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人民医院
卫生下乡巡回医疗活动简报
我院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积极开展了多项面向社区、农村的健康活动。2012年4月28日,在王楚华医疗总监的带领下,医疗队一行9人来到波罗镇开展巡回医疗活动。活动得到了波罗镇卫生院和波罗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各村的村民纷纷踊跃参加义诊活动。
上午10时,王楚华总监带领外科、内科、妇产科、儿科、护理等专家首先来到波罗镇卫生院开展会诊、教学查房、学术讲座等技术帮扶。通过对1例肠梗阻病人的会诊,1例心衰病人的教学查房,组织了乙肝、糖尿病、高血压疾病的学术讲座等活动,对基层卫生人员进行了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了当地卫生人员的诊疗水平。
波罗镇政府精心安排了场地和发动全镇村民参加义诊活动,在当地志愿者的热心参与下,义诊活动井然有序地开展。活动现场分为候诊区、检查区、诊疗区、发药区,医生护士专心致志地为村民检查、治疗和发药,志愿者积极配合医务人员为村民进行信息登记、轮候、导诊等服务。300余名村民参加了此次义诊活动,免费发放价值6000元的药物60种,发放健康资料2000余份。通过义诊,医疗队为村民解决了陈年疾患,及时对疾病进行了早干预、早治疗,每一位就诊的村民都赞扬医务人员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纷纷感谢政府和人民医院的关怀!
首先应该根据医院等级和规模确定病源群体。
以便本次活动有针对性。下面为通常做法。
1.连续10天在当地电视台做15天广告,宣传硬件。15秒左右。
护士或普通演员做解说即可。 2.连续一周在本地民众喜欢的报纸做广告,宣传名号和本次活动。
3.连续两个月利用周末开展义诊。一是了解和推荐病源,二是收集资料。
三是跟踪指导病源。 4.由病员亲自说法。
录得资料在电视台便宜时段连续播放仨月至半年。 5.妙手仁心为本。
热情周到的服务是第一位的。拟定针对性的服务措施,加以宣传。
院好人自来。 注: 这种事情,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一次短暂的活动,生效可能不会太大。
(一)病人集中多 门诊每天要接待大量来自社会各方面、不同阶层的病人。
根据卫生部1987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报道,我国门诊人次与入院人次之比约为100∶1.9~2.0,其中县级以上医院为100∶2.19~2.23。尤其是一些技术设备条件较好、交通比较便利的城市医院的门诊病人更为集中,一般省级综合医院的日门诊量均超过2000人次,有的甚至超过4000人次。
对于这种门诊病人集中的现象,医院要力求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优质的诊疗服务,克服门诊数量与质量的矛盾;要求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对门诊工作的管理和支持,合理安排好门诊工作人员,改善门诊工作条件,尤其要做好门诊高峰的分流工作,保证良好的诊疗秩序。 (二)诊疗环节多 门诊是一个诊疗功能比较齐全的系统整体,从病人挂号、候诊、就诊,到医院提供检诊分诊、诊断、检验、放射、注射、治疗、取药等是一连串的由多个环节组成的流程,在这个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梗阻都可造成门诊的严重拥挤,给病人带来不便。
而且上述多个环节中还要涉及到缴费手续,因此门诊诊疗环节多的特点,要求医院领导能应用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剖析门诊诊疗环节的过程、时间和特点,防止和克服“三长一短”现象(即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检查处置取药时间长、诊察时间短),要做好门诊的导医服务,简化就诊手续,同时合理安排门诊科室布局,增添为民服务的各种辅助器材和服务项目,尤其为行动不便的病人提供帮助,这是提高医院满意度和医疗质量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人群杂、病种多 人群杂、病种多是门诊工作的重点特征。
所谓人群杂是指病人来自社会各阶层,且有陪伴者,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都可能在门诊发生;病人人群中有年老体弱者、婴幼儿和抵抗力较低的病人,病人和健康人之间的混杂;病人人群中有一般急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也可能有传染病甚至烈性传染病掺杂在一起,很易造成病人和健康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也可造成病人的再度感染。因此要求医院领导能充分顺应这一特点,认真做好门诊医疗安全,做好门诊感染管理,尤其是预防交叉感染和环境卫生管理是门诊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应急变化多 从总体来说,门诊的人数、病种、急慢程度是难以预测的,处于被动状况。例如某传染病流行期就会集中大量传染病人,高温季节会多发中暑病人,冬季封冻路滑季节会多发骨折、跌伤、车祸病人,尤其是一旦发生重大工伤事故、火灾水灾、地震、交通事故时会使门诊病人陡然增加,因此要求医院门诊必须随时作好应急准备和临时调度的潜力和能力,以应急门诊的变化。
(五)医生变换多 医生变换比较频繁是门诊工作的重要特点,尽管医院力求使门诊医生相对稳定,但是门诊医生的流动变换是不可避免的,病人复诊时要求初诊医生诊疗常较困难,这样有时会影响对病人的仔细分析观察,有时甚至在医生交接过程中易出现医疗缺陷或医疗事故的隐患,易造成误诊漏诊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医疗质量。现代医院的发展往往要求医务人员良好的协作配合才能完成高质量、高水平的门诊工作,针对门诊医生变换较多的特征,就特别要求医务人员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良好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医术,要求医院建立并严格执行门诊工作制度(包括门诊确诊率、门诊会诊率、门诊病历书写制度、门诊病例讨论制度、转诊转院制度等),以求适应提高门诊质量的要求。
对省级医院和教学医院来说,加强对进修医生、实习医生的带教管理,保证本院医生的比例,保证主治医生以上人员的比例,保证主任医生、教授等专家定期参加门诊的人数、次数和比例,保证各科在门诊工作的医生要相对稳定,原则应连续工作半年以上再轮换的制度等,对把好门诊质量关是至关重要的。 (六)诊疗时间短 门诊病人怀着要求能治病、治好病的强烈的迫切愿望来到医院门诊就诊,但是门诊医生每天要接待大量的病人,尽管对各科门诊诊治病人的时间作出原则性要求以防止出现马虎草率的现象,但实际现状有时很难妥善解决数量与质量的矛盾,尤其在门诊病人数的高峰时刻或高峰季节,矛盾比较突出。
而且有些病情比较复杂的病人或前驱症状并非典型时,难以保证医生对每一位病人作出正确诊疗思考和观察。也就是说,门诊医生对这些疑难病人如果花费的时间再多,甚至超过多个病人所要花费的时间,但对正确全面及时作出诊疗措施的目的来说,时间仍然是短暂的。
要解决这一“时间短”的矛盾,关键还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并把针对门诊工作特点来进行管理的集中点落实到提高质量上,这是当前门诊管理工作中最要紧急考虑解决的问题。 门诊工作上述“五少一短”的特点,就是门诊工作的不利因素和薄弱环节,因此医院管理必须通过各种管理措施,通过制定医院发展规划,通过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合理的宏观调控,通过开展“文明医院”、“百佳医院”等活动来加强对门诊窗口的建设,通过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和改善门诊环境,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支持和监督,尤其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逐步改变城市大医院大量门诊病人为普通常见病求医的状况,大力减低门诊人次和。
上一篇:国旗乌克兰(美国国旗黄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