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是一个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人为破坏,致使我国野生动物的数量、分布范围正日益缩小,许多种类已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近几年,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使得许多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处境更加艰难.最近,我报进行的采访调查表明:我市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还十分严重;滥食野生动物的行为也正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谴责.要彻底改变滥食野生动物这种不文明的行为,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此,我们倡议: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普法力度,媒体和社会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使《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们倡议:保护野生动物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林业、工商、卫生检疫、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相互配合,坚决打击非法盗猎、非法运输、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全社会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举报并协助执法部门,坚决与各种破坏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作斗争.我们倡议:为了保护港城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不食野生动物,树立饮食新观念,摒弃不良饮食陋习,保护野生动物从餐桌做起,争做文明、守法、有爱心的公民.朋友们,为了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为了让港城成为更加美好的家园,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大地处处充满生命的绿色;让野生动物与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平安地生活.让我们携手共创21世纪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的美好家园!倡议人,时间。
“保护野生动物”宣传稿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野生动植物保护又是其中重要一环。
给西部大开发、招商引资创造好的自然环境,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的宣传,提高全民保护意识,更为重要 这是一个充满着生命的世界,在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上,从常年冰雪的极地到莽莽丛林的赤道,从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群峰到大洋底层,从森林、草原到万米高空……无时无处不存在着生命,这些生命互相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链。我们人类以及赖以生存的一切生命都处在这个生物链当中,这个链只要有一环脱节,后果是严重的。
一个野生物种的衰退或消失就会威胁到其他物种的生存,最终将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食用野生动物发生在人类生产力低下,茹毛饮血的年代,然而在现代丰衣足食的社会里,很多种类的野生动物仍被食用,这种风气近年来已蔓延到全国各地,形成滥食之风。
而由此导致全国范围内乱捕滥猎的案件时有发生,走私倒卖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案件不断增加,野生动物种类减少,野生动物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请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披露的发生在江西省鄱阳湖地区和吉林省大安市毒杀鸟类的案件。
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节目披露的发生在云南省瑞丽的走私野生动物特大案件。这其中许多案件都是因滥食野生动物引发的。
在国家林业局保护司的指导下,2000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了部分省级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全国16个省会城市和5个地区级城市开展了食用野生动物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经营野生动物的场所占被调查总数的49.8%, 且大部分没有办理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
在经营的野生动物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占26.4%。 从来源上看,野外捕捉的占86.8%,人工养殖的仅占13.2%。
我国自古有"药食同性"的饮食文化传统,人们通过食补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很多人相信野生动物的食补作用。
但是,在传统医学中,食补受到严格限制,只是指在身体上缺乏某种物质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补,而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类来说,物质极大丰富,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食品,完全能满足人们的食补需要,不需要滥食野生动物,而且,对于那些健康的人来说,过多的进补反而会破怀体内平衡,对身体造成危害。营养专家在对家禽家畜和几种野生动物的营养进行分析比较中发现,它们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能量等主要指标上相差无几。
应当关注的是,现在人们食用的家禽家畜肉类产品都是经过卫生防疫部门严格检疫后才投放市场的,不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而很多野生动物则是非法进入流通领域,逃避卫生检疫,其本身的状况无人知晓,人们吃了这样的野生动物,就会导致各种疑难病症的发生,请看专家对此的分析:蛇类是人们常食的野生动物,那么蛇类的状况究竟如何呢?蛇身上有多种寄生虫。拿人们常吃的榕蛇进行解剖。
我们随时可以发现,在蛇的皮下、肌肉里和腹腔中有数以千计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经实验室鉴定为"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裂头蚴,人们在饮食制作过程中,特别是吃火锅的过程中,虫卵和虫体并不能完全被杀死,裂头蚴一旦进入人体内,危害很大,可使人感染裂头蚴病,引起眼、口腔颌面、皮下、脑及内脏各部的疾病,在皮肤上形成直径1-6CM的肉芽肿囊包,并且不易根治。
裂头蚴在肠道内发育为成虫,即曼氏迭宫绦虫,可导致腹部不适、恶心呕吐,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吃食引致病魔上身,去病就难了"去病如抽丝",悔之晚矣。
巨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五爪金龙",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受到严格的法律保护,但也有一些不法之徒常常偷食,请看专家对市场罚没来的已死亡的巨蜥的解剖分析………,通过对这只巨蜥肝脏组织病菌的组织培养,结果表明是结核菌,肝脏上的斑点为结核结节,人如果吃了这样的巨蜥,就会感染结核病。专家研究表明,野生动物与人类共患的疾病比较常见的有15种,如狂犬病、日本乙型脑炎、炭殂等;这些疾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是极大的,希望我们记住"病从口入"的警告。
还有甚者,一些偷猎者常常采取毒杀的办法获取野生动物,而且所采用的毒药毒性大,不易降解,残留在被毒杀动物体内,食用这样的动物就有被继续毒害的危险。请看专家对鸟类血液的化验分析。
此外,现代社会工业"三废",生活污水、污物,杀虫、灭鼠药等高残留的农药对环境污染加剧;对野生动物造成毒害,人吃了这种环境下的野生动物就更有中毒的可能。滥食野生动物不仅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而且对野生动物资源和整个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引起整个生物链的崩溃。
过量捕杀猛禽,就会导致鼠害横行,1999年鼠害造成黑龙江全省粮食减产10%;甘肃地区的三北防护林由于鸟类减少,天牛危害严重,不得不大量砍伐已成林的树木,已得到治理的风沙地区生态再度恶化,严重的沙尘暴频繁发生;新疆、青海等地由于过度捕捉猎隼等猛禽,草原鼠害日趋严重,黄河源头的玛多县,全县人口不过一万多人,而老鼠则上亿只,鼠害成灾,草原沙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牧民的生产生活。我国南方一些省区,过量捕杀鼠类。
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每年四月的第二周,是上海四鸟周.其实,我们不仅仅要保护鸟类,还应当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截止目前,上海分布有陆生野生动物四百八十余种:鸟类三百九十七种,兽类四十二种,两栖类十四种和爬行类三十六种.野生动物的数量正在日益减少!动物们是人类的朋友,是社会的财富,我们应当保护好它们!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植物是大自然的天然屏障;谈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泉;而环境则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简直不能想象没有动物、植物、淡水和环境的生活是什么样儿的!人们总是把“环保”这个词挂在嘴边,但始终没有采取行动!大自然已经向我们人类发出了危险的警告,如果再不保护环境的话,是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的.为了创造美好的环境,我们要珍惜大自然的每一份礼物,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有限的自然之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