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鱼实施方案(稻田养鱼项目实施方案)
admin
2022-12-24 10:15:09
0

1.如何开展稻田鱼溜

由于种稻需要晒田、施肥、施药,有的早、中稻接荐复种,为了 解决种稻和养鱼的矛盾,往往在种稻之前开有鱼沟、鱼溜。

沟、溜 相通,当种稻需要排水、晒田或施肥、施药或复种时,鱼可通过沟集中到鱼溜中暂养。为了提高鱼产量,在面积许可的前提下,可适当 扩大鱼溜面积(一般占稻田面积5%?10%)。

田头鱼溜,即田头 小塘,其深0.8?1米,面积从数十平方米至百余平方米不等。 这种稻田养鱼,较为传统、典型。

一般每667平方米可产鱼数 十千克,稻谷增产5%?10%。 此外,在土地宽广地区,适当改造传统稻田养鱼,将沟、溜合 一,即将横沟由浅沟加宽至2米左右,纵沟加宽到1米左右,沟深 1米左右,成为永久性的鱼沟,即稻田宽沟养鱼。

鱼沟面积占稻田 面积10%左右,每667平方米鱼产量达50千克以上,水稻产量不 减。

2.为什么会在稻田里养鱼

稻田养鱼,是我国南方山区和丘陵地区传统的一种农田生产方式,被称为“稻底鱼”,是经过长期实践,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组优良的农田生态。

我国传统农业以施有机肥料,如人畜粪便、稻秆、绿肥等为主,当有机肥施入水田后,会有很多微生物和浮游生物滋生,这都是鱼类的好饵料。稻田里养的鱼,以浮游生物和田中杂草为食,鱼不但不与水稻争肥,还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料,因而,稻养鱼、鱼养稻,稻米之田变成的“鱼米之田”稻田里养鱼,在水中生活或掉入水中的害虫可被鱼捕食,从而减轻水稻受害的程度,减轻化学农药的用药量,缓解农田环境的污染。

因而作为生物防治的一项措施,稻田养鱼能够起到改善农田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3.稻田里养鱼

稻田养鱼,是我国南方山区和丘陵地区传统的一种农田生产方式,被称为“稻底鱼”,是经过长期实践,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组优良的农田生态。

我国传统农业以施有机肥料,如人畜粪便、稻秆、绿肥等为主,当有机肥施入水田后,会有很多微生物和浮游生物滋生,这都是鱼类的好饵料。稻田里养的鱼,以浮游生物和田中杂草为食,鱼不但不与水稻争肥,还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料,因而,稻养鱼、鱼养稻,稻米之田变成的“鱼米之田”稻田里养鱼,在水中生活或掉入水中的害虫可被鱼捕食,从而减轻水稻受害的程度,减轻化学农药的用药量,缓解农田环境的污染。

因而作为生物防治的一项措施,稻田养鱼能够起到改善农田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4.(12分)稻田养鱼是一种能够实现鱼、稻双丰收的生产模式

【答案】(1)减少实验偶然性引起的误差(2)鱼对浮游动物的捕食(3)阳光 肥料 限制 (4)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答案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过程中为减少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要重复实验。

(2)由于鱼对浮游动物的捕食,使浮游动物减少,浮游植物数量增多。(3)稻苗生长旺盛期,稻苗比浮游植物高,浮游植物获得的阳光减少,同时稻苗与浮游植物存在竞争关系,使浮游植物获得的肥料减少。

施肥对浮游植物增加不明显,说明此时浮游植物的生长不是肥料限制引起的。(4)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增加,使营养结构变复杂,消费者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365夜故事好词? 365夜故事好词?好词:动如脱兔 待兔守株 得兔忘蹄 东兔西乌 龟毛兔角 狐死兔泣 获兔烹狗 狐兔之...
魏忠贤是好人还是坏人? 魏忠贤是好人还是坏人? 魏忠贤是坏人。在我们的印象中,魏忠贤就是一个十恶不赦,谄媚逢迎,艰险阴狠的小...
柯南最新的一集对应的是漫画第几... 柯南最新的一集对应的是漫画第几话2,6,78话841-843香甜冰冷的快递香甜冰冷的快递对应漫画:F...
闽浙两地开展跨界流域突发环境事... 转自:中国环境网7月10日,福建省南平市生态环境局、浙江省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共同开展跨省应急联动演练。...
专访丨巴西看穿美国政治讹诈本质...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7月11日电 题:巴西看穿美国政治讹诈本质 因而坚定“说不”——巴西法学教授卡瓦略谈...
拳脚生风展英姿!“英派斯杯”青... 7月10日-12日,“英派斯杯”青岛市第六届运动会青少年组跆拳道比赛在青岛市即墨区岘山小学举行。本次...
血液病学专家周淑芸逝世,享年9... 转自:京报网_北京日报官方网站 【#血液病学专家周淑芸逝...
守望:红色保密往事丨隐秘而伟大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百余年前中国,风雨飘摇。有一群人改名换姓,隐藏行踪,秘密集结,以独创暗语交换...
湖南汨罗一少年在游泳馆内触电身... 近日,有市民反映,湖南岳阳汨罗市一游泳馆内疑似发生因漏电致人死亡的事故。7月12日下午,澎湃新闻从汨...
中国煤炭大市:从“黑”到“绿”... 中新网鄂尔多斯7月12日电 题:中国煤炭大市:从“黑”到“绿”蜕变记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以前干活,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