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稿
时间:2017年*月*日 地点:xxxxxxx
我:妈妈,我想问您几个问题。
妈妈:没问题,你随便问吧。
我:妈妈,您认为我们儿童这个年龄段最适合看什么类的书?
妈妈:最好来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二十四史》(以及清史稿)原因是一个为了知道历史,一个为了明理。
我:妈妈,您认为我们儿童这个年龄段最不适合读什么类的书?
妈妈:有两种。第一种:言情小说。因为年纪小,思想不成熟。第二种:童话,以前看童话,可以为以后的想象篇作文打下良好的根基,而现在,看童话已经不能提升能力了。还会对成长有影响。与我们现在的年龄比较,童话有些幼稚,就像长大的孩子不愿再玩儿时的玩具。
我:啊,可现在我们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仍在看呀。
妈妈:那他们学习一定不是特别好。
我:妈妈,我其他科都行,音乐、美术、微机不行,我认为这几科不重要,随便好与不好。
妈妈:不行,孔子原本六艺(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乐经)其中还有乐经呢。美术是一种艺术,可以增加美感,也要好好学,微机学好了很深奥,因为你还小,想把微机学好,还有很远的距离。
访谈体会,我要听妈妈的话,读好书,不偏科,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时间:地点:采访者:被采访者:采访者:爸爸或者x(加上你父亲的姓名)医生,现在我是采访者,你是被采访者,我问你答,可以吗?爸爸或者X医生:可以.采访者:写你提出的问题爸爸或者X医生:回答的内容.友情提示:设计提问时可以涉及到下列的一些具体的问题:目标———作为医生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开始———想要成为一名医务人员的梦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有什么原因么?最后希望你能玩出很出色的采访稿了.加油哦~。
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二、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1、确定采访目的 没有采访目的的文章,就像在报流水帐.使读者找不到一丝主线,感觉很空.故,在采访之前,首先要确定你本次采访的目的.你想让读者知道些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采访?你的采访能给大家带来些什么启示?…… 2、确定采访人选 在确定好采访目的后,第二步便是寻找被采访人.要找的被采访人必须与采访目的息息相关,无关的人不要夹杂其中.3、了解被采访人 确定完采访人选后,你要了解他们,知道他们的经历等等.在不了解他人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采访,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更会影响到你提问的质量.4、认真设计问题 在写采访类文章中,问题是必不可少的,问题的好与坏,直接左右文章的质量.设计的问题要能体现采访目的,承上启下,相辅相成.采访完毕后,需要做到以下2点:1、整理采访稿,仔细阅读几遍,充分理解 2、组稿,完成采访 好的采访稿,并不是你问我答的形式,要有导语、串词、结尾.因此,在整理好问题与回答后,还有进行组稿,根据对采访稿的理解及采访目的,合理的添加导语、串词及结尾,这样不仅使整篇采访结构饱满,更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17年的坚持——采访老党员有感 “没有**,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赞扬了中国**为我们所创建的美好社会与发达的城市,没有他们当时的革命奋斗,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上周五,我们团员采访了一位75岁高龄的老党员,通过他的故事使我更加了解到党的意义.他在1970年时就已经加入了党的行列当中,到现在党龄将近50多年.当我问起他作为党员有没有做过令他记忆深刻的事情时,他告诉我一个故事.他依稀记得那是他20岁的时候,当时中国**需要建设上海三星工程,要一批党员自愿进入大山学习开发技术.他那时,正值青春年貌,刚结婚不久,这个任务便下来了,然而他却义无反顾的加入了这个奉献的队伍.可谁知呢,这一呆便17年的漫长岁月.在大山中的日子,他没有充足的食物,每天只能吃小米粥,几个月才能吃上一趟肉.我无法想象17年,是怎样一个概念.17年,我无法预料的一个未来,而他却坚持呆在了那偏僻的大山中.我更加无法想象的是,在这煎熬的岁月中,他是多么想念自己的亲人啊,自己的妻子孩子,自己的父母,他无时不刻的都在思念.他为了国家的建设,放弃了家庭来到了这,却还有过着难熬生活.我听完他的故事后,十分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那么做,是什么信念支持他那么做的?他跟我说,他永远不会忘记那是怎样的一个日子,他站在鲜红的五星国旗下,目光紧紧地注视着它,一只手放在胸膛上,郑重对它宣誓,一字一句都是那么的坚定.那是他对国家的承诺,对国家的责任,他知道他要为国家所奉献.现在我可能无法了解他那时是怎样的心情,但是我依然能从他坚定的眼神中看出,他对党的热爱,他选择了为大家奉献自己,选择了这条革命的道路.最后他也对我们团员提出了3个要求:1、要有文才,现在只有好好学习,了解各个方面,才能有所成就.2、要有体才,生在当今的社会我们已经缺乏了许多的身体训练,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健康,才能做好事情.3、要有口才,要口才并不是说要讲大道理,而是要开导别人的思想,宣传文明的理念,给大家带来欢乐.他的一生都在为党工作,现在他是居委会的一名干部,他经常带领志愿者去街道打扫卫生,进行清洁,还给居民进行道德规定宣传活动.党的意义是为人民服务,无私地奉献,虽然艰苦,却光荣.没想到,一次简简单单的采访,一个简简单单的老党员,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让我洋洋洒洒写了那么一大片.我,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团员,也许,要了解的不止这些,今后的路,或许会很崎岖,但,我坚信,心中有那份信念,万事都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