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3日电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2日,美国白宫警告美国国会,若对伊朗追加制裁,可能把美国推向战争,并破坏限制伊朗和计划的外交努力。
据报道,美国白宫发言人卡尼当天告诉记者称:“美国人不希望走向战争。”报道指出,这显示出总统奥巴马有意推动继续本月晚些时候与伊朗进行外交会晤,对国会立场渐强硬。
各国上周末在日内瓦就伊朗核问题进行了为期3天的谈判,但是并未取得突破。各国外交官将于11月20日再次展开会谈。
美国国务卿克里透露,美国和伊朗需要“一些事件来化解分歧。美国与伊朗35年没有对话了,这次在30个小时之内谈的比过去30多年谈的要多”,他解释。
伊朗表示,其核计划仅仅为了和平目的,但是世界大国怀疑该国寻求发展核武器。
有报道说,此次谈判未能达成协议是因为法国要求对伊朗正在阿拉克修建的重水核反应炉施加严格限制。
尽管如此,美国外交官指出,伊朗政府坚持要求国际社会承认其浓缩铀的“权利”是会谈的主要障碍。
与此同时,伊朗与联合国原子能机构就该国核计划达成一项协议。这一协议为联合国核查员在伊朗两处关键核设施更好地访问铺平了道路。
有专家认为,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之间的进展是该国与主要大国谈判的关键平行线。
(原标题:白宫称美国会若对伊朗追加制裁 或破坏外交努力)
1.随着播音员一声令下,一名XX代表团方阵踩着《运动员进行曲》的节拍,雄壮而优美地迈进运动场,刹那间有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看台上的“人海”的欢呼一浪高过一浪,看,新生团来了,一身笔挺的军装,矫健的正步,恩,一个月的军旅生活,他们没有白过,在他身上我们找到了朝气,看到了希望。
我们老生一代也不示弱,都有了新花样,相信这好的开头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好的结果,我们拭目以待! 2.人类的力量在那一刹那展现,拼搏在那一瞬间化为生命的起点,在那一刻万物化为虚有,只知道,胜利并不遥远。抬起头往往前面,终点线已依稀可见。
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劳,将在近日兑现。洒一把艰辛的汗水,继续抬起疲倦的脚步,爆发的一吼气贯长虹,继续向前,不论成功与否,你已曾经拥有。
曾记否,在终点欢呼,震惊四周。 3.你们头顶烈日, 默默无闻的用最公平的天平来衡量同学们的佳绩。
万人的欢呼呐喊中, 你们并没有固为自的名字而懊丧, 你们用你们最宽博的胸怀来对待现实。 平日里,你们屹立在讲台之上, 为莘莘学子传授着知识, 为祖国的未来播洒辛勤的汗水; 而今,你们又在另一片沃土上培育着您的学生。
在此,请让我们高一??十三班的全体同学忠心的道一声: "老师,你辛苦了!" 4.真的,人生要是能有一个草稿,能再誊写一次,那该多好!我们会绝对认真地叙写自己的人生,也许不一定比别人写得更好,但肯定要比自己第一次写得漂亮。或许,人生不可能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一生的路也不可能都是平坦的,人的心情也不会永远静如止水。
在生活中,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因此,我们要放飞生命,也许远方很渺茫,也许我们要被“倾覆于人生的荆棘”刺伤,但我们仍无怨无悔。
放飞,即使是黄昏,也必然布满歌唱的流霞,因为我们坚信,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过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显示的明哲是卑怯的。阳光不会永远灿烂,没有一成不变的幸福,磨难或许是上苍赐予我们的礼物,用来考验我们的意志,如果是这样,就让我们微笑着面对生活。
5.人类的力量在那一刹那展现,拼搏在那一瞬间化为生命的起点,在那一刻万物化为虚有,只知道,胜利并不遥远。抬起头往往前面,终点线已依稀可见。
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劳,将在近日兑现。洒一把艰辛的汗水,继续抬起疲倦的脚步,爆发的一吼气贯长虹,继续向前,不论成功与否,你已曾经拥有。
曾记否,在终点欢呼,震惊四周。 6.踏上跑道,是一种选择,离开七点,是一种追求,驰骋赛场,是一种骄傲,执着坚持,是一种胜利。
我们选择,我们追求,我们同样将胜利,此时此刻,跑道便是我们精彩的舞台,声声加油便是我们最高的奖项!终点永远在前方,成功永远在心中,论何成功,谈何荣辱,心中的信念只有一个:拼搏!当一切不再遥远,洋洋洒洒的快乐,是秋天最美的画面。 7.这是速度与毅力的接力,这是期望与祈盼的接力,时间在这里凝固,几分几秒也变得如此漫长。
千百双眼睛注视着你那矫健的身影,近了,近了,你可曾听到那山呼海啸般的加油声?近了,近了,前方就是终点,加油啊,运动员,成功和失败就在转瞬之间。 8.A也许,震天的呼声于你们无缘,但,挚起那片欢呼声的是你们的目光!也许,炙热的高阳不曾怜悯你们,但,烈阳底下是你们高大的身影。
也许,赞美与期盼总于你们擦肩而过,但,真正的感激未尝不在每个人心中流淌。无声的话语化作一声:老师,荣誉有你的一份。
B同样的教养,同样的暴晒,没有热烈的欢呼,没有激烈的喝彩。但你仍用精密的仪表和细致的耐心,记录着运动的辉煌。
我们为你自豪,辛苦了,敬爱的老师们! C也许,震天的呼声于你们无缘,但,挚起那片欢呼声的是你们的目光!也许,炙热的高阳不曾怜悯你们,但,烈阳底下是你们高大的身影。也许,赞美与期盼总于你们擦肩而过,但,真正的感激未尝不在每个人心中流淌。
无声的话语化作一声:老师,荣誉有你的一份。 D再这竞赛的操场上,有掌声,有着运动员们的动“美”,有着啦啦队员们的助威,当然还有我们辛勤的裁判员们,汗水浸渍着汗衫,烈日灼烧着躯体,在这里,那边,在运动员的每份成绩中,殊不知裁判员们付出了多少,两条锁不住热情的腾飞,热浪击不溃执著的意念,是他们造就了我们,正在造就着,已经造就着,将来造就着……啊,Thank you,我们的裁判们,我们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博取冲击,为此换来一点良知的欣慰,Let's go,运动员们,啦啦队员们,让我们为敬爱的裁判员们也来一些掌声吧。
E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然而您们--裁判员老师,更是我们到达终点的关键。您们的公平是我们用于走路的脚;您们的耐心是我们迈过的步;您们的认真是我们走过的路。
天平似的公正显视出您们正直无私的性格。请让我再说一次:裁判员老师,您辛苦! 9.运动员 你的汗水洒在跑道, 浇灌着成功的花朵开放。
你的欢笑飞扬在赛场, 为班争光数你最棒。 跑吧,追吧 在这广阔的赛场上, 你似骏马似离铉的箭。
跑。
伴随新年钟声,欧元区迎来第19位成员——立陶宛。在欧债危机阴影未散,世界经济加速分化,不确定性与挑战交织的背景下,欧元扩容尤其引人关注。
观察人士认为,立陶宛加入欧元区相当于对欧元投了“信任票”,尤其是在欧洲经历了债务危机后,体现了欧元区外围国家对欧元的信心,表明欧洲经济一体化继续前行。
对于立陶宛而言,加入欧元区,背靠大树,获得保护伞,有利于其经济发展。
而对欧元而言,如果说有何负面影响的话,由于后加入欧元区的国家通常经济基础较弱,这些“后达标者”对欧元区的经济平衡会造成一定拖累。不过,由于立陶宛经济规模小,它的加入对欧元区整体影响不大,欧元区自身的经济体量对于消化这个小经济体不成问题。
从中国的角度看,欧元是中国外汇储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欧元扩容与稳健发展对中国金融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世界八大通讯社
新华通讯社 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受权发布公告性新闻和外交性新闻。负责将国内、国际新闻供给全国报纸、电台、电视台。前身是红色中华新闻社,1937年改名新华社,建国后为国家通讯社。国内外均有分社。
法国新闻社 简称法新社,为西方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1945年11月成立,总部设在巴黎。在160多个国家有分社,在全世界雇有记者2500余名,总社每天收到新闻约30万字,通过各条线路用法、英、西、德、阿拉伯等多种文字编发新闻稿60万字。
安莎通讯社 简称安莎社,意大利最大通讯社。1945年1月13日在罗马由12家日报社合作成立。意主要大报消息三分之一来自安莎社,总社在罗马。有记者和通讯员340余名。用意、英、法、西、葡5种文字每天播发30多万字的新闻稿件。
美国联合通讯社 简称美联社,美国最大通讯社,也是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前身是美“港口新闻联合社”,1892年改为现名。由美1200余家报刊和3400家广播公司、电视台合股组成。是美国报纸的主要消息来源,总部设在纽约。国内外设有总分社,工作人员万余人,给世界100多个国家发稿,使用语言达100种,每年还发行15万张照片。
合众国际社 美第二大通讯社 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1858年5月16日合并而成,总部在纽约。有一个世界范围的图片网,用48种文字向世界140多个国家供稿,以生动活泼的片断性报道闻名。
德意志新闻社 简称德新社,1949年创办,德最大通讯社。领导机构是监事会,在国内外聘有2000余名自由撰稿人。
路透社 英国最大通讯社,西方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1850年创办于德国亚琛,1851年迁到伦敦。创办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初时为提供商情的小机构,后成为有限公司,1944年成为英报业联合组织的托拉斯。每天发稿70多万字,有1500多家报纸定购其新闻。
塔斯社 前苏联国家通讯社,1925年7月10月创办,用五种文字昼夜向空中播发400小时的消息。大约有4000多家报纸、电台等抄收该社消息,并向外每年发650多万张图片。
重大国际新闻,按内容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与科技等方面;从时间形态上说,可分为预定或预料要发生的事件(比如1997年的香港回归、伊拉克战争爆发)与没有任何前兆的突发性事件(比如2003年8月15日美加大停电事件)两种,重大国际新闻事件的发生也具有频发性、经常性特点。
对报纸媒体(这里不涉及周刊、周报与杂志,因为它们的定位更多注重深度分析。这里分析对象包括晚报、晨报、都市报在内的日报)来说,如何应对重大国际新闻事件,形成运作重大国际新闻报道的相对成熟特色,是我国报业值得探讨的重要议题。
影响重大国际新闻报道的因素 与国内重大新闻报道有所不同,对重大国际新闻的报道,报纸(尤其是地方报纸)几乎不存在信息的独家性与快速派出记者采访的情况,报道更多体现于编辑思路。所以,排除重大国际新闻事件报道的语言风格因素外,衡量报道的成功尺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策划与版面安排。
面对一个重大国际事件,报社主管负责人如何确定报道思路,形成报道主题,是报道成功的第一步。 2、信息来源与视角。
面对重大国际新闻事件,除中央级媒体外,省级以下媒体几乎都没有实力派出记者。面对相对雷同的内容,如何寻找到独特的报道视角,快速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完成报道的生动性与全面性,成为有实力的报纸必须考虑的方面。
3、时空背景报道(事态链接)与预见性深度分析。这牵扯到报道的全面性、深度性,需要编辑在较短的时间里对信息加以整合、总结,也涉及到专家、学者运用相对通俗与简单的语言对事件做出快速反映,给读者提供方向性指导。
4、后续报道。重大国际事件的影响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总会引发相关争议。
所以,随事态发展,引导读者把握事态走向、对前一阶段事态进展进行总结,也是报纸媒体经常采取的重要报道模式。 5、报道的编辑思路与特色。
这涉及到报纸处理重大国际新闻的风格与特色问题,是报纸媒体发展壮大中数次成功报道经验后的积淀,也是广大读者对某媒体报道特色的定位与认可。 重大国际新闻报道策略 对于重大国际新闻报道,以下方面不可缺少: 一、敏锐的新闻判断、及时策划是报道成功的前提。
新闻事件每天都会发生,但重大国际事件可凭借有关数字、意义以及事件描述可以感知到。报纸对重大国际新闻的报道,最终要体现在版面上,没有空间安排,就无所谓报道的全面与深入。
当然,版面也并非越多越好,要按照事态具体情况确定。按照一般经验,版面安排可分为增刊(也可以说号外)以及加版面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基本定位于预定或预料性重大国际事件报道与策划上,比如1997年香港回归与伊拉克战争爆发,众多报纸媒体就采取了增刊方式。第二种方式,更多运用于突发性重大国际事件报道策划上。
对比两种情况看,增刊报道的成功,能够为日常偶发的突发重大事态报道提供充分的经验与激励。对于第二种情况,出于对突发性重大新闻的敏感性与重要性的认识,需要编辑主管及时调整版面充分报道。
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看,扩版与增版可能会造成短期收益减少,但从报纸的持续发展看,这属于长期收益投资,无形中能建构报纸对重大国际新闻报道的风格定位,获取市场认知度,进而构筑属于自己的“国际品牌”。 比如,《广州日报》面对2003年8月16日“美加大停电”这一影响了5000万人的突发性重大国际事件,就抽取其他正常版面,及时策划确定编辑思路,最终形成了“大黑暗”、“大恐慌”、“大瘫痪”、“大考验”的四个整版主题。
该版面也获得了广东省新闻版面一等奖。 二、把握舆论导向是报道成功的重要坐标。
媒体的日趋商业化,争取在最早时间里传递信息,也导致了大量违背新闻理念做法的出现:不准确、不公正、低级趣味。面对多元的信息,需要编辑敏锐地辨别真伪。
如果在报道原则与方向上偏离了轨道,报道就丧失了说服力,失去基本信誉。 事件是客观存在的,但各种信息的发布与有关评论,却不能不经过筛选与过滤,尤其是面对重大政治性国际事件时。
当然,重大国际新闻并非总是含有政治因素,但除政治性外,也需要把握好新闻是否真实、是否不利于引导正确的社会行为等方面。丧失基本道德底线或不顾恶劣的社会影响的策划报道,从根本上就失去了报道的必要性。
比如,在美国某些重大杀人案报道的处理上,《广州日报》国际部编辑一般采取弱化的方式,不会刻意渲染。 三、确定版面思路与语言表达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版面整体安排中的思路、主题与层次,是显示一家报纸编辑策划功力的最重要体现。众多版面安排下,层次混乱或相互重复以及主题不突出,都会让读者感到茫然,从而失去阅读欲望。
同样,版面语言除了涉及信息量的大小,表达语言的严肃或活泼、标题的吸引力、信息的整合性与连贯性等基本要求外,还涉及到如何合理安排文字与图片问题。面对“读图”时代,单纯文字表达已失去了市场。
总体看,恰当运用组合图片配合相当的文字,已经成为日报报道重大国际新闻成功的重要经验。 比如,2002年7月28日的“乌克兰苏—27飞机特技表演酿灾难”事件(该事。
世界上公认的五大通讯社包括美联社,路透社,塔斯社,法新社和合众国际社。另外还有一些国家的通讯社也自称为五大通讯社之一的如:埃菲社,泛非通讯社,新华社等。现对各主要通讯社作简要介绍并附网址。
1.美联社
AP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
1892年美联社正式成立於伊利诺州,目前总社设於纽约。美联社是一个合作性的非营利组织,在美国本土采会员制,会员缴交会费并发送新闻稿至总社,总社则免费提供各地新闻资讯给会员。而国外报纸、电台、电视若要获得新闻则须缴费订购。
(网址: /)
3. 法新社
AFP法新社(Agence France-Press)
法新社的前身为哈瓦斯社,於1835年创立於法国巴黎。二次大战后,法国政府将所有的电讯社包括哈瓦斯社合并为现在的法新社,并给予官方的补助。法新社除了发送一般新闻稿外,也提供工商行情、时尚流行及其他特稿。
(网址: /)
5. 塔斯社
TASS塔斯社(Telegrafnoie Agensto Sovietskavo Soyuza)
塔斯社在世界五大通讯社中地位较特别。它不但直接隶属於苏联政府,同时也具有一般通讯社的特色,有派驻国外各地的记者、有处理电讯稿的总社、以及对外发布新闻的设备。它对国外的报纸、广播及电视不收费用。 (现已隶属俄罗斯)
重大国际新闻,按内容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与科技等方面;从时间形态上说,可分为预定或预料要发生的事件(比如1997年的香港回归、伊拉克战争爆发)与没有任何前兆的突发性事件(比如2003年8月15日美加大停电事件)两种,重大国际新闻事件的发生也具有频发性、经常性特点。
对报纸媒体(这里不涉及周刊、周报与杂志,因为它们的定位更多注重深度分析。这里分析对象包括晚报、晨报、都市报在内的日报)来说,如何应对重大国际新闻事件,形成运作重大国际新闻报道的相对成熟特色,是我国报业值得探讨的重要议题。
影响重大国际新闻报道的因素 与国内重大新闻报道有所不同,对重大国际新闻的报道,报纸(尤其是地方报纸)几乎不存在信息的独家性与快速派出记者采访的情况,报道更多体现于编辑思路。所以,排除重大国际新闻事件报道的语言风格因素外,衡量报道的成功尺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策划与版面安排。
面对一个重大国际事件,报社主管负责人如何确定报道思路,形成报道主题,是报道成功的第一步。 2、信息来源与视角。
面对重大国际新闻事件,除中央级媒体外,省级以下媒体几乎都没有实力派出记者。面对相对雷同的内容,如何寻找到独特的报道视角,快速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完成报道的生动性与全面性,成为有实力的报纸必须考虑的方面。
3、时空背景报道(事态链接)与预见性深度分析。这牵扯到报道的全面性、深度性,需要编辑在较短的时间里对信息加以整合、总结,也涉及到专家、学者运用相对通俗与简单的语言对事件做出快速反映,给读者提供方向性指导。
4、后续报道。重大国际事件的影响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总会引发相关争议。
所以,随事态发展,引导读者把握事态走向、对前一阶段事态进展进行总结,也是报纸媒体经常采取的重要报道模式。 5、报道的编辑思路与特色。
这涉及到报纸处理重大国际新闻的风格与特色问题,是报纸媒体发展壮大中数次成功报道经验后的积淀,也是广大读者对某媒体报道特色的定位与认可。 重大国际新闻报道策略 对于重大国际新闻报道,以下方面不可缺少: 一、敏锐的新闻判断、及时策划是报道成功的前提。
新闻事件每天都会发生,但重大国际事件可凭借有关数字、意义以及事件描述可以感知到。报纸对重大国际新闻的报道,最终要体现在版面上,没有空间安排,就无所谓报道的全面与深入。
当然,版面也并非越多越好,要按照事态具体情况确定。按照一般经验,版面安排可分为增刊(也可以说号外)以及加版面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基本定位于预定或预料性重大国际事件报道与策划上,比如1997年香港回归与伊拉克战争爆发,众多报纸媒体就采取了增刊方式。第二种方式,更多运用于突发性重大国际事件报道策划上。
对比两种情况看,增刊报道的成功,能够为日常偶发的突发重大事态报道提供充分的经验与激励。对于第二种情况,出于对突发性重大新闻的敏感性与重要性的认识,需要编辑主管及时调整版面充分报道。
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看,扩版与增版可能会造成短期收益减少,但从报纸的持续发展看,这属于长期收益投资,无形中能建构报纸对重大国际新闻报道的风格定位,获取市场认知度,进而构筑属于自己的“国际品牌”。 比如,《广州日报》面对2003年8月16日“美加大停电”这一影响了5000万人的突发性重大国际事件,就抽取其他正常版面,及时策划确定编辑思路,最终形成了“大黑暗”、“大恐慌”、“大瘫痪”、“大考验”的四个整版主题。
该版面也获得了广东省新闻版面一等奖。 二、把握舆论导向是报道成功的重要坐标。
媒体的日趋商业化,争取在最早时间里传递信息,也导致了大量违背新闻理念做法的出现:不准确、不公正、低级趣味。面对多元的信息,需要编辑敏锐地辨别真伪。
如果在报道原则与方向上偏离了轨道,报道就丧失了说服力,失去基本信誉。 事件是客观存在的,但各种信息的发布与有关评论,却不能不经过筛选与过滤,尤其是面对重大政治性国际事件时。
当然,重大国际新闻并非总是含有政治因素,但除政治性外,也需要把握好新闻是否真实、是否不利于引导正确的社会行为等方面。丧失基本道德底线或不顾恶劣的社会影响的策划报道,从根本上就失去了报道的必要性。
比如,在美国某些重大杀人案报道的处理上,《广州日报》国际部编辑一般采取弱化的方式,不会刻意渲染。 三、确定版面思路与语言表达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版面整体安排中的思路、主题与层次,是显示一家报纸编辑策划功力的最重要体现。众多版面安排下,层次混乱或相互重复以及主题不突出,都会让读者感到茫然,从而失去阅读欲望。
同样,版面语言除了涉及信息量的大小,表达语言的严肃或活泼、标题的吸引力、信息的整合性与连贯性等基本要求外,还涉及到如何合理安排文字与图片问题。面对“读图”时代,单纯文字表达已失去了市场。
总体看,恰当运用组合图片配合相当的文字,已经成为日报报道重大国际新闻成功的重要经验。 比如,2002年7月28日的“乌克兰苏—27飞机特技表演酿灾难”事件(该事件导致了近。
广东海事公安开展2016年打击“江盗水匪”联合演习 央广网广州10月26日消息(记者郑澍 通讯员陈思)今天上午,广东海事公安局在中山市鸡鸦水道开展2016年打击江盗水匪联合演习,进一步巩固打击“江盗水匪”成果,提高联勤联防和应急处置能力,维护航运治安秩序。
这是广东海事公安局联合中山海事局、中山市公安局黄圃分局开展的打击“江盗水匪”实战化演习,这也是珠江水域上举行的首次多部门打击“江盗水匪”联合演习。 据广东海事公安局介绍,本次联合演习模拟了匪徒持凶器登船抢劫的情景,船舶遭到匪徒挟持后,通过12395海事报警电话向中山海事局指挥中心报警,中山海事局指挥中心迅速电话向广东海事公安局报警,同时通报中山市公安局指挥中心。
广东海事公安局接报后,指令正在附近水域联合巡航的民警前往处置,并请中山海事局派出执法船对案发水域进行交通秩序管控,防止次生事故发生。经各方通力协作,海事公安在船上成功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另有1名犯罪嫌疑人驾驶小艇企图逃跑,遭中山海事和海事公安的执法船艇围追堵截,后被中山市公安局黄圃分局民警在岸上抓获。
在海事部门的管控疏导下,事发水域迅速恢复了交通秩序。 广东海事公安局负责人表示,本次联合演习增强了海事公安、海事及地方公安等部门在应对航运违法犯罪时的“默契度”,真正形成了打击“江盗水匪”应急联动处置的合力,确保遇到突发案件,接得了警,出得了船,打得了犯罪分子。
记者从广东海事公安局了解到,在2013年广东开展打击“江盗水匪”专项行动、打掉一批涉水盗抢犯罪团伙后,广东海事公安局积极推动省公安厅、海事、海洋、渔业、海关等6个涉水单位出台联勤联防机制,加强航运治安整治,开展常态化巡航执法,组织实战化演习。2014年以来,开展各类联合执法行动1025次,出动警力4957人次,检查船舶5664艘次,查处案件365宗,治安处罚366人,增设水上联防组织49个、水上报警点147个,增配专兼职群防群治力量1700余人,投入6000万元支持建设佛山重点河段视频监控网络,提升预防管控、维护航运秩序的能力。
据统计,广东、广西两省船东协会所辖的200多家船公司、12500多艘船舶,自2013年下半年开展打击“江盗水匪”专项行动以来,2014年仅接报了一起案件,2015年以来没有接报过案件。来源:央广网整理:墨鱼工作室文案策划团队。
下一篇:乡镇换届选举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