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来之不易的好收成——三晋大地稳粮夺丰收新观察
admin
2022-07-20 09:10:18
0

  新华社太原7月19日电 题:来之不易的好收成——三晋大地稳粮夺丰收新观察

  新华社记者赵东辉、魏飚、王皓

  面对去年罕见秋汛造成冬小麦晚播期长、晚播面积大、苗情普遍较差等前所未有的挑战,山西夏粮生产实现同比增长。来之不易的丰收背后是山西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牢牢稳住粮食安全这个“压舱石”的生动实践。

  “水淹田”变良田

  7月中旬,河津市连伯村种粮户陈永民家的地里,20多天前小麦收割后,他就马不停蹄地种下了玉米,如今玉米已经长了近1米高。陈永民说,连伯村受去年秋汛影响大,地里积水严重,小麦播种时间推迟了近50天。“原本已经放弃播种了,多亏政府帮忙,及时组织排水,还免费提供种子和地膜。”陈永民说。

  “从施肥打药到防病治虫,农技人员经常来地头指导。”连伯村种粮户吴喜清说,今年他家小麦亩产达到了1000多斤,比往年还高出200斤。小麦每斤收购价格1块5,也比去年高了4毛钱。

  6月8日,在河津市连伯滩区的麦田里,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小麦。(受访者供图)

  连伯村种粮户的经历是山西克服秋汛对小麦生产的不利影响,稳粮夺丰收的缩影。山西去年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小麦播种时间比常年推迟约20天,个别地区甚至推迟近2个月。山西各地积极发放各类救灾物资,组织群众进行农田排水,成立专家组、调配农机全力开展抢时播种。山西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张软斌说,尽管去年遭受严重秋汛影响,冬小麦晚播比例大,但由于加强了以“促弱转壮、一喷三防”为重点的田间管理,促进了小麦生产赶上常年水平。

  “这是‘抢回来’的好收成。”运城盐湖区解州镇西辛庄村种粮大户赵月伴告诉记者,自己流转1300亩土地,去年小麦亩产约1100斤,今年当地有针对性地加大喷药施肥、防病、防虫、防干热风作业,小麦产量相比往年有很大提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7月发布的粮食产量调查,全省夏粮总产量245.2万吨,比上年增加1.83万吨,增长0.75%。全省夏粮单位面积产量305.52公斤/亩,比上年增加3.3公斤/亩,增长1.09%,夏粮亩产创历史新高。

  亩产屡创新高背后的“密码”

  6月末,在位于永济市的一家种子公司院内,多个品种的麦粒陆续装满货车。公司负责人马璐说,经过分选、称重后发现,同一品种小麦的千粒重显著增加。“同样体积的一车小麦今年可以达到16吨,比去年高出3吨。”马璐说,这背后是科技的力量。

  在翼城县唐兴镇的水肥一体化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田里,山西农业大学的博士生仝锦说,冬小麦播种后,科研团队和企业就开始跟踪研究试验田的苗情,精准指导种粮户针对冬小麦弱苗在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具体管理措施,精细化制定农药的配比和确定喷洒时间。

  3月17日,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在农田发放晚播小麦技术指导宣传页。新华社记者魏飚 摄

  今年以来,山西组织农业科技人员3750余人,深入一线帮助解决农业生产难题。走在山西夏粮主产区的运城市、临汾市的田间地头,经常能见到农业科技人员的身影,他们制作小麦苗情表、分布图,帮助种粮户解决晚播小麦遇到的难题。

  在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小麦单产纪录在不断刷新。6月14日,在永济市董村“济麦38”高产示范田,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相关专家测量结果显示,平均亩产834.78公斤,创山西省小麦高产新纪录。6月18日,在翼城县唐兴镇东关村“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田,来自农业农村部及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测产,小麦亩产达855.13公斤,再次刷新山西省小麦最高单产纪录。

  “田保姆”稳端粮食饭碗

  “三夏”时节,走进翼城县的农田里,除了大型农机作业外,几乎见不到农民的身影。70岁的种粮户董孝礼到农田边走一圈,看一眼,显得格外轻松。满目金黄的麦田里,小麦的收割、运输交给合作社来托管。

  “我的30亩地从采购种子、化肥,到除草、打药、耕地,再到收获、运输,全都有人管起来了。”董孝礼说,夏收时节不需要全家老少一起上阵了。

  6月10日,运城市新绛县南苏村村民正在收割小麦。(受访者供图)

  翼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辛树盛说,去年的秋汛导致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8万亩,积水农田1.2万亩。依托近年来形成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体系,县财政补贴1300余万元,通过农业生产托管组织,抢种冬小麦22.26万亩,稳住了冬小麦的种植面积。

  山西夏粮主产区的乡镇干部告诉记者,今年春耕期间,针对小麦弱苗偏多问题,在小麦不同生育期集中实施喷肥作业,时间紧任务重,如果没有已经形成规模的社会化服务网络,是很难在短时间内高标准高质量实施的。

  走在晋南的田间地头,记者发现一些没有来得及种上小麦的农田,都在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多个产粮大县的干部说,如果一家一户靠群众来自发完成,可能性很低,现在由托管组织把土地托管起来,可以挑出最合适的地块实施复合种植。

  通过生产托管加快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新模式,今年山西全年生产托管面积可达3000万亩。昔日每家每户分散种植的黄土地正搭上专业化、现代化的快车获得喜人的好收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安旅游2025年一季报简析:...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西安旅游(000610)发布2025年一季报。根据财报显示,西安旅游净利...
大龙地产2024年业绩亏损收窄... 近期大龙地产(600159)发布2024年年报,证券之星财报模型分析如下:经营业绩大龙地产(6001...
欣灵电气2024年年报简析:增...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欣灵电气(301388)发布2024年年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
信雅达2024年年报简析:净利...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信雅达(600571)发布2024年年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
华泰股份2024年年报简析:净...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华泰股份(600308)发布2024年年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
基金研究周报:蓝筹与地产领涨,... 一周摘要市场概况:上周(4月14日至4月18日)A股市场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特征,主要指数涨跌互现,...
海欣股份2024年年报简析:净...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海欣股份(600851)发布2024年年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
医保码“一码付”正式上线 转自:沈阳日报  近日,沈阳市民李女士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首次体验了医保码“一码付”,用后连连称...
阳光股份2024年年报简析:亏...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阳光股份(维权)(000608)发布2024年年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
课前五分钟小故事 课前五分钟小故事很久以前,山下住着一位老爷爷。他靠自己编斗笠为生。一天,一位老爷爷挑着自己辛辛苦苦编...
力源信息2025年一季报简析:...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力源信息(300184)发布2025年一季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
郭富城和李冰冰合拍的电影 郭富城和李冰冰合拍的电影《菊皇茶语》是由童年执导、郭富城与李冰冰等人主演的一部音乐电影。该片以表现中...
逸豪新材2024年年报简析:增...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逸豪新材(301176)发布2024年年报。根据财报显示,逸豪新材增收不...
隆华新材2025年一季报简析:...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隆华新材(301149)发布2025年一季报。根据财报显示,隆华新材营收...
金桥信息2025年一季报简析:...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金桥信息(603918)发布2025年一季报。根据财报显示,金桥信息营收...
沈阳市举办“走出去”企业对接交...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王晓婷)近日,沈阳市组织召开“走出去”企业对接交流...
泰和新材2024年年报简析:增...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泰和新材(002254)发布2024年年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
“协和标准”打造家门口的国家级... 转自:沈阳日报  4月19日,沈阳市妇婴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学科共建项目启动。记者获悉,从今年5月起,...
金融机构多方支持中小微外贸企业 转自:经济日报  中国进出口银行日前出台专项工作方案,围绕积极对接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需求、提升小微外贸...
不到8个月,购买量何以超亿台?... 转自:人民日报  超亿台!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8月加力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以来,截至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