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区县文明办要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精心组织,推动形成“讲家训、传美德、树家风──争当社区文明小使者”实践活动的浓厚氛围,广泛宣传建设文明家庭、推动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紧密结合未成年人的实际,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优秀家训家规和家风故事征集,征集内容可上传到首都文明网开设的专版,开展网上家教大家谈。
(二)教委、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在开展“讲家训、传美德、树家风──争当社区文明小使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加强指导,整合资源,共建平台,积极支持,加强互动,扩大影响。
(三)各街道、社区要因地制宜,以“社区小楼门长”、“文明小宣传员”、“文明小引导员”、“环保小卫士”、“爱心小使者”、“家庭小孝星”等六小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优秀家规进社区”宣讲活动,动员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讲家训、传美德、树家风,把良好的家教家风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融入一言一行中,争做弘扬传统美德的模范少年。
事业是家业之树绽开的花朵,家业是事业之树的根基。
生命是在家族传承中孕育的,树不能断根,树断了根不能长久,也不能开花结果。家业传承,家风是生命力。
有家风才能有家业。事业沉浮看家风,家业兴衰看事业枯荣。
家风是家族传承的文化基因,决定着家族生命力。看家训,知家风,浙江的钱氏家训与钱氏家业,与钱氏子孙的事业(生命力及生命品质)休戚相连。
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钟书、钱复、钱穆……包括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裔科学家钱永健,都是钱王后裔。古人云,大福靠命,小福靠勤。
钱氏家风,决定钱氏家族及子孙命运。我们是未来子孙的祖先,为本家族树家风、立家训,前车可鉴,后继有人。
细观《钱氏家训》,无不是树立家风,培养家族的生命信心。 心是命之本,心态决定命运。
钱氏家训云,“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天地是大父大母,父母是小天小地,孝亲敬天,立命有根。
古人云,顺天者昌,逆道者亡。不孝父母,不敬天地,其命必亡。
亡是亡相,恐惧不安,信心危机就是亡相。昌是兴盛,人有信心,生命向荣。
信心是生命力,丧失信心,生命枯萎。圣贤,就是敬天地、孝父母的人。
孔子云,“君子有三德,仁者无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是心态,与天地父母合而不分之心。
智是心智,知道顺道,生命有方向,人生有坐标。勇,敢于放下自私自利,与天地、父母、妻儿、兄弟、朋友、同事等同心同德。
爱是一种信心,忠是一种信任。爱是自信的自然流露,有信心的人对人放心。
人不自信,往往表现出对人不放心。所以,忠诚也是自信的流露。
古人云,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爱是心态,福是命运。
有爱有福,家业兴盛,事业顺达。 钱氏家训云,“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决断是自信的流露,犹豫不决是信心危机的信号。
人,何以当断不断?心胸狭小,患得患失。存心宽厚,拿得起、放不下,其心不如拿得起亦放得下的人宽。
人生有得就有失,有成就有败,有起就有伏,有生就有死,怎么可以执其一端。苏东坡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凡人,得意而忘形,失意而沮丧,顺境则自大,逆境则自卑。宠辱不惊的人有信心,自大自卑的人没有信心。
生命信心,与得失成败、贫富贵贱无关。富时得意,贫时失意,生命不宽,智慧不厚。
生命信心,八风吹不动。苏东坡诗云,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古人云,由俭入奢易,有奢入俭难。难在哪里?从富趋贫,由得趋失,由成趋败,由生趋死,凡人惊慌,恐惧不安,谁不做“垂死挣扎”。
垂死挣扎者,不仅伤人,亦伤自己。无论伤人还是伤己,都是存心不宽不厚之祸。
人生不能只看到生而看不到死,不能只看到得而看不到失,生死、得失、成败都是生命形态。如此观照生命,有前有后,宽而厚实。
禅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凡人看世界,有得有失;君子看生命,生生不息。
生命有信心,就是喜悦地接受全部的生命,此正是“来者不拒、去者不留”的生命观。 家训是一种生命教育,家风是家族生命力,生命信心是生命力的支点。
父母爱儿女,祖先爱子孙,贵在传家训、养信心。
“校有校规,家规家规”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到“你家的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这些问题,同学们就会傻眼了。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做奠定而坚定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记得在小的时候,我每次去和好朋友玩儿,都会忘记爸爸或妈妈规定的时间回家,玩儿的尽兴的时候就会很晚回去。让大人们很着急,于是妈妈就对我很认真地说:“我们是怎么规定的时间,为什么每次都不遵守规定,这么晚才回来。现在我们就规定,同样的错误不可以犯三次,同意吗?”我点了点头,并向妈妈保证下一次一定遵守规定,按时回家。
好景不长,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一次暑假的时候,我的作业完成了,就去找朋友玩儿,妈妈告诉我最晚六点半回家,不要影响别人家吃饭的时间,我同意了。我们玩儿得非常开心,她的妈妈再三邀请我在她家吃饭,我欣然的接受了。过了一会儿,妈妈打电话要我回家,我只好乖乖的回去了,因为已经超过七点半了。一回到家,就被妈妈狠狠的批评了一顿。我知道自己的错误是没有准时回家,并且在别人家吃饭不光打扰了别人,也给别人带来负担。暗下决心,绝不再犯。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家风、家训、家教”是什么。“家风”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家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坏,这家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的后代了。如果没有“家训”,那么就会把后代宠坏,只有让他(她)知错就改,然后再慢慢教育(她)。我想这就是“家风、家训、家教”吧!
中国人历来重视家风,关于家风的文字记载更是多如繁星。
司马光《训俭示康》中有“习其家风”之语。庾信在《哀江南赋》序中说:“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
辛弃疾在《水调歌头·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词中有:“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乔吉的《两世姻缘》第一折中有,“是学的击玉敲金三百段,常则是撩云拨雨二十年,这家风愿天下有眼的休教见。”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六中有:“惺斋乃诗人,槄园(汝霖)司马之子,落笔绰有家风。”巴金在《家》中也有这样一段,“让这个女人住在客厅里,不仅侮辱了这个尊严的地方,而且会在公馆里散布*乱的毒气,败坏高家的家风”……另外,还有更为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和《颜式家训·慕贤》中说:“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等传唱千古的家规、家训、家风。
提起我的家风,那就是两个字:严谨。
先说说这个“严”,意为严格也,老爸做事总是一丝不苟,追求完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苛,对我亦是如此。
拿我的作业来说吧,就算做的再好,我老爸他老人家也会鸡蛋里挑骨头。一旦他发现我的错误,就会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真不知他哪来这么好的口才,唾沫星子都快要把我给淹死了。训完之后,就让我全部重写。
我虽心有不满,但知道抗议无效,何况老爸乃是众人之上,我也只有敢怒不敢言了。不过也是有好处的,我的作业本上几乎全是“优”。
但让我难忘的不是那些“优”,而是那次“不及格”,它让我理解了老爸的一番苦心。那几天老爸出差去了,想到不用那么辛苦地做作业,老爸一走,我便欢呼雀跃。
结果,我将作业胡乱写了一番,自不用说第二天老师对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了。更惨的事还在后头,出差回来,老爸接过我战战兢兢递过去的作业本后勃然大怒,用足以震破人耳膜的声音将我吼得晕头转向,待老爸训完,我才弱弱地说:“以后我不敢了。”
有句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总算领略到了,自此再也不敢不用心了。
再说说这个“谨”,乃谨慎也,妈妈简直就是个模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是妈妈的口头禅。
每当我上学前,总会听到几句嘱咐:“带上伞吧,万一下雨了呢?”“带上水吧,万一渴了呢?”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数不胜数,我甚至称她为“万一妈妈”。妈妈买衣服时总是左挑右选,逛了半天也没买一件衣服。
我问她时,她总是说:“现在假货这么多,万一上当怎么办?”搞得我哭笑不得。而我似乎没继承妈妈的谨慎,考试隔三差五地出错,与一百分无缘。
如今,我正为改掉这个缺点努力。 正是在这种环境成长的我渐渐优秀,因此,我爱我家。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带头教育好子女.人们习惯于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的好家风会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