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的实践例子(李时珍的简短事例50字)
admin
2022-12-18 07:45:10
0

1.李时珍的故事,简短易背会的,急需要

李时珍的小故事:故事开棺救母子

一次,李时珍在路上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说:“快停下来,棺材里的人还有救啊!”众人听了,面面相觑,彼此都不敢相信。人已经死了,再开棺惊动故人,不是太不吉利了吗?可万一……李时珍当然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于是便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一试。李时珍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竟然醒了,人群顿时欢动。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于是人们都传言李时珍一根银针,救活了两条人命,有起死回生的妙法。这就是李时珍开棺救母子的故事。

李时珍的小故事:活人断其死

李时珍在以一根银针救活母子两人后,许多人都想见一见这位神医。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正在柜台上大吃大喝,听说了之后,也想去看看热闹。他费了好大力气终于挤到李时珍面前,问道:“先生,你看我有什么病吗?”李时珍见此人气色不好,赶忙给他诊脉,过后,十分惋惜地说道:“小兄弟,可惜呀,年纪轻轻,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吧,免得家里人到处找。”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方才气咻咻地走了。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原来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由此,人们更是惊叹李时珍的神奇医术了。

有一天,有一个病人,高烧不出汗,头痛得厉害,请李时珍去诊断。李时珍赶到他家,茶不喝,水不饮,就坐在病人床沿上切脉看病。他诊断病人患的是伤风病,首先应该发汗,于是他就叫病人在药抓回来之前先煎些生姜水喝,然后裹紧被子睡一觉,出出汗,病就会减轻。

李时珍开好处方准备走了,病人问他:“伤风病能不能吃鱼?”李时珍一抬头看见病人家里挂着一条乌鳢鱼,就笑着说:“用生姜煮乌鳢鱼吃无妨,只要发了汗就行。”

李时珍辞别了伤风病人就到别处去诊病,等他忙了半天回到家里,刚坐在板凳上,病人的儿子就喘着粗气赶来说,他老子吃了生姜煮的乌鳢鱼后,眼眶子变大,脸色变白,舌头打结,喘气不匀。

李时珍一听急了,心想:不好,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幸好这时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老先生挖药回来,一听说这件事,抓起几样草药就和李时珍一起心急火燎地赶到了伤风病人家中。

李老先生也是个老中医,他让病人煎服了解毒的草药,等病情好转些再煎服治伤风病的草药,只三天工夫,病人就能起床干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李时珍问他父亲。父亲告诉他,生姜煮乌鳢鱼能使人中毒。这件事对李时珍震动很大,他一连几夜都没睡好觉,伤风病人中毒的情景总是在他的头脑里打转转。他暗下决心,为了替天下人治病,弄懂所有中草药的药性,他一边采药行医,一边四处求拜名师。工夫不负苦心人,他后来终于成了“医圣”,写出了《本草纲目》。

直到现在,还有些地方不用生姜煮乌鳢鱼吃。

2.李时珍通过亲自实践最终获取成功的故事简短一点

药渣辨真假 传说明代名医李时珍,一天外出采药,看到一个村庄田园荒芜,无人下地劳动,原来这个村的人都得了“流感”。

在一个茅草屋里,他看见一位老人正在床上呻吟,急忙取出药来,让老人喝下,停了一会,老人出了一身汗,症状减轻了许多。李时珍询问了一下情况,才知道村里先后来过几个走江湖的郎中,给他们开过药,还说什么“吃上一副药,包管你药到病除”。

可是吃了十来副了,仍不见效。李时珍便找来煎过的药渣,仔细一看,大部分是假药。

假药怎能治好病呢?老百姓上当受骗了,他们对庸医痛恨不已。李时珍看药渣的事,传遍了附近的村庄,人们纷纷把江湖郎中配制的草药和带来的药渣叫李时珍鉴别,因为人太多,看不过来,只好让大家把药渣倒在村前的路口上,一个个摊开放好,逐个查看,拣出真药,扔掉假药、劣药,并教大家如何识别伪劣中草药,防止再上当受骗。

从此以后,病人就把煎服过的药渣倒在路口处,盼望过路的良医识别真假,于是这个风俗就盛行起来。

3.李时珍的故事

传说明代名医李时珍,一天外出采药,看到一个村庄田园荒芜,无人下地劳动,原来这个村的人都得了“流感”。

在一个茅草屋里,他看见一位老人正在床上呻吟,急忙取出药来,让老人喝下,停了一会,老人出了一身汗,症状减轻了许多。李时珍询问了一下情况,才知道村里先后来过几个走江湖的郎中,给他们开过药,还说什么“吃上一副药,包管你药到病除”。

可是吃了十来副了,仍不见效。李时珍便找来煎过的药渣,仔细一看,大部分是假药。

假药怎能治好病呢?老百姓上当受骗了,他们对庸医痛恨不已。李时珍看药渣的事,传遍了附近的村庄,人们纷纷把江湖郎中配制的草药和带来的药渣叫李时珍鉴别,因为人太多,看不过来,只好让大家把药渣倒在村前的路口上,一个个摊开放好,逐个查看,拣出真药,扔掉假药、劣药,并教大家如何识别伪劣中草药,防止再上当受骗。

从此以后,病人就把煎服过的药渣倒在路口处,盼望过路的良医识别真假,于是这个风俗就盛行起来。

4.李时珍的故事

为了写好这部书,李时珍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白天,他踏青山,攀峻岭,采集草药,制作标本;晚上,他对标本进行分类,整理笔记。几年里,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对好多药材,他都信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有一次,李时珍经过一个山村,看到前面围着一大群人。走近一看,只见一个人醉醺醺的,还不时地手舞足蹈。一了解,原来这个人喝了用山茄子泡的药酒。“山茄子……”李时珍望着笑得前俯后仰的醉汉,记下了药名。回到家,他翻遍药书,找到了有关这种草药的记载。可是药书上写得很简单,只说了它的本名叫“曼陀罗”。李时珍决心要找到它,进一步研究它。后来李时珍在采药时找到了曼陀罗。他按山民说的办法,用曼陀罗泡了酒。过了几天,李时珍决定亲口尝一尝,亲身体验一下曼陀罗的功效。他抿了一口,味道很香;又抿一口,舌头以至整个口腔都发麻了;再抿一口,人昏昏沉沉的,不一会儿竟发出昏昏沉沉的,不一会儿竟发出阵阵傻笑,手脚也不停地舞动着;最后,他失去了知觉,摔倒在地。一旁的人都吓坏了,连忙给李时珍灌了解毒的药。过了好一会儿,李时珍醒过来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醒来后的李时珍兴奋极了,连忙记下了曼陀罗的产地、形状、习性、生长期,写下了如何泡酒以及制成药后的作用、服法、功效、反应过程等等。有人埋怨他太冒险了,他却笑着说:“不尝尝,怎么断定它的功效呢?再说,总不能拿病人去做实验吧!”听了他的话,大家更敬佩李时珍了。就这样,又一种可以作为临床麻醉的药物问世了。

巧试药性

李时珍特别注重实践,他聪颖博达,常常创造出一些奇特方法来验证中药功效。一次,李时珍发现一本书上说野芋麻叶可以治疗瘀血症。于是,他找了两杯生猪血来做实验。第一杯生猪血中放了野芋麻叶的粉末,另一杯则什么都没有放。过了一会儿,放了野芋麻叶粉末的生猪血没有凝固,而作为对照比较的那杯生猪血却很快凝固了,芋麻叶治疗瘀血的功效得到初步证实。李时珍又深入思索:上面的实验只是证实野芋麻叶能够防凝,那么,对已经形成了的瘀血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于是,他又把芋麻叶粉末和入刚刚凝固的血块中,血块竟慢慢地溶化成血水!这进一步证实芋麻叶还具有化瘀的作用。这个药理学试验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也是有一定水平的。 李时珍这方面的故事还很多。为了检验中药凤仙子是否具有“透骨软坚”的功效,他将数十粒凤仙子放入煮的鱼沸汤中,很快将鱼捞起,发现鱼骨变得酥烂,证实了凤仙子具有软坚功效。他还有意识地用捣烂的银杏去清洗沾满油腻的器皿,发现它有清除油腻的功效,由此类推证实银杏入肺可除痰浊

5.李时珍的事例

鼓子花药性 李时珍利用太医院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阅读了大量医书,而且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稗官野史,也都广泛参考。

同时仔细观察了国外进口的以及国内贵重药材,对它们的形态、特性、产地都一一加以记录。过了一年左右,为了修改本草书,借故辞职。

在回家的路上,投宿在一个驿站,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围着一个小锅,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李时珍上前询问,马夫告诉李时珍,他们赶车人,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如将这药草煮汤喝了,就能舒筋活血。 这药草原名叫“鼓子花”,又叫“旋花”,李时珍将马夫介绍的经验记录了下来:旋花有“益气续筋”之用。

扩展资料 1552年,李时珍开始搜集材料,为编着《本草纲目》作准备。李时珍编着《本草纲目》,以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为蓝本,集唐、宋诸家本草之精萃,益金、元、明各家药藉之不足、继承我国本草研究的传统,独辟蹊径,把本草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李时珍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很有特色,达到一个新水平。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改善了古代科学方法,积累了科学研究的新经验。

李时珍成功地运用了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批判继承和历史考证方法。 观察和试验是本草药研究的基本方法。

李时珍对药物采用亲自采集、仔细观察,以得其真的方法,获得很大成功。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分类使药物研究体系化,关键还是如何确立分类的标准。

李时珍打破本草学沿用已久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建立了三界十六部分类法,使分类体系更为科学化。 1578年,《本草纲目》撰成。

1580年,李时珍赴太仓访王世贞求序。李时珍殁后,方得刊行。

书印行后,节译成全译成日、朝、拉丁、德、英、法、俄诸种文字,流行全世界。英·李约瑟说:“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濒湖脉学》1卷,撰于1564年。李时珍强调四诊合参,反对单以脉诊决病。

至于论脉,将24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把浮、大、数、动、滑划为阳,沉、短、涩、弱、微划为阴。 《奇经八脉考》,约撰于1577年,1卷。

本书考证历代文献,对奇经循行和主病,详加说明,且附已见。李时珍临证,推崇张元素,重辨病证,立法严谨,用药得当。

治疗时,或化裁古方,或自组新方,或用民间单验方,多有良效。 李时珍提出命门在两肾之间,为赵献可所发挥;指出“脑为元神之府”,肯定脑为全身中枢的功能。

尚着有《命门考》、《集简方》、《白花蛇传》、《脉诀考证》等,已佚。《纲目》一书,乃父乃子及弟子庞鹿门均参与编写,次子建元为书绘图,可谓以李时珍为主的集体着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时珍。

6.李时珍的故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1518年生于湖北蕲州东门外的瓦硝坝(现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明以前,这个地方是雨湖和莲市湖的交界处,沿湖人民常遭受湖水上涨的灾难。从明代起,为了阻拦湖水的上涨,在这里筑起了堤坝,后来称它瓦硝坝。临近瓦硝坝有周长二、三十里的雨湖,是蕲州风景区之一。东出瓦硝坝,有大泉山、龙盘山、平顶山……,山野里除了花草、树木、竹林之外,还生长着各种野生药材,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李时珍出身三代相传的医户人家,祖父是一个医生,父亲李言闻,又名李月池,也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曾做过“太医吏目”。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医学理论上也有相当的修养,后来李时珍称赞自己的父亲在诊断疾病方面的知识是“精诣奥旨,浅学未能窥造”。据记载李言闻著有《四诊发明》、《艾叶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李时珍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薰陶着。

7.李时珍的故事

为了写好这部书,李时珍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

白天,他踏青山,攀峻岭,采集草药,制作标本;晚上,他对标本进行分类,整理笔记。几年里,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

对好多药材,他都信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有一次,李时珍经过一个山村,看到前面围着一大群人。

走近一看,只见一个人醉醺醺的,还不时地手舞足蹈。一了解,原来这个人喝了用山茄子泡的药酒。

“山茄子……”李时珍望着笑得前俯后仰的醉汉,记下了药名。回到家,他翻遍药书,找到了有关这种草药的记载。

可是药书上写得很简单,只说了它的本名叫“曼陀罗”。李时珍决心要找到它,进一步研究它。

后来李时珍在采药时找到了曼陀罗。他按山民说的办法,用曼陀罗泡了酒。

过了几天,李时珍决定亲口尝一尝,亲身体验一下曼陀罗的功效。他抿了一口,味道很香;又抿一口,舌头以至整个口腔都发麻了;再抿一口,人昏昏沉沉的,不一会儿竟发出昏昏沉沉的,不一会儿竟发出阵阵傻笑,手脚也不停地舞动着;最后,他失去了知觉,摔倒在地。

一旁的人都吓坏了,连忙给李时珍灌了解毒的药。过了好一会儿,李时珍醒过来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醒来后的李时珍兴奋极了,连忙记下了曼陀罗的产地、形状、习性、生长期,写下了如何泡酒以及制成药后的作用、服法、功效、反应过程等等。有人埋怨他太冒险了,他却笑着说:“不尝尝,怎么断定它的功效呢?再说,总不能拿病人去做实验吧!”听了他的话,大家更敬佩李时珍了。

就这样,又一种可以作为临床麻醉的药物问世了。 巧试药性 李时珍特别注重实践,他聪颖博达,常常创造出一些奇特方法来验证中药功效。

一次,李时珍发现一本书上说野芋麻叶可以治疗瘀血症。于是,他找了两杯生猪血来做实验。

第一杯生猪血中放了野芋麻叶的粉末,另一杯则什么都没有放。过了一会儿,放了野芋麻叶粉末的生猪血没有凝固,而作为对照比较的那杯生猪血却很快凝固了,芋麻叶治疗瘀血的功效得到初步证实。

李时珍又深入思索:上面的实验只是证实野芋麻叶能够防凝,那么,对已经形成了的瘀血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于是,他又把芋麻叶粉末和入刚刚凝固的血块中,血块竟慢慢地溶化成血水!这进一步证实芋麻叶还具有化瘀的作用。

这个药理学试验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也是有一定水平的。 李时珍这方面的故事还很多。

为了检验中药凤仙子是否具有“透骨软坚”的功效,他将数十粒凤仙子放入煮的鱼沸汤中,很快将鱼捞起,发现鱼骨变得酥烂,证实了凤仙子具有软坚功效。他还有意识地用捣烂的银杏去清洗沾满油腻的器皿,发现它有清除油腻的功效,由此类推证实银杏入肺可除痰浊。

8.李时珍成长史的简单介绍

李时珍 (1518年-1593年) 字东璧,号濒湖,身高约合现今1.63米,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 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 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 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 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 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本草纲目》共五 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类.经二十七年(1578年)著成.共收载历代诸家本草所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矿物、动物及其他药798种,有374种为李氏所新增.每种药首先以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详述产状;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说明体用.内容极其 丰富,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本草纲目》的故事于行医的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 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 “品数既繁,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特别是其中的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而遗祸无穷.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从三十一岁那年,他就开始酝酿此事,为了“穷搜博采”,李时珍读了大量参考书.家藏的书读完了,就利用行医的机会,向本乡 豪门大户借.后来,进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医院,读的书就更多,简直成了“书迷”.他自述“长耽嗜典籍,若啖蔗饴”(《本草纲目》原序).顾景星在《李时 珍传》里,也赞他“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他不但读了八百余种万余卷的医书,还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及敦煌的经史巨作连数位前代伟 大诗人的全集也都仔细钻研过. 他还从中摘录了大量有关医药学的诗句.而这些诗句也确实给了他许多真实有用的医药学知识,帮助他纠正了前人在医 药学上的许多谬误.如古代医书中,常常出现“鹜与凫”.它们指的是什么?是否有区别?历代药物学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李时珍摘引屈原《离骚》中的“将与 鸡鹜争食乎”,“将泛乎若水中之凫乎”两句,指出诗人把“鹜”与“凫”对举并称,就是它们不是同一种禽鸟的明证.他又根据诗中对它们不同生活环境的描绘,证明“鹜”是家鸭,“凫”是野鸭子,药性不同.屈原的诗赋,竟成了李时珍考证药物名实的雄辩依据.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的混杂,使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十分的不明.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 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 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像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像萆薢,有的说它像拔葜,有的又说它像贯众,说法极不一致.类似此情况很多,李时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搁下笔来.这些难题该怎样解决呢?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 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首先在家乡蕲 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 计也有他的足迹.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比如芸苔,是治病常 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 菜.这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家矿山安监局公布煤矿火灾等3... 为指导煤矿提升火灾、瓦斯、露天煤矿边坡灾害防控能力,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组织技术支撑团队编制了《煤矿火...
县长张汉坤,任上被查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据江西省纪委监委5月6日消息,浮梁县政府县长张汉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景...
纵横通信涨2.06%,成交额3... 5月6日,纵横通信盘中上涨2.06%,截至10:23,报15.84元/股,成交3726.07万元,换...
尤洛卡涨2.07%,成交额40... 5月6日,尤洛卡盘中上涨2.07%,截至10:27,报6.40元/股,成交4051.77万元,换手率...
九鼎投资涨2.07%,成交额4... 5月6日,九鼎投资盘中上涨2.07%,截至10:20,报13.31元/股,成交4699.74万元,换...
国盾量子涨2.03%,成交额9... 5月6日,国盾量子盘中上涨2.03%,截至10:23,报245.20元/股,成交9113.86万元,...
清远连山四月八“牛王诞”活动举... 中新网清远5月6日电 (张璐)5月5日(农历四月初八),2025年广东“四季春晚”春季展示活动——连...
三羊马涨2.01%,成交额25... 5月6日,三羊马盘中上涨2.01%,截至10:23,报37.48元/股,成交2573.56万元,换手...
赴港IPO!建邦高科递表港交所 转自: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近期,港交所官网显示,建邦高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
上海贝岭涨2.08%,成交额4... 5月6日,上海贝岭盘中上涨2.08%,截至10:23,报35.78元/股,成交4.15亿元,换手率1...
奥普光电涨2.03%,成交额7... 5月6日,奥普光电盘中上涨2.03%,截至10:23,报38.62元/股,成交7659.19万元,换...
AI算力概念股走强,天源迪科“... 每经AI快讯,5月6日,AI算力概念股走强,天源迪科“20cm”涨停,超讯通信、科泰电源(维权)、光...
万国黄金集团盘中涨超12% 公...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
捷克将在境内建设F-16训练基...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日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问捷克,双方5日达成协议,捷克未来将在境内建立F-16...
“五一”假期收官!3.14亿人... 文/王敬5月6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5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数据显示,假期5天全国国...
从乌鲁木齐走来的辅导员,把团结... 视频:辅导员艾克热木·艾尔肯:21年坚守 靠的是一颗真心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林卓玮...
力星股份涨2.05%,成交额2... 5月6日,力星股份盘中上涨2.05%,截至10:14,报15.91元/股,成交2.04亿元,换手率5...
汇纳科技涨2.03%,成交额1... 5月6日,汇纳科技盘中上涨2.03%,截至10:06,报26.66元/股,成交1507.36万元,换...
荣晟环保涨2.05%,成交额1... 5月6日,荣晟环保盘中上涨2.05%,截至10:28,报11.96元/股,成交1393.00万元,换...
星球石墨涨2.13%,成交额1... 5月6日,星球石墨盘中上涨2.13%,截至10:08,报27.28元/股,成交1210.20万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