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种稻需要晒田、施肥、施药,有的早、中稻接荐复种,为了 解决种稻和养鱼的矛盾,往往在种稻之前开有鱼沟、鱼溜。
沟、溜 相通,当种稻需要排水、晒田或施肥、施药或复种时,鱼可通过沟集中到鱼溜中暂养。为了提高鱼产量,在面积许可的前提下,可适当 扩大鱼溜面积(一般占稻田面积5%?10%)。
田头鱼溜,即田头 小塘,其深0.8?1米,面积从数十平方米至百余平方米不等。 这种稻田养鱼,较为传统、典型。
一般每667平方米可产鱼数 十千克,稻谷增产5%?10%。 此外,在土地宽广地区,适当改造传统稻田养鱼,将沟、溜合 一,即将横沟由浅沟加宽至2米左右,纵沟加宽到1米左右,沟深 1米左右,成为永久性的鱼沟,即稻田宽沟养鱼。
鱼沟面积占稻田 面积10%左右,每667平方米鱼产量达50千克以上,水稻产量不 减。
稻田养鱼,是我国南方山区和丘陵地区传统的一种农田生产方式,被称为“稻底鱼”,是经过长期实践,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组优良的农田生态。
我国传统农业以施有机肥料,如人畜粪便、稻秆、绿肥等为主,当有机肥施入水田后,会有很多微生物和浮游生物滋生,这都是鱼类的好饵料。稻田里养的鱼,以浮游生物和田中杂草为食,鱼不但不与水稻争肥,还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料,因而,稻养鱼、鱼养稻,稻米之田变成的“鱼米之田”稻田里养鱼,在水中生活或掉入水中的害虫可被鱼捕食,从而减轻水稻受害的程度,减轻化学农药的用药量,缓解农田环境的污染。
因而作为生物防治的一项措施,稻田养鱼能够起到改善农田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稻田养鱼,是我国南方山区和丘陵地区传统的一种农田生产方式,被称为“稻底鱼”,是经过长期实践,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组优良的农田生态。
我国传统农业以施有机肥料,如人畜粪便、稻秆、绿肥等为主,当有机肥施入水田后,会有很多微生物和浮游生物滋生,这都是鱼类的好饵料。稻田里养的鱼,以浮游生物和田中杂草为食,鱼不但不与水稻争肥,还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料,因而,稻养鱼、鱼养稻,稻米之田变成的“鱼米之田”稻田里养鱼,在水中生活或掉入水中的害虫可被鱼捕食,从而减轻水稻受害的程度,减轻化学农药的用药量,缓解农田环境的污染。
因而作为生物防治的一项措施,稻田养鱼能够起到改善农田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答案】(1)减少实验偶然性引起的误差(2)鱼对浮游动物的捕食(3)阳光 肥料 限制 (4)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答案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过程中为减少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要重复实验。
(2)由于鱼对浮游动物的捕食,使浮游动物减少,浮游植物数量增多。(3)稻苗生长旺盛期,稻苗比浮游植物高,浮游植物获得的阳光减少,同时稻苗与浮游植物存在竞争关系,使浮游植物获得的肥料减少。
施肥对浮游植物增加不明显,说明此时浮游植物的生长不是肥料限制引起的。(4)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增加,使营养结构变复杂,消费者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下一篇:买卖沙石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