从角落里毅然走了出来,拨动一根琴弦,奏起一段乐章。当皇帝见到她的那一刻,已经明白了一切,他马上下令处斩那位画师,并答应另外派一名女子去和亲。
她又沉默了。“不。”
良久,她缓缓地吐出这个字,垂下了头,看着我,轻轻地抚摸着我。
西汉中叶,雄踞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陷入了连年内乱之中,本已岌岌可危的胡汉关系又一次面临着历史的抉择。
匈奴杰出的首领呼韩邪单于,为了匈奴的统一,审时度势,决意与汉朝盟好。而他的哥哥呼屠吾斯受一心追求权势的颛渠阏氏蛊惑,冥顽不化,坚持与汉朝为敌,兄弟俩不得不分道扬镳。
与此同时,汉朝内部围绕着皇权的斗争,在胡汉关系上,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时间天下动荡,危机四伏。
在边关长大的王昭君虽然才貌出众,见识过人,但是她却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不得不以后庭待诏的身份进入宫禁森严的皇宫。在宫中她不为富贵荣华所打动,洁身自好,深得众人欣赏。
在阴谋篡位的淮阳王、张博的策动下,呼屠吾斯出兵攻汉,大军势如破竹,汉廷一片惊慌。呼韩邪见状决意发兵阻止战争。
淮阳王趁火打劫,准备里应外合,夺取皇位。与呼韩邪、呼屠吾斯争夺匈奴大权的屠耆也蠢蠢欲动,暗中夺取王庭。
呼屠吾斯为了救颛渠阏氏,失去了优势,战争越打越苦,最后夫妇二人兵败而死。 边患平定,为确保胡汉长治久安,呼韩邪决议与汉朝和亲。
元帝下诏后宫,征寻愿随单于出塞者。昭君不愿终生禁锢宫中,决议自愿请行随公主远嫁匈奴。
呼韩邪入汉,与昭君一见钟情,共同的理想志愿使呼韩邪与昭君走到了一起。 屠耆欲阻止胡汉和好,假借呼韩邪之名侵袭汉朝边塞,消息传来,朝野大哗,幸而被及时揭破真像,这才平息了事态。
被指定和亲的平都公主不愿远嫁匈奴,以死相威胁。呼韩邪向元帝表示愿意迎娶一位普通汉家女子,元帝大感欣慰。
皇后王政君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加紧活动,想送昭君出塞和亲。一直暗恋昭君的王莽为使昭君获得幸福,不计私利劝说元帝,而画师毛延寿更是把王昭君出塞当成自己的生命,在昭君的画像上点了一颗泪痣,种种机缘,促使元帝决定让昭君出塞和亲。
未央宫,昭君上殿,艳惊四众,元帝大为后悔。张博借机鼓动元帝以汉俗为名留昭君在宫中,呼韩邪欲携昭君出走,昭君深明大义劝阻了呼韩邪。
淮阳王向元帝建议瞒天过海,以平都公主假冒昭君。为阻止元帝妄为,王莽随王政君来到甘泉宫,陈说利害,说动太后出面阻止。
太后将昭君收为义女,经过一番斗智斗勇,呼韩邪和昭君终于辞别亲人,离开长安。 途中遇到屠耆的袭击,为救昭君,表哥赵遂重伤而死,众人为其立了青冢。
而一直对昭君倾心的江湖高手殷如墨,则一直追随昭君来到自己的出生地匈奴。 回到王庭后,为确保匈奴的长久太平,呼韩邪带人马西征屠耆。
殷如墨借机骗昭君离开王庭,后被昭君识破,脱身逃走。但却因此引起了呼韩邪和昭君之间的误会。
殷如墨自认与呼韩邪有杀父之仇,前来行刺,却误杀自己的父亲日逐王先贤掸,后惊闻身世,从此远居雪峰绝顶,发誓永不下山,苦修赎罪。淮阳王阴谋败露,与张博饮鸩自尽。
晋庙大礼上,呼韩邪问昭君:你还想长安吗?昭君说:我所有的一切都在匈奴,和你在一起。 昭君出塞后,汉匈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
今天终于看完大型历史片>,给我的感觉很沉重,我不得不对昭君这个传奇女子肃然起敬.她仅凭着一颗热爱和平,执着无悔的心换来汉匈两个民族之间半个多世纪的和平与安定,相信这是任何一个战士终身蹒跚仍无法企及的玄妙,而一切大概都是源自昭君在黄沙四起中,那足以震撼苍穹的柔情,"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今天,昭君墓已成为一座灿烂的丰碑,记叙着汉匈两族之间万古长青的友好.昭君出身于书香门第,有着绝世的美貌,不俗的气质和飞扬的才华.虽是宫女,却掩盖不住她善良的心,她就像一株亭亭玉立的水芙蓉,俯瞰着大汉皇朝中一切黑暗,物欲横流,冲不走她清新脱俗的气质;明争暗斗,斗不跨她坚强善良的决心;尔虞我诈.诈不毁她芬芳四溢的才华.她就像一盏明灯,尽管周围黑暗蔓延,但她依旧绝世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为了天下芸芸众生,为了汉匈之间不再燃起烽火.她毅然踏上和亲之路,为的不是匈奴皇后的头衔,不是大汉公主的地位.而是永久的和平.英雄,女子一样可以当.如果昭君在这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口选择留在皇宫,那等待她的又会是什么呢,是集万千宠爱在一身的皇妃,拥有着数不清的财富.如果真的那样,她就可以不必忍受大漠狂沙之苦,冬天风雪之寒.身于异国他乡,她心中的思念何止万千,她背后的辛酸与委屈又怎能说清.远嫁匈奴,她永不后悔,但又有谁愿意背井离乡,离开亲人来到蛮荒之地呢?是的,没有人愿意.但百姓们正饱受战乱之苦,他们需要别人的拯救,所以,昭君无悔``````在我们这个年代,战乱已经很少,也不再需要和亲这种手段去解决,然而正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思想的完善.种种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利益的事也在不断增加,如卖假药,造假钱等,这些损坏社会风气的行为需要我们这群祖国的未来去遏止,所以为了祖国,我们必须努力,就像昭君可以为了和平可以毫不犹豫牺牲自己一样.生老病死是规律,花开花落是轮回.生命不可能长久,美丽也难以永存,那逝去了的便凝结成了竹简上青色的历史.可是,当它烟消云散,了无踪影时,那真正的美丽便会在历史的字里行间逐渐萌发,再次长成最艳丽的花朵,在青史间释放出阵阵馨香.那时,曾幻灭的生命将获得永恒的再生,曾逝去的生命将得到灵魂的升华.惟有善良的光辉,才会泽被后世,永不消退.当你的日子失去光泽,五色花瓣也变得苍白,有一个呼唤从命运中悄悄传来,让柔情,投入到同一个所在.沿着一条路,越走越远.你的寻找,已落满尘埃有一个身影从人群中悄悄走来,走过那大漠金色的草原.------后记。
《汉书 卷九十四下》关于昭君的记载 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后汉书》关于昭君的记载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沉鱼落雁”的典故 传说“昭君出塞”时,王昭君行于大漠途中,悲怀于自身命运和远离家乡,因而在马上百无聊赖,弹《出塞曲》.而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曲调的幽怨和感伤,肝肠寸断,纷纷的掉落在地.因而“沉鱼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戏曲中多安排她奏毕后投江自尽以留贞名.一些描写昭君的诗句 唐代杜甫:“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宋代王安石《明妃曲》:“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清代耆英:“忆昔出宫闱,志在不负主.挥手去遐荒,非死无以处.曲弹马上调,肚肠向谁吐!声泪动天地,名独垂千古.边草伴芳魂,红颜与朽骨.何使若有神,一杯万世睹.王嫱有青冢,炎刘无寸土!要知作诗人,还应处其苦.” 民国李廷玉:“奇策安边付女流,琵琶一曲自千秋.寒凝青冢烟犹惨,声咽长河水带愁.忍辱岂为胡地妾,论功羞死汉关侯.炎刘一尽单于没,剩有昭君土一抔!” 现代***提昭君墓诗:“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我近来看一些有注释的古诗.读杜甫的《咏怀古迹》1,对王昭君出塞远嫁匈奴很有感触.王昭君是汉元帝时宫中美女.昭君不能被召幸,主要原因是,当时是画工给宫女画像,皇帝看画像选召,有的宫女贿赂画工,昭君持美而不贿,所以,被丑画而不能召幸.后匈奴和亲,元帝将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临行召见,元帝见王昭君美丽非常,但已悔之无及.杜甫诗云:“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对汉元帝昏庸批判,对王昭君深切的同情.鲁迅先生在杂文《阿金》这样说:“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已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但是,从昭君出塞后的四十来年匈奴与汉朝无战事,对汉朝的发展王昭君是有所贡献的.由王昭君“怀美而不遇” ,想到目前社会上的有的人“怀才而不遇” .昭君的“怀美而不遇”是因画工贪贿不尽职守,画工能有这个机会,主要原于汉元帝选美方法有关.目前,我们国家的干部制度,选贤任能的机制是很完美的.但也不讳言,在选拔干部的环节中的实权人物的水平、操守也有很大的关系.从电视、报刊上看到的腐败落马的贪官们,在未握大权前就有重大问题,有的本身就是腐败分子,他们所以能发达与那些贪贿的“画工” 有直接关系.所以说,要想真正选贤任能,人尽其才,使我们的事业蓬勃向前发展,认真清理处置那些索贿、受贿、不尽职守的“画工” 是非常必要的.每个贪官落马,都应该追究提拔者的失职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