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音乐老师
花儿需要园丁的栽培,我们需要老师的教育和培养来获得知识。一项技能要在于老师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常说:只有读不好的学生,没有教不好的老师。下面我就来讲述一下我于范老师的故事。
在五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了合唱队去比赛,当时连人都还没有选,怎么去参加比赛!于是,范老师就一个班一个班的去说,想让我们参加。我们考虑都没有考虑就答应了下来。之后,我们就更努力了,作业再多我们也会抽出时间来练习,老师再忙也会抽出时间来给我们排练。我们排练的地点是:二楼音乐教室,每天中午同学们都会听到音乐。我们也不怕喉咙痛。“哪怕在累,也要为学校争光。”范老师说。她的这句话,影响我们了一段时间。在那段时间,我每天一回到家就扔下书包,再大厅里给我的听众表演,当然听众就是我的爸爸妈妈,我唱完一遍,她们就说一个字:好!还说我们的音乐老师很好,一看就知道是一个认真、负责任,教出来的学生就是不同。我心里也非常开心想:我一定会努力,和同学们一起拿下金奖的。从那以后我就一直是这么想的。我们在舞台上,发挥得非常好,并且得了金奖。那时我看见范老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从那以后,不管什么事,我都会认真去做,并且三思而后行。范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有些同学一直说话,范老师跟他们讲道理,他们不但不听,还跟范老师顶嘴······她真的很辛苦,但是他在嘴上从来不会说。我们都非常的佩服她!
我们的好老师,即使我上了初中也不会忘记这个曾经影响过我的老师——范老师
格式是那种的……是给老师的信还是……现在给你写一篇,不过是作文式的: 教师节到了……脑子里出现了从启蒙到现在的许多的老师,不过给我的记忆深刻的还是哪位和蔼可亲的音乐老师,朦胧的记忆中,小学时候的音乐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人,长长的头发,一双会说话的双眸,镶嵌在她的脸上……让人有一种亲近的感觉.我们的老师表面看上去一点也不像是教音乐的,可是她的音乐是那么的让人钦佩. 上音乐课时,同学们都专心致志的和音乐老师学着,(中间加一段一的真是见闻然后加上的的意见就行了……因为你没有把要求说清楚……我也很难办……)。
一、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内容 音乐教学评价,就是针对学校音乐教育目标和音乐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对音乐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进行整体的价值判断,也为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课堂音乐教学,是音乐教师评价内容中的一个主要方面,通过课堂音乐教学评价,能检验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知识水平、音乐能力的高低、职业风范、人格魅力等各方面的素质。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应该围绕音乐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否能实现有效的音乐学习,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效的音乐学习来展开。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评教学目标,注重全面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首先,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
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在教学各环节的实施中,教师不仅能够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隐性与渗透性目标的达成,也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显隐兼顾目标的贯穿,更注重“知识与技能”显性目标的落实,在把握尺度、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音乐学习兴趣、体验学习音乐快乐,在着眼于学生四个音乐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方面,能够做到让三维互伴互随,相互渗透,体现出教学目标具体化、可行性、可操作、可检测强的特点。
(二)评教材处理,注重创造性 首先要看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教师是否能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充实,是否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
(三)评教法运用,注重有效性 从教师对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的角度,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能从本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教师对来自课堂中的各种信息做出了何种评判,形成了何种反馈,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反馈的信息的。 (四)评学法指导,体现学科性 评课除了要观察教师怎么教之外,还要看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
例如,考察教师能否从学科内容与特点着眼,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心理特征、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思维特点、学习修养、学习环境和条件等方面对学生学习进行相应的指导。再如,考察课堂能否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
(五)评教学过程,突出合理性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程序完成的。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实践是否科学。
教学程序评价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2.看课堂结构安排 (六)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因素。
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板书。
2.教态。3.语言。
4.专业: 5.操作。6.评价。
(七)评学生能力培养 在评课过程中,还要注意考察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状况。在具体实践中,要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强化了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是否注意挖掘学生内在的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是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教会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八)评教学效果,注重实效性 评价教学效果,要看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实现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进行评课,着重要看教学是否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意因素,做到知、情、意结合,使学生情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是否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其原有基础上的最好发展。
同时,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还应该关注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课堂评价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音乐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其文化素质及价值判断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人生规划意识等提供有益的参照;有利于教师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学校加强、改进、提高音乐教学工作,促进课程改革朝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二)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和不同教学模块的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音乐审美教育的客观规律。 (三)整体性原则 无论是评价学生、教师,还是学校音乐教育工作,都应从整体着眼,涵盖课程目标的各个层面和教学的各项内容。
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评价,。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小学音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但是如今,小学音乐课堂里往往会出现一幕幕“虚假的繁荣”:散乱的活跃充斥着整个课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广泛而空洞的赞美词;在教师的引导下,教室里看似热烈的掌声和“棒!棒!你真棒!”的口号显得那么“言不由衷”……学生听着这一遍遍千篇一律的赞美词,没有了一丝兴趣再听到这些评价!我认为,音乐教师应该首先要做到在音乐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在教学过程多方面、多方式、多层次的进行评价,才能更好的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让教学评价成为永久快乐跳动的音符在音乐课堂中展现。《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出:音乐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追求有价值的课堂教学评价,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成真实、民主的音乐课堂,能充分跳动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标准基于的评价,我对现有的课堂评价进行了思考,体会如下:一、过程性评价。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要注意多元化,整体性,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更关注每个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想象思维和审美的情趣等非智力因素。
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弱势智力和品质,教学就是要扬其长、避其短。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在教学活动中能自觉的开展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
因此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是教学优化的一个保证。二、实践活动式评价音乐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音乐能力和水平只有在音乐活动中才能全面体现。
我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某一小学校长赴美一所小学参观,在课间与学生交流,问一学生:“你在班级里学习成绩怎样?”那位学生笑着说:“不太好!”校长又问:“那你感到自卑吗?”那位学生很惊讶地说:“当然没有。”“为什么?”“因为我的歌唱的比他们好!”学生自豪地说。
听了这则故事,我深有感触,是啊!每个人都有擅长的一面和不擅长的一面,不可能样样都出色。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是:要求课堂评价面向全体、综合评价关注个人差异,促进学生发展。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实践活动工作评价学生,就可以发挥学生自己的潜能。因此,我在音乐室的墙上设计了一些栏目,有“明星榜”、“小百灵”、“我是最佳小乐手”、“表演小能手”等。
让学生各尽所能,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唱歌较好的同学争上“百灵榜”,而那些“五音不全”、节奏感差些的同学也能在“表演榜”上找到位置。
再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进行一系列的评价。由此,新课程中音乐课评价的功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评价不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充分发挥激励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以个性化的评价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三、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最后评定学生学习情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终结性评价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学期下来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但我们以前的终结性评价十分单一,期末时唱一首歌,跳一个舞或演奏一首乐曲,而且总是以师评为主。
所以,很多孩子都对最后的所谓“考试”惧怕三分,特别是一些不擅长唱、跳的同学更是觉得压力很大。而我们的新课程评价强调参与和互动,强调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要实现评价主题的多元化。
要改变这个现象,必须改变我们的评价方法。
如何评价一堂小学音乐课呢?曾听过无数节中小学音乐课,还曾聆听专家评价对一堂音乐课的评价,综合各方面,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一堂音乐课。
评价一堂音乐课的质量,可从七个方面入手:
一、评价教师的素质
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对课堂教学的作用至关重要。评价音乐教师的素质,首先应看教师的艺术修养如何。具体的说就是看教师能否在课堂上富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娴熟而又合乎逻辑地弹好钢琴伴奏,以恰当的形象动作表现音乐等。其次,应看教师的授课能力如何。具体就是看教师有无严密、准确的传授知识能力,清晰、流畅的语言讲授能力以及进行器乐教学的能力等。第三,应评价教师有无端庄、朴素的仪表,亲切、和霭的教态,机敏的应变能力等。这些因素常常会成为影响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评价教学思想的先进性
教学思想,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思想。
一、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符合《音乐课程课标》理念,符合音乐学科特点,并联系学生实际,落实在教学全过程。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关注情感、能力、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整合。
二、评“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把握《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教法。
2、熟练必要的示范,创设适宜的情境。
3、围绕教学,多渠道有效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
三、评“教学内容”
1、生动、形象,富有美感,有利于学生的音乐审美学习和文化学习。
2、陶冶学生性情和高尚情操,有利于学生音乐创造与实践等多种能力的发展。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贴近学生实际,难易适度。
四、评“教学过程”
1、体现音乐审美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探究、感受、表现与创造兴趣,发展其能力。教学民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2、师生互动,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选择的机会,教学生动,气氛活跃。
3、教学方式多样化,有启发性和激励性,指导及时、灵活、有效,立足学生发展。
4、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有特色。
5、充分体现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地位。
五、评“学生发展”
1、音乐学习兴趣浓厚,能感受和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有初步的音乐审美评价能力。
2、大胆想象、思维活跃,获得相应的审美经验和多种音乐技能。
3、获得美感体验,合作分享,乐于表现,有艺术创新的意识和初步能力,突出个性。
4、自我调节学习情绪,较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习过程保持愉悦,时有成功的感受,学习愿望增强。
5、全员、全方位参与学习活动(认知、行为、情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6、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友好分工与合作。课堂气氛民主、和谐、活跃。
六、评“教师素养”
1、有良好的音乐素质及综合修养,理念先进,教法出新,示范娴熟。
2、教态自然大方,举止得体,有亲和力,富有激情。
3、语言规范、准确、有感染力,教学应变能力强。
七、评“教学效果”
1、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2、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3、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增强,掌握更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一、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内容 音乐教学评价,就是针对学校音乐教育目标和音乐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对音乐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进行整体的价值判断,也为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课堂音乐教学,是音乐教师评价内容中的一个主要方面,通过课堂音乐教学评价,能检验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知识水平、音乐能力的高低、职业风范、人格魅力等各方面的素质。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应该围绕音乐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否能实现有效的音乐学习,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效的音乐学习来展开。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评教学目标,注重全面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首先,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
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在教学各环节的实施中,教师不仅能够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隐性与渗透性目标的达成,也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显隐兼顾目标的贯穿,更注重“知识与技能”显性目标的落实,在把握尺度、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音乐学习兴趣、体验学习音乐快乐,在着眼于学生四个音乐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方面,能够做到让三维互伴互随,相互渗透,体现出教学目标具体化、可行性、可操作、可检测强的特点。
(二)评教材处理,注重创造性 首先要看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教师是否能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充实,是否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
(三)评教法运用,注重有效性 从教师对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的角度,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能从本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教师对来自课堂中的各种信息做出了何种评判,形成了何种反馈,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反馈的信息的。 (四)评学法指导,体现学科性 评课除了要观察教师怎么教之外,还要看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
例如,考察教师能否从学科内容与特点着眼,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心理特征、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思维特点、学习修养、学习环境和条件等方面对学生学习进行相应的指导。再如,考察课堂能否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
(五)评教学过程,突出合理性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程序完成的。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实践是否科学。
教学程序评价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看教学思路设计2.看课堂结构安排(六)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因素。
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板书。
2.教态。3.语言。
4.专业: 5.操作。6.评价。
(七)评学生能力培养 在评课过程中,还要注意考察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状况。在具体实践中,要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强化了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是否注意挖掘学生内在的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是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教会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八)评教学效果,注重实效性 评价教学效果,要看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实现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进行评课,着重要看教学是否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意因素,做到知、情、意结合,使学生情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是否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其原有基础上的最好发展。
同时,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还应该关注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课堂评价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音乐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其文化素质及价值判断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人生规划意识等提供有益的参照;有利于教师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学校加强、改进、提高音乐教学工作,促进课程改革朝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二)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和不同教学模块的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音乐审美教育的客观规律。 (三)整体性原则 无论是评价学生、教师,还是学校音乐教育工作,都应从整体着眼,涵盖课程目标的各个层面和教学的各项内容。
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